孩子,無需教育,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所有問題的根源,而愛和自由是唯一的答案。 給孩子的愛, 永遠不嫌多 李雪之所以一再強調父母要給孩子充分的愛,要從一件事情說起。大概是2011年,《美國媽媽帶孩子的17個絕招》在網上瘋狂流傳,被很多“80后”媽媽奉為育兒圣經。文章中寫道:孩子哭時,媽媽不要管;孩子不哭,才會抱他。它的實質是曾經在歐美出現(xiàn)、現(xiàn)在早已摒棄的行為主義育兒“哭聲免疫法”。李雪看了后,感到非常痛心!因為自閉癥、精神分裂癥、反社會人格、變態(tài)殺人狂,都存在這樣的心理基礎:1歲前母嬰依戀嚴重斷裂,嬰兒長期情感上得不到回應。 李雪說,嬰兒一生下來就需要一種全能自戀的感覺:這個世界和我是一體的,我要什么就有什么。我想要抱,就有人抱;我餓了,有人喂;我哭了,有人回應我……當全能自戀感遭到嚴重毀壞時,孩子的心理發(fā)育水平會卡在這個時期。比如有的孩子看見什么東西必須馬上買,一點不如意就歇斯底里甚至毆打父母,這樣的孩子通常被我們解釋成父母太溺愛孩子,把孩子寵成這樣。真相是,這樣的父母嚴重匱乏真愛的能力,在嬰兒期和孩子之間很匱乏情感呼應。更極端的是母嬰依戀極度破裂,甚至建立的是施受虐的母嬰關系,這就是變態(tài)殺人狂、精神分裂癥、反社會人格的溫床。 雖然不是所有全能自戀感遭到破壞的孩子都會有嚴重的精神問題,但是一個人的心理問題,發(fā)生在越早期,后果就會越嚴重。所以,媽媽要給孩子的是充分的愛,而不是那些殘酷的訓練。 每當李雪提出要給孩子充分的愛時,家長們總會表現(xiàn)得很擔憂:“我們不是不愛孩子,就怕溺愛孩子,他們會變得自私任性,無法無天!”李雪的回答是:“溺愛,是我們臆想出來的詞,給孩子的愛是永遠不嫌多的。” “溺愛”,不是因為父母愛得太多,而是因為愛得不夠。“溺愛”孩子的父母不是在愛眼前的孩子,而是愛自己內在投射的小孩。李雪遇到過一個媽媽,她非常喜歡給孩子買衣服,幾千元一件的童裝塞滿一大衣柜。別人都說這個媽媽太“溺愛”孩子,其實,媽媽想滿足的是她自己。這個媽媽小時候家里很窮,總是穿姐姐剩下來的衣服,所以等她有錢后,就拼命給自己孩子買衣服。其實,孩子只需要幾毛錢一張的貼紙,但媽媽就是不給他買,因為媽媽認為他不“需要”貼紙。所以,這個看上去擁有很多愛的孩子,實際上非常缺乏愛。 “溺愛”就是這樣一個孤獨的游戲,只是滿足父母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有個媽媽在微博上跟李雪傾訴:“我必須限制孩子買玩具和零食,否則他就會恨不得把整個商場都搬回來!”李雪告訴這個媽媽:“恨不得把整個商場都搬回來的其實是你內心匱乏愛的小孩,不是真實的孩子。不信你放開限制試一試!”這個媽媽半信半疑地照著做了。最開始,孩子一進入商場,不知道選哪個。可是后來,她只選了一兩樣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和零食就出來了。孩子其實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那么,被打上“溺愛”標簽的孩子,為什么會表現(xiàn)得自私任性,從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呢?李雪說,這是因為媽媽不懂得如何清晰地表達,即讓孩子明確了解自己的感受。 三四歲的孩子吃蘋果時,會很自然地說:“媽媽,你也吃!”如果媽媽懂得清晰地表達,就會說“謝謝寶寶,媽媽很喜歡吃蘋果”或者“不用了,媽媽不喜歡吃蘋果”,這樣孩子會明白媽媽的需要。但現(xiàn)實中的媽媽經常會說:“我不吃,蘋果都給你吃吧!”這樣的事情反復發(fā)生50次,孩子就會覺得:“哦,媽媽沒有需要?!蓖茝V開來,他就會覺得,別人都是沒有需要的,只有自己有需要。因為媽媽不會清晰地表達,很多孩子沒有物權的觀念,甚至認為別人沒有感受。 久而久之,在孩子心里,媽媽不是一個有欲望、感受、需要、喜好的“人”,而是一個物體,就像一張桌子。規(guī)則和界限都是在人和人之間產生的,在人和桌子之間是產生不了的。如果媽媽是這種閹割自己感受的人,那么孩子怎么能形成界限感,又怎么懂得尊重別人呢? 有的父母很情緒化。心情好時,孩子做什么都可以,我的東西你隨便拿;心情差時,孩子做什么都不行,原來看電視沒事,現(xiàn)在看電視就要挨罵。在孩子心里,媽媽一會兒是桌子,一會兒是刺猬,他不知道正常的情感在哪里,不知道看見別人傷心要安慰一下,不知道動了別人的東西,要跟別人先說一聲……于是,孩子變得很“任性”,和其他小朋友相處時經常有矛盾,卻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缺愛的孩子, 不懂得愛別人 孩子如果缺愛,后果會更嚴重。對此,李雪深有體會,因為她曾經就是一個缺愛的孩子。李雪說,她的父母缺乏愛的能力,經常把女兒當作情緒的宣泄口。尤其是李雪的母親,由于從小被父母忽視,她非常怨恨父母,甚至在潛意識里想殺了他們。但怨恨父母不被意識所允許,這種恨轉化成被迫害妄想,妄想自己的丈夫和女兒要害她。因為媽媽的不斷“催眠”,童年時的李雪,曾經一度認為爸爸是個壞人。 因為極度缺愛,所以成年后,李雪沒有辦法進入任何關系中,即使進入一段關系,也像是自己跟自己玩,無法關注別人,不會處理矛盾,整個人處于原始自閉期。李雪說,在很長的時間里,她沒有愛的能力,不會愛別人。她只關心一件事:我怎么才能讓自己活下來?怎么完成自我成長和自我拯救?后來,通過深入學習心理學,李雪才終于從原始自閉期中走了出來,重新獲得了愛的能力,既能夠愛別人,也能夠為自己負責,能夠正常地戀愛 ,感受幸福。李雪笑著說:“現(xiàn)在的我,知道自己一切的感受,都是源自內心的劇本;不會因為自己內心的劇本,再去折磨別人?!?/p>
缺乏母愛的孩子很可憐,但是如果一個女孩,既沒得到母愛,父愛也少得可憐,要去爭取才可能得到一點點,那么她長大后,很可能會第三者成癮。李雪遇到過這樣一個女孩,小時候,她的父親很少回家,媽媽和她都得不到這個男人的愛。因為得不到,所以就更加渴望,就像兩個饑餓的乞丐去搶一塊面包。這個女孩既想跟母親爭奪父親的愛,又很愧疚,因為潛意識里她明白:媽媽得到的愛也很少,我不該和媽媽爭!于是,每次父親回家,她都遠遠地避開他,盡量不跟他說話。但是這種跟媽媽搶奪父親的想法讓她產生了第三者情結。這個女孩長大后,總是莫名其妙地對已婚男人感興趣,想把他們從妻子手中搶過來。
李雪說,如果父親的愛比較充足,能夠既愛妻子又愛女兒,那么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打個比方,如果兩個人面前只有一塊面包,那么他們肯定搶得很厲害;但是如果兩個人走進的是個面包鋪,周圍全是面包,那么就不會去爭,這個爭奪的情結也會淡化。 一個家里,最理想的狀況是:爸爸愛孩子,媽媽愛孩子,爸爸和媽媽彼此相愛,而且父母之間的愛是第一位的,這就形成了一個流動的三角關系。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將來一般不會成為第三者。因為得到充分愛的她,會尊重別人的夫妻關系,就像尊重自己父母之間的愛情。 孩子的任何行為問題 都是在自救 李雪說,很多父母本來什么都不懂,但是一生了孩子,就覺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不斷去糾正孩子、限制孩子。讓人悲哀的是,很多父母愛的能力一點兒也沒有增長,但是控制和自以為是的能力與日俱增。 有的父母好一些,知道要給孩子自由,但是給的心態(tài)不對。李雪解釋說,給孩子自由,首先父母必須要有一顆敬畏的心:吃糖對孩子好不好,看電視對孩子好不好,這次考試分數(shù)對孩子意味著什么……這些我都不知道,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我只能敬畏地去陪伴孩子,嘗試去理解他。就算不理解也沒關系,我完全信任他,不打擾他。但是當孩子需要我?guī)椭臅r候,我一定會積極回應。一旦父母產生“只有我才知道”的念頭,他們是看不到孩子的,看到的只是自己頭腦中構建的那個幻想。 每當李雪建議父母給孩子自由時,家長們總會當即反駁道:“孩子如果喜歡玩手機、打游戲,我也要給他自由?眼睜睜看著他墮落?”李雪回答說:“為什么孩子喜歡玩游戲、手機?一是因為以前父母禁止太多了,他們沒有自由;二是因為孩子感覺自己很孤獨。感受一下:如果有一個人,像心理醫(yī)生一樣,全神貫注地傾聽你、理解你。他會陪你玩,陪你聊天,也可以安靜地陪伴你,他的能量和你連在一起……那么你還需要沉溺網絡和手機嗎?” 李雪接觸過一個5歲的孩子,他很喜歡玩iPad,天天抱著不松手。爸爸媽媽都很擔心,但是只要拿走iPad,孩子就會號啕大哭,在地上打滾。有一天,家里來了一個很喜歡小孩的叔叔,把小孩抱過來,一起玩警察和小偷的游戲。孩子一舉起水槍,叔叔就毫不猶豫地倒在地上……整整一個下午,叔侄倆一起玩了很多游戲。孩子玩得特別開心,早就把IPAD扔一邊去了。 如果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時,彼此之間一點互動都沒有,那么他必須捆綁一個過渡客體,比如電腦、手機、iPad、游戲機等等。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和愛孩子,又不讓孩子玩這些東西,那他的心往哪兒放呢?李雪說,除非是極端缺愛,否則孩子的心理肯定會向前發(fā)展的,會扔掉這些情感替代品。李雪小時候非常喜歡玩插卡式的游戲機,一玩玩了兩年。等她上大學后,別的同學都玩網游,她卻從來都不玩,因為她對游戲的需要早就被滿足了。直到現(xiàn)在,李雪的手機和電腦里都沒有下載任何游戲。 李雪說,孩子的任何問題行為都是在自救。她曾經觀察過一個沉溺電視劇的女孩很長時間,得出的結論是:是電視讓這個孩子活下來。這個女孩很喜歡看《還珠格格》,每次寒暑假電視臺重播,她都要堅持從頭看到尾,看了無數(shù)遍。這個女孩非常缺愛,從出生起就被父母扔在奶奶家。小燕子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可是周圍所有人都喜歡她,圍著她轉。于是,她沉浸在《還珠格格》里,沉浸在自己像小燕子一樣被所有人愛的幻想里。通過電視劇,她重建自己的全能自戀感。如果直接面對沒人愛自己的現(xiàn)實,她可能會絕望地自殺。 曾經嚴重缺愛的李雪,也出現(xiàn)過問題行為。她有兩個重點大學的學位,但是畢業(yè)第一年,卻天天待在出租房里,不找工作,除了吃就是睡,用她的話說,“那時就跟死豬一樣”。別人都覺得李雪墮落,沒救了??删褪峭ㄟ^那一年,李雪成功地度過了自閉期。李雪說:“如果我沒有經歷過那個階段,直接去工作,那么我很可能活不下來。因為,一丁點兒工作壓力都會讓我崩潰?!?/p> 孩子的身體里有自我保護的機制。他們總能用一些方法,防止自己走向更危險的境地,這些方法就是我們大人所說的“問題行為”??墒?,如果父母禁止孩子的問題行為,不允許上網、看小說、打游戲……那么他就會做更危險的事,自殘、吸毒、濫交、自殺。譬如小孩吃手指,是為了替代哺乳期沒有滿足。如果大人禁止孩子吃手指,那么孩子長大了就可能會有戀物癖。所以說,現(xiàn)在< 更多精彩請看牛bb文章網="">一味簡單地對孩子問題行為去禁止,而不尋找背后的原因,將來就會在更大的問題上償還。 如果給不了愛, 至少給孩子自由 李雪說,孩子所有問題行為的根源,都是缺愛。當孩子出現(xiàn)問題行為時,父母要反省自己,然后給孩子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一直很缺愛,父母突然給他愛,他可能會出現(xiàn)退行現(xiàn)象。比如突然不能自己吃飯了,要媽媽喂;走路走不穩(wěn)了,要媽媽抱;不能自己睡覺,要媽媽陪;甚至出現(xiàn)攻擊的行為:歇斯底里地叫喊、打父母。孩子當初缺愛越嚴重,攻擊的行為就越多。 李雪接觸過一個女孩,由于父母重男輕女,她一直很缺愛,在初中時開始濫交。媽媽發(fā)現(xiàn)后非常震驚,對女兒又打又罵,可是她一點兒悔改的跡象都沒有。于是媽媽開始反思:“為什么以前很乖的女兒會變成小太妹?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對?”媽媽看了很多心理方面的書,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開始給孩子愛和自由。但是女兒一直跟她發(fā)脾氣:“你小時候對我太不好了,你知道我多難受嗎?那時候我就像個孤兒一樣,沒人疼沒人愛!”這種攻擊持續(xù)了大半年時間。媽媽很困惑:“我已經對她這么好了,為什么她一點兒都感受不到呢?”李雪告訴這位媽媽,女兒發(fā)脾氣的行為,是一種退行現(xiàn)象,她回到了童年時受傷的自己。把心中積攢的憤怒表達出來,心中的傷口就漸漸愈合了,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現(xiàn)象。如果這些怨恨沒有表達,繼續(xù)在心里發(fā)酵,女兒就會把對父母的怨恨,發(fā)泄到伴侶和孩子身上。A欺負我,我去恨A—這種模式看起來境界不高,但是這種恨是可以解決的,譬如打架;A欺負我,我去恨B—這種模式很糟糕,因為無論你再恨B,你對A的委屈和怨恨都解決不了。 李雪說,缺自由的孩子,必然缺愛;而自由,是缺愛孩子自救的動力。所以,缺愛但不缺自由的孩子,就像一株小草,只要你不去限制它,它就能從地底鉆出來,不斷地向上生長;既缺愛又缺自由的孩子,他會不敢動。因為他一旦動,就會受到父母的攻擊、控制和拋棄。缺自由的孩子,非常缺乏創(chuàng)造力,總是被動地等著別人告訴自己怎么做??墒鞘聦嵣?,又有誰能幫別人指出一條活路呢?所以,既缺愛又缺自由的孩子,連自救都會變得很艱難。 為此,李雪寫過一個小樹的寓言故事:干旱時,小樹為了自保,把樹葉卷起來,防止水分流失。園丁A看到這個現(xiàn)象,知道小樹缺水,就幫助小樹補點兒水;園丁B很懶,不去管它;園丁C學過很多知識,認為一棵健康的小樹,應該讓樹葉充分伸展,這樣才能進行光合作用。于是他把小樹的樹葉一片片掰開,不許它蜷著。結果是,在園丁A和園丁B照顧下的小樹都活下來了,園丁C照顧的小樹旱死了。 李雪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父母:我們做園丁A,能夠看見問題的本質,給孩子愛和自由,這是最好的;如果沒有愛的能力,我們就去做園丁B,不去干擾孩子,他也能活下來。如果像園丁C一樣,既沒有愛孩子的能力,又自以為是地糾正孩子,那就是把孩子往死路上逼。孩子既沒有愛的基礎,又沒有自救的動力,只能活得越來越差。 身為父母,你會選擇做園丁A、園丁B還是園丁C呢?在做出選擇之前,請永遠不要忘記,對孩子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是:愛與自由。 本文轉自《不打不罵教孩子60招》作者“成墨初”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