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有“五液”,汗為心之液,正常出汗能散熱清火,而出汗太多則會傷氣傷陰,陰傷多了容易出現(xiàn)陰虛火旺的癥狀,需要注意滋陰降火。 涌泉穴位于腳掌前部1/3處(不算腳趾)、腳緣兩側(cè)連線處就是此穴?!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提到“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說腎經(jīng)之氣猶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 這個穴位對于滋陰降火很有意義,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暈、焦躁等。方法是將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較強的力氣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較好。 魚際穴兩側(cè)魚際每天不拘時地掐揉3分鐘。曲池是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合穴,有很好的清熱作用。 每天陽氣最盛的時候即中午1~3點時按揉兩側(cè)穴位2分鐘即可,最重要的是要堅持每天做。 迎香穴迎香是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穴位,從它的名字我們可以看出它的功能是使人“聞香逐臭”的,可以治療各種難愈的鼻炎、鼻塞。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可以濕潤鼻腔,兩鼻腔濕潤了,就可以加大阻止病邪的力量,尤其是在燥邪盛行的秋季。 做法是每天用食指在迎香穴快速搓法,搓熱為止。 內(nèi)庭穴內(nèi)庭穴是足陽明胃經(jīng)的滎穴。滎穴可以說是熱證、上火的克星。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腫痛、牙痛、腹脹、吐酸水等不適時,可以多按內(nèi)庭穴。 內(nèi)庭穴是在第二足趾和第三足趾之間的縫隙交叉處,每天早晚用大拇指點揉100次即可。
合谷穴合谷穴就是我們常說的虎口。合谷穴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中醫(yī)講“肺與大腸相表里”,如果有牙疼、耳鳴、眼睛紅腫、鼻出血、頭痛、咽喉腫痛、便秘、發(fā)熱、口干,或者臉上的青春痘一個接一個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來消消火。 這個穴位按摩起來比較方便,沒有固定的次數(shù),有空的時候按一按就可以了。 太沖穴太沖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個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處。由于它屬于足厥陰肝經(jīng),因此對肝火旺盛帶來的上火癥狀效果非常好。如果把手放在太沖穴上,稍用力就會感覺非常痛,說明肝火比較旺盛,那更要多按摩這個穴位。 具體的做法:在按摩太沖穴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后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