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虛實、氣血之分,其中包括氣虛和血虛,氣滯和血瘀,并由于氣血不和,出現(xiàn)偏寒、偏熱現(xiàn)象; 脾胃方面的癥狀多由肝病引起, 其中有因木旺克土而使脾胃薄弱, 也有因木不疏土而使腸胃壅滯, 更因木與土之間存在此勝彼負的相互關系,在脾胃不和的情況下又能使肝癥狀加重。為此,西醫(yī)診斷的肝炎,從中醫(yī)來診斷也是以肝病為主,但治療上認為不能單治肝臟,而且也不是單用一種方法治肝。 我認為肝炎一般有脅痛(肝區(qū)痛),從辨證來看,應該以脅痛為主證。 中醫(yī)對于脅痛,以新病在氣,久則入絡來分別氣血, 又以痛的不同情況區(qū)別為隱痛多虛,壓痛多實,劇痛多寒,刺痛多瘀,及脹痛和時痛時止多屬于氣,再結合兼證和脈象、舌苔等,作出確診。 肝炎的脅痛可以因血虛、血瘀、氣逆、氣郁等因素引起, 又可出現(xiàn)氣逆化火、血虛生熱現(xiàn)象,從而產(chǎn)生頭暈、頭痛、頭面掌心灼熱、小便黃等種種兼證。只有結合這些反映不同的病理現(xiàn)象的兼證,才能確定脅痛的性質(zhì),分別治療。 脅部脹痛,痛的程度較劇,兼見腹脹、食減等腸胃輕證,脈弦滑或細弦,舌苔薄膩,用疏肝為主; 脅痛不甚劇烈,或痛雖重而腸胃癥狀特別明顯,包括脾困濕阻,食呆惡心,食后腹脹更甚,噯氣矢氣,大便不調(diào),脈濡細,舌苔厚膩等,則用調(diào)理脾胃為主。 在這治療原則下具體使用是: 疏肝法采用柴胡疏肝散加減,以白芍、柴胡、丹參、郁金、枳殼、青皮、陳皮為基本方。白芍養(yǎng)血護陰,兼能止痛,丹參和血而無辛溫流弊,用來調(diào)養(yǎng)肝體為主,佐以柴胡、郁金、青皮疏肝氣,枳殼、陳皮調(diào)理腸胃。 如果脅痛較重或牽及少腹脹痛的加金鈴子、延胡索; 久痛不止,痛如針刺,或日輕夜重的加紅花、制乳香沒藥; 痛處有內(nèi)熱感的加大小薊、大青葉; 掌心熱的加丹皮、山梔。 調(diào)理脾胃法采用解肝煎加減,以白芍、柴胡、厚樸、半夏、茯苓、砂仁、枳殼、青陳皮為基本方。 仍取白芍、柴胡、青皮疏肝止痛,針對主證,結合厚樸、半夏、陳皮、茯苓、枳殼、砂仁,側重在和中化濕。 如果腹脹甚的加木香; 腹?jié)M大便不暢的加大腹皮或大腹子皮; 舌苔厚膩的加蒼術; 腸鳴大便溏薄的加烏藥; 兼見黃疸的加茵陳等。 遇到特殊情況,也能用黃芪、首烏、當歸補肝,桃仁、三棱、莪術破瘀。 此外還有很多疏肝理氣的中藥,如香附、香櫞、荔枝核、白蒺藜、藿香、蔻仁、佛手、雞內(nèi)金、六神曲等,均可選用,不受限制。 總之,掌握原則,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辨證施治,不要受肝病的拘束,也不能忽視肝臟體用的相互影響。正因為此,中醫(yī)治療肝炎取得了一定的療效。 但對沒有癥狀和癥狀已經(jīng)消失,僅憑化驗結果肝功能不正常的患者,如何進行治療,是一個新問題,有待今后研究。 《名老中醫(yī)學術經(jīng)驗整理與繼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