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晚期 西元前2500-2000玉琮高47.2公分,上端寬7.7-7.8公分,下端寬6.8公分,孔徑4.2-4.3公分
這件大玉琮應(yīng)是在十九世紀(jì)入藏清宮的,所以在它的器表沒有乾隆皇帝的題詩,因此保留了它的原貌。它是以深碧綠色泛深淺赭斑的閃玉(Nephrite)琢成。表面還留有最初切璞時的圓弧形凹陷痕。高方柱體,略呈上大下小。中孔由兩端對鑽,接合處有不整齊的臺階面。上射口略外撇,下射口較直。以四個方轉(zhuǎn)角為小眼紋的中心,自上而下,雕琢十七節(jié)小眼面紋,所以在這件玉琮上,共有六十八個小眼面紋。到了良渚文化晚期時,已少見如上一件良渚文化時期玉琮上所雕的小眼、大眼面紋的組合花紋。而常以多層小眼面紋取代。且有時在這類高琮的上射口處,以極輕的、斷續(xù)的細(xì)陰線,刻出神秘的符號。如這件玉琮的上射口上,就有這樣的符號。其中之一為每條邊線都略呈內(nèi)凹的菱形;相對的另一邊,則刻一上大下小的立柱,下方接著五個小圓圈。其內(nèi)涵或與當(dāng)時人們信奉的「神鳥」有關(guā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