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北京故宮楹聯(lián)選(四)

 老榆樹_yhgek 2016-02-02

【符望閣】

    符望閣位于寧壽宮花園第四進院落,為該院的主體建筑。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嘉慶七年(1802)修,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符望閣在形制上模仿建福宮花園的延春閣。平面呈方形,外觀兩層,內(nèi)實三層,四角攢尖頂。藍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余鋪黃色琉璃瓦。符望閣的室內(nèi)裝修頗具特色,以各種不同類型的裝修巧妙地分隔空間,穿門越檻之際,往往迷失方向,故俗有“迷樓”之稱。室內(nèi)裝修制作精美,又以金、玉、琺瑯等鑲嵌裝飾,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乾隆年間,每年臘月二十一日,皇帝在此地賞飯給王公大臣。嘉慶皇帝也曾登臨此閣,并有《詠符望閣》之詩詠。符望閣是寧壽宮花園中最高大的建筑,登臨其上可一覽紫禁城內(nèi)外的秀色。

畫情八窗納;
春意百花舒。
——佚名題符望閣

清風(fēng)明月含無盡;
近景遐觀攬莫遺。
——佚名題符望閣

云臥天窺無不可;
風(fēng)清月白致多佳。
——佚名題符望閣

居中攬外襟懷暢;
系轂?zāi)缏氈惨蟆?br> ——佚名題符望閣

俯臨常似披圖畫;
得契宛堪悅性靈。
——佚名題符望閣

綠樹巖前疏復(fù)密;
白云窗外卷還舒。
——佚名題符望閣

【萃賞樓】

  萃賞樓位于寧壽宮花園第三進院落。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嘉慶、光緒年間先后修葺。萃賞樓坐北朝南,卷棚歇山頂,覆黃琉璃瓦,綠琉璃瓦剪邊。上下兩層,各面闊5間,前后出廊。樓的正面下層為明廊,上層?xùn)|四間為明廊,西梢間隔為暗廊,明間開門,余為窗。樓的后檐下層兩次間各開一門,上層中間開門,余皆為窗。隔扇門均為步步錦隔心,夔龍團紋裙板,窗為步步錦支摘窗。上下檐柱間設(shè)雕花彩繪木欄桿。外檐飾博古紋蘇式彩畫,檐下安倒掛楣子。樓上后檐明間的門外凌空架一白石小橋,通往后山主峰上的碧螺亭。樓前假山巒峰疊起,洞谷相通。樓西側(cè)有上下游廊與云光樓相接。

高居因見遠;
貞復(fù)會旋元。
——佚名題萃賞樓

閑庭不改風(fēng)還月;
欹案依然易與詩。
——佚名題萃賞樓

金界樓臺思訓(xùn)畫;
碧城鸞鶴義山詩。
——佚名題萃賞樓
    思訓(xùn):唐畫家李思訓(xùn);義山:唐詩人李商隱

四圍應(yīng)接真無睱;
一晌登臨屬有余。
——佚名題萃賞樓

便有香風(fēng)吹左右;
似聞了義示緣因。
——佚名題萃賞樓

素壁題詩還自檢;
明窗披帙雅相親。
——佚名題萃賞樓

【倦勤齋】

  倦勤齋位于寧壽宮花園最北端,符望閣后,北倚宮墻。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仿建福宮花園中的敬勝齋而建。倦勤齋座北朝南,面闊9間,卷棚硬山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前出廊,檐下繪蘇式彩畫。東5間與符望閣相對,東西各接游廊,分別與符望閣東西廊相接,房廊相對,構(gòu)成一個封閉的院落,自然形成東5間、西4間的格局。東5間,明間開門,余為步步錦支摘窗。明間檐下懸“倦勤齋”匾額。內(nèi)頂棚糊以團花紋天花。從東次間東前檐柱至西次間西前檐柱建成凹字形仙樓,以紗櫥隔為小室數(shù)間,設(shè)寶座床多處。仙樓為卍字錦底竹絲掛檐,玉璧鑲嵌,百鹿圖裙板,夾紗雙面繡隔心。裝修精湛,為乾隆時期內(nèi)檐裝修之精品。中有通道與西4間連通。西4間,頂棚飾以竹架藤蘿的海漫天花,周圍竹籬環(huán)繞,樓閣間白鶴起舞,喜鵲嬉戲,姚黃魏紫,爭芳斗艷,使人仿佛置身于天然美景中,實為裝飾室內(nèi)的通景畫。此畫出自乾隆年間宮廷畫師郎世寧、王幻學(xué)之筆,裱糊于室內(nèi)墻壁,一掃丹柱椒壁之莊嚴單調(diào)。南立一楠木雕彩繪竹紋圓光罩,與北墻裱糊的彩繪竹籬圓光罩遙相對應(yīng)。西側(cè)一方形小亭,座西面東。亭為木質(zhì)仿竹紋,亦稱竹亭。四角攢尖式頂,上置涂金木寶頂。亭南與亭后有木質(zhì)仿竹夾層籬笆。后檐兩側(cè)設(shè)門,供上下場用,此為倦勤齋小戲臺,為太上皇在室內(nèi)觀戲而建。亭前亦設(shè)一仙樓,面西,正中上下均設(shè)寶座床,為觀戲時所用。乾隆時,南府太監(jiān)常在此演唱岔曲。齋前由東西兩段游廊隔成一個方整幽雅的庭院,院中古柏聳立,有十字方磚甬路,可以行進。西4間前一弧形院墻,中開八方門,通往竹香館。

信可超繪事;
于焉悅性靈。
——佚名題倦勤齋

春秋富佳日;
松竹葆長年。
——佚名題倦勤齋

動趣都涵澹;
靜機常覺寧。
——佚名題倦勤齋

當(dāng)春蓮帶水;
坐久蕙煙微。
——佚名題倦勤齋

經(jīng)書趣有永;
翰墨樂無窮。
——佚名題倦勤齋

【抑齋】

  抑齋位于外東路寧壽宮花園第一進院內(nèi)的東南角,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座北向南,僅2間,硬山式卷棚頂,覆綠剪邊黃琉璃瓦,前后出廊,檐下飾蘇式彩畫。前后開門,門戶錯置,步步錦隔扇門,余為檻窗,玻璃屜窗。室內(nèi)為小佛堂,隔斷之上嵌以佛龕。東間有門可暗通養(yǎng)性殿的西配殿佛堂。齋前東南隅疊山上有擷芳亭;齋西為矩亭;齋北可至露臺。

心田凈洗全如水;
鼻觀清分詎必蓮。
——佚名題抑齋

【竹香館】

  竹香館位于寧壽宮花園符望閣的西北,西倚宮墻,面東而立。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仿建福宮花園碧琳館而建。竹香館上下兩層,主樓三間,兩側(cè)耳樓各一間。耳樓兩端又連斜廊,北通倦勤齋,南接玉粹軒。主樓為歇山卷棚頂,黃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余鋪綠色琉璃瓦。竹香館外側(cè)遍堆石山,下層窗口掩映在山石縫隙之中,珠聯(lián)璧合,猶如天造地設(shè)。竹香館前建有弓形墻垣,正中開八方形洞門,兩側(cè)安琉璃漏窗,將竹香館圍成獨立小院。院內(nèi)松柏蒼翠,環(huán)境幽雅。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
——乾隆題竹香館

松云清棟牗;
書契洽嫏嬛。
——乾隆題竹香館

偶披風(fēng)送爽;
恰傍竹延虛。
——乾隆題竹香館

【延趣樓】

  延趣樓位于寧壽宮花園第三進院落西側(cè)。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嘉慶七年(1802)修,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延趣樓上下兩層,連廊面闊5間,進深3間。上覆歇山卷棚頂,以黃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余鋪綠色琉璃瓦,脊角安走獸5個。檐下梁枋飾以蘇式彩畫。延趣樓東、南、北三面出廊。廊檐部位上安倒掛楣子,下設(shè)欄桿。廊內(nèi)側(cè)安門窗以分隔室內(nèi)外空間,門窗上部皆用欞條拼成步步錦形式,素樸雅致。室內(nèi)裝修以多種做工精美的瓷片鑲嵌裝飾,既樸實淡雅,又不失皇家氣度。延趣樓初建時曾有天橋從樓上直通院內(nèi)石山峰頂。嘉慶二十二年(1817),將天橋拆去,遂成現(xiàn)今的格局。

軒亭喜淳樸;
甌硯總清嘉。
——佚名題延趣樓

【玉粹軒】

  玉粹軒位于寧壽宮花園第四進院落,西倚宮墻,東與符望閣相望。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仿建福宮花園凝暉堂而建。軒廣三間,前出廊。覆歇山卷棚頂,綠色琉璃瓦件飾檐、脊,其余鋪黃色琉璃瓦。軒內(nèi)隔為三室,南稱得閑室,北為佛堂。室內(nèi)有通道可北通竹香館。軒前東南側(cè)橫亙一道以彩色石片貼面的短垣,北側(cè)則以游廊東與符望閣相接,將玉粹軒前隔出自成一體的小院。軒南與石山相連,有蹬道可達山頂。

甄性神明境;
陶情翰墨筵。
——乾隆題玉粹軒

禽音仍唱迦陵偈;
花色全標幻海禪。
——乾隆題玉粹軒

洗不期其箏笛耳;
悅原契此凈明心。
——佚名題玉粹軒

春物薰馨含慧業(yè);
名禽宛轉(zhuǎn)入聞思。
——佚名題玉粹軒

【云光樓】

  云光樓位于寧壽宮花園第四進院落的西南隅,樓內(nèi)匾額曰“養(yǎng)和精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形制仿自建福宮花園的“玉壺冰”。云光樓平面呈曲尺形,西倚宮墻,自北向南又折而向東。上下兩層,上頂北側(cè)為歇山頂,東側(cè)則為硬山頂。前檐出廊,上層北側(cè)以石橋與院內(nèi)假山相通,東側(cè)外接上下兩層游廊與萃賞樓相接。樓前有假山蜿蜒橫過,主峰建一亭名碧螺亭,平面為五瓣梅花形,形式獨特。樓內(nèi)東側(cè)設(shè)佛堂,有匾額曰“西方極樂世界安養(yǎng)道場”。乾隆、嘉慶兩位皇帝均有《養(yǎng)和精舍》詩詠。

一龕古佛鐘魚寂;
半榻天風(fēng)衣袂寒。
——佚名題云光樓

四壁圖書鑒今古;
一庭花木驗農(nóng)桑。
——佚名題云光樓

春鳥有言率和樂;
上林無樹不森沉。
——佚名題云光樓

【九龍壁】

    九龍壁,我國三大古典龍壁之一。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為寧壽門前的照壁,用琉璃磚瓦建造。壁上飾有九條蟠龍戲珠于波濤云氣之中,姿態(tài)生動,色彩協(xié)調(diào),具有相當(dāng)高的工藝水平。據(jù)傳說于修建時,第三條白龍腹下有塊琉璃磚被損壞,工匠買通監(jiān)工后,用木塊雕鑿,嵌飾替代??⒐r,乾隆皇帝前來視察,他的“龍”眼也未看出破綻,否則工匠們將犯“欺君之罪”,而難逃殺身之禍。

川岳獻珍符,煙煴闡瑞;
日星昭景貺,虬縵呈華。
——佚名題九龍壁東墻門

玉琯奏誠和,氣調(diào)九寓;
璿樞征廣運,衡正三階。
——佚名題九龍壁西墻門

【養(yǎng)性殿】

  養(yǎng)性殿位于寧壽宮后的養(yǎng)性門內(nèi)。為寧壽宮后寢主體建筑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仿內(nèi)廷養(yǎng)心殿建造,體量略小,平面布局特殊。殿為黃琉璃瓦歇山頂,面闊3間,每間以方柱支撐,隔為9間,前接卷棚抱廈4間。明間、次間開門,原為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現(xiàn)為玻璃門窗,明間4扇,余各2扇。進深4間,室內(nèi)隔為小室數(shù)間,曲折廻環(huán)。明間前后開門,中設(shè)寶座,頂置八角渾金蟠龍藻井,片金升降龍?zhí)旎?。左右置板墻與東西次間相隔,墻各辟門,對稱而設(shè),門楣之上置毗廬帽。東暖閣分為前后兩組空間,前曰明窗,后曰隨安室,室東懸“儼若思”匾,皆乾隆皇帝御筆。西暖閣隔為數(shù)間小室,北室為佛堂,建仙樓兩層,內(nèi)置佛塔、佛像,肅穆有制;南室稱長春書屋。盡間仿養(yǎng)心殿三希堂制辟為墨云室,因畢沅進古墨而定名。西山墻外耳房仿養(yǎng)心殿梅塢而建,與殿相通,取名香雪堂。內(nèi)以白石依墻堆砌山景,南面開窗,西、北、東三面彩繪壁畫,西山墻辟小窗可觀寧壽宮花園一角。養(yǎng)性殿作為太上皇帝寢宮,原為和璽彩畫。光緒年間慈禧太后居樂壽堂時,曾在養(yǎng)性殿東暖閣進早、晚膳。此殿在光緒十七年重修后,除墨云室仍為和璽彩畫外,其它均改為蘇式彩畫。

花鳥引機緒;
詩書蘊道荄。
——佚名題養(yǎng)性殿

太和道共養(yǎng);
純嘏性彌敦。
——乾隆題養(yǎng)性殿東暖閣

蜃窗日暖蘭噴霧;
雞樹風(fēng)輕玉靄春。
——佚名題養(yǎng)性殿

優(yōu)游茀祿咸宜,寶箓?cè)赵鲑搬啡A;
昌熾壽耆彌固,瑤躔春茂式璣衡。
——乾隆題養(yǎng)性殿

【仙樓】

    仙樓,在養(yǎng)性殿西暖閣北。

圖書采秘蘊;
鐘鼎玩清嘉。
——佚名題仙樓

秦符占歲美;
頤志葉春和。
——佚名題仙樓

【暢音閣】

  暢音閣位于寧壽宮后區(qū)東路南端,座南面北,為清宮內(nèi)廷演戲樓。乾隆三十七年(1772)始建,四十一年建成。嘉慶七年(1802)曾維修,二十二年于閣后(南)接蓋卷棚頂扮戲樓。光緒十七年(1891)維修?,F(xiàn)存建筑為嘉慶年間改建后的規(guī)制。暢音閣三重檐,通高20.71米,卷棚歇山式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一、二層檐覆黃琉璃瓦。閣面闊3間,進深3間,與南邊5開間扮戲樓相接,平面呈凸字形。上層檐下懸“暢音閣”匾,中層檐下懸“導(dǎo)和怡泰”匾,下層檐下懸“壺天宣豫”匾。內(nèi)有上中下三層戲臺,上層稱福臺,中層稱祿臺,下層稱壽臺。壽臺面積210平方米,臺內(nèi)不設(shè)立柱,采用抹角梁。臺面后部設(shè)有4座樓梯,接平臺,上樓梯可抵達祿臺。壽臺北、東、西三面明間的兩柱上方裝飾鬼臉卷草紋木雕彩繪匾,惟正(北)面掛聯(lián):“動靜葉清音,知水仁山隨所會;春秋富佳日,鳳歌鸞舞適其機?!迸_面中部設(shè)地井,蓋板可開合。臺下地面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邊中間有一眼水井,可為戲中表演噴水提供水源。祿臺、福臺均將前沿(北側(cè))做為臺面,使觀戲者抬頭便可看到。三層臺設(shè)天井上下貫通,祿臺、福臺井口安設(shè)轆轤,下邊直對壽臺地井,根據(jù)劇情需要,天井、地井可升降演員、道具等。使用三層臺的劇目不多,絕大多數(shù)只在壽臺上表演。暢音閣建筑宏麗,京西頤和園內(nèi)德和園大戲樓即仿暢音閣規(guī)制建造。

瑯璈逸韻應(yīng)嵩乎,久矣八方從律;
閶闔晴光凝嶰吹,康哉九敘惟歌。
——乾隆題暢音閣大戲臺
    瑯璈:古樂器;八方:四方與四隅;嶰吹:泛指簫笛等樂器;九敘:代指百官

【尋沿書屋】

    尋沿書屋位于內(nèi)廷外東路寧壽宮區(qū)后部東路,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屬慶壽堂建筑組群。乾隆御制尋沿書屋詩首句“尋繹黃家語,沿迴學(xué)海瀾”,開宗明義地道出了書屋命名之因。書屋面闊5間,進深1間,前后出廊,綠琉璃瓦黃剪邊卷棚硬山頂。明間安步步錦槅扇門,余為檻墻支摘窗。前有垂花門1座,既是院門,亦為整個慶壽堂建筑群的主入口。東西配殿各3間,黃琉璃瓦卷棚硬山頂,明間開門,步步錦槅心。西配殿明間后檐開門,接過道直通樂壽堂前院。尋沿書屋院內(nèi)正殿、配殿及垂花門之間以抄手游廊環(huán)抱相屬,自成天地,營造出有別于慶壽堂其它院落的清雅的建筑氛圍。慈禧太后住樂壽堂時,光緒皇帝每日清晨請安、侍膳,通常先至此處坐候?,F(xiàn)建筑完好。

千年金鑒長留,插架寶書資政要;
寸晷銅儀恒惜,掞箋妙蘊發(fā)幾余。
——佚名題尋沿書屋

【閱是樓】

  閱是樓位于寧壽宮后區(qū)東路,在暢音閣大戲樓的北側(cè),為清宮觀戲場所。樓座北面南,前有月臺,東西有配樓。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嘉慶十三年(1808)拆去月臺,改安踏跺,二十三年拆東西配樓,改建廂廊。同治十三年(1874)為慈禧四十壽辰觀戲曾修整此樓。閱是樓單檐二層,卷棚歇山頂,覆黃琉璃瓦,綠琉璃瓦剪邊,繪金龍和璽彩畫。樓面闊5間,進深3間,前出廊。下層明間開玻璃門3扇,次、稍間為檻墻、支摘窗,上支窗為雙步步錦格心,下為玻璃窗。上層明間安槅扇6扇,次、稍間裝修與下層相同。閱是樓下層?xùn)|西次間靠南窗均設(shè)有寶座床。樓東西辟門與兩側(cè)轉(zhuǎn)角廡房相通,再與東西廂廊相連,經(jīng)南部轉(zhuǎn)角廡房可直達暢音閣南扮戲樓。閱是樓為皇帝、后妃、皇子等人觀戲處,廂廊是王公大臣陪觀處。

插架牙簽照今古;
開編蕓氣吐芬芳。
——佚名題閱是樓

樽飲康衢,風(fēng)雨和甘均六幕;
弦調(diào)寶琴,星云景慶亙?nèi)A。
——乾隆題閱是樓
    康衢:康衢謠,堯出游康衢兒童所唱之歌;六幕:天、地、四方。

芝篆薰晨鼎;
蓮檠檢夜書。
——佚名題閱是樓樓下東室

閑情空外寄;
妙道個中參。
——佚名題閱是樓樓下西室

載祥和,虬縵交呈旭采;
智仁偕樂壽,純常懋迓春祺。
——佚名題閱是樓樓下西室

日長蓮漏三階正;
春到梅花合殿香。
——佚名題閱是樓樓上中室

開窗魚鳥含天趣;
欹案詩書味道腴。
——佚名題閱是樓樓下中室

景麗瑤墀,鸞鶴翔空騰慶靄;
春回瓊島,魚龍獻瑞展新圖。
——佚名題閱是樓樓下中室

澄懷觀物真超矣;
得意忘言亦快哉。
——佚名題閱是樓樓后東室

【長春書屋】

    長春書屋,在養(yǎng)性殿西南。

花鳥引機緒;
詩書蘊道荄。
——佚名題長春書屋

閑尋綺思千花雨;
靜想高岑六義清。
——佚名題長春書屋

轉(zhuǎn)諦在語言而外;
悟機得真實之中。
——佚名題故宮妙蓮華室

青蓮法界本清凈;
白毫相當(dāng)常滿圓。
——佚名題故宮妙蓮華室

【樂壽堂】

  樂壽堂為紫禁城東北隅寧壽宮后區(qū)中路建筑之一,其南是養(yǎng)性殿,其北有頤和軒。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建成,嘉慶七年(1802)修葺,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樂壽堂仿長春園淳化軒規(guī)制,其南北庭院東西廊壁嵌敬勝齋帖石刻。乾隆皇帝以此為退位后的寢宮,御題“座右圖書娛畫景”聯(lián)句,故此堂亦稱寧壽宮讀書堂。光緒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曾在此居住,以西暖閣為寢室。樂壽堂面闊7間,進深3間,周圍廊。通面闊36.15米,通進深23.20米,建筑面積839平方米。單檐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自地面至正脊高18.7米。柱網(wǎng)結(jié)構(gòu)為減柱造,即明間與東、西次間減殺了前檐4根金柱。為裝修和支撐二層樓板的需要,在室內(nèi)6根金柱南1.82米處增柱6根,東、西稍間靠北距老檐柱南1.6米處增柱2根,增加的8柱外觀與構(gòu)造柱相同,但上方?jīng)]有承重的梁枋構(gòu)架,至天花梁底皮止。樂壽堂明間前后檐為五抹步步錦槅扇4扇,余各間均為檻窗,檻窗分三層,下為玻璃窗,上二層步步錦支窗。室內(nèi)明、次間以東西向閣道分隔成南北兩廳。東西稍間南部和靠北墻通道為單層,余為兩層,第二層面積達341平方米。大廳仙樓和東西稍間南部、北廊以及夾層、閣道的裝修式樣風(fēng)格統(tǒng)一,多用楠木包以紫檀、花梨等貴重木材,間飾玉石、琺瑯等飾件。樂壽堂仙樓為乾隆時期建筑裝修的代表作之一。天花為木雕,與整個室內(nèi)裝修相襯托,雍容華貴。乾隆五十二年(1760),大禹治水圖玉山琢成后,一直陳設(shè)在北部大廳?!皹穳厶谩必覒矣谑覂?nèi)北部大廳北檐。

座右圖書娛畫景;
庭前松柏蘊春風(fēng)。
——佚名題樂壽堂正室

樂同樂而壽同壽;
智見智而仁見仁。
——乾隆題樂壽堂座屏

土香階草才蘇紐;
風(fēng)細盆梅欲放花。
——佚名題樂壽堂楹間

亭臺總是長生殿;
鶴鹿皆成不老仙。
——佚名題樂壽堂東室

樂惟四時適;
壽與萬方同。
——佚名題樂壽堂東暖閣

波含素影澄心鏡;
魚耀清淵識道機。
——佚名題樂壽堂東暖閣

景清神謐天常泰;
水趣山情靜可淪。
——佚名題樂壽堂東暖閣北堂

智者樂兼仁者壽;
月真慶共雪真祥。
——佚名題樂壽堂西暖閣南室

趣為永哉暢非俗;
樂為仁者寄于山。
——佚名題樂壽堂西暖閣西室

閑披蕓簡窗前朗;
靜聽松風(fēng)戶外敲。
——佚名題樂壽堂西暖閣西室

夏鼎商彝共左右;
墨華筆露永新鮮。
——佚名題樂壽堂西暖閣西室

成陰喬木天然爽;
過雨閑花自在香。
——佚名題樂壽堂后廈

鳥吟花笑有余樂;
月白風(fēng)清無盡藏。
——佚名題樂壽堂后廈

籠庭水樹宜涼影;
匝砌煙花帶露姿。
——佚名題樂壽堂后廈

智仁適會動還靜;
枕葄無非史與書。
——佚名題樂壽堂后廈

智水仁山從體道;
奇花瑞草總含芬。
——佚名題樂壽堂后廈

商鼎周彝自典重;
檻花苑樹相芬芳。
——佚名題樂壽堂后廈西北閣

心觸清機親翰墨;
目游潤景足精神。
——佚名題樂壽堂后廈西北閣

動靜得其宜,取義異他德壽;
性情隨所適,循名同我清漪。
——佚名題樂壽堂

    八、外西路

    位于隆宗門外的大片區(qū)域之中,主要建筑有慈寧宮、慈寧花園,西花園,壽安宮、壽康宮、英華殿等。這些宮殿群是供前朝皇帝死后所留下來的太皇太后、皇太后、太妃、太嬪等遺孀們的居住養(yǎng)老之地,因此又有寡婦院之稱。英華殿供有西藩佛像,雨花閣供有三世佛、歡喜佛和康熙大帝的功德佛位等,此是寡婦們的念經(jīng)拜佛之處。西花園敬勝齋是存放歷代大量珍寶古玩的地方。溥儀退位后,宮中太監(jiān)等瘋狂進行盜賣。當(dāng)事情敗露后,他們?yōu)闇缱镓?zé)而陰謀縱火燒毀,損失十分慘重。

【慈寧宮】

    慈寧宮位于內(nèi)廷外西路隆宗門西側(cè)。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是在仁壽宮的故址上,并撤除大善殿而建成。萬歷年間因災(zāi)重建。清沿明制,順治十年(1653)、康熙二十八年(1689)、乾隆十六年(1751)均加以修葺,將其作為皇太后居住的正宮。乾隆三十四年(1769)興工將慈寧宮正殿由單檐改為重檐,并將后寢殿后移,始定今之形制。慈寧宮門前有一東西向狹長的廣場,兩端分別是永康左門、永康右門,南側(cè)為長信門。慈寧門位于廣場北側(cè),內(nèi)有高臺甬道與正殿慈寧宮相通。院內(nèi)東西兩側(cè)為廊廡,折向南與慈寧門相接,北向直抵后寢殿(即大佛堂)之東西耳房。前院東西廡正中各開一門,東曰徽音左門,西曰徽音右門。正殿慈寧宮居中,前后出廊,黃琉璃瓦重檐歇山頂。面闊7間,當(dāng)中5間各開4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兩梢間為磚砌坎墻,各開4扇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殿前出月臺,正面出三階,左右各出一階,臺上陳鎏金銅香爐4座。東西兩山設(shè)卡墻,各開垂花門,可通后院。明朝慈寧宮為前代皇貴妃所居。萬歷年間慈圣李太后,泰昌元年(1620)萬歷帝鄭皇貴妃、昭妃等人曾在此居住。天啟七年(1627)明熹宗卒,其皇貴妃等人移居此處。清朝順治十年(1653),孝莊文皇后始居慈寧宮,自此成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住所,太妃、太嬪等人隨居。慈寧宮主要是為太后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凡遇皇太后圣壽節(jié)、上徽號、進冊寶、公主下嫁,均在此處舉行慶賀儀式。特別是太后壽辰時,皇帝親自率眾行禮,并與近支皇戚一同彩衣起舞,禮節(jié)十分隆重。若皇太后薨,梓宮奉安于慈寧宮中,皇帝至此行祭奠禮。

人無功德三摩地;
龍象威神兩足尊。
——乾隆題慈寧宮

百八牟尼,現(xiàn)莊嚴寶相;
三千牂牁,聞清凈妙香。
——佚名題故宮慈寧宮

【吉云樓】

    吉云樓位于慈寧宮花園內(nèi)咸若館西側(cè),坐西面東,面闊7間,東與寶相樓相對。明代原為咸若館西配殿,清乾隆三十年(1765)改建為二層樓閣,三十六年(1771)懸滿漢文“吉云樓”匾。樓上下室內(nèi)正中均供有大尊佛像。佛像兩側(cè)各有一個長方形底座及多層臺階的金字塔式供臺,供臺頂部是一道長墻式的千佛龕。供臺上層層擺放五彩描金擦擦佛母像。四壁、屋梁各處滿做千佛龕,內(nèi)供相同的五彩描金擦擦佛母像,共計一萬余尊,是為宮內(nèi)一處名副其實的萬佛樓。這種專供擦擦佛的寬敞殿堂可能是內(nèi)陸藏傳佛殿中僅存者,西藏亦未見有實例,故為極其珍貴的佛教遺跡。

華海澄明,性源離色相;
法鈴朗徹,覺地了聲聞。
——乾隆題吉云樓,樓匾“如是室”
樓,東廂是寶相樓,西廂為吉云樓,圍成半封閉的三合院。

【壽安宮】

    壽安宮位于內(nèi)廷外西路壽康宮以北,英華殿以南。始建于明代,初名咸熙宮,嘉靖四年(1525)改稱咸安宮。清初沿明制,雍正年間在此興辦咸安宮官學(xué),乾隆十六年(1751)咸安宮官學(xué)移出。同年,乾隆皇帝為慶賀皇太后六十壽誕,將此宮修葺一新后改稱壽安宮。乾隆二十五年(1760),為皇太后七十圣壽慶典,在院中添建一座3層大戲臺。嘉慶四年(1799)將戲臺拆除,扮戲樓改建為春禧殿后卷殿。壽安宮南北長107米,東西寬78米,總占地面積8400平方米,前后分為三進院落,東西各有跨院。正門壽安門為隨墻琉璃門3座,當(dāng)中門內(nèi)設(shè)四扇木屏門照壁1座,上覆黃琉璃瓦頂。第一進院正殿為春禧殿,舊建筑何時被毀不詳,現(xiàn)有建筑為1989年重建。此殿南向,面闊5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明間開門,其余為檻窗。殿左右辟穿堂門,與第二進院相通。

    中院正殿壽安宮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明間退進1間,設(shè)步步錦槅扇門4扇,次間、梢間設(shè)檻窗。后檐明間開門,次間、梢間設(shè)檻窗。殿兩側(cè)山墻各出轉(zhuǎn)角延樓,環(huán)抱相屬,向南與春禧殿后卷殿兩山相連。壽安宮后為第三進院,院中疊石為山,東西各有3開間小殿,名為福宜齋、萱壽堂。壽安宮是皇太后及太妃、嬪等人的居所。明代仁圣太后、天啟年間乳媼客氏曾在此居住。乾隆年間,孝圣憲皇太后六十及七十歲圣壽節(jié),乾隆帝都親率皇后、皇子、皇孫等人至此跪問起居,進茶侍膳,于堂前跳“喜起舞”賀壽,并于宮中設(shè)宴,王公、大臣及王妃、公主分坐于東西兩側(cè)延樓中,陪同賞戲。乾隆四十一年(1776),暢音閣戲臺修建完畢,次年皇太后逝世,壽安宮戲臺便逐漸荒廢。嘉慶四年(1799)奏準,拆去壽安宮戲臺,在扮戲樓位置建春禧殿后卷殿,用以收貯南府升平署之行頭、切末。

百福屏開,慶葉九如宏壽域;
五云麗景,恩敷萬象入春臺。
——佚名題壽安宮

芝棟云霞麗;
蘭陔日月長。
——乾隆題壽安宮

慶霄輝壽曜;
仙圃麗春光。
——乾隆題壽安宮

鈞庭延淑景;
璇戺藹祥風(fēng)。
——佚名題壽安宮

洪范演疇征備福;
黃鐘肇律葉長生。
——乾隆題壽安宮

鳳翥輝呈阿閣瑞;
珠聯(lián)景繪泰階符。
——乾隆題壽安宮

紅梅翠竹天然畫;
妙理清機不盡吟。
——乾隆題壽安宮

圖疇遞演京垓積;
律呂環(huán)生上下和。
——乾隆題壽安宮

宜春苑滿恒春樹;
介壽筵開益壽花。
——乾隆題壽安宮

靜里遠懷千古事;
意中常滿十分春。
——乾隆題壽安宮

壽國樂舒長,韶成九奏;
安輿承悅豫,舞效三呼。
——乾隆題壽安宮

香扆引祥風(fēng),序符清晏;
仙壺承愛日,景葉升恒。
——乾隆題壽安宮

寶篆長生箓;
瑤屏集瑞圖。
——乾隆題壽安宮

西池增寶箓;
南極耀珠躔。
——乾隆題壽安宮

鳴豫葉云韶,頌集九如開壽域;
祝釐陳彩舞,歡聯(lián)萬象譜春臺。
——乾隆題壽安宮

【壽康宮】

    壽康宮,位于內(nèi)廷外西路,慈寧宮西側(cè)。清雍正十三年(1735)始建,至乾隆元年(1736)建成,嘉慶二十五年(1820)、光緒十六年(1890)重修。壽康宮南北三進院,院墻外東、西、北三面均有夾道,西夾道外有房數(shù)間。院落南端壽康門為琉璃門,門前為一個封閉的小廣場,廣場東側(cè)是徽音右門,可通慈寧宮。壽康門內(nèi)正殿即壽康宮。殿坐北朝南,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出廊,明間、次間各安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4扇,梢間為三交六椀菱花槅扇檻窗各4扇,后檐明間與前檐明間相同,其余開窗。殿內(nèi)懸乾隆皇帝御書“慈壽凝禧”匾額,東西梢間辟為暖閣,東暖閣是皇太后日常禮佛之佛堂。殿前出月臺,臺前出三階,中設(shè)御路石,月臺左右亦各出一階。壽康宮東西配殿面闊各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前出廊。東配殿明間安槅扇門,西配殿明間槅扇、風(fēng)門為后來改裝。次間均為檻窗,每間用間柱分為兩組,窗欞均為一抹三件式。兩配殿南設(shè)耳房,北為連檐通脊廡房,與后罩房相接。壽康宮以北是第二進院,后殿為壽康宮的寢殿,額曰:“長樂敷華”,有甬道與壽康宮相連。殿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前檐出廊,明間安步步錦槅扇、玻璃風(fēng)門,次、稍間安窗,上為步步錦窗格,下為玻璃方窗。室內(nèi)以槅扇分為5間。后檐明間開槅扇門,接疊落式穿堂,直達后罩房。壽康宮為清代太皇太后、皇太后居所,太妃、太嬪隨居于此,皇帝每隔兩三日即至此行問安禮。乾隆朝孝圣憲皇太后、嘉慶朝穎貴太妃、咸豐朝康慈皇太后都曾在此頤養(yǎng)天年。孝圣憲皇太后去世后,乾隆皇帝仍于每年圣誕令節(jié)及上元節(jié)前一日至壽康宮拈香禮拜,瞻仰寶座,以申哀慕之情。

玉琯應(yīng)陽春,祥開南極;
璇宮呈麗景,慶洽西池。
——乾隆題壽康宮
    玉琯:玉管、玉律,古以律管候應(yīng)四時節(jié)氣;璇宮:即璇機玉衡,古測天文之器。

慶葉瑤圖,融和開壽域;
祥呈閬苑,熙皞樂康衢。
——乾隆題壽康宮

光華呈愛日;
仁壽遍和風(fēng)。
——乾隆題壽康宮

歡心依日永;
樂志愿春和。
——乾隆題壽康宮

鳳集桐花來絳闕;
鶴銜桃實自丹山。
——乾隆題壽康宮

四海為家欽養(yǎng)志;
萬年介祉永承歡。
——乾隆題壽康宮

金盤露滿瑤華麗;
丹粟祥凝鶴算綿。
——乾隆題壽康宮

福集璇圖天永錫;
祥開綺甲日重光。
——乾隆題壽康宮

【雨華閣】

    雨花閣位于內(nèi)廷外西路春華門內(nèi),是宮中數(shù)十座佛堂中最大的一處。清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皇帝采納蒙古三世章嘉國師胡土克圖的建議,仿照西藏阿里古格的托林寺壇城殿,在原有明代建筑的基礎(chǔ)上改建成雨花閣,于其中供奉西天梵像,雨花閣是一座藏傳佛教的密宗佛堂。雨花閣為樓閣式建筑,外觀三層,一、二層之間靠北部設(shè)有暗層,為“明三暗四”的格局。底層面闊、進深各3間,四周出廊,乾隆三十二年(1767)添建前檐抱廈3間;南面明間開門,次間開雙交四椀菱花槅扇檻窗4扇;屋頂南北為卷棚頂,東西為歇山頂,屋面覆綠琉璃瓦,屋脊和屋面剪邊為黃琉璃;檐下采用白瑪曲孜、獸面梁頭等裝飾,屋內(nèi)天花裝飾為六字真言及法器圖案。二層面闊、進深各3間,東、西、南三面出平座;南面明間開門,次間安檻窗,黃琉璃瓦藍剪邊卷棚歇山頂。頂層面闊、進深各1間,正面開4扇槅扇門,兩側(cè)為槅扇窗;四面出平座,環(huán)以琉璃掛檐板;四角攢尖頂,屋面滿覆鎏金銅瓦,四條脊上各立一條銅鎏金行龍,寶頂處安鎏金銅塔。龍和塔共用銅近一千斤,乾隆四十四年(1799)曾重造。建筑形制獨特,具有濃郁的藏式佛教建筑風(fēng)格。雨花閣嚴格按照藏密的事、行、瑜伽、無上瑜伽四部設(shè)計。底層稱智行層,懸乾隆御題“智珠心印”匾額,供奉無量壽佛等事部主尊,佛龕之后有乾隆十九年(1754)制掐絲琺瑯立體壇城3座。暗層稱德行層,樓梯間前設(shè)供案,供行部佛像9尊,以宏光顯耀菩提佛為中心,佛母和金剛各4尊分列左右。三層稱瑜珈層,供瑜珈部佛像5尊。頂層稱無上層,供奉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上樂金剛各1尊。每年四月初八日,宮中派喇嘛5名在雨花閣無上層誦大布畏壇城經(jīng)。二月及八月初八日,各派喇嘛10名在瑜珈層誦毗盧佛壇城經(jīng)。三月及六月初八、九月及十二月十五日,各派喇嘛15名在智行層誦釋伽佛壇城經(jīng)。每月初六日,在德行層安放烏卜藏經(jīng)。雨花閣是目前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對于研究藏傳佛教具有重要的意義。  

具神通力;
生歡喜心。
——乾隆題雨華閣

善果皆歡喜;
香云普吉祥。
——乾隆題雨華閣

三身具足根塵外;
萬法齊歸愿海中。
——乾隆題雨華閣

花布妙香霏四種;
金涂杰閣觀諸天。
——雍正題雨華閣

青蓮法界普清凈;
白毫相光離色空。
——乾隆題雨華閣

靈鷲風(fēng)香傳妙偈;
澄潭月皎印如真。
——乾隆題雨華閣

妙會梵香三界上;
實參定印四天中。
——佚名題雨華閣

寶界現(xiàn)莊嚴,云凝華鬘;
香臺開般若,雨散曼陀。
——乾隆題雨華閣

般若慈源,遠通華海匯;
菩提覺路,妙轉(zhuǎn)**圓。
——乾隆題雨華閣

七寶共莊嚴,金光高映;
四花紛擁衛(wèi),香雨濃霏。
——乾隆題雨華閣

妙果圓成,華海同歸無盡藏;
靈因凈證,珠宮常雨四時花。
——乾隆題雨華閣

證最勝因,金界莊嚴歡喜地;
贊無量壽,寶輪擁護吉祥云。
——佚名題雨華閣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