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治病案例一、 2002年5月10日,同事母親,60歲,患痔瘡已十多年,有時便血,近段因勞累等原因,病癥加重,便血量多,伴神乏氣虛、心煩急躁,便秘。 為其處方為: 黨參20克 生地15克 當(dāng)歸10克 黃連3克 地榆12克 槐角12克 黃芩8克 澤瀉9克 酒大黃5克 熟地20克 天花枌15克 赤芍10克 升麻6克 枳殼10克 荊芥10克 甘草6克 3劑,水煎服,每天一劑。 服一劑,排便正常、便血止, 續(xù)服余劑,以鞏固療效。 案例二、 2007年6月30日,菒女同事,30歲,內(nèi)、外痔史七年,有時便血、脫肛,近來加重,患處痛,大便則則脫肛,每次便后將大腸納入肛內(nèi)約需半小時。 為其處方為:“麻杏石甘湯” “補中益氣湯” 加味: 生石膏30克 麻黃7克 杏仁10克 甘草6克 黨參25g 升麻4g 柴胡4g 生地15克 天花枌15克 干姜2克 陳皮6g 白術(shù)10g 黃芪20g 槐角12克 赤芍15克 枳殼15克 黃芩8g 荊芥12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 服3劑,痔核明顯縮小,脫肛亦止,續(xù)服3劑,以鞏固療效。 案例三、 2010年11月27日,某女,48歲,平時喜食肥甘,患有內(nèi)痔,有時便血,近幾天癥加重,排便時痔瘡出血,出血呈噴射狀, “麻杏石甘湯” 加味: 生石膏30克 炙麻黃10克 杏仁10克 甘草8克 黨參25g 升麻5g 柴胡5g 天花枌15克 炮姜3克 槐角12克 赤芍15克 黃芩8g 熟地18克 荊芥10克 仙鶴草15克 地榆炭12克 澤瀉12克 丹皮10克 水煎服,每天一劑。 服3劑,便血止, 痔核明顯縮小,囑其續(xù)服3劑,以鞏固療效及消除痔核。 2011年3月18日,患者來電話告知,近一段又便血嚴(yán)重,自服去年11月27處方藥2劑,便血止, 現(xiàn)欲鞏固療效及消除痔核。 “麻杏石甘湯” 加味: 生石膏20克 炙麻黃10克 杏仁10克 炙甘草6克 黨參15g 升麻5g 柴胡5g 天花枌15克 炮姜3克 赤芍15克 酒大黃6g 熟地20克 白芷10克 仙鶴草20克 枳殼10克 澤蘭12克 3劑,水煎服,每天一劑。 另結(jié)合外用藥,方用: 天花枌克30克 皂刺50克,桂枝30克,丹參20克,冰片10克 加水煎開后,再用文火煮15分鐘。趁熱蒸熏患處,水變溫后再用座浴,每次10分鐘左右,每日早、晚各一次。連洗三天。 內(nèi)外用藥后,各癥消失。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包括內(nèi)痔、外痔、混合痔,因其病理特點,其易反復(fù)發(fā)作,并較難根治。 痔瘡乃因血瘀阻滯,濕熱下注,毒邪壅結(jié),久而形成痔核所致,治當(dāng)活血行瘀、消腫止痛、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本人常用下例中醫(yī)方藥臨證加減治療痔瘡,效果明顯,一般幾劑即可取效。 1、“麻杏石甘湯”。 水煎服,每天一劑。 運用該方加味治療痔瘡腫痛,療效佳,可較快腫消痛止。 2、“乙字湯”。 該方為漢方醫(yī)所擬的治療肛腸疾病的著名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痛,升陽舉陷,潤腸通便的功效, 3、“補中益氣湯” 合“乙字湯”。 4、“補中益氣湯” 合“麻杏石甘湯”。 5、外用湯藥治痔瘡: 天花枌克30克 皂刺50克,桂枝30克,丹參20克,薄荷腦8,或冰片10克 水煎后,趁熱蒸熏患處,水變溫后再用水洗浴,每日早、晚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