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八怪”之說,由來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說互有出入。據(jù)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的“八怪”為羅聘、李方膺、李鱓、金農(nóng)、黃慎、鄭燮(又名鄭板橋)、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書列名“八怪”的,尚有高鳳翰、華嵒、閔貞、邊壽民等,說法很不統(tǒng)一,今人取“八”之數(shù),多從李玉棻說。 揚州八怪生前即聲名遠播。李鱓、李方膺等,先后分別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見,或試畫,或授職。 從康熙末年崛起,到嘉慶四年“八怪”中最年輕的畫家羅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們繪畫作品為數(shù)之多,流傳之廣,無可計量。僅據(jù)今人所編《揚州八怪現(xiàn)存畫目》記載,為國內(nèi)外200多個博物館、美術館及研究單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們作為中國畫史上的杰出群體,已經(jīng)聞名世界,把徐渭的潑墨手法發(fā)揮到頂峰。今天我們來看看他們的部分畫作。 高翔(1688-1753),字鳳岡,號西唐,又作犀堂、西堂、樨堂等,別號山林外臣,江蘇揚州人。一生布衣,性格清高孤傲,與汪士慎意氣相投。青年時便與寓居揚州的石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受其影響很深。善畫山水,其次是梅花。山水畫取法弘仁、石濤,用筆簡練秀雅,取材于揚州的近景山水別具情趣。高翔擅畫梅,在他僅存的少數(shù)詩作中,探梅占相當比重,可見其愛梅成癖。他“畫梅皆疏枝瘦朵,全以韻勝”。高翔與汪士慎皆以梅花名世,又各具特色,金農(nóng)評道:“畫梅之妙,在廣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畫繁枝,高西唐畫疏枝,皆是世上不食煙火人。”擅八分書,工篆刻,師法程邃,與汪士慎、丁敬齊名。又與高鳳翰、潘西鳳、沈鳳并稱“四鳳”。能詩,其子高增輯其遺詩成《西唐詩鈔》,惜已失傳。
金農(nóng)(1687--1763),字壽門、司農(nóng)、吉金,號冬心,又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揚州。平生未做官,曾被薦舉博學鴻詞科,入京未試而返。好游歷,“足跡半天下”。博學多才,精篆刻、鑒定,善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尤精墨梅。所作梅花,枝多花繁,生機勃發(fā),還參以古拙的金石筆意,風格古雅拙樸。不少作品由羅聘代筆。他長于題詠,“每畫畢,必有題記,一觸之感”,也擅長書法、刻印。寫隸書古樸,楷書自創(chuàng)一格,稱“漆書”。篆刻得秦漢法。詩文有《冬心先生集》、《冬心先生雜著》。
黃慎(1687-1770后),字恭懋,一字恭壽,號癭瓢,東海布衣等,福建寧化人。他兩次寓居揚州,先后17年。擅長人物寫意,間作花鳥、山水,筆姿荒率,設色大膽。有《蛟湖詩集》存世。為“揚州八怪”中全才畫家之一。黃慎的寫意人物,創(chuàng)造出將草書入畫的獨特風格。黃慎草書得懷素筆意,用筆枯勁,喜作怪筆,筆意更加跳蕩粗狂,風格更加豪宕奇肆,人多難以辨認。以這樣的狂草筆法入畫,行筆“揮灑迅疾如風”,氣象雄偉,點畫如風卷落葉。黃慎的人物畫,多取神仙故事,對歷史人物和現(xiàn)實生活中樵夫漁翁、流民乞丐等平民生活的描繪,給清代人物畫帶來了新氣息。
李鱓(1686-1762),字宗揚,號復堂,又號懊道人、墨磨人等,江蘇興化人。曾以畫入宮廷充當內(nèi)廷供奉,因“才雄頗為世所忌”而被排擠出宮,后以檢選出任山東滕縣知縣,為政清簡,深得百姓愛戴,卻因觸犯權貴而被罷官。之后,便往揚州賣畫。李鱓在宮廷中曾從蔣廷錫學畫工細妍麗的花卉,之后師從指畫家高其佩,在揚州又取法石濤,畫風發(fā)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他主張繪畫要“自立門戶”,但自己的畫風卻多為繼承前人的成果變化而來。善畫大寫意花鳥,題材廣泛。精于詩書畫的結合,以題詩發(fā)揮畫意,立意多關乎民生。用筆揮灑自如,潑墨酣暢淋漓,一反文人畫的文秀纖弱,易之以奔放豪爽之格。 李鱓花鳥畫成就極高,他畫梅花自稱“要寫梅花倔強枝”。板橋說他“尤工蘭竹”,所繪之蘭,姿態(tài)縱橫,筆墨隨心,形態(tài)自然。他善用水,畫作雖年月經(jīng)久亦有“水墨融成奇趣”之態(tài),濃淡相宜。張庚評其畫道:“縱橫馳騁,不拘繩墨,而多得天趣?!?/p>
李方膺(1697-1755),字虬仲,號晴江,又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江蘇通州(南通)諸生。先后任山東蘭山、安徽潛山、合肥知縣,有善政、人德之。以不善逢迎,獲罪罷官。寓居金陵借園,自號借園主人。常往來揚州賣畫以資衣食。為人傲岸不羈,不拘繩墨。善畫松、竹、梅、蘭和草蟲。老筆紛披,畫梅尤精。間作山水、人物,豪放蒼勁,水墨淋漓。尤長大幅,頗富士氣。有印章二十九方。其寫梅所用印章為“梅花手段”。 李方膺故里畫室早年名“半壁樓”,四十余歲后更名“梅花樓”,一生以“梅花知己”自詡。板橋贊他的梅畫“領梅之神,達梅之性,挹梅之韻,吐梅之情”,“為天下先”。前人認為他的風格和陳淳,徐渭相近,有些畫法近似八大山人。他的畫以厚實的書法功力、淋漓酣暢的筆勢和對墨色層次的悟性把握著稱。
羅聘(1733-1799)字遯夫,號兩峰,別號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蓼州漁父等,祖籍安徽歙縣,后為江蘇甘泉(今揚州)人。在揚州的住處謂之“朱草詩林”。為金農(nóng)入室弟子,未作官,好游歷。畫人物、佛像、山水、花果、梅、蘭、竹等,無所不工。筆調(diào)奇創(chuàng),超逸不群,別具一格。他又善畫《鬼趣圖》,描寫形形色色的丑惡鬼態(tài),無不極盡其妙,藉以諷刺當時社會的丑態(tài)。亦善刻印,著有《廣印人傳》。金農(nóng)死后,他搜羅遺稿,出資刻版,使金農(nóng)的著作得以傳于后世。其妻方婉儀、子允紹、允纘,均善畫梅,人稱“羅家梅派”。著有《香葉草堂集》。
汪士慎(1686--1759),字近人,號巢林,別號溪東外史、晚春老人等,原籍安徽歙縣,居揚州以賣畫為生。工花卉,隨意點筆,清妙多姿。尤擅畫梅,常到揚州城外梅花嶺賞梅、寫梅。所作梅花,以密蕊繁枝見稱,清淡秀雅,金農(nóng)說:“畫梅之妙,在廣陵得二友焉,汪巢林畫繁枝,高西唐畫疏枝”。
(《畫梅題記》)又說:“巢林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钡珡乃媸喇嬅纷髌房矗⒎侨欠敝?,也常畫疏枝。不論繁簡,都有空裹疏香,風雪山林之趣。前人畫梅重嫩枝疏蕊,以表現(xiàn)神韻秀逸,汪士慎畫梅則多橫枝大干,“古干淡著色”,以淡墨潤干,濃墨點苔,以干墨圈梅,使得畫上的梅花濕潤蒼勁,獨具一格。五十四歲時左眼病盲,仍能畫梅,“工妙勝于未瞽時”,刻印曰:“左盲生”、“尚留一目著梅花”。六十七歲時雙目俱瞽,但仍能揮寫狂草大字,署款“心觀”,所謂“盲于目,不盲于心”。善詩,著有《巢林詩集》。
鄭燮(1693-1765),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弊龉偾昂?,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致,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印章筆力古樸逼文、何。為人疏放不羈,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xiāng)游。時寫叢蘭瘦石于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嘆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其詩、書、畫世稱“三絕”。
鄭燮一生畫竹最多,其次蘭、石,也畫松、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鄭板橋稱自己所繪蘭竹為“鄭竹”“鄭蘭”,千變?nèi)f化,長于創(chuàng)造。他欣賞蘇軾、文同、石濤的竹,但他宣稱自己的竹師法自然,是自己的創(chuàng)造:“畫竹插天蓋地來,翻云覆雨筆頭栽。我今不肯從人法,寫出龍須鳳尾排?!?br>
(來源:深圳市書法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