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樣,關注健康上海12320 盡管癌癥可防可治的觀念已有一定普及,但癌癥的高發(fā)仍在公眾中造成了一些恐慌,特別是一部分人對癌癥缺乏了解,將所有癌癥都看作不治之癥,導致人們“談癌色變”。 事實上,癌癥只是諸多慢性病的一種,需要公眾理性對待。 癌癥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可怕 其實,與同為慢性病的一些末期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相比,很多癌癥患者的生存率還要高些。 但是現(xiàn)實中,一個得知自己被確診為癌癥的病人比一個罹患中度心肌病的患者要恐懼得多。 這主要是因為癌癥的威脅在社會中被過度解讀。 癌癥可防可控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提出: 1/3的惡性腫瘤可以預防(preventable), 1/3的惡性腫瘤可以治愈(curable), 1/3的惡性腫瘤可以治療(treatable)。 20世紀50年代起,西方發(fā)達國家開始采取各種預防惡性腫瘤的控制策略和措施。 經(jīng)過40年的努力,美國1990~2007年的惡性腫瘤死亡率,男性下降了22%,女性下降了14%,肺癌、結直腸癌、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癥的死亡率也在逐年下降。 這些實踐有力證明了癌癥可以被防控。 癌癥并不是不治之癥 尤其是早期的癌癥多有很高的治愈率。 目前高發(fā)的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乳腺癌等早期癌癥的治愈率大多都在80%左右,但目前醫(yī)院就診的腫瘤患者的病期大部分處于中晚期,這直接影響了治療效果。 因此,提高早診率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對付癌癥的方法。 癌癥是一種“慢性病” 即使是中晚期,通過有效的治療,很多患者也都會得到生存的延長及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 譬如,目前進展迅速的靶向治療因其副作用小,可以長期治療,從而使很多無法根治的患者獲得長期“帶瘤生存”的機會。 很多癌癥要綜合治療 癌癥患者和家屬要意識到,很多癌癥需要綜合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療效。 中國人往往把手術看成是治療癌癥的唯一行之有效的手段,而對化療、放療有一定抵觸,這是對放、化療的不了解造成的。 誠然,手術仍是腫瘤治療的主要方法,但是這些年來,腫瘤治療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放療、藥物治療的進展帶來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放、化療的副作用已經(jīng)明顯減輕,其在治療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通過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中醫(yī)中藥等治療方法的綜合應用,癌癥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zhì)量正在逐漸提高。 |
|
來自: seapeakwhf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