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專題四:流水作用與地表形態(tài)變化
【高考母題再現(xiàn)】
【2015·新課標全國1】
圖4示意在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監(jiān)測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起始點是位于海岸一側的固定點。讀下圖,完成下列小題。
10、1975-2004年,該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蝕、淤積的變化趨勢是( )
A、持續(xù)淤積 B、先侵蝕、后淤積
C、持續(xù)侵蝕 D、先淤積、后侵蝕
11、推測1992-1997年期間( ?。?/span>
A、黃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黃河入海年徑流量減少
C、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率降低 D、黃河沿岸農(nóng)業(yè)灌溉面積減少
【答案】10、D 11、B
[來源:Z§xx§k.Com]
【解析】 試題分析: 10、該區(qū)域外力以淤積作用為主,近海地區(qū)海水變淺,則水深2米的位置與檢測距起點的距離越大,反之當海水侵蝕的速度超過泥沙的沉積速度,則兩者的距離變小。圖中兩者距離在1975年至1978年間,兩者距離擴大,此后兩者距離總體上逐漸縮小。故當?shù)赝饬ψ饔檬窍扔俜e為主,后侵蝕為主。D正確。 11、在1992年——1997年間兩者距離持續(xù)縮小,說明海域沉積作用持續(xù)減弱,應是黃河攜帶入海的泥沙減小所致。若該時間段黃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增加,黃河的水量會增大,河流輸沙量增大,河口地區(qū)泥沙淤積強烈,A錯;此時段黃河入海年徑流量減小,會導致泥沙量減少,B正確;黃河流域植被覆蓋率降低,注入黃河的徑流量會增加,黃河沿岸農(nóng)業(yè)灌溉面積減少,也會使黃河水量增加,故C、D錯。
【難點中心】本組試題以一幅坐標圖,考查了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重點考查流水作用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要求具備較強的讀圖分析能力。解讀此題關鍵是讀懂圖中信息,要求學生通過正確提取圖中信息,聯(lián)系自然環(huán)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地理原理,分析造成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外力因素 。圖中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變化與近岸海域的外力作用的關系,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距起點間的距離越大,則近海地區(qū)海水變淺,外力以淤積作用為主,反之則以侵蝕作用為主。
【考點難點突破】
【知識鏈節(jié)】
1.河流侵蝕地貌
河谷發(fā)育的不同階段,河流侵蝕作用的主要方式及其對河谷形態(tài)的影響有明顯差異(如下表)
河谷形成階段
|
初期
|
中期
|
成熟期
|
主要侵蝕方式
|
以下蝕和溯源侵蝕為主
|
河流下蝕減弱,側蝕加強
|
以側蝕為主
|
河谷形態(tài)特征
|
河谷橫剖面呈“V”型
|
河流在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河谷出現(xiàn)連續(xù)河灣
|
河谷橫剖面呈“U”型,上游窄而深,下游寬而淺
|
2.河流堆積地貌 [來源:學,科,網(wǎng)Z,X,X,K]
組成部分
|
分布
|
形成
|
地貌特點
|
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
|
洪積—沖積平原
|
山前
|
水流流出山口,地勢趨于平緩,水流變慢,泥沙沉積,形成洪積扇或沖積扇,各個洪積扇或沖積扇連接成洪積—沖積平原
|
以谷口為頂點呈扇形,沖積扇頂端到邊緣地勢逐漸降低,堆積物顆粒由粗變細
|
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澇,是高產(chǎn)田所在地
|
河漫灘
平原
|
河流中下游
|
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凹岸侵蝕,凸岸堆積形成堆積體,堆積體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如果河流改道,河漫灘被廢棄,多個被廢棄的河漫灘連在一起形成河漫灘平原
|
地勢平坦、寬
廣
|
土壤肥沃,易旱易澇、糧食產(chǎn)量不穩(wěn)定
|
三角洲
平原
|
河流入??诘目谕夂I地區(qū)
|
河流到達海岸入??跁r,流速極緩,河流攜帶的泥沙便會堆積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頂托形成三角洲
|
多呈三角形,地勢平坦,河網(wǎng)稠密,河道由分叉頂點向海洋呈放射狀
|
土壤肥沃,易形成鹽堿化,影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
【技能方法】
河流攜來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勢低平,加上海水的頂托作用,水流緩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處堆積成三角洲。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海底侵蝕、淤積的變化與黃河河水從中上游帶來的泥沙量的多少和快慢有關。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懂圖中信息,根據(jù)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推測對應年份黃河三角洲近岸海域海底侵蝕和淤積的變化,水深2米的位置與監(jiān)測起始點的距離越近說明近岸海域海底侵蝕明顯,反之,淤積明顯。
1.河流的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河流流經(jīng)彎道時,水質點作曲線運動產(chǎn)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影響下,表層水流趨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壓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彎道環(huán)流,在彎道環(huán)流的作用下,凹岸發(fā)生侵蝕,凸岸發(fā)生堆積(如圖①)。
2.河漫灘的形成
在河流中下游地區(qū),河流下蝕作用減弱,側蝕作用加強。河流往往凹岸侵蝕,在凸岸堆積形成水下堆積體。堆積體不斷擴大,在枯水季節(jié),露出水面,形成河漫灘(如圖②)。
【熱身訓練】
(山東省威海市乳山一中2015屆高三元月調研)讀“某地區(qū)等高(深)線示意圖及該地區(qū)的氣候資料表”,完成下列問題。
1.若在圖中①河段畫出等高線,則該等高線此處的凸出方向為( )
A.東北方向 B.東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最近幾十年,②處等深線不斷向東移動,導致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span>
A.沿海地區(qū)濫采濫挖珊瑚礁 B.河口段經(jīng)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內(nèi)植被破壞嚴重,人海泥沙沉積加強 D.沿海地區(qū)紅樹林遭到了嚴重破壞
【答案】1.D 2.C
【解析】
試題分析: 1.由圖可知該河流由陸地流入海洋,可以推斷陸地區(qū)域左側地勢較高,右側地勢低,河流流向是由西北向東南;根據(jù)河流在等高線地形圖中,河谷所在位置等高線向高處凸出,流向與凸出方向相反,所以①河段等高線凸出方向為西北方向,故選項D正確。 2.根據(jù)圖中等高線變化規(guī)律可知,等深線愈向東水位越深;②處等深線不斷向東移動,說明該地海底升高,水深變淺;由表格可知該地最冷月小于15℃大于0℃,應該位于亞熱帶地區(qū),珊瑚礁、紅樹林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qū),故排除選項A、D;河口段經(jīng)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可以使海底變深,水深增加,故排除選項B;流域內(nèi)植被破壞嚴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河口部位水流緩慢,入海泥沙沉積加強,海底升高,水深變淺,故選項C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等高線圖、河流地貌的發(fā)育。:學。科。網(wǎng)]
[來源:Z。xx。k.Com]
【沖關演練提升】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五所重點學校2015屆高三畢業(yè)班聯(lián)考)光伏發(fā)電是將光能直接轉變?yōu)殡娔艿囊环N技術,關鍵元下圖為全新世(開始于1.15萬年前)以來某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變遷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小題。
1.如果僅考慮氣候變化別海岸變遷的影響,則全新世以來該地氣候冷暖變化特征是( )
A.逐步變暖 B.先暖后冷 C.逐步變 冷 D.先冷后暖
2.下列自然條件對海岸線的變遷影響較弱的是
A.入海河流沉積作用 B.地殼運動 C.風力的侵蝕 D.海浪的侵蝕
【答案】1.B 2.C 【解析】
試題分析:
1.寒冷期海平面下降,海岸線后退;溫暖期海平面上升,海岸線前進。由海岸線位置可判斷期間氣候的變化。故B正確。 2.泥沙沉積,使海岸線向海洋方向前進;海浪侵蝕加劇,海岸線后退;地殼運動可引起海岸線相應的變化;風力對海岸的侵蝕作用較小,對海岸線變遷影響不大。C正確。 考點:、氣候變化、海岸線進退。
(云南省南雄市2015屆高三高考模擬考試文綜地理【解析])下圖區(qū)域位于某大陸西岸,讀圖回答以下問題。
3.關于港口附近的地理現(xiàn)象說法不正確的是
A.適宜柑橘等水果生長 B.船只進出港口常受大霧影響
C.港口多中小型漁船 D.當?shù)囟嘣谝辉路菀铀喔?/span>
4.受洋流影響,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海岸侵蝕最嚴重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3.D 4.A
【解析】
試題分析:
3.該地1月平均氣溫約為10°C,為亞熱帶地區(qū),適宜種植柑橘;根據(jù)等溫線數(shù)值變化可知,該地位于北半球中低緯度大陸西岸,沿岸有寒流流經(jīng),寒流遇到海面上較暖的空氣后易形成海霧,影響港口船只進出;港口多中小型漁船;從該地位置看,該地為地中海氣候,1月份溫和多雨,無需灌溉。學科網(wǎng)
4.從上題分析可知,該地位于北半球中低緯度大陸西岸,則甲地位于中緯度,受西風帶影響,洋流自西向東流,甲地海岸侵蝕嚴重;而乙、丙、丁三地洋流自北向南流,和海岸接近平行,對海岸侵蝕較輕。
考點:洋流及其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陜西省西工大附中2015屆高三下學期四??荚?/span>)上海是世界著名的六大“都市經(jīng)濟圈”之一,具有“東方明珠”的美譽。在這片肥沃的三角洲上,環(huán)境人口容量很大。讀下圖,回答下列各題。
5.陜西有“黃帝陵”,河南有“炎帝陵”;但具有“東方明珠”的上海周圍卻沒有留下任何“炎黃足跡”,其原因是:( )
A.適逢冰期,凍害嚴重 B.間冰時期,洪災頻繁
C.秦、淮以南,缺少食物 D.長江三角洲尚未形成
6.近年來,長江三角洲的增長速度已大大放慢,甚至停止……,其原因不正確的敘述是:( )
A.南水北調,導致水流量減少,攜帶泥沙量也隨之減少
B.全球變暖,海平面升高,海浪侵蝕,海岸線退縮
C.長江三峽水庫截留了大部分來自上游的泥沙
D.長江流域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工作成績顯著
【答案】5.D 6.B
【解析】
試題分析: 5.讀圖,根據(jù)圖中海岸線形成年代,炎黃時期,長江三角洲尚未形成,D對。與冰期、洪災、食物無關,A、B、C錯。 6.近年來,長江三角洲的增長速度已大大放慢,可能是南水北調,導致水流量減少,攜帶泥沙量也隨之減少,A正確。全球變暖,海平面升高,海浪侵蝕,海岸線退縮,三角洲面積應減小,B不正確。可能是長江三峽水庫截留了大部分來自上游的泥沙,C正確??赡苁情L江流域退耕還林和水土保持工作成績顯著,D正確。 考點:長江三角洲形成時期,影響三角洲面積變化的因素。
(浙江省溫州市十校聯(lián)合體2015屆高三模擬試題)讀世界某區(qū)域圖,完成下列各題。
7.半島A西部海岸曲折,其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蝕 B.風力侵蝕 C.冰川侵蝕 D.海 浪侵蝕
8.海域B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A.水溫低 B.鹽度低 C.為大漁場 D.海底石油豐富
【答案】7.C 8.B 【解析】 試題分析: 7、讀圖,根據(jù)海陸輪廓,圖示半島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半島西部海岸曲折,是第四紀冰川時期,冰川侵蝕形成,C對。 8、海域B是波羅的海,突出的地理特征是鹽度低,是世界上鹽度最低的海域,B對。位于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水溫較高,A錯。是內(nèi)海,缺少形成大漁場的條件,C錯。不是著名石油產(chǎn)區(qū),D錯。 考點:區(qū)域自然地理環(huán)境特征及成因,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
(福建省漳浦道周中學2015屆高三月考地理試卷)下圖為極冰融化后某島嶼海岸線的變化分析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9.該島嶼
A.地勢四周高中部低 B.受寒流影響,氣候溫涼
C.熱帶草原面積廣大 D.河流短小,水能豐富
10.根據(jù)該島嶼海岸線的變化,可以推斷
A.①處較②處坡度小 B.②處有該島面積最大的沼澤
C.M河徑流季節(jié)變化大 D.冰川侵蝕導致N處海岸線曲折
【答案】9.D 10.B
【解析】 試題分析: 9.由圖可知,該島嶼位于赤道附近,大部分應該是熱帶雨林氣候且周圍沒有寒流影響;島嶼上的河流呈放射狀,因此地勢中間高四周低;由于這種地勢使得河流短小,水能豐富,選D。 10.根據(jù)海岸線變化,①處較②處的海岸距離近,因此①處較②處的坡度大。該島多為熱帶雨林氣候,因此水位季節(jié)變化小,該島地處赤道,且海拔不太高,沒有冰川侵蝕,但②處冰川融化后的海岸線距海岸最遠,所以該處有該島面積最大的沼澤。 考點:本題組考查世界地理,全球氣候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