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學(xué)走天下 2015-12-23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帛書:《訟》)

卦符:

-----

-----

-----

-- --

-----

-- --

     

前接《渙卦》。本卦為坎暮八卦中的第二階段。冤屈、爭端也是坎。作者借本卦闡述如打官司。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帛書:訟有復(fù)洫寧克吉冬兇利用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訟——爭辯,打官司

有——發(fā)生,呈現(xiàn);產(chǎn)生?;蛟~綴。

孚——誠信。

窒(zhì)——塞,阻塞。

惕——憂,懼;恐懼。

中——中間。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終——最終;最后。

兇——害,惡,禍。兇惡;兇險(xiǎn)。

利見大人——是政治暗語,有利于君王的事業(yè)。

不利涉大川——不利于干大行動(dòng)。

打官司,原因是誠實(shí)守信的德行出現(xiàn)阻塞,心中畏懼有所戒備而引起。打官司中途可能是吉祥的,最后還是有兇險(xiǎn)的。這樣有利于君王的事業(yè),但不利于干大行動(dòng)。因?yàn)橛泄偎纠p身,分心了,影響了做大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帛書:初六不永所事少有言冬吉)

不——表示對(duì)該狀態(tài)的否定。

永——永遠(yuǎn),總是。

所——語辭。

事——事情。這里為“爭端,打官司”。

小——小心處理。

有——存在?;蛟~綴。

言——怨言。

終——最終。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不要永遠(yuǎn)陷于爭端之中。小心處理各種怨言,那么,最終是吉祥的。即經(jīng)常打官司是沒有好處的。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帛書: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省)

不——表示對(duì)該狀態(tài)的否定。

克——?jiǎng)?,贏。

訟——爭辯,打官司。

歸——返回。

而——并且。

逋——逃亡;逃跑。

其——語辭。

邑——人聚居的地方。

人——人口的“人”。

三——表示數(shù)量多。

百——數(shù)名,十個(gè)十為百。

戶——住戶,人家。一家稱一戶。

無——沒有。

眚(shěng)——過失,過誤。

不能贏得官司時(shí),若因官司失利有災(zāi)難,則立即返回,趕快逃走。跑到只有三百戶人家的小地方,躲在那里可以避開過失。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帛書:六三食舊德貞厲或從王事無成)

食——吃。這里為“堅(jiān)持,執(zhí)行,繼續(xù)”。

舊——原來,以前。

德——道德,德行。

貞——預(yù)計(jì)。

厲——危險(xiǎn)。

終——最終。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或——倘若,假使。

從——跟從,跟隨。

王——君主,帝王。

事——事務(wù),差事。

無——沒有。消亡。

成——功績,成就。

堅(jiān)持原來的德行,即走自己的路,估計(jì)是有危險(xiǎn)的,但最終是吉祥的。如果跟從紂王做事,不要作出大的功績。

 

九四不克訟復(fù)即命渝安貞吉。

(帛書:九四不克訟復(fù)即命俞安貞吉)

不——表示對(duì)該狀態(tài)的否定。

克——?jiǎng)?,贏。

訟——爭辯,打官司。

復(fù)——返,還。

即——就,便。

命——從命,遵命。

渝——改變。

安——安分。安靜。

貞——堅(jiān)守正道。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沒有打贏官司,就接受判決返回來。改變主意不再打官司,安分并堅(jiān)守正道是吉祥的。這種為官司輸了不會(huì)有災(zāi)難的情況。

 

九五訟元吉。

(帛書:九五訟元吉)

訟——公,公正。

元——最。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官司若得到了公正的判決,是最吉祥的。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帛書:尚九或賜之般帶終朝三之)

或——或許,也許。

錫——賞賜。

之——助辭。

鞶(pán)——皮制的束衣的大帶。

帶——大帶,束衣的腰帶。

終——從開始到末了。

朝——一整天。從旦至食時(shí)為終朝

三——數(shù)量多。

褫(chǐ)——?jiǎng)儕Z。

之——助辭。

因打官司獲勝,君王會(huì)偶然賞賜飾有皮束衣帶的華貴衣服,但在一天之內(nèi)會(huì)幾次被剝下來。伴君如伴虎!即使靠打官司獲勝,也不是安全的辦法。

下接《困卦》。

 

  

漢字簡解:

卦辭中: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有孚——詳見5.6《中孚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1《乾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3.2《復(fù)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8《咸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4《謙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8《咸卦》的漢字簡解。

利見大人——詳見1.1《乾卦》的漢字簡解。

不利涉大川——詳見1.3《需卦》的漢字簡解。

 

初六爻中:

——詳見8.3《小過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7.2《渙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6.6《蠱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5《遯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6《大有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4《謙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8《咸卦》的漢字簡解。

 

九二爻中:

——詳見8.3《小過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6《大有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5.3《歸妹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2.4《觀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2《小畜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6.7《升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1《乾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3《需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5.7《節(jié)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4《謙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3.7《無妄卦》的漢字簡解。

 

六三爻中:

——詳見1.3《需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6.8《恒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1《乾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5《遯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4《謙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8《咸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6.8《恒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4.7《家人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6.6《蠱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4《謙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九四爻中:

——詳見8.3《小過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6《大有卦》的漢字簡解。

復(fù)——詳見3.2《復(fù)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8《泰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2.5《豫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5.7《節(jié)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1《乾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8《咸卦》的漢字簡解。

 

九五爻中:

——詳見1.1《乾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8《咸卦》的漢字簡解。

 

上九爻中:

——詳見6.8《恒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2.6《晉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7《蹇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4《謙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1.3《需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本卦的漢字簡解。

——詳見8.7《蹇卦》的漢字簡解。

 

卦辭中:訟(sòng):

字源字形: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含義:  

1.本義:爭論。訟的異體字“吅”,表示兩張嘴在爭理。2.打官司。

訟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7.3《訟卦》:訟(打官司)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不克訟(打官司)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不克訟(打官司)復(fù)即命渝安貞吉。訟(打官司)元吉。

 


卦辭中:窒(zhì):

字源字形: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窒的含義:

    *[漢典]:本義:阻塞,不通。形聲。從穴,至聲。洞穴狹小阻塞,故從穴。[說文]窒,塞也。[易.訟]有孚窒。虞注:“塞止也?!盵呂氏春秋.盡數(shù)]精不流則氣郁,郁處頭則為腫為風(fēng)…處鼻則為鼽(qiú)為窒。注:“不通也?!盵詩.豳(bīn)風(fēng).七月]穹窒熏鼠。又如:窒塞;窒閡(閉塞,阻隔)。

    *[漢典]:抑止住使不發(fā)泄。[易.損]損,君子以懲忿(fèn)窒欲。又如:窒抑(阻遏;抑制);窒欲(抑制欲望);窒滯(阻礙);窒沮(阻滯);窒郁(抑郁;沉悶);窒士(不得志的文人)。

    *[漢典]:障礙物。[丞相答刺罕贈(zèng)謚(shì)制]有窒皆通。又如:窒煩(排除煩亂的心情)。

    *[康熙字典]:[爾雅.釋言]窒,塞也。[疏]謂堙(yīn)塞。又[爾雅.釋天]月在庚曰窒。

    *[康熙字典]:[揚(yáng)子.方言]劍削,自河而北,燕趙之間謂之窒。

    *[康熙字典]:[廣雅]窒,滿也。

    *[康熙字典]:音侄。寶也。一曰寢門冢(zhǒng)前闕(què),皆謂之窒皇。[左傳.宣十四年]投袂(mèi)而起,屨(jù)及于窒皇。[注]窒皇,寢門闕。

    *[康熙字典]:借作室。[漢.韓敕(chì)后??]庫窒中朗。

 

    二、窒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7.3《訟卦》:訟有孚窒(塞,阻塞)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初六爻中:永(yǒng):

    一、永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永的含義:

    *[漢典]:本義:水流長。象形。小篆(zhuàn)字形,象水流曲曲折折的樣子。[說文]永,水長也。象水巠(jīng)理之長。[詩周南.漢廣]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毛傳:“永,長。”

    *[漢典]:泛指長。兼指時(shí)間和空間。[方言一]施于眾長謂之永。[易.訟]不永所事。[書.堯典]日永星火。[詩.周南.卷耳]維以不永懷。[詩.衛(wèi)風(fēng).考槃盤]永矢弗諼(xuān)。[詩.唐風(fēng).山有樞]且以永日。[周禮.大祝]求永貞。[儀禮.士冠禮]永乃保之。[禮記.中庸]以永終譽(yù)。[書.高宗彤日]降年有永有不永。[西游記]斗南當(dāng)日永,萬物顯光明。又如:永晝(長長的白天);永永(久遠(yuǎn));永生(長生);永言(長言);永傷(長久憂傷悲痛);永思(長思,永懷);永夕(長夜);永日(長日,漫長的白天);永宅(長住永守);永安(長久穩(wěn)固);永住(長??;長存);永命(長命);永巷(宮中長巷;長巷);永貞(長享正命);永宵(長夜);永逸(長久安逸);永歲(長壽);永路(長途,遠(yuǎn)路)。

    *[漢典]:游泳?!坝尽钡墓抛?。高鴻縉(jìn)[中國字例]按:此“永”字,即潛行水中之“泳”字之初文。原從人在水中行,由文人做生意,故托以寄游泳之意…后人借用為長永,久而為借意所專,乃加水旁作“泳”以還其原。

    *[漢典]:延長。[書.畢命]資富能訓(xùn),惟以永年。

    *[漢典]:通“詠”。曼聲。長吟,歌唱。[書.舜典]聲依永,律和聲。[詩.魏風(fēng).碩鼠]樂郊樂郊,誰之永號(hào)。鄭箋:“永,歌也?!?/strong>

    *[漢典]:永久,永遠(yuǎn)。[詩.衛(wèi)風(fēng)]匪報(bào)兮,永以為好也。宋.王讜[唐語林.雅量]永奉陛下(永遠(yuǎn)伺候陛下)。清.林覺民[與妻書]與汝永別。[]人謀永福。清.梁啟超[譚嗣同傳]保守也永舊。又如:永別酒(死囚臨刑前喝的酒);永懷(永遠(yuǎn)思念);永訣(長別,永不再見);永康(永久平安)。

    *[康熙字典]:[說文]永,水長也。象水巠(jīng)理之長。[詩.周南]江之永矣。

    *[康熙字典]:[爾雅.釋詁]遠(yuǎn)也,遐也。[揚(yáng)子.方言]凡施于眾長謂之永。[書.大禹謨]萬世永賴。[詩.周頌]永觀厥成。

    *[康熙字典]:州名。[韻會(huì)]唐置以二水名。

    *[康熙字典]:姓。[列仙傳]有永石公。

    *[康熙字典]:與詠同。[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傳]謂歌詠其義,以長其言也。音詠。

 

    三、永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2.1《坤卦》:利永(永遠(yuǎn))貞。

    *2.3《比卦》:比吉原筮元永(永遠(yuǎn))貞無咎不寧方來后夫兇。

    *2.7《萃卦》: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永遠(yuǎn))貞悔亡。

    *3.8《益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永(永遠(yuǎn))貞吉王用享于帝吉。

    *4.4《賁卦》:賁如濡如永(永遠(yuǎn))貞吉。

    *7.3《訟卦》:不永(永遠(yuǎn))所事小有言終吉。

    *8.1《艮卦》:艮其趾無咎利永(永遠(yuǎn))貞。

    *8.3《小過卦》:無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永遠(yuǎn))貞。

 

 

    初六爻中:言(yán):

    一、言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言的含義:

    *[漢典]:本義:說,說話。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橫表示言從舌出?!把浴笔菑埧谏焐嘀v話的象形。從“言”的字與說話或道德有關(guān)。[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志以發(fā)言。[左傳.昭公九年]志以定言。[國語.周語上]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法言.問神]言,心聲也。[子經(jīng)]言,口之利也。[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具言所聞。[后漢書.列女傳]趨機(jī)而言。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jì)]言于李。明.魏禧[大鐵椎傳]言訖不見。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今言“華”如“華實(shí)”之“華”者,蓋音謬也。又如:言絕(言罷;說完);言言(直言);言不盡意(言語無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達(dá)出來);言戲(說話輕浮不莊重);言人人殊(人各一詞,所言各異);言笑自若(談笑自得的樣子);言之無文(說話沒有文采條理);言方行圓(即言行不一);言信(說到做到的信用);言爽(說話不守信用);言不顧行(言行不一);言歡(說笑)。

    *[漢典]:議論,談?wù)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括自少時(shí)學(xué)兵法,言兵事。又如:言路(諫官的職務(wù));言事(在君主時(shí)代,臣民與天子、國君議論政事);言文(談?wù)撐霓o);言默(議論和沉默);言狀(所述情狀)。

    *[漢典]:記載。宋.沈括[夢溪筆談]雁蕩山…自古圖牒,未嘗有言者。宋.蘇軾[石鐘山記]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又如:言行錄(錄記敘述一人或多人的嘉言美行的書)。

    *[漢典]:問。[史記]王引之述聞:“言王,問王也?!背家庋酝踉唬骸安湃伺迂Q何能?又如:言問(訊問)。

    *[漢典]:告知;告訴。[禮記]其順之,然后言其喪筭(suàn)。鄭玄注:“言,語也”。又如:言諷(用委婉的語言示告)。

    *[漢典]:陳述;敘述。[韓非子]臣愿悉言聽聞,唯大王裁其罪。又如:言功(陳述功績)。

    *[漢典]:解釋引文、詞語或某種現(xiàn)象的發(fā)端詞,相當(dāng)于“就是說”或“意思是”。[孟子][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

    *[漢典]:說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言其利害(說明合從的好處和不合從的害處。其,指示代詞,代合從,它的)。

    *[漢典]:話,言語,口語。又特指怨言、謗言。[詩.鄭風(fēng).將仲子]父母之言。[]又。諸兄之言。[國語.周語上]口之宣言也,善敗于是乎興。唐.白居易[琵琶行]序: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zhé)意。晉.干寶[搜神記]王如其言。明.劉基[賣柑者言]未嘗有言。[]思其言。清.梁啟超[譚嗣同傳]是何言。又如:言能踐行(說到做到);言語高低(指說話沒分寸,沖撞別人);言差語錯(cuò)(言語沖撞或口舌之爭);言言善果(多說勸人行善的話,必有好處);言同勒石(喻指說的話深刻而珍貴,如同刻石);言詞(用語言表達(dá)的詞匯或詞句);言不盡意(言語無法把所有的心意全部表達(dá)出來);言不愿行(言語和行為不相符合);言語妙天下(言語精妙,天下沒有人比得上);言聽謀決(說的話聽從照辦);言廢(說的話不被采納);言簡義豐(語言簡練,含意豐富);言與心違(言語與心意相違背);言智(言語的才智);言無倫次(言語雜亂無章)。

    *[漢典]:言論;見解;意見。[詩.小雅.雨無止]如何昊天?辟言不信。[韓非子]言無二貴,法無兩適,故言行而不軌于法令者必禁。又如:言揚(yáng)行舉(根據(jù)德行和聲名來選擇人才);言金(珍貴的言論);言之成理(言論能自成系統(tǒng)而有文理);言中無物(言論空洞而無實(shí)際內(nèi)容)。

    *[漢典]:言辭;辭令;辭章。[左傳]無乃非盟載之言,以闕君德;而執(zhí)事不利焉。又如:言外(言辭本身以外的意思);言使(使者。使者主要在傳達(dá)言辭,故稱言使);言泉(言辭滔滔不絕,如泉水般涌出。比喻口辯敏捷,言語通暢);言多必失(言辭過多,必定發(fā)生差錯(cuò))。

    *[漢典]:政令;號(hào)令。[國語.周語]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韋昭注:“言,號(hào)令也。”又如:言語(命令;指示);言文(法律條文);言文刻深(法律條文嚴(yán)峻刻?。?;言出法隨(命令一下達(dá),就依法考核、賞罰)。

    *[漢典]:誓言;盟辭;約言。[楚辭]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禮記]史載筆,士載言。鄭玄注:“言,謂會(huì)同盟要之辭?!庇秩纾貉约s(口頭言語為約定);言瑞(信言)。

    *[漢典]:建議;主意;計(jì)策。[詩.大雅]我言為服,勿以為笑。又如:言責(zé)(進(jìn)言的職責(zé))。

    *[漢典]:學(xué)說;主張。[孟子]“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strong>

    *[漢典]:言語或文章中的字。唐.白居易[琵琶行]序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又如:五言詩;七言詩。

    *[漢典]:口語或文章中的句子。[論語][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盵史記]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又如:一言為定;片言九鼎。

    *[漢典]:著作。漢.賈誼[過秦論]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又如:言對(duì)(文體的一種)。

    *[漢典]:無義,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語氣助詞。[詩.邶(bèi)風(fēng).柏舟]靜言思之。[左傳]既盟之后,言歸于好。

    *[漢典]:姓。

    *[康熙字典]:[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周禮.大司樂注]發(fā)端曰言,答述曰語。[釋名]言,宣也。宣彼此之意也。[易.乾卦]庸言之信。[書.湯誓]朕不食言。[傳]言已出而反吞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鄉(xiāng)八刑糾萬民,七曰造言之刑。[注]訛言惑眾也。[論語]寢不言。[注]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shí)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康熙字典]:辭章也。[書.洪范]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注]言,謂會(huì)同要盟之辭。

    *[康熙字典]:一句為一言。[左傳.定四年]趙簡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康熙字典]:一字為一言。[戰(zhàn)國策]臣請(qǐng)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康熙字典]: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康熙字典]:號(hào)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康熙字典]: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zhí)言。[注]語辭也。

    *[康熙字典]:[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康熙字典]:[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注]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康熙字典]:[廣雅]從也。

    *[康熙字典]:[釋名]委也。

    *[康熙字典]: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注]高大也。

    *[康熙字典]: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注]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huì)]或作?(yán)。

    *[康熙字典]: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jì)]改納言為侍中。

    *[康熙字典]:幘(zé)名。[后漢.輿服志]幘者,賾(zé)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康熙字典]:地名。[詩.國風(fēng)]出宿于干,飲餞于言。[傳]適衛(wèi)所經(jīng)之地也。

    *[康熙字典]:山名。[隋書.地理志]郉(xíng)州內(nèi)丘縣有千言山。又[山海經(jīng)]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康熙字典]:州、縣名。[宋史.劉翊(yì)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康熙字典]:人言,砒(pī)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為人言。

    *[康熙字典]:姓。[潛夫論]桓叔之后有言氏,韓后姬姓也。又復(fù)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康熙字典]:音??。訟也。

    *[康熙字典]: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注]言言,與誾(yín)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欣。

    *[康熙字典]:[韓愈.孔戣(kuí)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康熙字典]:音昂。[詩.商頌]鬷(zōng)假無言。

    *[康熙字典]: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誼,愿聽歌一言。請(qǐng)說銅爐器,崔嵬(wéi)象南山。

    *[康熙字典]:音彥。[楊修.節(jié)遊賦]回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

    *[康熙字典]:[說文]本作??(è)。從口,?(qiān)聲。?,辠(zuì)也,犯法也。

    *[康熙字典]:[釋名]言之為?也,寓戒也。鄭樵(qiáo)曰:言從舌從??。??,古上字,言出于舌上也。

 

    三、言字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1.3《需卦》:需于沙小有言(怨言)終吉。

    *1.7《夬卦》: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言論)不信。

    *3.1《震卦》:震亨震來虩虩笑言(講話)啞啞震驚百里不喪匕鬯。震索索視矍矍征兇震不于其躬于其鄰無咎婚媾有言(怨言)。

    *4.3《明夷卦》:明夷于飛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是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怨言)。

    *4.5《革卦》:征兇貞厲革言(言論)三就有孚。

    *7.3《訟卦》:不永所事小有言(怨言)終吉。

    *7.4《困卦》: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言論)不信。

    *7.6《師卦》:田有禽利執(zhí)言(講話)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8.1《艮卦》:艮其輔言(言論)有序悔亡。

    *8.6《漸卦》: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直言)無咎。

    

 

   九二爻中:逋(bū):

    一、逋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逋的含義:

    *[漢典]:本義:逃亡,逃跑。形聲。從辵(chuò),甫聲。逋的原始意義是奴隸逃亡。[說文]逋,亡也。[書.牧誓]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書.大誥]于伐殷逋播臣。[書.武臣]為天下逋逃主。[左傳.僖公十五年]六年其逋。明.馬中錫[中山狼傳]狼失聲而逋。又如:逋臣(逃亡的大臣);逋逃藪(sǒu)(逃亡的罪犯或流亡者聚集的地方);逋客(逃亡的人;避世的人)。

    *[漢典]:拖欠,欠稅。沈約[宋書]逋租宿債勿復(fù)收。又如:逋債(拖延付債);逋租(拖欠租稅)。

    *[漢典]:懈怠;拖延。房玄齡[晉書.蔡謨傳]久逋王命。又如:逋壅(yōng)(拖延積壓);逋慢(怠慢不敬;不遵法令)。

    *[漢典]:逃亡者。[晉書]可以懷遠(yuǎn),可以柔逋。

    *[康熙字典]:[書.大誥]于伐殷逋播臣。[注]逋亡播遷之臣也。[易.訟卦]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象曰:不克訟,歸逋??也。[左傳.文六年]趙宣子為政,董逋逃。[注]督??逃有罪之人也。

    *[康熙字典]:[廣韻]懸也。[正韻]欠也。凡欠負(fù)官物,亡匿不還,皆謂之逋。[前漢.昭帝紀(jì)]三年以前逋更賦未入者,皆勿收。[后漢.光武紀(jì)]為舂(chōng)陵侯家訟逋租。

    *[康熙字典]:[段颎(jiǒng)傳]洗雪百年之逋負(fù)。

 

    三、逋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7.3《訟卦》:不克訟歸而逋(逃亡;逃跑)其邑人三百戶無眚。

 

  

    九二爻中:百(bǎi):

    一、百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百的含義:

    *[漢典]:本義:數(shù)詞。會(huì)意。從一,從白。“白”假借為“百”。

    *[漢典]:十個(gè)十。一百,100。[淮南子.時(shí)則]律中百鐘。[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又如:百輛之迎(用隆重儀式迎娶新婦);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請(qǐng)僧道誦經(jīng)或作道場);百戶(一百戶人家;統(tǒng)兵百人之官)。

    *[漢典]:概數(shù)。言其多,許多的,眾多的。[詩.大雅.假樂]千祿百福。[樂府詩集.木蘭詩]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吳均[與朱元思書]猿則百叫無絕。又如:百花爭艷;百發(fā)百中;百官(眾官);百事(眾多的事物)。

    *[漢典]:多種多樣的;各種的。[聊齋志異.促織]百計(jì)營謀不得脫。又如:百像圖(各種人物的畫像,是專供臨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種不同的情態(tài))。

    *[漢典]:所有;一切;凡。清.侯方域[壯悔堂集]社稷百官皆在。又如:百業(yè);百口(整個(gè)家族);百工;百川歸海(比喻眾望所歸)。

    *[漢典]:增為百倍。[詩.秦風(fēng).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禮記.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

    *[漢典]:姓。

    *[康熙字典]:[說文]百,十十也。從一白。數(shù)十十為一百。百,白也。十百為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shù)。會(huì)意字。[前漢.律歷志]紀(jì)于一,協(xié)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康熙字典]:眾多也。[易.系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后漢.明帝紀(jì)]百蠻貢職。

    *[康熙字典]:百里,劍名。百煉,刀名。見[古今注]。

    *[康熙字典]:百鷯(liáo)。鳥名。見[大戴禮]。

    *[康熙字典]: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xián)。

    *[康熙字典]: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為百合。

    *[康熙字典]: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康熙字典]:國名。[北史.百濟(jì)傳]百濟(jì)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康熙字典]:姓。百豐,列子弟子。又復(fù)姓。[風(fēng)俗通]秦百里奚(xī)之后,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康熙字典]:音陌。勵(lì)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注]言每跳皆勉力為之。

    *[康熙字典]: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后漢.曹節(jié)傳注]五百字,本為伍佰。伍,當(dāng)也。佰,道也。使之導(dǎo)引,當(dāng)?shù)滥爸?,以?qū)除也。[續(xù)志]五百赤幘(zé)絳褠(gōu),即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康熙字典]:音博。[前韓.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康熙字典]:音必。[歐陽修.潭圓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yǐn),對(duì)花空嘆息。

 

    三、百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3.1《震卦》:震亨震來虩虩笑言啞啞震驚百(數(shù)名,十個(gè)十為百)里不喪匕鬯。

    *7.3《訟卦》: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數(shù)名,十個(gè)十為百)戶無眚。

 

 

   六三爻中 舊(jiù):

    一、舊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舊的含義:

    *[漢典]:本義:鳥名。形聲。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huān),鴟(chī)鳥類;下面是“臼(jiù)”,作聲符。

    *[漢典]:鵂(xiū)鹠(liú),即貓頭鷹。

    *[漢典]:故交,老交情。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待之若舊。清.全祖望[梅花嶺記]與之有舊?!?周容[芋老人傳]與相國有舊。又如:懷舊;有舊;念舊;親戚故舊;舊雨。

    *[漢典]:原有的典章制度。[淮南子.泛論]不必循舊。又如:復(fù)舊;照舊。

    *[漢典]:指世族。如:舊家(世家望族);舊家子(世家子弟)。

    *[漢典]:通“丘(qiū)”。丘冢,墳?zāi)埂說苑.尊賢]越王不隳(huī)舊冢。[大戴禮.保傅]越王不頹舊冢,而越人服。

    *[漢典]:過時(shí)的;陳舊的(跟“新”相對(duì))。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保守也故永舊。又如:舊牌兒(舊譜子。舊規(guī)矩;老樣子);舊楮(chǔ)(舊紙幣);舊壘(舊的堡壘、營壘);舊矩(老規(guī)矩);舊車;舊衣服;舊流丟(破舊的樣子)。

    *[漢典]:從前的;原先的。[韻會(huì)]昔也,老宿也。[詩.大雅.抑]告爾舊止。[詩.豳(bīn)風(fēng).東山]其舊如之何?[禮記.王制]非舊器者舉毀。諸葛亮[出師表]還于舊都。唐.白居易[憶江南]風(fēng)景舊曾諳。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增其舊制。蔡元培[圖畫]臨摹舊作。又如:舊來(原來);舊司(原來的職守);舊姻(原先的配偶);舊望(向來的門第);舊瘴(原有的瘴氣);舊格(原來的風(fēng)格);舊臘(去年臘月);舊恩(往日的情誼);舊歲(去年);舊家(從前住過的房宅);舊志(從前的抱負(fù));舊我(從前的我)。

    *[漢典]:長久。[小爾雅]舊,久也。[易.井]舊井無禽。[書.無逸]舊勞于外。[詩.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公羊傳.慶公二十九年]修舊也。又如:舊邦(歷史長久的國家;故國);舊人(久于其位的人)。

    *[康熙字典]:[說文]鴟(chī)舊,舊留也。[徐曰]即怪鴟(chī)也。

    *[康熙字典]:[廣韻]故也。[增韻]對(duì)新之稱。[詩.豳(bīn)風(fēng)]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左傳.僖二十八年]輿人誦,原田每每,舍其舊,而新是謀。[公羊傳.莊二十九年]新延廄(jiù)者何。修舊也。

    *[康熙字典]:久也。[詩.大雅]于乎小子,告爾舊止。[箋]舊,久也。

    *[康熙字典]:[韻會(huì)]昔也,老宿也。

    *[康熙字典]:姓。漢上黨太守舊彊。

    *[康熙字典]:與柩同。[金史.蔡珪(guī)傳]燕靈王舊。舊,古柩字通用。

    *[康熙字典]:音休。與鵂(xiū)同。

    *[康熙字典]:音技。[詩.大雅]匪上帝不時(shí),殷不用舊。[又]維今之人,不尚有舊。

    *[康熙字典]:音忌。[韋  成詩]天子我監(jiān),登我三事。顧我傷墜,爵復(fù)我舊。又[管子.牧民篇]不恭祖舊,則孝弟不備。按唐韻正,舊音忌。

    *[康熙字典]:音糗(qiǔ)。[前漢.敘傳]三枿(niè)之起,本根既朽??輻钌A,曷惟其舊。

 

    三、舊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6.5《井卦》:井泥不食舊(原有;原先)井無禽。

    *7.3《訟卦》:食舊(原來,以前)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六三爻中:從(cóng):

    一、從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從的含義:

    *[漢典]:本義:隨行,跟隨。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從形。[說文]從,隨行也。[周禮.司儀]客從拜辱于朝。[易.坤]或從王事。[易.夏小正]嗇人不從。[詩.邶(bèi)風(fēng).擊鼓]從以孫子。[淮南子.泛論]禽獸可羈而從之。[聊齋志異.狼三則]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又如:從龍(隨從帝王創(chuàng)業(yè)開國);從學(xué)(跟隨受學(xué));從騎(騎馬隨從的人);從嫁(陪嫁的侍婢);從井救人(跟著跳下井去營救落井者)。

    *[漢典]:順從;依從。[左傳.昭公十一年]不昭不從。[禮記.郊特牲]婦人從人者也。[左傳.定公八年]從祀先公。又如:從權(quán)(依從權(quán)宜之計(jì));從時(shí)(順合時(shí)宜);從允(答應(yīng),允許);從服(歸附,順從)。

    *[漢典]:參與其事。[老子]故從事于道者。注:“為也?!庇秩纾簭娜郑▍④姡粡氖拢ü倜?。漢以后三公和州郡長官都自設(shè)僚屬,大多數(shù)為“從事”)。

    *[漢典]:聽從,取法。如:從法(遵守法令);從聽(聽從);從諫(聽從諫言);從教(聽從教導(dǎo))。

    *[漢典]:采取某一種辦法或原則。如:從嚴(yán),一切從簡。

    *[漢典]:自,由——用作虛詞,表示起點(diǎn)。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兒童相見不相識(shí),笑問客從何處來。又如:從生(所由產(chǎn)生);從自(自從);從馬上猛跌下來。

    *[漢典]:〈副〉素來,一向。如:從初(當(dāng)初;先前);從復(fù)(重新,再次)。

    *[漢典]:因由。[漢書.外戚傳]欲貴其小女,道無從。

    *[漢典]:次要的、追隨的人或物。如:從車(次于主車的副車);主從;分別首從;從犯。

    *[漢典]:堂房親屬。[爾雅.釋親]從祖從父從母。又如:從母(姨母,母親的姊妹);從女(侄女);從子(侄子);從兄(同祖伯叔的兒子而年長于自己的人)。

    *[漢典]:宗族中次于至親的親屬:從父(伯父、叔父的通稱)。

    *[漢典]:言詞順暢的。[后漢書]貴在于意達(dá)言從,理歸乎正。

    *[漢典]:次要。如:從犯。

    *[新華字典]:古同“縱”,豎,直。

    *[新華字典]:古同“縱”,放任。

    *[康熙字典]:[說文]本作從。相聽也。[書.益稷]汝無面從。[說命]后從諫則圣。

    *[康熙字典]:[廣韻]就也。[易.乾卦]云從龍,風(fēng)從虎。[禮.曲禮]謀于長者,必操幾杖以從之。

    *[康熙字典]:[爾雅.釋詁]自也。[詩.小雅]伊誰云從。[箋]言譖(zèn)我者,是言從誰生乎。[晉書.明帝紀(jì)]不聞人從日邊來。

    *[康熙字典]:姓。[廣韻]漢有將軍從公。[何氏姓苑]今東莞人。

    *[康熙字典]:[廣韻]從容也。[正韻]從容,舒緩貌。[書.君陳]從容以和。[禮.中庸]從容中道。

    *[康熙字典]:音舂(chōng)。從容,久意。[禮.學(xué)記]待其從容,然后盡其聲。

    *[康熙字典]:音蹤。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詩.齊風(fēng)]衡從其畝。[史記.蘇秦傳]從合則楚王,衡成則秦帝。

    *[康熙字典]:與蹤通。[史記.聶政傳]重自刑以絕從。[前漢.張湯傳]從跡安起。

    *[康熙字典]:音總。太高貌。[韻會(huì)]髻(jì)高也。[禮.檀弓]爾無從從爾。

    *[康熙字典]:[說文]本作??。隨行也。[詩.齊風(fēng)]其從如云。[論語]從我者,其由與。

    *[康熙字典]:[韻會(huì)]從天子曰法從,侍從。[書.囧(jiǒng])命]其侍御仆從。[前漢.揚(yáng)雄傳]趙昭儀,每上甘泉常法從。[注]師古曰:以法言當(dāng)從耳。一曰從,法駕也。[后漢.百官志]羽林郎掌宿衛(wèi)侍從。

    *[康熙字典]:音頌。同宗也。[爾雅.釋親]父之世父,叔父為從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為從祖,祖母。[釋名]從祖父母,言從己親祖別而下也,亦言隨從己祖以為名也。

    *[康熙字典]:與縱同。[禮.曲禮]欲不可從[論語]從之純?nèi)缫病?/strong>

    *[本人認(rèn)為]:從字形上看,就是一個(gè)人跟著另一個(gè)人在路上走。

 

    三、從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2.1《坤卦》:含章可貞或從(跟從,跟隨)王事無成有終。

    *3.6《隨卦》:拘係之乃從(服從)維之王用亨于西山。

    *3.8《益卦》:中行告公從(聽從)利用為依遷國。

    *7.3《訟卦》: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跟從,跟隨)王事無成。

    *8.3《小過卦》:弗過防之從(跟從,跟隨)或戕之兇。

    *8.8《咸卦》: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跟從,跟隨)爾思。

 

 

   六三爻中:成(chéng)

    一、成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成的含義:

    *[漢典]:本義:完成,成就。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從“|”(即“杵”)。“斧”、“杵(chǔ)”具備就可以做成事情。[國語.周語]成德之終也。[太元元錯(cuò)]成者功就不可易也。[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少牢禮]祝告曰利成。[周禮.司書]及事成。[后漢書.列女傳]此織生自蠶繭,于機(jī)杼。又如:落成(建筑物完工)。

    *[漢典]:變成;成為。后漢書.列女傳]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又如:成習(xí)(成為習(xí)慣);成精;成仙(成為神仙)。

    *[漢典]:成全。如:成持(幫助,扶持);玉成其事。

    *[漢典]:形成。吳均[與朱元思書]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又如:成市(形成市場);成列(形成隊(duì)列);成體(構(gòu)成形體)。

    *[漢典]:事物生長到一定的狀態(tài);長成。[呂氏春秋.明理]五谷萎?dāng)〔怀?。?沈括[夢溪筆談]用實(shí)者成實(shí)時(shí)采。清.林覺民[與妻書]依新已五歲,轉(zhuǎn)眼成人。

    *[漢典]:樹立。[戰(zhàn)國策.秦策]以成伯王之名。注:“立也”。又如:成名成家(樹立名聲,成為專家);成果(造就,創(chuàng)建)。

    *[漢典]:訂立。如:成言(訂約);成券(訂立契約);成約,成說(訂約)。

    *[漢典]:平定;講和。[周禮.地官.調(diào)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鄉(xiāng)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ruì)質(zhì)厥成。[左傳.成公十一年]會(huì)于稷,以成宋亂。[國語.越語]遂使之行成于吳。[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輪平。[公羊傳]輪平猶墮成也。

    *[漢典]:成家。如:成親;成房頭(有二房、三房等名份的);成室。

    *[漢典]:成功。[資治通鑒]成敗之機(jī),在于今日。又如:成敗。

    *[漢典]:成果;成就。如:坐享其成;一事無成。

    *[漢典]:十分之一;比率。如:增產(chǎn)三成。

    *[漢典]:現(xiàn)成的。如:成證,成辭(現(xiàn)成的文章);成基(現(xiàn)成的基礎(chǔ))。

    *[漢典]:既定的。如:成旨;成科(既定的法律條文)。

    *[漢典]:整,全。如:成天際(一天到晚);成年家(一年到頭);成天家(一天到晚);成日(整天);成批;成夜;成篇。

    *[漢典]:純的。如:成金。

    *[漢典]:表示有能力。如:他可真成!

    *[漢典]:表示答應(yīng)、許可。如:成,就這么辦;成不的(不成;不行)。

    *[漢典]:表示達(dá)到一個(gè)單位(強(qiáng)調(diào)數(shù)量多或時(shí)間長)。如:成年累月;成何濟(jì)(有何用處,待如何)。

    *[康熙字典]:[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yè)就謂之成。

    *[康熙字典]:平也。[周禮.地官.調(diào)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鄉(xiāng)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ruì)質(zhì)厥成。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輪平。[公羊傳]輪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

    *[康熙字典]:又終也。凡樂一終為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shēng)入三成。[注]三成謂三終也。

    *[康熙字典]: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注]成,猶善也。

    *[康熙字典]:[周禮.天官.大宰]八灋(fǎ)五曰官成。注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又[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注]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shí)決事比也。[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康熙字典]:必也。[吳語]勝未可成。[注]猶必也。

    *[康熙字典]:倂(bìng)也。[儀禮.既夕]俎(zǔ)二以成。[注]成,猶倂也。

    *[康熙字典]:[禮.王制]司會(huì)以歲之成質(zhì)于天子。[注]計(jì)要也。[周禮.天官.司會(huì)]以參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歲會(huì)考?xì)q成。

    *[康熙字典]:[司馬法]通十為成。[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為成。[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康熙字典]:重也。[爾雅.釋地]丘一成為敦丘。[注]成,猶重也。周禮曰:為壇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康熙字典]:[釋名]成,盛也。

    *[康熙字典]:[謚(shì)法]安民立政曰成。

    *[康熙字典]: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康熙字典]: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后。又盆成,陽成,皆復(fù)姓。

    *[康熙字典]:音承。本作郕(chéng)。或省作成。地名。

    *[康熙字典]:音常。[范蠡(lí)曰]得時(shí)不成,反受其殃。又[史記.龜策傳]螟(míng)螽(zhōng)歲生,五谷不成。

 

    三、成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2.1《坤卦》: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成就,成就大事業(yè))有終。

    *2.5《豫卦》:冥豫成(成就,成就大事業(yè))有渝無咎。

    *7.3《訟卦》: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成就,成就大事業(yè))。

 

 

    九四爻中即(jí):

    一、即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即的含義:

    *[漢典]:本義:走近去吃東西。會(huì)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訛為卩(jié)面對(duì)食器(皀(bī))會(huì)意。[說文]即,就食也。[儀禮.公食禮]席末取糧即稻。[易.鼎]鼎有實(shí),我仇有疾,不我能即。高亨注:“[說文]:‘即,就食也?!擞闷浔玖x?!?/strong>

    *[漢典]:基本義是接近、靠近、走向,與“離”對(duì)舉。[禮記.曲禮]將即席。[詩.衛(wèi)風(fēng).氓]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范縝(zhěn)[神滅論]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柳宗元[童區(qū)寄傳]夜半,童自轉(zhuǎn),以縛即爐火燒絕之。又如:若即若離。

    *[漢典]:登上;走上。[春秋.桓(huán)公元年]公即位。[史記.河渠書]山行即橋。[左傳.隱公元年]及莊公即位,為之請(qǐng)制。又如:即阼(zuò)(即位。皇帝登極叫即阼。因古時(shí)新天子登基,有升登東階而主祭的儀式,所以叫即阼。阼:東階);即真(正式就皇帝位。后世以官職由代理而改為實(shí)授,也稱即真);即禽(打獵,在野外獵取禽獸);即祚(皇席即位登基)。

    *[漢典]:雖然。[西廂記.諸宮調(diào)]小即小,天生的口不曾合。

    *[漢典]:假若。漢.劉向[列女傳]即有不稱。(如果不能稱將軍之職。意即打敗仗)。漢.賈誼[論積貯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

    *[漢典]:即使。[史記.魏公子列傳]公子即合符(即,即使)。漢.賈誼[論積貯疏]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東漢.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即謀單于。[聊齋志異.促織]即捕得三兩頭。清.方苞[獄中雜記]其傷于縛者,即幸留,病數(shù)月乃瘳(chōu),或竟成痼疾。又如:即或。

    *[漢典]:同“則”。那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即患秦兵之來。[史記.陳涉世家]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資治通鑒.漢紀(jì)]即更刮目相待(即,就)。

    *[漢典]:就在某時(shí)某處;乘,趁。[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即其帳中斬宋義頭。[漢書.李廣蘇建傳]即時(shí)誅滅。清.梁啟超[譚嗣同傳]即如前年…一事。又如:即忙(連忙;趕緊);即拜(就在所在地授予官職);即早(及早;趁早)。

    *[漢典]:當(dāng)。南朝齊.謝朓(tiǎo)[賦貧民田]即此風(fēng)云佳,孤觴(shāng)聊可命。又如:即此(就此;只此)。

    *[漢典]:一…就。如:氣斷即死;聞過即改。

    *[漢典]:隨之立刻就。如:降即免死;即早(及早,趁早)。

    *[漢典]:立刻,當(dāng)即。晉.干寶[搜神記]王即臨之。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世說新語.自新]處即刺殺虎。宋.王安石[傷仲永]即書詩四句。又如:即速(立刻;趕快)。

    *[漢典]:那就是說,那就是。[左傳.襄公八年]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梁父即楚將項(xiàng)燕。明.張溥[五人墓碑記]即今之傫(léi)然在墓者。清.林覺民[與妻書]即此愛汝。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即如忠烈遺骸。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身外即戰(zhàn)場。又如:即是。

    *[漢典]:目前,現(xiàn)在。如:即目(眼前所見);即事詩(以眼前事物為題材的詩)。

    *[漢典]:今,當(dāng)天。如:即今(如今);即目(如今)。

    *[漢典]:燭頭燼(jìn)。[管子]左手執(zhí)燭,右手折即。

    *[漢典]:姓。

    *[說文解字,‘線裝經(jīng)典’編委會(huì),云南教育出版社]:甲骨文的本義為“去吃飯”。

    *[康熙字典]:[說文]卽食也。一曰就也。[徐曰]卽猶就也。就食也。[前漢.高帝紀(jì)]使陸賈卽授璽(xǐ)綬(shòu)。[注]師古曰:卽,就也。

    *[康熙字典]:[玉篇]今也。

    *[康熙字典]:[爾雅.釋詁]卽,尼也。[注]尼,近也。[疏]卽今相近也。

    *[康熙字典]:[前漢.西南  傳]卽以為不毛之地,無用之民。[注]卽,猶若也。

    *[康熙字典]:卽卽,充實(shí)也。[前漢.禮樂志.安世房中歌]磑(wèi)磑卽卽,師象山則。[注]積實(shí)之盛,類于山也。

    *[康熙字典]:通作則。[前漢.王莽傳]應(yīng)聲滌地,則時(shí)成創(chuàng)。[註]則時(shí),猶卽時(shí)也。

    *[康熙字典]:灼炬之燼(jìn)曰卽。[管子.弟子職]右手執(zhí)灼,左手正櫛(zhì)。[檀弓]注櫛作卽。

    *[康熙字典]:姓。[廣韻]風(fēng)俗通有單父令卽費(fèi)。

    *[康熙字典]:漢復(fù)姓,有卽墨成。

    *[康熙字典]:[集韻]隸作卽。[玉篇]今作卽。  從火從収。

 

    三、即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1.7《夬卦》:夬揚(yáng)于王庭孚號(hào)有厲告自邑不利即(立即,立刻)戎利有攸往。

    *6.4《鼎卦》:鼎有實(shí)我仇有疾不我能即(靠近,靠近)吉。

    *7.3《訟卦》:不克訟復(fù)即(就,便)命渝安貞吉。

    *8.2《旅卦》:旅即(接近、靠近。這里為:就,帶著)次懷其資得童仆貞。

 

 

    上九爻中:鞶(pán):

    一、鞶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鞶的含義:

    *[漢典]:本義:皮制的束衣的大帶。形聲。從革,般聲。革,去毛并經(jīng)加工的獸皮。[說文]鞶,大帶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左傳.桓(huán)公二年]鞶厲游纓。如:鞶帨(shuì)(大帶與佩巾。喻學(xué)者文辭繁瑣);鞶帶(革帶,腰帶);鞶厲(古代衣服上的帶子)。

    *[漢典]:小囊。專指荷包。如:鞶囊(古代官吏用來盛印綬的革制袋囊);鞶結(jié)(小袋子的扎口)。

    *[新華字典]:古人佩玉的皮帶。

    *[新華字典]:馬腹大帶。

    *[新華字典]:車軸上系靷的皮環(huán)。

    *[康熙字典]:[說文]大帶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禮.內(nèi)則]男鞶革,女鞶絲。[注]小囊盛帨巾者。[儀禮.士昏禮]庶母及門內(nèi)施鞶。[左傳.莊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鑒予之。[注]鞶,帶而以鏡為飾也。

 

    三、鞶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7.3《訟卦》:或錫之鞶(皮制的束衣的大帶)帶終朝三褫之。

 

     

    上九爻中:帶(dài):

    一、帶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帶的含義:

    *[漢典]:本義:大帶,束衣的腰帶。象形。小篆(zhuàn)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間的一根帶子和用帶的兩端打成的結(jié)。下面象垂下的須子,有裝飾作用。[說文]帶,紳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從重巾。[儀禮.士虞禮記]不說帶。[詩.衛(wèi)風(fēng).有狐]之子無帶。[左傳.桓(huán)公二年]帶裳幅舄(xì)。[世說新語.文學(xué)]王遂披襟解帶,留連不能已。[墨子.公輸]子墨子解帶圍城。又如:帶冕(miǎn)(大帶和冠冕);帶圍(腰圍,腰帶);帶鉤(皮革腰帶上的金屬鉤。形狀一端曲直,另一端為圓鈕以承鉤。有動(dòng)物形的,也有鑄花紋的);帶頭(舊時(shí)衣袍外腰帶上的扣頭,常鑲以金、玉等裝飾物)。

    *[漢典]:泛指狹長形條狀物。清.姚鼐(nài)[登泰山記]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又如:褲帶;鞋帶。

    *[漢典]:根據(jù)緯度和溫度把地球表面分為5個(gè)大帶的任一帶。如:溫帶。

    *[漢典]:生物地理區(qū)的典型帶狀區(qū)。如:海洋濱岸帶;南方生物帶。

    *[漢典]:以某種特殊性質(zhì)、作用或成分為特征的地球物質(zhì)(如巖石)的分帶、分層或?qū)酉怠H纾猴柡蛶А?/strong>

    *[漢典]:輪胎。如:車帶;里帶;外帶。

    *[漢典]:婦科病名。如:白帶;赤帶。

    *[漢典]:佩帶。[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噲(kuài)即帶劍擁盾入軍門。[隋書.禮儀志]帶刀升座。[楚辭.屈原.涉江]帶長鋏(jiá)之陸離兮。又如:帶甲(披戴盔甲的將士;又比喻戰(zhàn)亂);帶劍;帶刀。

    *[漢典]:攜帶。[世說新語.德行]遺已聚斂得數(shù)斗焦飯,未展歸家,遂帶以從軍。清.邵長蘅(héng)[青門剩稿]應(yīng)元帶刀鞬(jiān)出,躍馬大呼于市曰。又如:帶了兩本笨重的法律書去審判。又指具有…作為屬性或特征。如:他把他的老習(xí)慣帶進(jìn)了新生活。

    *[漢典]:撫養(yǎng)。如:他是由一位農(nóng)民大娘帶大的。

    *[漢典]:引導(dǎo)某人或某物。如:帶將(帶,領(lǐng));你帶路,我們跟你走。

    *[漢典]:兼管。[世說新語.言語]謝為太傅長史被彈,王即取作長史,帶晉陵郡。

    *[漢典]:具有某種標(biāo)志或特征。如:帶葉子的橘子。

    *[漢典]:表示兩個(gè)動(dòng)作同時(shí)進(jìn)行,相當(dāng)于“又”。如:[他]連說帶比劃的,就交上朋友了;帶口(隨口)。

    *[漢典]:表示附有較小的數(shù)量。沙汀[困獸記]你不是常常說,你才三十帶點(diǎn),日子還很長么?

    *[新華字典]:含有,呈現(xiàn):帶電。帶傷。

    *[新華字典]:率領(lǐng),引導(dǎo):帶領(lǐng)。帶頭。帶動(dòng)。以點(diǎn)帶面。

    *[康熙字典]:[說文]紳也。男子搫(pán)帶,婦人帶絲,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從巾。[徐鉉曰]卌(xì),其帶上連屬固結(jié)處。[釋名]帶,蔕(dì)也。著于衣,如物之系蔕(dì)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zhēn)功。[疏]謂其帶既襌(dān),亦以箴(zhēn)緶(biàn)緝其側(cè),但繂(lǜ)襵(zhě)之,無別裨(pí)飾之箴功。

    *[康熙字典]:[揚(yáng)子.方言]厲謂之帶。[注]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

    *[康熙字典]:佩也。[禮.月令]帶以弓?(dú)。

    *[康熙字典]:[揚(yáng)子.方言]行也。[注]隨人行也。

    *[康熙字典]: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qū)甘帶。

    *[康熙字典]:書帶,草名。[三齊記]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dié),葉長一尺余,土人名康成書帶草。

    *[康熙字典]:姓。[賈誼.過秦論]帶佗。

    *[康熙字典]:[楚辭.九歌]荷衣兮蕙(huì)帶,儵(shū)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xiāng),誰須兮云之際。

 

    三、帶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7.3《訟卦》:或錫之鞶帶(大帶,束衣的腰帶)終朝三褫之。

 

   

    上九爻中:朝(cháo):

    一、朝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朝的含義:含義一:讀(cháo)。

    *[漢典]:本義:早(zhāo)晨。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從日在草中,從月。字象太陽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隱沒形。

    *[漢典]:早晨省親,子、媳向父母、公婆請(qǐng)安。[說文注箋]晨見曰朝…子于父母、婦于舅姑皆是。[禮記.內(nèi)則]昧爽而朝。(昧爽:黎明。朝:省視父母)。[詩.小雅.雨無止]邦君諸侯,莫肯朝夕。(夕:指晚上省視帝王)。

    *[漢典]:朝見,封建時(shí)代臣見君。[左傳.宣公二年]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每朝時(shí),常稱病。[戰(zhàn)國策.齊策]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韓非子.五蠹(dù)]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

    *[漢典]:使…朝見。[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公孫丑上]武丁朝諸侯有天下。又如:朝冠(百官上朝時(shí)戴的帽子);朝參(上朝參謁(yè));朝天(拜見天子、天帝)。

    *[漢典]:宗教徒參拜。如:朝賀;朝圣;朝山(到名山寶剎進(jìn)香禮佛)。

    *[漢典]:泛指拜見。[史記.張丞相列傳]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歸家。

    *[漢典]:會(huì)聚;召。[禮記.王制]耆(qí)老皆朝于庠(xiáng)。

    *[漢典]:朝廷。古時(shí)亦稱:朝堂,朝寧,朝冶,朝苑,朝省,朝家。[史記.蕭相國世家]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趨:快步走)。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易之以百金,獻(xiàn)諸朝。又如:朝國(朝廷,國家);朝典(朝廷的典章禮制);朝使(朝廷派出的使者)。

    *[漢典]:朝代,指同一姓帝王連續(xù)繼承王位的時(shí)代。杜牧[江南春雜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tái)煙雨中。又如:唐朝;清朝。

    *[漢典]:某一個(gè)帝王的統(tǒng)治時(shí)期。杜甫[蜀相]三顧頻煩天下計(jì),兩朝開濟(jì)老臣心。(兩朝:劉備和劉禪統(tǒng)治時(shí)期)。清.邵長蘅(héng)[閻典史傳]當(dāng)是時(shí),本朝定鼎改元二年矣。又如:三朝元老;一朝天子一朝臣。

    *[漢典]:政府。如:朝官;朝奉(原為宋代官名,后通稱富翁、土豪或管事的)。

    *[漢典]:朝政,國家大事。如:不聽朝;朝柄(朝政的權(quán)柄)。

    *[漢典]:朝班,古代群臣朝見帝王時(shí)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又稱:朝列,朝次,朝序,朝倫;朝部;朝著。

    *[漢典]:表示動(dòng)作針對(duì)的方向。唐.賈至[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銀燭朝天紫陌長,禁城春色曉蒼蒼。又如:朝前看;大門朝東開;應(yīng)該朝好的方面想。

 

    含義二:讀(zhāo)。

    *[漢典]:本義:指日出到早餐時(shí),泛指早晨。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上下為“莽”字,中間為“日”,“月”。表明太陽已從草叢升起,月亮還未落,是早晨。[說文]朝,旦也。[爾雅.釋詁]朝,早也。[書.無逸]自朝至于日中。[禮記.祭義]周人祭日以朝及誾(yín)。注:“朝,日出時(shí)也?!盵詩.商頌.那]溫恭朝夕,執(zhí)事有恪。[水經(jīng)注.江水]有時(shí)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樂府詩集.長歌行]朝露待日晞。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朝雨浥(yì)輕塵。唐.杜牧[阿房宮賦]朝歌夜弦。(弦:彈琴)。又如:朝雉徒歌(像早晨的山雞一樣鳴叫高歌);朝趁暮食(形容窮苦,早上掙到錢,晚上才得吃);朝上;朝夕烏(同“朝夕鳥”。朝去暮歸的烏鴉);朝夕相處(彼此天天在一起);朝日(早晨初升的太陽);朝旦;朝不及夕(極言處境危急);朝升暮合(謂零碎地糴(dí)米。形容生活艱難,勉強(qiáng)度日);朝成暮遍(早晨剛寫成,晚上就到處流傳。形容文章流傳迅速);朝成暮毀(形容翻新之速);朝夷暮跖(zhí)(早被譽(yù)為伯夷,晚被貶作盜跖。形容時(shí)論毀譽(yù)多變);朝歡暮樂(終日歡樂;日夜尋歡作樂);朝市(早市)。

    *[漢典]:早餐。如:朝舗(pù)(早晨餐食)。

    *[漢典]:指短時(shí)間。如:朝旦;朝昔;朝晝。

    *[漢典]:日;天。[孟子.告子下]雖與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三戰(zhàn)之所亡,一朝而復(fù)之。又如:今朝;明朝。

    *[漢典]:姓。

    *[新華字典]:封建時(shí)代帝王接見官吏,發(fā)號(hào)施令的地方,與“野”相對(duì):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議。朝房。

    *[康熙字典]:[說文]旦也。從倝(gàn)舟聲。[詩.墉風(fēng)]崇朝其雨。[傳]崇,終也。從旦至食時(shí)為終朝。

    *[康熙字典]:朝鮮,國名。

    *[康熙字典]:姓。[姓氏急就篇]朝氏,蔡大夫朝吳聲子之后。唐日本人朝衡。漢鼂(cháo)錯(cuò),亦作朝。

    *[康熙字典]:[爾雅.釋言]陪朝也。[注]臣見君曰朝。[書.舜典]群后四朝。[周禮.春官.大宗伯]春見曰朝。[注]朝,猶早也。欲其來之早。[禮.曲禮]天子當(dāng)寧而立,諸公東面,諸侯西面,曰朝。[疏]凡天子三朝:其一在路門內(nèi),謂之燕朝。其二是路門外之朝,謂之治朝。其三是皋(gāo)門之內(nèi),庫門之外,謂之外朝。

    *[康熙字典]:[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

    *[康熙字典]:同類往見亦曰朝。[史記.司馬相如傳]臨邛(qióng)令謬為恭敬,日往朝相如。

    *[康熙字典]:郡守聽事亦曰朝。[后漢.劉寵傳]山谷鄙生,未當(dāng)識(shí)郡朝。

    *[康熙字典]:[集韻]音株。朝那,縣名。

    *[康熙字典]:[急就章]向夷吾竺諫朝。[易林]赤帝懸車,廢職不朝。叔帶之災(zāi),居于泛廬。

    *[康熙字典]:[王逸.九思]望舊邦兮路逶(wēi)隨,憂心悄兮心勤渠?;隉ióng)煢兮不遑寐,目眇眇兮寤(wù)終朝。

    *[康熙字典]:[韓愈.祭  員外文]罔有疑忌,惟其嬉遊。草木之春,鳥鳴之朝。

    *[康熙字典]:[前漢.敘傳]賈生矯矯,弱冠登朝。遭文叡(ruì)圣,屢抗其疏。

    *[康熙字典]:[陸云.夏府君誄(lěi)]既  其績,英風(fēng)彌邵。天子有命,曾是在朝。頻繁帷幄,祇承皇耀。

    *[康熙字典]:[韋孟.在鄒詩]微微小子,既耇(gǒu)且陋。豈不牽位,穢我王朝。

 

    三、朝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7.3《訟卦》:或錫之鞶帶終朝(從旦至食時(shí)為終朝)三褫之。

 

  

    上九爻中:褫(chǐ):

    一、褫的字源字形[漢字叔叔]:

7.3《訟卦》(乾上坎下)的注解

    

    二、褫的含義:

    *[漢典]:本義:奪去衣服。形聲。從衣,虒(sī)聲。[易.訟]終朝三褫。[雪賦]念解佩而褫紳。明.高啟[書博雞者事]乃褫豪民衣自衣。又如:褫衿(jīn)(剝?nèi)ヒ鹿?。舊時(shí)生員等犯罪,必先由學(xué)官褫奪衣冠,革除功名之后,才能動(dòng)刑拷問)。

    *[漢典]:奪去。如:褫氣(奪氣,喪失氣勢)。

    *[漢典]:革除。如:褫奪(剝奪);褫官(革除官職)。

    *[漢典]:扯住。如:褫?。ǔ蹲。?/strong>

    *[漢典]:廢弛。如:褫散(解散);褫落(脫落;掉下;廢弛敗落;解脫)。

    *[康熙字典]:奪衣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疏]三見褫脫。

    *[康熙字典]:[廣韻]衣絮編也。

    *[康熙字典]:音酏(yǐ)。福也。

    *[康熙字典]:[韻會(huì)]解也,脫也。[荀子.非相篇]極禮而褫。

    *[康熙字典]:音馳。蓐(rù)衣又曰褫氈(zhān)。

 

    三、褫字的文中出處及用法(含義):

    *7.3《訟卦》: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剝奪)之。

    本站是提供個(gè)人知識(shí)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chǔ)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qǐng)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點(diǎn)擊一鍵舉報(bào)。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píng)論

    發(fā)表

    請(qǐng)遵守用戶 評(píng)論公約

    類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