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針挑療法5 (十) 常見病癥治療 1、癭病 治則:活血化淤,軟堅散結。 取穴或部位:喉2、喉3、喉4、喉6、喉7,腫塊之阿是穴,頸椎3~4之間旁開1.5寸,頸椎5~6之間旁開1.5寸。 氣癭加肺俞,筋癭加肝俞,血癭加心俞,肉癭加脾俞,石癭加腎俞。氣郁氣浮者加膻中,心悸者加巨闕、身柱,汗多者加百勞,痰多濕重者加中脘,眼突明顯者加眼瞼挑點和肝俞,腫塊難消者加挑天柱下2寸處。 操作方法:挑局部點穴用細針挑筋法,把挑點皮層的纖維取盡。也可用挑擺法。遠處的挑點一般用挑擺法或截根法,也可用挑筋法,體虛者用細針輕挑,體實者可用大針放血,或加搖擺。一般每次挑1~2點;開始每日挑1次,待常規(guī)點挑完后,則每間隔3~5日挑1次。10次為一療程。兩療秸中間相隔10天。 注意事項或說明: 針挑喉前區(qū)之后,最好不要過早吃烏鱧魚(即生魚)、醬油和辛辣之品,否則容易引起針E1疤痕增生,色素沉著。如果用大針或巾鉗作工具在喉部針挑時,要注意掌握深度,切莫刺破頸部的大血管。 2、面癱 治則:祛風通絡,化痰宣竅。 取穴或部位:患側耳下1、2點,面神經(jīng)針挑點,陽白、四白、眼周點、阿是穴、風池穴等。 操作方法:以挑提法、挑拉法為主,不用挑破皮膚。 每點約挑5~10分鐘。如果初起有炎癥時,應有意識地擠出一些血,但不要擴大針口,免生疤痕。也可在頰肉咬合線上挑點放血。一般每日或三日挑1次,每次挑2~4點,10次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或說明: 針挑面部時不要用大針或巾鉗,以免針口過大,留下疤痕。如果經(jīng)10~15次挑治效果不理想者,可加用溫灸療法,則效果更好。 3、肩周炎 治則:舒筋活血,通絡止痛。 取穴或部位:本癥常累及整個肩關節(jié),可選用的挑點較多,常用阿是穴、肩貞、肩髑、臂孺等穴。 操作方法:以挑提法、挑擺法為主,急性期可加用挑罐法,慢性期可加用挑灸法或挑筋法。每1~3日挑1次,10次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或說明: 本病初、中期療效較好,后期,尤其是已經(jīng)出現(xiàn)肌肉明顯萎縮時,效果較慢,要堅持治療。同時配合肩關節(jié)功能鍛煉。 4、坐骨神經(jīng)痛 治則:舒筋活絡,祛淤止痛。 取穴或部位:取腎俞、大腸俞、腰俞、腰陽關、秩邊、環(huán)跳、殷門、委中、承山、陽陵泉、絕骨?;蛉∩窠?jīng)點的骶叢點、坐骨神經(jīng)點、腓總神經(jīng)點。 操作方法:常用挑提法、挑拉法或挑擺法。勞傷積淤者,挑后加拔罐;虛寒久痹者加挑藥法或挑灸法。針挑時,從上向下痛者,先挑其下,從下而上痛者,先挑其上。初挑每日1次,挑完全部神經(jīng)通路后,間隔3~5日挑1次,10次為一療程。 注意事項或說明: 挑治療法對一般坐骨神經(jīng)痛效果明顯。但如有椎骨錯位或腰椎間盤突出者應先行復位,再挑治。 5、瘰疬 治則:祛淤化痰,軟堅散結。 取穴或部位:分局部取穴和遠距離取穴兩種。局部取阿是穴,取點多少,視腫塊大小和數(shù)目而定。初次挑取中央點,次及四周。遠距離取穴視病因和病情而定。本病多有肝郁,故常加肝俞、肺俞、脾俞。炎癥明顯者加挑身柱、大椎;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者加挑腎俞、膏肓。 操作方法:局部點與遠距離點交替使用每5天挑1次,10次為一療程。局部先挑阿是穴中央點,再挑四周點,中央點每次挑一點,四周每次挑兩點;遠距離點凡有雙穴者,均一次挑兩點,如挑肝俞,左右兩點穴位一次挑完。針挑術時,局部點用挑筋法,遠距離點,初、中期用截根放血法,后期用挑筋法,可挑后加灸。 注意事項或說明: 瘰癘即頸淋巴腺結核,屬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難以迅速消散,要勸說病人耐心堅持,一般挑治3~4次后見效。痊愈則視病情輕重而定。還應囑患者在治療期間,思想開朗,精神愉快,加強營養(yǎng),注意休息。 6、麥粒腫 治則:消積導滯,調(diào)理脾胃。 取穴或部位:主要取背部麥粒腫點,胸1~7椎旁3寸的范圍,任意選一點,以胸4~7椎旁3寸之肉的異點最為常用。最好能找到皮膚異點進行挑治,針挑胸3~9椎旁的夾脊穴也有效。也可選用鼻尖點、耳尖點,慢性反復發(fā)作者,也可取上瞼或下瞼的針挑點,但只須選用一種針挑點使用即可。 操作方法:背部挑點以挑筋放血法為主,耳尖鼻尖點以刺血法為主,眼瞼點以挑筋搖擺法為好。 注意事項或說明: 初發(fā)病輕者1~2次即能治愈,病程長、病情重者或反復發(fā)作者,可在背部加用挑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