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輕風無意 2016-03-15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為中國最大且是唯一的青銅器博物館,地處“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xiāng),佛骨圣地、社火之鄉(xiāng)”陜西省寶雞市。
  幾年前看GGTV9的《青銅王國》,就產(chǎn)生了去青銅博物院一睹墻盤、逨盤風采的念頭。這次的西安之行中決定去寶雞兩天,除了青銅博物院,還要到嘉陵江源頭看紅葉。誰知臨行查天氣,22號寶雞全天有雨,所以這行程就壓縮至一天了。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01.15年10月21日,早6:32公交車到達西安火車站,看到北城墻的一座城門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02.6:37,西安火車站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03.9:37,寶雞火車站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04.在火車站直接攔車,開到這個叫“石鼓園”的景點,出租車司機說,博物院在山上,我只能開到這里了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05.我們開始沿著蜿蜒的山路向上爬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06.沿途有青銅壁畫,爬了10多分鐘,真是前不見博物院,后不見石鼓園。茫茫四野,對我們來說有點累呀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07.10:24看到這張圖,才明白了我們的運行路線是上面那一條




    青銅博物院主體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為風格獨特的“平臺五鼎”造型,氣勢雄偉,新穎別致,濃縮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內(nèi)涵。
   青銅器博物院主樓的設計,在造型上以石鼓為基座,以銅鏡為頂面,飾以典型的西周鳳鳥紋,旨在突出周秦之風、金石之韻。在石鼓山巔,這面巨大的銅鏡迎接寶雞每一天第一縷曙光。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主體建筑分為五層,建筑形象運用了高臺門闕、青銅后土的建筑語言,寓意著寶雞悠久的歷史文化在中國古代文明中的尊崇地位,同時也完美地結合了石鼓文化與青銅文化。(網(wǎng)載)
   一直爬到博物院的側(cè)墻才看清還要下坡再右轉(zhuǎn),才看到正面??粗婺且涣锒盖偷呐_階之上的云端博物院真有點打怵,可你干什么來了?上吧!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08.右側(cè),是訪客中心。打聽,沒有餐飲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09.想上個廁所,保安說,上二樓!木有電梯!否則你就從這條小路再下到山腰,那里有個旅游廁所[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0.一樓的前廳的確氣派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1.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2.這個基本陳列在三樓,統(tǒng)統(tǒng)用爬樓梯的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3.



    寶雞是周秦文明的發(fā)祥地,自漢代以來,青銅器在寶雞不斷出土,數(shù)量之巨,精品之多,銘刻內(nèi)容之重要,均居全國之首,因此,寶雞被譽為“青銅器之鄉(xiāng)”,數(shù)萬件青銅器從這里出土,大盂鼎、散氏盤、毛公鼎、虢季子白盤等聞名于世。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籌建于1990年,1998年9月8日建成對外開放。2010年9月28日新館落成,并更改名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院。2015年11月15日更名為“中國青銅器博物館”(歐,我們?nèi)r還沒有改名字和級別呢)。
   基本展覽由青銅之鄉(xiāng)、周禮之邦、帝國之路、智慧之光四部分組成。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4.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5.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6.“中國商周時期青銅器主要出土地點分布圖”及“寶雞青銅器主要出土地點分布圖”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7.按比例定制的寶雞地形沙盤,沙盤上標明了寶雞的三區(qū)九縣及重要遺跡遺址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8.



    早在商朝中期,青銅器上便已出現(xiàn)銘文,比甲骨文的時代還早。但是在西周之後,在銅器上鑄刻銘文的風氣才大大風行,舉凡祭祀、戰(zhàn)爭、賞賜等大事,甚至是契約,都被紀錄在青銅器上。
   寶雞是周秦兩個王朝的發(fā)祥地。從西漢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出土的西周銅器尸臣鼎到清代晚期出土被譽為“晚清四大國寶”的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四大國寶,曾轟動一時。兩千年間出土的青銅器數(shù)以萬計。

   虢季子白盤長137.2厘米,寬86.5厘米,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屬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商周時期盛水器,晚清時期出土于寶雞,現(xiàn)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是鎮(zhèn)館之寶。
   虢季子白盤原本在道光年間出土于陜西寶雞的虢川司(今屬寶雞市陳倉區(qū)) ,為時任眉縣縣令的徐燮所得,徐卸任返籍時將虢盤帶回了常州。至太平天國時期,護王陳坤書鎮(zhèn)守常州,虢盤又易手成了護王的珍藏。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初夏,時任直隸提督的淮軍將領劉銘傳,隨李鴻章鎮(zhèn)壓太平軍。官軍拿下了常州城,劉就住進了護王府內(nèi)。時至午夜,劉銘傳聽到傳來悅耳的金屬叩擊之聲,聲音不大但極有穿透力。
    劉頓生好奇之心秉燭往尋。轉(zhuǎn)到屋后馬廄,聲音即由此傳出。細看始知是馬籠頭上的鐵環(huán)碰了馬槽所發(fā)出的非同一般聲響。劉蹲下細看,見此馬槽碩大,槽壁在燭光中發(fā)著深沉的幽光;伸手一試,重不可舉;輕叩之,發(fā)聲清遠玄妙。劉心知此馬槽絕非尋常之物。次日一早,劉命馬夫?qū)ⅠR槽刷洗干凈。見其外壁四邊各飾兩個獸首銜環(huán);整個外壁滿布紋飾;內(nèi)底具長銘,通篇工整嚴謹。劉知是寶物,旋即命人押運送回合肥老家。
    劉銘傳得到虢季子白盤,卻給他一家四代帶了極大的麻煩。軍閥,日寇、國民黨官吏紛紛索取。劉家人不得不把盤埋于深土,舉家出逸。直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劉銘傳第四代孫劉肅曾才將盤挖出,獻給國家。
   此盤形制奇特,似一大浴缸,為圓角長方形,四曲尺形足,口大底小,略呈放射形,使器物避免了粗笨感。四壁各有兩只銜環(huán)獸首耳,口沿飾一圈竊曲紋,下為波帶紋。
   盤內(nèi)底部有銘文111字,講述虢國的子白奉命出戰(zhàn),榮立戰(zhàn)功,周王為其設宴慶功,并賜弓馬之物,虢季子白因而作盤以為紀念。銘文語言洗練,字體端莊,是金文中的書家法本。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19.國家級文物




      散氏盤,因銘文中有“散氏”字樣而得名。有人認為作器者為夨,又稱作夨(讀“四”音)人盤。傳清乾隆初年于陜西鳳翔出土。高20.6厘米,口徑54.6厘米。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內(nèi)底鑄有銘文19行、357字。內(nèi)容為一篇土地轉(zhuǎn)讓契約,記述夨人付給散氏田地之事,并詳記田地的四至及封界,最后記載舉行盟誓的經(jīng)過。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
   清康熙時,揚州徐約齊以重金購自歙州程氏,后又歸於揚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鑄此盤,也有銘文拓本傳世。嘉慶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壽時,新任兩江總督阿毓寶從揚州鹽商購得此盤貢入內(nèi)府。歷經(jīng)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遜清內(nèi)務府清查時,發(fā)現(xiàn)於養(yǎng)心殿庫房。1935年《散氏盤》隨清宮其它文物移交北平故宮博物院,抗戰(zhàn)時曾南遷,現(xiàn)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網(wǎng)載)
   08年我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曾親眼得見(可惜不許拍照)。當?shù)氐膶в谓庹f,這是我國第一份有文字記載的戰(zhàn)爭合約。這個說法還是比較少見的。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0.國家級文物




      散氏盤,其銘文結構奇古,線條圓潤而凝煉,字跡草率字形扁平,體勢欹側(cè),顯得奇古生動,已開“草篆”之端。因取橫勢而重心偏低,故愈顯樸厚。其“澆鑄”感很強烈,表現(xiàn)了濃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學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F(xiàn)代著名書法家胡小石評說:‘篆體至周而大備,其大器若《盂鼎》,《毛鼎》……結字并取縱勢,其尚橫者唯《散氏盤》而已?!?/b>
 “散氏盤高圈足,左右兩耳,滿器施飾,莊重華麗。散氏盤銘文鑄于盤內(nèi)底上,共三百七十五字。是一件風格非常突出的作品。其書法渾樸雄偉,字體用筆豪放質(zhì)樸,敦厚圓潤,結字寄奇雋于純正,壯美多姿。有金文之凝重,也有草書之流暢,開“草篆”之端?!保ňW(wǎng)載)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1.散氏盤銘文




     大盂鼎,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又稱廿三祀盂鼎,西周炊器。1849年出土于陜西郿縣禮村(今寶雞市眉縣常興鎮(zhèn)楊家村一組,即李家村)。1952年藏于上海博物館,1959年轉(zhuǎn)至中國歷史博物館(現(xiàn)中國國家博物館)。
   鼎高101.9厘米,口徑77.8厘米,重153.5千克。銘文291字,記載了周康王在宗周訓誥盂之事。
   大盂鼎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網(wǎng)載)
   從大盂鼎的外觀可以看出,紋飾的圖案已經(jīng)簡單多了,除了鼎口圈有饕餮紋外,其余都是素面朝天。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2.國家級文物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3.銘文及翻譯,說明當時的金文文字的個數(shù)已經(jīng)大大增加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4.國家級文物。這是我在國博拍到的大盂鼎




     毛公鼎為西周晚期的宣王時期器物,清道光末年于陜西岐山出土的重器。通高近54厘米,重34.5公斤,大口圓腹,整個造型渾厚而凝重,飾紋也十分簡潔有力、古雅樸素,標志著西周晚期,青銅器已經(jīng)從濃重的神秘色彩中擺脫出來,淡化了宗教意識而增強了生活氣息。
   銘文長達四百九十七字,為皇皇鉅制,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其內(nèi)容是周王為中興周室,革除積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輔佐周王,以免遭喪國之禍,并賜給他大量物品,毛公為感謝周王,特鑄鼎記其事。
    其銘文書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風格,奇逸飛動,氣象渾穆筆意圓勁茂雋 ,結體方長,較散氏盤稍端整。李瑞清題跋鼎時說:“毛公鼎為周廟堂文字,其文則尚書也,學書不學毛公鼎,猶儒生不讀尚書也?!?/b>(網(wǎng)載)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5.國家級文物。這是我在網(wǎng)上找到的圖片,謝謝原作者




     掩藏在厚實的黃土之下的青銅器,鐫刻著一段中華民族輝煌的歷史記憶。進入新世紀以來,寶雞地區(qū)不斷涌現(xiàn)出廣大群眾自覺保護出土文物的感人事跡,體現(xiàn)出周秦故地人民群眾秉承的重義輕利、知理尚德的文王遺風。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6.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7.前面四件件國寶級文物都是復制品,總算看到真品了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8.




      青銅盂出現(xiàn)在商代早期,流行于西周時期,春秋時仍有所見。盂的體型一般較大,主要功能是盛水以供盥洗之用。形體較小的盂還可以盛放飯食。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29. 天盂 西周晚期(公元前885年--前771年) 2003年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0.




      墻盤,西周銅器,通高16.8厘米,口徑47.2厘米,重12.5千克。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因墻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稱作“史墻盤”,1976年12月15日,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公社莊白大隊白家生產(chǎn)隊隊員在平整土地時,在距地表30厘米處發(fā)現(xiàn)了一個西周時期的青銅器窖藏,專家將其定名為莊白一號窖藏,其中便有墻盤,墻盤鑄于西周龔王時期,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墻的人為紀念其先祖而做?,F(xiàn)藏于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墻盤器形宏大,制造精良,盤腹外附雙耳,腹部飾垂冠分尾鳳鳥文,鳳鳥有長而華麗的鳥冠,鳥尾逶迤的長度,為鳥體的二至三倍,延長部分與鳥體分離,鳳鳥紋在當時象征著吉祥,是西周時期最為流行而且最富時代特征的紋飾。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1.墻盤 西周中期(公元前976年--前886年) 1976年扶風縣莊白村一號窖藏出土  寶雞市周原博物館藏 國家級文物




      墻盤底部鑄有銘文284字,腹和圈足分別飾鳳紋和獸體卷曲紋,雷紋填地,圈足有折邊。銘文前段頌揚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績,后段記敘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亞祖、文考六王的重要史跡以及作器者的家世,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fā)現(xiàn)的最長的一篇銅器銘文。

   墻盤所記述的周王政績與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中的內(nèi)容非常吻合,關于微氏家族發(fā)展史部分的內(nèi)容則并不曾見于現(xiàn)在已知的文獻,填補了西周國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屬于重要的歷史資料。
   西周是鑄造長篇銘文的時期,銘文內(nèi)容涉及統(tǒng)治階級的政治謀劃、征戰(zhàn)殺伐、祭辭誥命、冊賜宴享以及貴族間的土地轉(zhuǎn)讓、刑事訴訟、盟誓契約、婚嫁禮俗等。此銘文字體為西周時期的標準字體,其字形整齊劃一,筆式流暢,是不可多得的書法佳作。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2.




     墻盤是放在基本陳列的第二部分的,我把它移到這里是因為墻盤上記載的西周前幾位的君王年表和司馬遷的《史記》中的記載一致,這使得學者們非常興奮,都希望哪天再找到一個把周王朝的年表完整記錄下來的盤子,誰知就在2003年這個愿望實現(xiàn)了!2003年1月19日,陜西省寶雞市眉縣常興鎮(zhèn)楊家村的5位村民正在該村北磚廠的北崖,據(jù)地面十多米的半坡上取土。下午4點左右,其中一位村民王拉乾正在掄鎬挖土,挖著挖著,一鎬下去,突然出現(xiàn)一個拳頭大的洞,他以為是個墓葬,往里一望,一片青光,覺得好像是個棺材。
    這時,另一位村民王明賢上前趴在洞口往里看,仔細端詳著泛青光的“東西”,看到了4個大銅鼎,他說:“這東西和電視上宣傳《文物法》時的青銅器一樣,都是文物。”五位農(nóng)民既興奮,五人商議:這事要保密,并且派了其中之一的王寧賢馬上回家打電話通知相關部門。
  
    27件青銅器被考古研究人員完好的發(fā)掘出來。讓大家更加興奮的是,“三足附耳銅盤上有字!”粗粗一數(shù),竟有370多字,這比1976年出土的國寶級文物“史墻盤”還要多70多個字,而且它比史墻盤大,形制更美觀,這就是逨盤。
     逨盤的價值在于盤底的銘文,該銘文基本歷數(shù)了西周諸王,并道出了西周史的大致輪廓。冊命逨的周王既稱“則舊隹乃先圣祖考夾召先王”,可知他必是厲王之子宣王。那么,逨盤上實際共提到十二位周王: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厲王、宣王,僅未及西周的末代周王幽王。李學勤先生已指出,逨盤銘文上的西周王世印證了《史記·周本紀》的記載,與殷墟卜辭印證《殷本紀》的商王世系有著同樣重大的學術意義。逨盤銘文所載的西周各王世的重要史事,與文獻、從前發(fā)現(xiàn)的金文的記述基本吻合,如文王、武王的克殷,成王、康王鞏固開拓疆土,昭王征楚,穆王四面征戰(zhàn)等等。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3.逨盤  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前782年) 2003年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




     古公亶父,自豳遷岐,開始了周民族建國立業(yè)的艱苦歷程。知道西周東遷,在大約300年歷,堇荼如飴的膴膴周原一直是西周王朝祭祖敬天,舉行盛大禮儀活動的圣地,也是世族采邑集聚,手工業(yè)發(fā)達的經(jīng)濟都會。周原對周王朝來說,有著無可替代的神圣地位。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4.除了周幽王,都在上面了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5




      周人始祖后稷居邰(今扶風、武功一帶),公劉居豳(今陜西長武、彬縣一帶)。為躲避豳地戎狄的侵擾,古公亶父率族人“渡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感慨于周原自然條件的優(yōu)越,遂定居周原,修筑官廟,設官建置,發(fā)展農(nóng)業(yè),立國為“周”,建都曰“京”,史稱“岐邑”。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6.自左至右分別為后稷、古公亶父、周文王、周公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7.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8.蟬紋鼎 商代晚期 1958年寶雞縣桑園堡出土 寶雞青銅博物院藏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39.獸面紋帶鈴簋 商代晚期 1983年寶雞縣硤石出土 陳倉區(qū)銅博物館藏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40.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41.商尊 西周早期 1976年扶風縣莊白村一號窖藏出土 寶雞市周原博物館藏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42.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43.




[轉(zhuǎn)載]一直想去的西安(24)寶雞青銅器博物院(上)
44.當陽光照射到滿滿一窖閃閃發(fā)光的青銅器上時,人們都被驚呆了




     窖藏是構成“青銅器之鄉(xiāng)”青銅文化的一大特點,特別值得一提。在眾多窖藏中,眉縣楊家村青銅器窖藏則是重中之重。2003年冬天,考古工作者在眉縣楊家村通過搶救清理,共出土鼎、盤、盉、盂、壺、鬲、匜等27件大型青銅禮器,這27件青銅器上都有銘文,其中逨盤的銘文長達372字。這個青銅窖藏所在地楊家村自1955年以來屢出青銅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在《青銅王朝》里,還介紹了當時由于軍閥混戰(zhàn),有些軍閥搶到的青銅器又被重新埋藏。但隨著時間推移,埋藏的人不在了或是他們也找不到當年埋藏之處,想來,還會有許多的青銅國寶就在這里的某處靜靜沉睡著呢吧?




     謝謝朋友的到訪!請看下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