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微信公號背后的大學生自媒體人

 逍遙李X 2016-01-21



時下,大學生參與微信公眾號運營早已不是了。


微信官方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秋末,微信公眾號已經突破1000萬,且每天以1.5萬的速度增加。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超過5億,平均每50個活躍用戶持有1個公眾號


針對大學生運營微信公眾號情況,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面向全國501位大學生發(fā)放問卷。結果顯示,55.89%的學生表示曾經“參與過微信公眾號的運營”,43.93%的大學生表示“自己或者與朋友一起創(chuàng)辦過微信公眾號”,同時,33.57%的受訪者表示“參與過商業(yè)性質的微信公眾號運營”。



專注固定粉絲群的交流


2014年7月27日,“我是偽文藝”微信公眾平臺成立的第一天就迎來150多位粉絲。


創(chuàng)辦者李梓豪是遼寧大學2012級金融學專業(yè)的一名學生。在尚未掀起自媒體狂熱潮的當時,出于興趣和分享的初衷,他開始運營自己的微信賬號。


初期,平臺的文章都是轉載別處,而第一次原創(chuàng)給他帶來了足夠的“驚喜”。2015年2月,他在“遼寧大學大學之聲廣播電臺”微信公眾號推送了一篇《遼大飛雪落,何以簫聲默》的圖文。他事后才發(fā)現自己出了差錯,把“何以笙簫默”寫成了“何以簫聲默”。但這并沒有影響文章的傳播。公眾號的粉絲量僅有2500多,該篇文章卻達到了5萬余次。“這讓我看到了微信傳播的力量和速度,算是我的一個起點。


今年7月,“我是偽文藝”發(fā)出原創(chuàng)聲明。在他看來,自媒體的活躍在于創(chuàng)造力和原創(chuàng)性,隨著自媒體的發(fā)展越來越壯大,一味地轉載、借鑒只會讓粉絲產生審美疲勞。


現在李梓豪會“有意識地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群”,甚至“突發(fā)奇想”地建立了一個70多人的固定粉絲群。他說這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對于非傳媒專業(yè)的李梓豪而言,能夠積累到400多人,“已經很滿足了”。對大學生運營微信公眾號中存在的困難,有65.96%的大學生表示,“無推廣平臺的渠道,關注量小?!?/span>


李梓豪很注重和粉絲的互動,對他而言這個平臺存在的真正意義就是交流和互動。有些粉絲會在后臺留言,跟他傾訴失戀了,他就會分享相應的文章或是寫一些“心靈雞湯”。讓他記憶深刻的是,在這個虛擬平臺上,有粉絲曾用一首詩歌《昨夜以前的星光》鼓勵他,讓他不得不感慨,“其實所有人都很真實”。


作為運營者,李梓豪也羨慕著粉絲上萬的公眾號,但他知道這離他還很遙遠?!拔視眯呐c粉絲互動,會給人一種近距離的感覺”。他也曾對粉絲承諾,“我是偽文藝”用于純分享,不會有任何一個廣告。他還不斷借鑒學習其它的公眾號,例如動圖的插入、文章的超鏈接等等。這些都是他剛剛學會的功能。


“我是偽文藝”現在有471個粉絲,他的愿望之一是:明年7月畢業(yè)前有1000個粉絲。



實現新聞理想的平臺


告別“很官方”,發(fā)出屬于學生自己的聲音,是目前許多大學生微信自媒體的創(chuàng)辦宗旨所在。受訪大學生中,65.93% 的人認為“觀察視角更貼近大學生”、“內容更符合大學生需求”,是大學生微信自媒體與其他自媒體相比的突出特點。


張仕林是山西大學新聞系的大三學生,憑著一腔熱情和對新聞理想的追求,在2015年7月和樊洮江、安雅婷等有著同樣傳媒理想的人創(chuàng)辦了“微一設計”微信公眾號。團隊有12個人,出自漢語言文學、新聞、音樂、化學等專業(yè),每周更新。


11月11日,山西某高校學生被校園周邊城中村農民毆打。張仕林和樊洮江在睡前看到微信里流傳的視頻,隨即睡意全無??戳宋⒉?,張仕林隨即點進該校的貼吧,想不到里面已經熱火朝天。


看著貼吧和微博里關于學生被打的討論和一片“求真相”呼聲,自己曾在該所高校所在地求學,對周邊的城中村有著很深的印象。而自己所在的山西大學緊鄰著許西村,學生和村民之間也偶有矛盾發(fā)生,他認為這是存在于很多高校和城中村之間的情況。


張仕林披了件衣服起來打開電腦,開始整理相關信息。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誰打的學生?被打的學生現在在哪里?事情后續(xù)會怎么處理?諸多問題展現在他腦海里,他給爆料者發(fā)了條私信表明想要采訪當事人。


與此同時,張仕林開始從微博、貼吧的民間討論和派出所的官方發(fā)布中拼湊整個事件的過程。城中村和高校之間的關系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多的事情?該怎么辦?他想尋求專家的意見。聯系到了兩個專家,但知道他只是做自媒體的學生后都婉拒了。

手里只有山西農大一個案例,無法做深度,現成的采訪也不足。他開始查閱有關高校和城中村矛盾的報道,收集資料。


經過數次修改,15日凌晨1點左右,題為《高校學生被打,折射出高校與城中村之間的錯綜復雜》的深度稿被群發(fā)出去。一個多小時,點擊量過千,并被多家社會媒體的微信公號轉載?!?strong>我們的力量可能不大,但是起碼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弄清楚,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張仕林說。


在張仕林、樊洮江等校園自媒體人看來,大學生的自媒體更貼近大學生的現狀,容易引起共鳴與思考,“而學校官方的平臺、社會媒體的內容可能與我們‘隔’了一層,在學生之間的關注度沒有那么高?!?/span>


關于粉絲數量,張仕林認為,“我們從一開始就不太看重粉絲,微信傳播帶著病毒傳播的性質,通過轉發(fā)讓更多人看到就好?!?


“微一設計”自創(chuàng)辦起就沒有想過要盈利,團隊中大部分人選擇考研。他們希望把這個平臺的基本態(tài)度和品牌做出去,然后一代代傳下去,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成為專業(yè)課實踐的一部分


隨著媒體融合趨勢的不斷加強,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意識到新媒體教學在學生專業(yè)學習中的重要性。在一些高校,大學生微信自媒體的運營狀況甚至會和成績掛鉤。


運營微信公眾號是我們的專業(yè)課多媒體報道的作業(yè)之一。”重慶師范大學的許琳珮告訴記者。


許琳珮所在的新聞學專業(yè)一共111個人。在這門名為多媒體報道的課上,每7—9名同學自由結成小組,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各自運營微信公眾號。

出于對美食的喜愛及美食電視劇《深夜食堂》的啟發(fā),“吃貨”許琳珮和她的7個同組同學創(chuàng)建了微信公眾號“日食夜想”。每周會在周一和周四晚上10點推送兩次,內容包括美食的推薦、菜肴的制作方法、關于美食的電影和書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等等。


“微信公眾號選擇做什么主題之前,運營者應該先進行市場受眾和自身能力的分析,找準定位。”在運營公眾號近一個學期之后,許琳珮對微信自媒體有了自己的理解。為了給關注用戶更好的視覺體驗,她們在編輯圖文的時候,通常都會選用微信編輯器來完善排版樣式。“明確分工很重要,還要及時地和用戶進行交流互動,不斷完善用戶體驗。”


學期快結束的時候,他們的老師會根據各小組的微信公眾號運營情況打分,圖文推送數量、閱讀量和點贊數這三項數據是指標。

這種與以往明顯不同的測評方式帶給許琳珮和她的同學一種全新的體驗:“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對用新媒體的方式呈現新聞報道有了更直觀、更切身的體會。”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