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婁(微信公眾號:蔣課堂) 昨天在一個影視群里聊周星馳,說到我們這一代都是看他的喜劇長大的,每個80后和90后心里都住著一個“星仔”。正當(dāng)大家都在滔滔不絕討論最喜歡周星馳的哪部電影時,不知道是誰突然來了一句:“告訴你們一件事,星仔今年已經(jīng)54歲了。而我們,也都老啦。” 看到這句話,群里先是一陣死一般的寂靜,隨后一股悲涼感彌漫開來。話題立刻從談電影轉(zhuǎn)換到了感嘆自己的年紀(jì),感嘆歲月無情。其中一個九零年的朋友這么說:“十年之前居然是2005年,我一直覺得是1995年。我都26歲了,真的老了。” 我對此感同身受。在我看來,二十幾歲的人說自己已經(jīng)老了,是在表示一種無助和焦慮。 20歲到30歲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真的是一個坎。在這個階段,踏出校園這座象牙塔,瞬間感覺到了生存的壓力,再也不能像在學(xué)生時候那樣,肆意揮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另一方面,20多歲的我們一無所有,沒有車,沒有房,沒有工作經(jīng)驗(yàn),也看不清未來的方向。 這些壓力和迷茫都如烏云一般壓來,讓我們的生活陷入了見不到光明的焦慮中。這種焦慮的實(shí)質(zhì)是覺得自己一成不變的處境與成就配不上自己日漸增大的年齡。二十幾歲的人的心理是這樣的:
所以二十幾歲的人說自己已經(jīng)老了,不單單是一個數(shù)字,也不是說二十歲之后時間流逝更快。而是一種無助——周圍的世界都在變,唯獨(dú)自己還是老樣子,除了年齡在增加。 這種個體焦慮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更容易演變成一種群體焦慮。記得不久之前,一張名為“2016溫馨提示”的圖片席卷各大社交網(wǎng)絡(luò),這張圖片說的是各個年份出生的80、90后在2016年應(yīng)該達(dá)到什么樣的成就。雖然圖片是娛樂性質(zhì),帶著自嘲的因素,但還是恰如其分地顯示出了這個群體在這個年紀(jì)的焦慮。 (2016溫馨提示) “我們都老了。” 但是慢著,你才二三十歲,憑什么說自己老了? 在我們的文化里,“老”不僅僅是在說一種年齡上的概念,更多的是表示一種歲月沉淀而來的智慧和通透。我們說的“老師”、“老練”、“老謀深算”,都是智慧和經(jīng)歷的體現(xiàn)。沒有這些,只有年齡,就談不上“老”,只能說是“衰老”的“衰”。 所以如果你在二三十歲的年紀(jì)里依舊渾渾噩噩,一味沉浸在“我已經(jīng)老了”的焦慮里,以此自嘲和放棄改變,那么你可能連老的資格都沒有,只剩下衰。 這幾年,我身邊的許多同齡人,也陷入了“我已經(jīng)老了”的魔咒里。有的為收入不高而焦躁莫名,有的為還沒有結(jié)婚生子而坐立不安。但是他們卻很少有人靜下心來,讀幾本書,給自己充充電,或者改變下自身的形象,更多的只是一種“應(yīng)該在什么年紀(jì)完成什么任務(wù)”的焦慮和急于求成。 二三十歲,還遠(yuǎn)遠(yuǎn)不是被時間流逝所壓垮,因?yàn)槊悦:鸵粺o所有就陷入焦慮的時候。二三十歲的你根本就不老,有的只是心境上的“未老先衰”。 二十幾到三十幾歲的年紀(jì)里,雖然我們還很弱小,但這可能是對我們?nèi)松饬x最大的一段時光,甚至是改變一生的時光。 雖然這幾年我們在工作上沒有大的成就,但我們可以學(xué)著去思考,學(xué)著以自己的力量和方式去解決碰到的難題;雖然這幾年我們沒有很多朋友的陪伴,也可能沒有愛人,但我們可以學(xué)會獨(dú)處,學(xué)會忍受寂寞,學(xué)會先愛自己。 有句話叫做“三十之前不言懼”。就是說人在二三十歲這段時間里,不該對生活抱有畏懼之心。不要畏懼時間流逝,不要畏懼犯錯,這一切,都可能是為了讓你更接近幸福。 二三十歲是一段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提升自己的獨(dú)一無二的時間。我們沒有力量,沒有資源,只有時間以及自己的努力。 時間,總是對努力的人更寬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