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全文 (共72頁) 1、蒹葭(蘆葦)出自:“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詩經(jīng); 《本草綱目》中,稱初生的蘆葦“蒹”,開花前為“葭”,花后結(jié)果實為“葦”。這就能很好的解釋為什么是“蒹葭蒼蒼”了,蒼蒼是老青色的意思,未成熟的蘆葦無花之時,正是其色蒼蒼,可我手里的很多讀本都強調(diào)是深秋季節(jié),蘆花飄搖,正可象征這虛幻的愛情之花。不能不承認,蘆花開遍,莖黃花白,飄搖若流風(fēng)之回雪,似真似幻,確實意境優(yōu)美,在這樣的地方等候心愛的人,真的浪漫極了??墒?,這虛幻的愛情之花何曾開過?男子單相思的那個女子啊,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可得,這愛情正如那還未開花的蘆葦,雖有“白露為霜”,好象是蘆花已開,放眼皆白,卻只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只不過是不能曝露在陽光下的“露花”而已,并不是“蘆花”。了解了這些,才更能理解男子心中深深的苦痛,那愛情就如這蒼蒼蒹葭,只是萌芽;這心事就象為霜的白露,始終都還不敢吐露。是什么讓他覺得“道阻且長”,是因為門第的差別嗎?是相貌上的差距嗎?過了千年,我們現(xiàn)在的愛情不也是還在經(jīng)歷一樣的苦痛與掙扎嗎? 2、卷耳 (蒼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娊?jīng) 幼苗嫩葉可以食用的,“滑而少味”,可做窮苦人家度荒年的蔬菜。但這篇《卷耳》里的蒼耳卻絕不是桌上一盤小菜這么簡單,它暗示我們,這是一個貧苦人家少女的愛情,她不得不背著斜口筐在曠野里尋找可以食用的野菜(不可能是文王的后妃吧, 除非是在張藝謀的影片里玩意境,呵呵),但是田地里的野菜種類那么多,而這首詩里偏偏出現(xiàn)的是“采采卷耳”了?這首詩歌里反復(fù)出現(xiàn)了”我馬虺頹”,”我馬玄黃”,”我馬瘏矣”,也許就在那愛人縱馬離去的那一刻,馬尾上的幾粒蒼耳躍入女子的眼簾??它們牢牢地近乎頑皮的抓住馬兒的鬃毛和馬尾,無論路途多么遙遠,時間多么漫長,都能緊緊抓住,不放手,跟著走……卷耳無意中應(yīng)對了少女心中對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