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卷第十四 診候之一

 昵稱57807052 2021-07-24

  平按:此篇自“形氣相得者生”以上殘缺,袁刻據(jù)《素問·三部九候論》自“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于夫子”至“胸中多氣者死”補(bǔ)入。檢《素問》原文,自“上部天”至“下部人,足太陰也”一段,詳本書篇末,乃宋臣林億等所移,玩《素問》新校正自明。此篇若據(jù)《素問》篇首補(bǔ)入,則“上部天”至“下部人,足太陰也”一段,未免重復(fù)。茲據(jù)《素問》及《甲乙經(jīng)》“帝曰:決死生奈何”以下補(bǔ)入,證以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名此篇為決死生”,于義亦合。自“形義相得”以下,見《素問》卷六第二十《三部九候論》,又見《甲乙經(jīng)》卷四第三《三部九候篇》。

  編者按:自篇首“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于夫子”至“以平為期”蕭氏未見??既屎退卤荆包S帝問曰:余聞九針于夫子”至“以屬子孫,傳”二十九字殘缺外,其余尚存。此次點(diǎn)校,參照《素問·三部九候論篇》增補(bǔ),幾成完璧,惜篇目佚失,不可考矣。自“黃帝曰:決死生奈何”至“形氣相得者生”之前,蕭氏亦未見,此次亦據(jù)仁和寺本補(bǔ)入。

  黃帝問曰:余聞九針于夫子,眾多博大,不可勝數(shù)。余愿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后代,

  言其術(shù)之要,貽之于將來也。

  編者按:“傳”字以上經(jīng)文,仁和寺本缺,謹(jǐn)據(jù)《素問·三部九候論》補(bǔ)入。玩楊注文義,似注釋“余愿聞要道,以屬子孫,傳之后世”三句經(jīng)文,自篇首至“不可勝數(shù)”,當(dāng)另有注文,惜已佚失?!昂蟠?,《素問》作“后世”。

  著之骨髓,藏之肝肺,

  言貴而秘之。

  歃血而受,不敢妄泄,

  歃,□輒反,歠也。言敬之誠也。

  編者按:“妄”字,仁和寺本誤作“不”,今據(jù)《素問》改。注“歠”字殘缺,玩其剩處,當(dāng)為“歠”字,復(fù)考《說文·欠部》:“歃,歠也。”于義正合?!拜m”前所缺一字,謹(jǐn)擬作“山”?!熬础?,原本殘右半部,謹(jǐn)據(jù)文義補(bǔ)。

  令合天道,必有終始,

  所為契理,隨變而益。

  上應(yīng)天光星辰歷紀(jì),

  合于□□。

  編者按:注所缺二字,玩其殘形,似“三光”二字。

  下副四時(shí)五行,貴賤更互,

  順氣而變。

  編者按:“四時(shí)”、“賤更互”五字,殘缺不完,謹(jǐn)依《素問》補(bǔ)入。

  冬陰夏陽,以人應(yīng)之奈何?愿聞其方。

  請人同其數(shù)。

  編者按:“夏”,仁和寺本誤作“復(fù)”;“奈何”二字殘,均據(jù)《素問》補(bǔ)改。注“請人同其數(shù)”,費(fèi)解,考下文楊注“重請人之合道之?dāng)?shù)也”,疑“同”為“合”之誤。

  岐伯對曰:妙乎哉問也!此天地之至數(shù)也。

  前陰陽之□□,天地至理之?dāng)?shù)也。

  編者按:“至數(shù)也”,“也”字《素問》無。注“陽”字殘缺下半部,依其殘形,謹(jǐn)擬作“陽”。

  黃帝曰:愿聞天地之至數(shù),合于人形,血?dú)馔ǎ詻Q死生,為之奈何?

  重請人之合道之?dāng)?shù)也。

  編者按:“黃帝曰”《素問》無“黃”字,下同,不再舉?!疤臁?,仁和寺本誤作“矢”,據(jù)《素問》改?!昂巍弊謿埲保?jǐn)據(jù)《素問》補(bǔ)。

  岐伯對曰:天地之至數(shù),始于一,終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應(yīng)九野。

  言三部各有三,數(shù)合于九野也。

  編者按:注“部”字原缺,今依文義補(bǔ)。

  故人有三部,部各有三候,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diào)虛實(shí),而除邪疾。

  人身分為三部,部各有三,故為九候,以決死生。因之以候百病,得調(diào)虛實(shí)。

  編者按:“各有三候”,《素問》無“各”字?!罢{(diào)虛實(shí)”三字,仁和寺本殘缺不完,謹(jǐn)依《素問》補(bǔ)。注“百”字殘缺,謹(jǐn)依經(jīng)文之義補(bǔ)。

  黃帝曰:何謂虛實(shí)?岐伯對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必指而道之,乃以為真。

  詳□□身,以道九候所候之臟也。

  編者按:“何謂”,仁和寺本誤作“謂何”,今據(jù)《素問》改?!疤搶?shí)”二字疑誤,《素問》及《甲乙經(jīng)》均作“三部”,與以下文義相合?!坝邢虏浚兄胁?,有上部”,《甲乙經(jīng)》作“上部,中部,下部”?!坝腥艘病?,《素問》、《甲乙經(jīng)》無“也”字?!暗乐?,《素問》作“導(dǎo)之”?!氨刂付乐?,乃以為真”,《甲乙經(jīng)》無。注“詳”后殘缺二字,似“析于”二字,待考。

  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

  身為三部,頭為天也;咽下膈上至手為人;膈下至足,以為地也。三部之中各復(fù)有三,故有九處。地中之上,肝為尺也,足厥陰脈為□,□□□也,□之下腎□地也,足少陰脈為□□□□□□□□地之中脾,為人也。足大陰脈、足陽明脈為人,以候□□臟腑也。胃為五臟資糧,吉兇在胃,故□□候之也。

  編者按:此段之前,《素問》有“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绷郑都滓医?jīng)》同,惟無六“也”字。注“各復(fù)有三”,“有”,仁和寺本誤作“友”,據(jù)文義改。

  黃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對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

  人中之上,肺為天也。手太陰脈為尺,以候肺臟也。人中之下,胸中之氣,以為地也。手陽明脈為地,以候胸中氣。汝之氣,手陽明脈主氣,故①候胸中氣也,人中之中,心為人也,手少陰脈人以候心臟也。

  編者按:“岐伯對曰”,“對”字《素問》無。自“黃帝曰”至“亦有人”,《甲乙經(jīng)》無?!疤欤嘤小比?,仁和寺本殘缺,謹(jǐn)依《素問》補(bǔ)。注“以候心臟也”,“臟”字殘缺左半部“月”旁,謹(jǐn)依文義補(bǔ)?!叭曛畾狻?,費(fèi)解,疑有誤。

 ?、偃屎退卤咀浴肮省弊制?,有大塊空白,白處有小字曰:“首二紙缺”??枷挛摹昂蛐刂兄畾庖病钡?,與“故”字之前文字相連屬,蓋無佚文也。

  黃帝曰:候之上部奈候?岐伯對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

  天中之上,頭角之氣,以為天也。兩額動脈為尺,以候頭角之氣。頭角,謂是頭之兩額角也。足少陽脈起目兌眥,上抵角;足陽明脈從上關(guān)上角,循發(fā)際。二脈皆至額角?!睹魈媒?jīng)》雖不言脈動,額角惟有此二脈也。此經(jīng)兩額動脈以候頭角之氣,即知此二脈動也。又人額角并有動脈,即其信也。天中之下,口齒之氣,以為地也。兩頰動脈為地,以候口齒之氣。足陽明脈□頤后,動在大迎之中,循頰車,故以為候也。天中之中,耳目之氣,以為人也。耳前動脈為人,以候耳□之氣。手□□□□□□□少陽二脈會于耳前,目后和窌穴□而動,故以為候。

  編者按:自“黃帝曰”至“亦有人”,《甲乙經(jīng)》無。“天以候”,《甲乙經(jīng)》作“上部天以候”?!昂蛑喜磕魏巍保端貑枴纷鳌吧喜恳院魏蛑?;“岐伯對曰”,《素問》無“對”字。注“頤后”之前所缺一字,謹(jǐn)擬作“循”?!耙院蚨焙笏敝郑?jǐn)擬作“目”。

  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合則為九,

  人身分為三部:頭上法天,天有三部;從膈以下法地,地有三部;膈上胸中法人,人有三部。故合有九之也。

  編者按:“三而成天”,“而”字殘;“三而成地”,“成”字缺。均依《素問》補(bǔ)。

  編者按:“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甲乙經(jīng)》無?!昂蟿t為九”之上,《素問》、《甲乙經(jīng)》有“三而三之”四字。

  九分為九野,九野九臟。故神臟五,形臟四,故為九臟。

  《呂氏春秋》云:“天有九野,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方曰昊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東南方曰陽天,是謂九天之分?!苯翊司乓耙晕迳衽K及四形臟以為九野之分也。五臟藏神,故膽藏□汁,大腸、小腸、胃及膀胱并藏水谷,不同三焦無形,故曰形□□□□□□□□□,故不入四臟。又,頭角一,口齒二,耳目三,胸中四,并有其形,各藏其氣,或曰形臟,并五神臟,合為九臟,以為九野也。

  編者按:“九野九臟”,《素問》、《甲乙經(jīng)》作“九野為九臟”?!肮蕿榫排K”,《素問》、《甲乙經(jīng)》作“合為九臟”。注“五神臟及”,“神”字缺,謹(jǐn)據(jù)文義補(bǔ)。

  五臟以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

  人之為形,譬諸草木,根莖先變,而枝隨之。五臟將敗,是知必然之期矣。

  編者按:“以”,《素問》、《甲乙經(jīng)》作“已”。

  黃帝曰:以候奈何?岐伯對曰: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diào)其氣之虛實(shí),實(shí)則瀉之,虛則補(bǔ)之。必先去其血脈,而后調(diào)之,無問其病,以平為期。

  色未夭前,肥而實(shí)者,調(diào)而瀉之;□□□□,調(diào)□補(bǔ)之。補(bǔ)瀉之前,必先去其絡(luò)□□□,然后行于針?biāo)?,補(bǔ)瀉道也。

  編者按:“岐伯對曰”,《素問》無“曰”字,《甲乙經(jīng)》無“岐伯對”三字?!皢枴弊?,仁和寺本殘缺下半部,據(jù)《素問》補(bǔ)。注“瀉之”后所缺四字,謹(jǐn)擬作“病而虛者”;“補(bǔ)之”前所缺一字,謹(jǐn)擬作“而”字?!敖j(luò)”后所缺三字,謹(jǐn)擬作“脈之血”。

  黃帝曰:決死生奈何?岐伯對曰:形盛脈細(xì),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

  決于死生,凡有十八候,其形□盛□診三部死候,并皆□小□□,中氣少,不足以息,是形勝氣,其人性命是危,一也。其形痟瘦,診三部脈皆虛大,胸中呼吸氣多,是氣勝形為死,二也。

  編者按:①“岐伯對曰”,“對”字《素問》無,《甲乙經(jīng)》作“曰”。注“決于死生”,“于(於)”字原殘右半部,據(jù)文義補(bǔ)?!笆弊趾笤币蛔?,據(jù)楊上善下文“戴目而死,為十八也”,謹(jǐn)擬作“八”。“性命是?!保笆恰弊忠蔀椤白恪弊种`。又按:自篇首至此,為本次從仁和寺本所補(bǔ),以下仍接蕭氏原本。

 ?、俅颂幵小?/p>

  平按:以上從《素問·三部九候論》及《甲乙經(jīng)·三部九候篇》補(bǔ)入。”一句。因今從仁和寺本補(bǔ)入《太素》經(jīng)文及楊注,故刪之。

  形氣相得者生;

  形盛氣盛、形瘦氣細(xì)者得生,三也。

  參伍不調(diào)者??;

  謂其人形氣,有時(shí)相得,有時(shí)不相得,參類品伍不能②調(diào)者,其人有病,四也。

 ?、凇澳堋?,蕭本原作“得”。今據(jù)仁和寺本改。

  以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三部九候不得齊一,各各不同,相失故死,五也。

  平按:《素問》、《甲乙》無“以”字。

  上下左右之脈相應(yīng)參舂者病甚;

  三部九候之脈,動若引繩□□①前后也。今三部在頭為上,三部在足為下,左手三部為左,右手三部為右,脈之相應(yīng)參動,上下左右,更起更息,氣有來去,如碓舂不得齊一(又舂,其脈上下參動,東恭反),所以病甚,六也。

  平按:《素問》、《甲乙》“參”上有“如”字。

 ?、佟耙K”后所缺二字,仁和寺本亦殘,細(xì)玩其殘筆,似“不可”二字。

  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shù)者死;

  上下左右動脈各無次第,數(shù)動脈不可得者,脈亂故死,七也。

  中部之候雖獨(dú)調(diào),與眾臟相失者死;

  肺心胸中以為中部,診手太陰、手陽明、手少陰,呼吸三脈調(diào)和,與上下部諸臟之脈不相得者為死,八也。

  平按:“眾”,袁刻作“諸”。

  中部之候相減者死;

  中部手大陰、手陽明、手少陰三脈動數(shù),一多一少,不相同者為死,九也。

  目內(nèi)陷者死。

  五臟之精皆在于目,故五臟敗者為目先陷,為死也。以上十候,決死生也。

  黃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

  病之所在,在于死生,與決死生,亦不易也,但決有多端,故復(fù)問也。

  岐伯對曰:察其九候,獨(dú)小者病,獨(dú)大者病,獨(dú)疾者病,獨(dú)遲者病,獨(dú)熱者病,獨(dú)寒者病,脈獨(dú)陷者病。

  以次復(fù)有一十八候,獨(dú)小大等即為七也。九候之脈,上下左右均調(diào)若一,故偏獨(dú)者為病也。

  平按:“察”下,《素問》、《甲乙》無“其”字。

  以左手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當(dāng)踝而彈之,其應(yīng)過五寸以上□②然者不??;

  脈和調(diào)也。人當(dāng)內(nèi)踝之上,足大陰脈見,上行至內(nèi)踝上八寸,交出厥陰之后,其脈行胃氣于五臟,故于踝上五寸,以左手按之,右手當(dāng)踝彈之,左手下□③調(diào)動,其人不病,為候八也?!酢?,動不盛也?!?,而勉反。

  平按:《素問》“左手”下有“足”字,《甲乙》有“于左足”三字。“按之”上,《素問》無“而”字,下有“庶”字;“右手”下有“足”字?!啊酢薄端貑枴贰ⅰ都滓摇纷鳌叭淙洹?。又檢《素問》宋臣林億等引全元起注云:“內(nèi)踝之上,陰交之出,通于膀胱,系于腎,腎為命門,是以取之,以明吉兇。今文少一'而’字,多一'庶’字及'足’字。王注以手足皆取為解,殊為穿鑿。當(dāng)從全元起注舊本及《甲乙經(jīng)》為正。”

 ?、谌诵l(wèi)本注曰:□,疑此下當(dāng)重一“□”字,楊注“□□,動不盛也?!薄端貑枴?、《甲乙》均作“蠕蠕”。

 ?、弁献?。

  其應(yīng)疾中手渾渾然者??;

  彈之,左手之下渾渾動而不調(diào)者病,其候九也。

  中手徐徐者病,其應(yīng)上不能至五寸者,彈之不應(yīng)者死;

  足大陰血?dú)馕⑷?,彈之徐徐者有?。徊恢廖宕?,不?yīng)其手者為死,十也。

  平按:“徐徐”下,《素問》、《甲乙》有“然”字。

  脫肉身不去者死;

  去者,行也。脫肉羸瘦,身弱不能行者為死,十一也。

  平按:原鈔無“不”字,據(jù)本注應(yīng)有,《素問》、《甲乙》均作“不去”,謹(jǐn)補(bǔ)入。

  中部乍疏乍數(shù)者死;

  中部,謂手太陰、手陽明、手少陰。乍有疏數(shù)為死,十二也。

  其脈代而勾者,病在絡(luò)脈;

  中部之脈,手太陰,秋脈也;手少陰,夏脈也。秋脈王時(shí),得于脾脈,土來乘金,名曰虛邪,故為病也。夏脈王時(shí)得脾脈者,土來乘火,名曰實(shí)邪,故為病也。夏脈其病皆在絡(luò)脈,可刺去血,為病十三也。

  平按:“其脈代”三字,《甲乙》作“代脈”二字。

  九候之相應(yīng)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則病,二候后則病甚,三候后則病危。所謂后者,應(yīng)不俱也。察其病臟,以知死生之期;

  九候上下動脈,相應(yīng)若一,不得相失,忽然八候相應(yīng)俱動,一候在后,即有一失,故病。二候在后,不與七候俱動,即為二失,故病甚也。三候在后,不與六候俱動,即為三失,故病危也。三候在后為病,宜各察之,是何臟之候,候之即知所候之臟,病有間甚,死生之期。三候在后為病有三失,為十六也。

  平按:《素問》、《甲乙》“病臟”作“腑臟”。

  必先知經(jīng)脈,然后知病脈,真臟脈見勝者死;

  欲依九候察病,定須先知十二經(jīng)脈及諸絡(luò)脈行所在,然后取于九候,候諸病脈,有真臟脈,無胃氣之柔,獨(dú)勝必當(dāng)有死,為十七也。

  平按:“勝者死”《素問》作“者勝死”,《甲乙》作“者邪勝死也”五字。注“無胃氣”,“無”字袁刻誤作“見”。

  足大陽氣絕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

  足大陽脈,從目絡(luò)頭至足,故其脈絕,腳不屈伸,戴目而死,為十八也。

  黃帝曰:冬陰夏陽奈何?

  九候之脈并沉細(xì)絕微,為陰也,然極于冬分,故曰冬陰;九候之脈盛躁喘數(shù),故為陽也,極于夏分,故曰夏陽。請陳其理也。

  岐伯對曰:九候之脈,皆沉細(xì)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

  深按得之,曰沉。動猶引線,曰細(xì)。來如斷繩,故曰懸絕。九候之脈皆如此者,陰氣勝。陽氣外絕,陰氣獨(dú)行,有里無表,死之于冬,陰極時(shí)也。夜半死者,陰極時(shí)也。此一診也。

  盛躁而喘數(shù)者為陽,主夏,以日中死;

  其氣洪大,曰盛。去來動疾,曰躁。因喘數(shù)而疾,故曰喘數(shù)。九候皆如此者,皆陽氣勝。陰氣內(nèi)絕,陽氣獨(dú)行,有表無里,死之于夏,陽極時(shí)也。日中死者,陽極時(shí)也。此為二診。

  是故寒熱者,以平旦死;

  脾病寒熱,死于平旦,平旦木也,木克于土,故脾病至平旦死,此為三診也。

  平按:“是故寒熱者,以平旦死”九字,原鈔在注“二診”下,均作小字,混入注中,應(yīng)據(jù)《素問》、《甲乙》作經(jīng),方與本注“三診”之義合。袁刻于九字中,依《素問》、《甲乙》加一“病”字,作大字,移刻,與上經(jīng)文“以日中死”相連,復(fù)于二診下,仍存此九字于注中,既嫌重復(fù),亦失真相。茲于注“二診”下,將原鈔小字,改書大字作經(jīng),庶上注二診,下注三診,眉目朗然。又“寒熱”下,《素問》、《甲乙》有“病”字。“寒熱”上,《甲乙》無“是故”二字。

  熱中及熱病,以日中死;

  肺中熱、傷寒熱病,皆是陽病,故死于日中陽極時(shí)也,此為四診也。

  平按:“病”下,《素問》、《甲乙》有“者”字。注“日中”二字,袁刻重;“極”下,脫“時(shí)”字。

  風(fēng)病者,以日夕死。

  風(fēng)為肝病,酉為金時(shí),金克于木,故日夕死,此為五診也。

  平按:“風(fēng)病”《素問》、《甲乙》作“病風(fēng)”。

  病水者,以夜半死;

  水病,陰病也。夜半子時(shí),陰極死也。此為六診。

  其脈乍疏乍數(shù),乍遲乍疾,以日乘四季死,

  脾者土也,王于四季,平和時(shí),脈在中宮,靜而不見,有病見時(shí),乍疏乍數(shù),故以日乘四季時(shí)死也。

  平按:《素問》“疾”下有“者”字,無“以”字,《甲乙》有“者”字。

  形肉已脫,九候雖調(diào)猶死。

  土為肉也,肉為身主,故脈雖調(diào),肉脫故死,此為七診也。

  平按:《甲乙》“調(diào)”下有“者”字。

  七診雖見,九候皆順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風(fēng)氣之病及經(jīng)間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fā)噦噫。

  雖有七診死征,九候之脈順?biāo)臅r(shí)者,謂之不死。言七診見脈順生者,謂風(fēng)及氣并經(jīng)脈間有輕之病,見征似于七診,非真七診,所以脈順得生。若有七診,其脈復(fù)敗,不可得生。五臟先壞,其人必發(fā)噦而死也。

  平按:《素問》“順”作“從”。“經(jīng)間”《素問》、《甲乙》作“經(jīng)月”。

  必審問其故,所始、所病與今之所方病,

  候病之要,凡有四種:一者望色而知,謂之神也:二者聽聲而知,謂之明也;三者尋問而知,謂之工也;四者切脈而知,謂之巧也。此問有三:一問得病元始,謂問四時(shí)何時(shí)而得,飲食男女因何病等;二問所病,謂問寒熱痛熱痛癢諸苦等;三問方病,謂問今時(shí)病將作種種異也。

  平按:“其故,所始、所病”《素問》、《甲乙》作“其所始病”。

  而后切循其脈,

  先問病之所由,然后切循其脈,以取其審。切,謂切割,以手按脈,分割吉兇;循,謂以手切脈,以心循歷脈動所由,故曰切循其脈也。

  平按:“切”上,《素問》有“各”字。注“分割”,袁刻作“分別”。

  視其經(jīng)絡(luò)浮沉,

  經(jīng),謂十二經(jīng)并八奇經(jīng)。絡(luò),謂十五大絡(luò)及諸孫絡(luò)。切循之道,視其經(jīng)脈浮沉,絡(luò)脈浮沉,沉者為陰,浮者為陽,以知病之寒溫也。

  以上下逆順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脈遲者病,脈不往來者死,皮膚著者死。

  上,謂上部;下,謂下部。亦上,謂咽之左右;下,謂手之左右。寸口脈從臟起,下向四肢者,名之為順;脈從四肢,上向臟者,稱之為逆。切循上下順逆之脈,疾行應(yīng)數(shù),謂之不??;上下有失,遲不應(yīng)數(shù),謂之病也。手之三陰為往,三陽為來,足之三陽為往,三陰為來。皆不往來,謂之死也。人之氣和,皮肉相離;絕勁強(qiáng)相著者,死也。

  平按:“順”《素問》、《甲乙》作“從”?!巴毕拢都滓摇酚小安弧弊?。

  黃帝曰:其可治者奈何?

  前帝所言,多有死候,故問有病可療者,三也。

  岐伯對曰:經(jīng)病治其經(jīng),孫絡(luò)病者治其孫絡(luò),

  以下言有可療病也。邪在經(jīng)者取其經(jīng),邪在孫絡(luò)取孫絡(luò)也。

  平按:《素問》“治其孫絡(luò)”作“治其孫絡(luò)血”?!都滓摇窡o二“孫”字。

  血病身有痛者而治其經(jīng)絡(luò)。

  大經(jīng)大絡(luò)共為血病,身體痛者,經(jīng)與大絡(luò)皆治之也。

  平按《甲乙》無“血病”二字。袁刻“病”誤作“痛”。

  真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脈則繆刺之。

  真,正也。當(dāng)臟自受邪,病不從傳來,故曰正病。奇邪,謂是大經(jīng)之上奇大絡(luò)也。宜行繆刺,左右平取也。

  平按:“真病”《素問》、《甲乙》作“其病”。

  留瘦不移,節(jié)而刺。

  留,久也。久瘦有病之人,不可頓刺,可節(jié)量刺之。

  平按:“刺”下,《素問》、《甲乙》有“之”字。

  上實(shí)下虛者,切順之,索其結(jié)絡(luò)脈,刺出其血以通之。

  上實(shí)下虛,可循其經(jīng)絡(luò)之脈,血之盛者,皆刺去其血,通而平之。

  平按:“切”上,《素問》、《甲乙》無“者”字;“切”下有“而”字。“順”《素問》作“從”。“以通之”《素問》作“以見通之”,《甲乙》作“以通其氣”。

  瞳子高者大陽不足,戴眼者大陽絕,此決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

  大陽之脈為目上綱,故大陽脈足,則目本視也;其氣不足,急引其精,故瞳子高也;其脈若絕,瞼精痿下,故戴目也。此等皆是決生死之大要,不可不察也。

  手指及手外踝上五寸指間留針。

  前大陽不足及足太陽絕者,足大陽脈也;此療乃是手大陽脈者,以手之大陽,上下接于目之內(nèi)眥,故取手之大陽療目高、戴也,取手小指端及手外踝上五寸小指之間也。

  平按:“留”上,《素問》無“間”字。此節(jié)《素問》注謂錯(cuò)簡文。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也;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也。

  上部之天,兩額足少陽、陽明二脈之動,候頭角氣。上部之地,兩頰足陽明在大迎中動,候口齒氣。上部之人,目后耳前,手大陽、手少陽、足少陽三脈在和窌中動,候耳目之氣也。

  中部天,手大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

  中部之天,手大陰脈動,在中府、天府、俠白、尺澤四處,以候肺氣。中部之地,手陽明脈,檢經(jīng)無動處,呂廣注《八十一難》云:“動在口邊,以為候者,候大腸氣。”中部之人,手少陰動,在極泉、少海二處,以候心氣也。

  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大陰也。

  下部之天,足厥陰脈動,在曲骨、行間、沖門三處,以候肝氣。下部之地,足少陰脈動,在大溪一處,以候腎氣。下部之人,足大陰脈動,在中府、箕門、五里、陰廣①、沖門、云門六處,以候脾氣。十二經(jīng)脈,手心主無別心臟,不入九候。手大陽、手少陽、足大陽、足少陽、足陽明,此五皆是五臟表經(jīng),候臟知表,故不入越于九候也。

  平按:自“上部天”至“下部人,足太陰也”,《素問》新校正依《甲乙經(jīng)》編次移前。

 ?、佟皬V”,人衛(wèi)本注曰:據(jù)《甲乙》卷三第三十一,疑“廉”之誤。

  四時(shí)脈形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六第十九《玉機(jī)真臟論篇》,又見《甲乙經(jīng)》卷四《經(jīng)脈》第一上篇。

  黃帝問岐伯曰:春脈如弦,何如而弦?岐伯曰:春脈者肝脈也,東方木也,萬物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濡弱軟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

  凡人之身,與天地陰陽四時(shí)之氣皆同,故內(nèi)身外物雖殊,春氣俱發(fā)。肝氣春王,故春脈來,比草木初出。其若琴弦之調(diào)品者,不大緩,不大急,不大虛,不大實(shí),不澀不曲。肝氣亦然,濡潤、柔弱、軟小、浮虛、輕滑、端直,而尺部之上長至一寸,故比之弦。軟,如遄反。

  平按:《素問》、《甲乙》“濡弱”作“輕虛”。注“調(diào)品”,袁刻作“調(diào)和”。

  黃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實(shí)而強(qiáng),此謂大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shí)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其春脈堅(jiān)實(shí)勁直,名為來實(shí)而強(qiáng),此為春脈少陽有余,邪在膽腑少陽,故曰在外。一曰“而弦”,疑非也。其春脈厥陰脈來,雖然不實(shí)而更微弱,此為不足,邪在肝臟厥陰,故曰在中也。

  黃帝曰:春脈大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大過則令人喜忘,忽忽眩冒而癲疾;

  春脈大過,以邪在膽少陽,少陽之脈循胸里屬膽,散之上肝貫心,又抵角上頭,故喜忘、忽忽眩冒而癲也。

  平按:“喜忘”《素問》、《甲乙》作“善忘”,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木大過,甚則忽忽善怒。'忘’當(dāng)作'怒’?!?/p>

  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黃帝曰:善哉。

  肝虛則胸痛引背,兩脅胠滿,皆肝臟病也。胠,去居反。腋下三寸以下,脅也;脅下至八間之外,胠也。

  平按:“胸痛”《甲乙》作“胸滿”,注云:“一作痛。”注“胸痛”,“胸”字袁刻誤作“胃”。

  黃帝問岐伯曰:夏脈如鉤,何如而鉤?岐伯對曰:夏脈者心脈也,南方火也,萬物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

  夏陽氣盛,萬物不勝盛長,遂復(fù)垂下,故曰鉤也。夏脈從內(nèi)起,上至于手,不勝其盛,回而衰遲,故比之鉤也。

  黃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大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

  來去俱盛,大陽氣盛也,邪在少陽大陽,故曰在外也。其來不盛,陽氣有衰,脈行衰遲,去反盛者,陰氣盛實(shí),病在心臟也,故曰病在中。

  平按:《素問》新校正云:“詳越人肝、心、肺、腎四臟脈,俱以強(qiáng)實(shí)為太過,虛微為不及,與《素問》不同?!?/p>

  黃帝曰:夏脈大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大過則令人身熱而骨痛,為浸淫;

  腎主骨,水也。今大陽大盛,身熱乘腎,以為微邪,故為骨痛。浸淫者,滋長也。

  平按:“骨痛”《素問》作“膚痛”。

  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噬唾,下為氣。黃帝曰:善哉。

  陽虛陰盛,故心煩也。心脈入心中,系舌本,故上見噬唾。噬,市滯反,謂嚼唾也。氣,謂廣腸泄氣也。

  平按:《素問》“噬”作“咳”;“氣”下有“泄”字,《甲乙》同。

  黃帝問于岐伯曰:秋脈如浮,何如而???岐伯對曰:秋脈者肺脈也,西方金也,萬物所以收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其氣來急去皆散,故曰浮,反此者病。

  秋時(shí)陽氣已衰,陰氣未大,其氣輕虛,其來以急,其去浮散,故曰如浮也。

  平按:《素問》、《甲乙》“收”下有“成”字;“其氣來急去皆散”作“來急去散”。

  黃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毛而中央堅(jiān),兩傍虛,此謂大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其脈來如以手按毛,毛中央堅(jiān),此為陽盛,病在大腸手陽明,故曰在外。如手按毛,毛中央微,肺氣衰微,故曰在中也。

  黃帝曰:秋脈大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大過則令人氣逆而背痛溫溫然;

  腑陽氣盛,則氣逆連背痛。溫溫然,熱不甚也。

  平按:《素問》、《甲乙》“氣逆”作“逆氣”;“溫溫”作“慍慍”。

  其不及,則令人喘呼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黃帝曰:善哉。

  肺氣不足,喘呼咳而上氣,唾而有血,下聞胸中喘呼氣聲也。

  平按:“呼”下,《素問》有“吸少氣”三字,《甲乙》有“少氣”二字。

  黃帝問于岐伯曰:冬脈如營,何如而營?岐伯對曰:冬脈腎脈也,萬物所以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反此者病。

  營,聚也。謂萬物收藏歸根,氣亦得深搏骨,沉聚內(nèi)營,故曰如營也。

  平按:“萬物”上,應(yīng)脫“北方木也”四字,依前春、夏、秋三段經(jīng)文,故有東方木、南方火、西方金等句,宜據(jù)《素問》、《甲乙》補(bǔ)入?!俺烈圆薄都滓摇纷鳌俺烈藻Α保础端貑枴沸滦U疲骸安?dāng)從《甲乙經(jīng)》作濡。以脈沉而濡,濡,古'軟’字,乃冬脈之平調(diào)脈;若沉而搏擊于手,則冬脈之太過脈?!庇忠饺嗽疲骸岸}石者,北方水也,萬物之所藏,盛冬之時(shí),水凝如石,故其脈來沉濡而滑,故曰石也。”

  黃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大過,病在外;

  其脈如石,以為平也。彈石,謂令①石脈上來彈手,如石擊手,如彈之以石,謂腎大陽氣有余,病在膀胱大陽,故曰在外也。

 ?、佟傲睢?,人衛(wèi)本注曰:準(zhǔn)前“夏脈太過”注文,疑“今”之誤。

  其氣去如毛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腎氣不足,故其氣去,按之如按于毛,病在于腎,故曰在中。一曰“如數(shù)”也。

  平按:“如毛”《素問》、《甲乙》作“如數(shù)”。

  黃帝曰:冬脈大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大過則令人解□、腹痛而少氣不欲言;

  大過,足大陽盛,大陽之脈行頭背腳,故氣盛身解□也。解,音懈?!?,相傳音亦,謂怠惰運(yùn)動難也。大陽既盛,腎陰氣少,氣少故不欲言也。

  平按:“腹痛”《素問》、《甲乙》作“脊脈痛”。

  不及則令人心如懸病饑,脊中痛,少腹?jié)M,小便變。黃帝曰:善哉。

  腎脈上入于心,故腎虛心如懸狀,如病于饑。當(dāng)脊中腎氣不足,故痛也。又小腹虛滿,小便變色也。

  平按:“心如懸病饑”《素問》、《甲乙》作“心懸如病饑”?!梆嚒毕?,《素問》有“□中清”三字?!都滓摇窡o“脊中痛”以下三句。

  黃帝曰:四時(shí)之序,逆順之變異矣,然脾脈獨(dú)何主乎?

  四時(shí)四臟氣,候脈之逆順、弦鉤浮營、大過不及等,變異多端,已聞之矣。然四臟之脈于四時(shí)而王,未知脾脈獨(dú)主何時(shí)也。

  平按:《素問》“順”作“從”。

  岐伯曰:脾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

  孤,尊獨(dú)也。五行之中,土獨(dú)為尊,以王四季。脾為土也,其味甘淡,為酸苦辛咸味液,滋灌四傍之臟,其脈在關(guān)中宮,獨(dú)四時(shí)不見,故不主時(shí)也。

  黃帝曰:然則脾之善惡,亦可得見乎?岐伯曰:善者不可見,惡者可見。

  善,謂平和不病之脈也。弦、鉤、浮、營四脈見時(shí),皆為脾胃之氣滋灌俱見,故四臟脈常得和平。然則脾脈以他為善,自更無善也,故曰善者不可見也。惡者,病脈也。脾受邪氣,脈見關(guān)中,診之得知,故曰可見也。

  平按:注“惡者病脈也”五字,袁刻脫。

  黃帝曰:惡者何如可見也?岐伯曰:其來如水流者,此謂大過,病在外;其來如鳥之啄者,此謂不及,病在中。

  當(dāng)關(guān)指下有脈,如水之流動,即脾氣大過也,此陽氣病在胃足陽明,故曰在外。其脈來時(shí)如鳥啄指,此為脾虛受病,故曰在中。一曰“鳥距”,如鳥距隱人指也。

  平按:《素問》、《甲乙》“在外”下無“其來”二字;“啄”均作“喙”。

  黃帝曰:夫子之言脾之孤臟也,中央土也,以灌四傍,其大過與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大過則令人四肢不舉,

  胃氣雖盛,脾病不為行氣四肢,故曰四肢不舉也。

  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qiáng)。

  脾虛受病,不得行氣于九竅,故不通也。不行氣于身,故身重而強(qiáng)也。巨兩反。

  黃帝懼然起,再拜稽首,

  懼,敬起也。道大于天,故受道拜而稽首也。

  平按:“懼”《素問》作“瞿”。注“受道”二字,袁刻誤作“再”。

  曰:吾得脈之大要,天下至數(shù),

  弦、鉤、浮、營等脈,大過不及之理,名曰脈之大要。至數(shù),至理也。

  平按:《素問》“曰”下有“善”字。

  脈變,揆度奇恒,道在于一數(shù),神轉(zhuǎn)而不迴,迴則不轉(zhuǎn),乃失其機(jī),至數(shù)之要,迫近以微,

  唯是血?dú)庖幻},隨四時(shí)而變,故曰脈變。方欲切脈以求,謂之揆也。以四時(shí)度之,得其病變,謂之度也。有病不得以四時(shí)死者,曰奇也。得以四時(shí)死者,曰恒也。雖有此二種不同,道在一數(shù)。言一數(shù)者,謂之神轉(zhuǎn),神轉(zhuǎn)謂是神動而營,神而營者不可動①,曲而不動則失神臟機(jī)。機(jī),微也。故脈診至理,近機(jī)微也。

  平按:“脈”上,《素問》有“五色”二字;“神轉(zhuǎn)”上,《素問》無“數(shù)”字。注“謂是”,“是”字袁刻作“動”。

 ?、偃诵l(wèi)本注曰:動,疑“曲”之誤。

  著之玉版,藏之于府,每旦讀之,名曰生機(jī)。

  書而藏之,日日讀之,以為攝生機(jī)要,故曰生機(jī)也。

  平按:《素問》“于府”作“藏府”;“生機(jī)”作“玉機(jī)”。

  真臟脈形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見《素問》卷六第十九《玉機(jī)真臟論篇》,又見《甲乙經(jīng)》卷八第一《五臟傳病發(fā)寒熱篇》。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臟見,乃予之期日。

  骨為身干,人之將死,肉不附骨,遂至大骨亦無潤澤,故曰枯槁,即骨先死也。身之小肉皆脫,乃至大肉亦陷,即肉先死也。肺氣虛少,邪氣盈胸,故喘息不安也。喘息氣急,肩膺皆動,故曰動形也。肺病次傳,至肺再傷,故六月死也,此乃不至七傳者也。有前病狀,真臟未見,期六月死。真臟脈見,即與死期,不至六月也。古本有作“正臟”,當(dāng)是秦皇名“正”,故改為“真”耳,真、正,義同也。

  平按:“真臟”下,《素問》有“脈”字。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nèi)痛引肩項(xiàng),期一月死,真臟見,乃予之期日。

  內(nèi)痛,謂是心內(nèi)痛也。心腑手大陽脈從肩絡(luò)心,故內(nèi)痛引肩項(xiàng)也。心不受痛,受病不離一月,故一月死。真臟脈見,即不至一月,可即與死期也。

  平按:“真臟”下,《甲乙》有“脈”字。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nèi)痛引肩項(xiàng),身熱脫肉破□,真臟見,十月之內(nèi)死。

  此內(nèi)痛,即脾胃痛也。手少陽脈偏應(yīng)②三焦,脾胃即中焦也,上出缺盆上項(xiàng),故脾胃中痛引肩項(xiàng)也。脾主身肉,故脾胃病,身熱脫肉破□者也。□,其涢反。前之病狀,真臟未見,十月已上而死。真臟脈見,十月內(nèi)死,良以脾胃受于谷氣,故至十月而死也。

  平按:《甲乙》“身熱”作“痛熱”;“真臟”下有“脈”字。注“涢”,袁刻誤作“涓”;“已上”,袁刻作“以上”。

 ?、凇捌珣?yīng)”,人衛(wèi)本注曰:疑是“遍屬”之誤。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隨內(nèi)消,動作益衰,真臟未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臟,乃予之期日。

  腎腑足大陽脈,循肩髆內(nèi),故腎病,肩隨內(nèi)臟消瘦也。又兩肩垂下,曰隨。腎間動氣,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之原,故腎病,動運(yùn)皆衰也。腎間動氣強(qiáng)大,故真臟脈未見者,腎氣未是甚衰,所以期至一年。腎氣衰甚,真臟即見,故與之死日之期也。

  平按:《素問》“肩隨”作“肩髓”;“未見”作“來見”,新校正云:“當(dāng)作'未’字之誤?!薄捌谌铡?,袁刻作“日期”。注“動運(yùn)”,袁刻作“運(yùn)動”。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肉痛中不便,肩項(xiàng)身熱,破□脫肉,目眶陷,真臟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shí)則死。

  真臟脈見,少陽脈絕,兩目精壞,目不見人,原氣皆盡,故即立死。真脈雖見,目猶見人,得至土?xí)r而死也。

  平按:“肉痛”《素問》、《甲乙》作“腹內(nèi)痛”。注“土?xí)r”未詳,《素問》王注謂:“不勝之時(shí),謂于庚辛之月?!币越鹂四疽病?/p>

  急虛身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辟于隨溺,不可為期。

  四時(shí)虛邪,名曰經(jīng)虛。八風(fēng)從其虛之鄉(xiāng)來,令人暴病卒死,名急虛身。辟于隨溺,(辟,卑至反,除也)謂不得隨意溺也。如此急虛之病,亦有生者,故不可與為死期也。

  平按:“身”下,《素問》有“中”字?!都滓摇贰吧怼鄙嫌小爸小弊帧!氨儆陔S溺”《素問》作“譬于墮溺”,《甲乙》作“譬之墮溺”。

  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臟雖不見,猶死也。

  中于急虛,其脈絕而不來,有來一息脈五六至,不待肉脫及真臟見,必當(dāng)有死也。

  平按:“若”下,《甲乙》無“人”字?!端貑枴沸滦U疲骸鞍矗喝艘幌⒚}五六至,何得為死?必'息’字誤,當(dāng)作'呼’乃是?!?/p>

  平按:“一息五六至”,乃連上文脈絕不來而言,以脈絕不來,或來而不息五六至,復(fù)絕不來,此即經(jīng)所謂“不滿十動而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故真臟雖不見猶死。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凊凊然,如按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凊,寒也。如以衣帶盛繩,引帶不引繩,即外急也;引繩不引帶,即內(nèi)急也;繩帶俱引,即內(nèi)外急也。今真肝脈見,中外皆急,如人以手猶摩刀刃,中外堅(jiān)急,令人灑淅寒也。又如以手按瑟弦,急不調(diào)耎者,此無胃氣,即真肝脈也。青為肝色,白為肺色,是肺乘肝也。故青不澤也。肺主于氣,氣為身本,身之氣衰,即皮毛不榮,故毛折當(dāng)死也。

  平按:《素問》、《甲乙》“凊凊”作“責(zé)責(zé)”。注“猶摩”,“猶”字恐系“循”字傳寫之誤。

  真心脈至,堅(jiān)而揣,如循薏芑累累然,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薏,于極反。芑,義當(dāng)苡,即十①珠也。堅(jiān)而揣者,譬人以手循摩薏苡之珠累累然,堅(jiān)鉤無胃氣之柔,即真心脈也。赤為心色,黑為腎色,是腎乘心也,故赤不澤也。

  平按:“揣”《素問》作“搏”?!都滓摇贰皥?jiān)”作“緊”;“揣”作“搏”?!稗曹弧薄端貑枴纷鳌稗曹印保都滓摇纷鳌稗曹幼印?。

  ①“十”,人衛(wèi)本粒曰:疑“小”之誤

  真肺脈至,大而虛,如毛羽中人膚然,其色赤白不澤,毛折乃死。

  其真肺脈,如毛羽擲來,中人皮膚,大而浮虛者,毛無胃氣,即真肺脈也。赤為心色,白為肺色,是心乘肺也,故曰不澤也。

  平按:《素問》、《甲乙》“如”下有“以”字;“膚”下無“然”、“其”二字。

  真腎色至,揣而絕,如循彈石辟辟然,其色黃黑不澤,毛折乃死。

  揣,初委反,動也。其真腎脈至,如石彈指辟打指者,營無胃氣,即真腎脈也。黃為脾色,黑為腎色,是脾乘腎,故黑不澤也。

  平按:《素問》、《甲乙》“揣”作“搏”;“循”作“指”?!都滓摇反硕卧凇罢嫫⒚}”一段下。注“黃為脾色”,袁刻“為”作“色”。

  真脾脈至,弱而乍疏乍數(shù)然,其色青黃不澤,毛折乃死。

  真脾脈至,乍疏乍數(shù)也。疏,謂動稀也。數(shù),謂連動。此無胃氣,即真脾脈也。青為肝色,黃為脾色,是肝乘脾,故黃不澤也。

  平按:“色”上,《素問》、《甲乙》無“然”、“其”二字。

  諸真臟見者,皆死不治。

  臟脈獨(dú)見,以無胃氣,死故不療也。

  平按:《素問》、《甲乙》“臟”下有“脈”字。又按:《素問》此節(jié)下,新校正引楊注甚詳。

  四時(shí)脈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名曰逆四時(shí)”,見《素問》卷六第十九《玉機(jī)真臟論篇》,又見《甲乙經(jīng)》卷四《經(jīng)脈》第一下篇。自“黃帝問于岐伯曰:脈其四時(shí)”至“持脈之大法也”,見《素問》卷五第十七《脈要精微論篇》,《甲乙》同上。又自“是故陰盛則夢涉大水”至“肺氣甚則夢哀”,見《甲乙》卷六第八《正邪襲內(nèi)生夢大論》。自“春得秋脈”至末,見《素問》卷七第二十三《宣明五氣篇》,又見《甲乙》卷四《經(jīng)脈》第一中篇。

  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后其時(shí)。

  形之肥瘦,氣之大小,色之澤夭,脈之盛衰,病之新故,凡療病者,以此五診,診病使當(dāng),為合其時(shí),不當(dāng),為后其時(shí)也。

  形氣相得,謂之可治;

  形瘦氣大,形肥氣小,為不相得;形肥氣大,形瘦氣小,為相得也。

  脈色澤以浮,謂之易已;

  其病人五色,浮輕潤澤,其病易已。

  平按:《素問》無“脈”字。

  脈順?biāo)臅r(shí),謂之可治;

  四時(shí)王脈,皆有胃氣,無他來克,故曰順時(shí)。

  平按:“順”《素問》作“從”。

  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趣之以時(shí)。

  四時(shí)之脈皆柔弱滑者,謂之胃氣,依此療病,稱曰合時(shí)也。

  平按:“趣之以時(shí)”《素問》作“取之以時(shí)”,《甲乙》作“治之趨之,無后其時(shí)?!?/p>

  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shí)以堅(jiān),謂之益甚;脈逆四時(shí),謂之不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勿趣以時(shí)。

  此之四診,趣之為難,可明告病人,宜以變常設(shè)于療法,不得依常趣之以時(shí)也。

  平按:“謂之不治”《素問》作“為不可治”,無“勿趣以時(shí)”句?!都滓摇窡o“必察四難”以下十二字。

  所謂逆四時(shí)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shí),未有臟形,

  四時(shí)皆得勝來克己之脈,己脈懸絕沉澀,失四時(shí)和脈,雖未有病臟之形,不可療也。

  平按:“命曰”《甲乙》作“名曰”。

  春夏脈沉澀,秋冬而脈浮大,

  此脈反四時(shí)也。

  平按:《素問》、《甲乙》“春”上有“于”字。“浮大”下,《素問》有“名曰逆四時(shí)也”六字。

  病熱脈凊靜,

  熱病脈須熱而躁也,今反寒而靜。凊,寒也。

  平按:《素問》、《甲乙》無“凊”字。

  泄而脈大,

  人之泄利,脈須小細(xì),今為洪大也。

  脫血而脈實(shí)病在中,

  人之脫血,脈須虛弱,今反強(qiáng)實(shí),病在中也。

  而脈實(shí)堅(jiān)病在外。

  脫血脈實(shí)堅(jiān),病在外也。

  而脈不實(shí)堅(jiān)為難治,名曰逆四時(shí)。

  脫血而脈不實(shí)不堅(jiān),難療也。以上七診,皆逆四時(shí)也。

  平按:“為難治”《素問》作“皆難治”。又按:《素問》新校正云:“按《平人氣象論》云:'病在中脈虛,病在外脈澀堅(jiān)?!c此相反,此經(jīng)誤,彼論為得。自'未有臟形春夏’至此,與《平人氣象論》相重,注義備于彼?!?/p>

  黃帝問于岐伯曰:脈其四時(shí)動,奈何知?病所在,奈何知?病之所變,奈何知?病乍在內(nèi),奈何知?病乍在外,奈何知?請問此六者,可得聞乎?

  六,謂六問。此中唯有五問,當(dāng)是脫一問也。

  平按:《素問》“請”上無“知”字;“六”作“五”。據(jù)本篇下經(jīng)文“此六者持脈之大法”,應(yīng)作“六”。楊注云“當(dāng)是脫一問”,于義正合。

  岐伯對曰:請言其與天轉(zhuǎn)運(yùn)。

  量下答中,文當(dāng)有六,故為六合也。人身合天,故請言人身與天合氣轉(zhuǎn)運(yùn)之道也。

  平按:“與天轉(zhuǎn)運(yùn)”《素問》作“與天轉(zhuǎn)運(yùn)大也”。

  夫萬物之外,六合之內(nèi),天地之變,陰陽之應(yīng),

  萬物各受一形,自萬物一形之外,從于六合苞裹之內(nèi),皆是天地為其父母,變化而生,故萬物皆與天地之氣應(yīng)而合也。

  平按:《素問》無“夫”字?!都滓摇窡o“夫萬物之外”五字。

  彼春之暖,為夏之暑,

  春夏者,陰氣終始也。春之三月,陽氣之始,氣和日暖。夏之三月,陽盛暑熱,乃是春暖增長為之也。

  平按:注“陰氣終始”,“陰”字當(dāng)是“陽”字之誤。

  彼秋之急,為冬之怒,

  秋冬者,陰氣終始也。秋之三月,陰氣之始,風(fēng)高氣切,故名為急。冬之三月,陰氣嚴(yán)烈,乃是秋涼增長為之也。

  平按:“急”《素問》、《甲乙》作“忿”,王注云:“忿一作急?!弊ⅰ皻馇小?,“切”字恐是“勁”字之誤。

  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

  暖、暑、急、怒,是天之運(yùn)四氣變動。人之經(jīng)脈,與彼四氣上下變動亦不異也。春夏之脈,人迎大于寸口,故為上也;寸口小于人迎,故為下也。秋冬之脈,寸口大于人迎,故為上也;人迎小于寸口,故為下也。此乃盛衰為上下也,此答初問也。

  平按:注“秋冬之脈”至“故為下也”五句,袁刻脫,依原鈔補(bǔ)入。

  以春應(yīng)中規(guī),夏應(yīng)中矩,

  春三月時(shí),少陽之氣用,萬物始生未正,故曰應(yīng)規(guī)也。夏三月時(shí),大陽之氣用,萬物長正,故曰應(yīng)矩也。

  秋應(yīng)中衡,冬應(yīng)中權(quán)。

  秋三月時(shí),少陰之氣用,萬物長極,故曰應(yīng)衡也。冬三月時(shí),太陰之氣用,萬物歸根,故曰應(yīng)權(quán)也。

  平按:“衡”,原鈔作“沖”,注同,謹(jǐn)依《素問》、《甲乙》作“衡”。

  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

  冬至以后,陽氣漸長,故曰微上;陰氣漸降,故曰微下也。

  夏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下,陰氣微上。

  夏至以后,陰氣漸長,故曰微上;陽氣漸降,故曰微下也。

  陰陽有時(shí),與脈為期,期而相失,知脈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時(shí)。

  陰陽以有四時(shí),四時(shí)與脈為期,為期在于四時(shí)相得失處,即知四時(shí)之脈,分在四時(shí)之際,脈分四時(shí)有期,則死生之期可知,此答第二病所在也。

  平按:“知脈所分”,“知”字原鈔作“和”,謹(jǐn)依《素問》、《甲乙》及本注作“知”。

  微妙在脈,亦不可不察,察之有紀(jì),從陰陽始,

  欲知人之死生者,無勝察之妙,察脈綱紀(jì),必以陰陽為本也。

  平按:《素問》、《甲乙》無“亦”字。

  始之有經(jīng),從五行生,

  陰陽本始,有十二經(jīng)脈也。十二月經(jīng)脈,從五行生也。

  生之有度,四時(shí)為數(shù),

  五行生十二經(jīng)脈,各有法度。脈從五行生,木生二經(jīng)。足厥陰、足少陽也?;鹕慕?jīng),手少陰、手大陽、手厥陰、手少陽也。土生二經(jīng),足大陰、足陽明也。金生二經(jīng),手大陰、手陽明也。水生二經(jīng),足少陰、足大陽也。此為五行生十二經(jīng)脈。法度者,春有二經(jīng),夏有四經(jīng),季夏有二經(jīng),秋有二經(jīng),冬有二經(jīng),故十二經(jīng)脈以四時(shí)為數(shù)也。

  平按:《素問》“數(shù)”作“宜”,新校正云:“按《太素》宜作數(shù)?!?/p>

  循數(shù)勿失,與天地如一,得一之誠,以知死生。

  于寸關(guān)尺三部之中,循十二經(jīng)之脈,得其弦、鉤、浮、營,四時(shí)之氣而不失錯(cuò),與天地氣宜然為一,如此則能了知死生之期也。

  平按:“循數(shù)”《素問》作“補(bǔ)瀉”;“誠”作“情”。自“始之有經(jīng)”至“以知死生”,《甲乙》無此八句。

  是故聲合五音,色合五行,脈合陰陽。

  人之音聲,合于五音;人之形色,合于五行;人之脈氣,合于陰陽。此答第三知病之所變也。

  平按:注“知病”,“知”字原鈔作“之”,據(jù)上經(jīng)文宜作“知”。

  是故陰盛則夢涉大水恐懼,陽盛則夢大火燔灼,陰陽俱盛則夢相殺毀傷;上盛則夢飛揚(yáng)[平按:《素問》、《甲乙》無“揚(yáng)”字],下盛則夢墮墜;[平按:《素問》、《甲乙》無“墜”字。]甚飽則夢予,甚饑則夢??;肝氣甚則夢怒,肺氣甚則夢哀;[平按:“甚”《素問》、《甲乙》作“盛”。《素問》“哀”作“哭”,《甲乙》作“哭泣恐懼飛揚(yáng)”。]短蟲多則夢眾,長蟲多則夢相擊破傷。

  凡夢有三種:人有吉兇,先見于夢,此為征夢也;思想情深,此為想夢也;因其所病,見之于夢,此為病夢也。此十一種夢,皆病夢也,并因陰陽氣之盛衰、內(nèi)有饑飽、肝肺氣盛、長短蟲多以為夢也。此所以因傷致夢,即以夢為診也,此為夢診,可為四答之脫也。

  平按:《甲乙》無短、長“蟲多”二句,《素問》新校正云:“詳此二句,亦不當(dāng)出此,應(yīng)他經(jīng)脫簡文也?!?/p>

  是故持脈有道,虛靜為保。

  持脈之道,虛心不念他事,凝神靜慮,以為自保,方可得知脈之浮沉、氣之內(nèi)外也。

  平按:《甲乙》無“是故”二字;“?!弊鳌皩殹?。

  春日浮,如魚之游在皮;夏日在膚,沉沉乎萬物有余;

  春時(shí)陽氣初開,脈從骨髓流入經(jīng)中,上至于皮,如魚游水,未能周散。夏時(shí)陽氣榮盛,脈從經(jīng)溢入孫絡(luò)膚肉之中,如水流溢,沉沉盛長,萬物亦然,茂盛有余。此答第五病在外也。

  平按:“皮”《素問》、《甲乙》作“波”。

  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固密,君子居室。

  秋日陽氣從膚漸伏于內(nèi),故曰下膚。蟄蟲趣暖入穴,故曰將去。是時(shí)陰氣從內(nèi)出在皮膚,腠理將開也。冬日陽氣內(nèi)伏,蟄蟲閉戶固密,君子去堂居室,人之脈氣行骨,故持脈者深按得之。此答第六病乍在內(nèi)也。

  平按:“固”《素問》、《甲乙》作“周”。

  故曰:知內(nèi)者,按而紀(jì)之;知外者,終而①始之。

  秋冬脈氣為陰在內(nèi),故按得綱紀(jì);春夏脈氣為陽在外,故趣終得始②也。春夏之脈為秋冬脈終,即為陽之始也。

 ?、佟岸?,仁和寺本作“如”。

 ?、凇叭そK得始”,蕭本原作“趣得終始”。今據(jù)仁和寺本改。

  此六者,持脈之大法也。

  以為診脈大法。

  春得秋脈,夏得冬脈,秋得春脈,冬得夏脈,陰出之陽,陽病善怒不治,是謂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春得秋脈,夏得冬脈,皆賊邪來乘也。秋得春脈,冬得夏脈,雖是微邪來乘,以秋冬得之,陰出之陽交爭者,不療也。

  平按:《素問》“夏得冬脈”下,有“長夏得春脈”五字;“秋得春脈”作“秋得夏脈”;“冬得夏脈”作“冬得長夏脈”;“陰出”上有“名曰”二字,《甲乙》同。又《甲乙》“死不治”上無“命”字。

  人迎脈口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無勞用力也”,見《靈樞》卷八第四十八《禁服篇》,又見《甲乙經(jīng)》卷四《經(jīng)脈》第一上篇。自“雷公曰:病之益甚”至“傷于食飲”,見《靈樞》卷八第四十九《五色篇》,《甲乙》同上。自“一日一夜五十營”至“乍數(shù)乍疏也”,見《靈樞》卷二第五《根結(jié)篇》,《甲乙》同上。自“黃帝曰:氣口何以獨(dú)為五臟主氣”至“治之無功矣”,見《素問》卷三第十一《五臟別論篇》,又見《甲乙》卷二《十二經(jīng)脈絡(luò)脈支別》第一下篇。自“凡刺之道”至“取之其經(jīng)”,見《靈樞》卷二第九《終始篇》,又見《甲乙》卷五第五《針道終始篇》。自“人迎一盛”至“命曰關(guān)格”,又見《素問》卷三第九《六節(jié)藏象論篇》。自“黃帝問于岐伯曰:人病胃管”至“故胃管為癰。帝曰:善”,見《素問》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論篇》,又見《甲乙》卷十一第八《邪氣聚于下脘發(fā)內(nèi)癰篇》。自“安臥”至末,見《靈樞》卷十一第七十四《論疾診尺篇》,又見《甲乙》卷十一第六《五氣溢發(fā)消渴黃癉篇》。

  雷公問于黃帝曰:細(xì)子得之受業(yè),通九針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編絕,久者簡垢,然尚諷誦弗置,未盡解于意矣。

  南方來者,九針之道有六十篇,其簡之書,遠(yuǎn)年者編有斷絕,其近年者簡生塵垢,言其深妙,學(xué)久日勤,未能達(dá)其意也。

  平按:“遠(yuǎn)者”《靈樞》作“久者”二字。“近”、“遠(yuǎn)”二字,據(jù)注宜互易。

  外揣言渾束為一,未知其所謂也。

  揣,初委反,度也。渾,戶昆反,合也。束,總要也。五臟六腑吉兇善惡,其氣在內(nèi),循手大陰脈總合為一,見于寸口外部之中,可以手按度量,令人得知者,未通其意也。

  夫大則無外,小則無內(nèi),大小無極,高下無度,束之奈何?

  經(jīng)脈之氣,合天地之?dāng)?shù),與道通洞,苞裹六合,故大無外也。氣貫毫微,則小無內(nèi)也。然則無形不可以大小極,不可以高下測,欲以總為一者,殊不可知也。

  平按:注“與道通洞”四字,袁刻脫。

  士之才力,或有厚薄,知慮褊淺,不能博大深?yuàn)W,自強(qiáng)于學(xué)未若細(xì)子,細(xì)子恐其散于后世,絕于子孫也,敢問約之奈何?

  褊,鞭緬反。人之所學(xué),未若細(xì)子,惟恐其至道絕于后代,無及子孫,故問其要,傳之不朽也。細(xì)子者,雷公自謙之辭也。

  平按:“若”上,《靈樞》無“未”字。

  黃帝答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所禁坐私傳之也,割臂歃血為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齊乎![平按:“歃”,原作“□”,恐傳寫之偽,謹(jǐn)依《靈樞》作“歃”。“為盟”《靈樞》作“之盟”;“齊”作“齋”,下同。]雷公再拜而起曰:請聞命矣。于是乃齊宿三日而請?jiān)唬焊覇柦袢照?,?xì)子愿以受盟。黃帝乃與俱入齊室,割臂歃血。黃帝祝曰:今日正陽,歃血傳方,敢背此言者,必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細(xì)子受之。黃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書,曰:慎之慎之,

  上古貸季傳至岐伯,岐伯授之黃帝,故貸季為先師也。非其人不可授道,故須禁之坐私傳也。方,要道。以盟誓授人。

  吾為子言之。凡刺之理,經(jīng)脈為始,

  吾方愈病,各為其要,圣人雜合行之,以針為輕小,能愈大疾,故先言之。人之十二經(jīng)脈、奇經(jīng)八脈、十五絡(luò)脈經(jīng)絡(luò)于身,營衛(wèi)陰陽氣之經(jīng)墜,生之夭壽,莫不由之,故為始也。

  平按:注“墜”字,恐系“隧”字傳寫之誤。

  營其所行,知其度量,

  刺之理者,必須經(jīng)營循十二經(jīng)諸絡(luò)脈等所行之氣,并知脈之長短度量也。

  平按:注“脈之長短”,“脈”字袁刻誤作“肺”。

  內(nèi)次五臟,別其六腑,

  從于臟腑,流出經(jīng)脈行身外,故臟腑稱內(nèi),知內(nèi)之道,先次五臟內(nèi)中之陰,次別六腑內(nèi)中之陽也。

  平按:注“知內(nèi)”,袁刻誤作“知道”。

  審察衛(wèi)氣,為百病母,調(diào)其虛實(shí),乃止瀉其血絡(luò),血絡(luò)盡而不殆。

  次知衛(wèi)氣為陽行外,受諸邪氣以為百病,次欲知經(jīng)絡(luò)虛實(shí),實(shí)者乃止而瀉之,先瀉大小血絡(luò),血邪盡已,得無危殆也。

  平按:“虛實(shí)”下,《靈樞》重“虛實(shí)”二字。“血絡(luò)盡而不殆”《靈樞》作“血盡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細(xì)子之所以通也,未知其所約也。黃帝曰:夫約方者,猶約囊也。囊滿不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弗與俱。

  約,節(jié)量也。方,法也。方以診氣,囊以盛氣,故得比之。囊滿不為節(jié)約,必泄其氣;診法成已,不為節(jié)約,以泄神氣。神氣去矣,不與周運(yùn),故曰不俱也。

  雷公曰:愿為下材者,勿滿而約之。黃帝曰:未滿而知約之,以為工,不可以天下師焉。

  攝生之道,材有上下。診法成已,節(jié)約合理,得長生久視,材德之上,可為天下之師;診法未能善成,故曰未滿而能節(jié)而行,得為國師,是按脈而知病生所由,稱之為工,材之不下也。

  平按:《靈樞》“天下”上,有“為”字。

  雷公曰:愿聞為工。

  為工是持脈之道,故問也。

  黃帝曰:寸口主中,

  按此《九卷》、《素問》肺臟手太陰脈動于兩手寸口中、兩手尺中。夫言口者,通氣者也。寸口通于手太陰氣,故曰寸口。氣行之處,亦曰氣口。寸口、氣口更無異也。中,謂五臟,臟為陰也。五臟之氣,循手大陰脈見于寸口,故寸口脈主于中也。

  人迎主外,

  結(jié)喉兩箱,足陽明脈迎受五臟六腑之氣以養(yǎng)于人,故曰人迎。《下經(jīng)》曰:“人迎,胃脈也?!庇衷疲骸叭蚊}之側(cè)動脈,足陽明,名曰人迎?!薄睹魈媒?jīng)》曰:“頸之大動脈,動應(yīng)于手,俠結(jié)喉,以候五臟之氣。人迎胃脈,六腑之長,動在于外,候之知內(nèi),故曰主外。寸口居下,在于兩手,以為陰也;人迎在上,居喉兩旁,以為陽也?!薄毒啪怼そK始篇》曰:“平人者,不病也;不病者,脈口人迎應(yīng)四時(shí)也;應(yīng)四時(shí)者,上下相應(yīng),俱往俱來也?!泵}口,謂是手太陰脈行氣寸口,故寸口、脈口亦無異也。既上下俱往俱來,豈以二手為上下也。又《九卷·終始篇》云:“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guān)格?!奔粗痔師o人迎也。又《素問》第五卷云:“胃管癰診,岐伯曰:當(dāng)?shù)梦该}沉細(xì),胃沉細(xì)者氣逆,氣逆者人迎甚盛,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盛則熱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管為癰?!贝私?jīng)所言人迎、寸口之處數(shù)十有余,竟無左手寸口以為人迎,右手關(guān)上以為寸口,而舊來相承,與人診脈,縱有小知,得之別注,人多以此致信,竟無依據(jù),不可行也。

  平按:注兩“胃管”,“管”字袁刻均誤作“營”。

  兩者相應(yīng),俱往俱來,若引繩小大齊等,

  寸口、人迎兩者,上下陰陽雖異,同為一氣,出則二脈俱往,入則二脈俱來,是二人共引一繩,彼牽而去,其繩并去,此引而來,其繩并來,寸口人迎,因呼吸牽脈往來,其動是同,故曰齊等也。

  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譬彼引繩之動,大小齊等,細(xì)尋其動,非無小異,故此,牽此動之端為大,彼端微?。槐藙又藶榇?,此端微小。脈亦如之,上下雖一,因呼吸而動,以春夏之陽,秋冬之陰,故微有大小。春夏陽氣盛實(shí),故脈順之,微大為平;秋冬陰氣盛實(shí),故脈順之,微大為平。平者,和氣無病者也。

  平按:注“故微有大小”,袁刻脫“微”字。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陽;人迎二倍,病在大陽;人迎三倍,病在陽明。

  計(jì)春夏人迎大于寸口少半已去,少陽即已有病,其病猶微,故未言之。成倍方言,以病成可名,故曰病在少陽,言一倍等。按不病之人,寸口、人迎脈動大小一種,春夏之時(shí),人迎之動微大寸口,以為平好。人迎之脈漸大小半、大半,至于一倍,即知少陽有病。少陽盛氣未大,故得過陰一倍,名曰少陽之病,致使人迎之脈大于寸口。少陽病氣漸盛,過于陰氣二倍,名曰大陽之病,則人迎之脈二倍大于寸口。大陽病氣漸盛,過于陰氣三倍,名曰陽明之病,則人迎之脈三倍大于寸口也。

  平按:《靈樞》“病在少陽”作“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在手少陽”;“病在太陽”作“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陽”;“病在陽明”作“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陽明”?!都滓摇贰岸丁弊鳌霸俦丁?。

  盛則為熱,

  陽氣內(nèi)盛為熱,故人迎脈虛也。

  虛則為寒,

  陽氣內(nèi)虛,陰乘為寒,故人迎脈虛也。

  緊則為痛痹,

  其氣動緊似急也。此肌肉之間有寒溫氣,故為痛痹也。

  平按:注“寒溫”,“溫”字,依下注“寒濕氣居”,恐系“濕”字傳寫之訛。

  代則乍甚乍間。

  代,止也。脈絕不來,故曰代也。代者,邪氣客于血絡(luò)之中,隨飲食而變,故病乍甚乍間也。

  盛則瀉之,

  人迎一盛者瀉于少陽,二盛瀉于大陽,三盛瀉于陽明也。

  虛則補(bǔ)之,

  人迎虛者,人迎小于寸口也。小于寸口一倍補(bǔ)于少陽,二倍補(bǔ)于大陽,三倍補(bǔ)于陽明也。

  緊痛則取之分肉,

  分肉之間,寒濕氣居。

  代則取血絡(luò)且飲藥,

  邪在血絡(luò),致令脈代,可刺去邪血,飲湯實(shí)之。

  陷下則灸之,

  謂其諸脈血?dú)獠粷M,陷下不見,是中寒,故須灸之。

  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名曰經(jīng)刺。

  不盛不虛,正經(jīng)自病也。假令心痛,中風(fēng)得之,肝來乘心,從后而來,名為虛邪。飲食勞倦,脾來乘心,從前來者,名為實(shí)邪。傷寒得之,肺來乘心,從所不勝來者,名曰微邪。中濕得之,腎來乘心,從所勝來者,名曰賊邪。以上四病,皆是他邪為之,須視心之虛實(shí),補(bǔ)瀉他經(jīng)。傷暑得病,起于自臟,以為正邪,宜療自經(jīng),故曰以經(jīng)取之,名曰經(jīng)刺也。

  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數(shù),名曰外格,死不治。

  人迎三倍,各病一陽,至四倍,其陽獨(dú)盛,外拒于陰,陰氣不行,故曰格陽。格,拒也。陽氣獨(dú)盛,故大而且數(shù)。以無陰氣,獨(dú)盛必衰,故死不療。

  平按:《靈樞》“名曰”下有“溢陽,溢陽為”五字。

  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yàn)其臟腑之病。

  必須審按人迎寸口,內(nèi)外本末,察其脈中寒暑,然后驗(yàn)知臟腑中之病也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厥陰;寸口二倍,病在少陰;寸口三倍,病在太陰。

  秋冬寸口大于人迎少半已去,厥陰即已有病,其病猶微,故未言之。以病成可名,故曰病在厥陰,言一倍等。按不病人,寸口、人迎脈動大小一等,秋冬之時(shí),寸口之動微大人迎,以為平好。寸口之脈至于一倍,即知厥陰有病。厥陰之氣衰少,故得過陽一倍,名曰厥陰之病,致使寸口之脈一倍大于人迎。陰氣雖少,得過陽氣二倍,名曰少陰之病,則寸口之脈二倍大于人迎。太陰最大,過于陽氣三倍,名曰太陰之病,則寸口之脈三倍大于人迎也。

  平按:《靈樞》“病在厥陰”作“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病在少陰”作“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在手少陰”;“病在太陰”作“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在手太陰”?!都滓摇贰岸丁弊鳌霸俦丁?。又《甲乙》無“寸口三倍,病在太陰”八字。

  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

  寸口陰氣大于人迎三倍,病在太陰,太陰之病自有虛實(shí),是以寸口陰盛,則腹中寒氣脹滿,有寒中食不化也。

  平按:“寒中食不化”《甲乙》作“寒則食不消化”。

  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

  陰虛陽氣來乘,腸胃中熱,故大便出強(qiáng)如黃糜。少陰氣虛,故少氣溺色黃也。

  平按:注“出強(qiáng)如黃糜”,袁刻作“出糜如黃疽”。

  緊則為痹,

  風(fēng)寒濕氣,留于分肉間為痹,故令寸口脈緊實(shí)也。

  代則乍痛乍止。

  寸口脈動而中止不還曰代。邪客分肉,致令衛(wèi)氣之行乍行乍止,故令其痛乍有乍止也。

  平按:《甲乙》作“代則乍寒乍熱,下熱上寒”,注云:“《太素》作代則乍痛乍止。”

  盛則瀉之,虛則補(bǔ)之,

  下言療方,盛瀉之法,唯①人迎可知也。

 ?、佟拔ā?,人衛(wèi)本注曰:疑“準(zhǔn)”之誤。

  緊則先刺而后灸之,

  緊有痹痛,先以痛為輸滎,針刺已,然后于其刺處灸之。

  平按:注“滎”,袁刻作“營”;“刺處”,袁刻作“刺后”。

  代則取血絡(luò)而泄之,

  代則乍痛乍止,故刺去邪血之絡(luò)也。

  平按:“而泄之”《靈樞》作“而后調(diào)之”,《甲乙》同,注云:“《太素》作泄。”注“乍痛”,袁刻誤作“乍病”。

  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jié)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

  徒,空也。諸脈陷下不見,是脈中寒,血結(jié)聚,宜空灸之,不假先刺也。

  平按:“徒灸”《甲乙》作“從灸”。注“血結(jié)”,袁刻作“血倍”;“不假”誤作“不復(fù)”。

  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

  準(zhǔn)人迎可知也。

  寸口四倍,名曰內(nèi)關(guān)。內(nèi)關(guān)者,且大且數(shù),死不治。

  陰氣三倍大于陽氣,病在三陰,至于四倍,陰氣獨(dú)盛,內(nèi)皆閉塞,陽不得入,故為內(nèi)關(guān)。關(guān),閉也。寸口大而又?jǐn)?shù),即陰氣將絕,故死不療也。

  平按:“內(nèi)關(guān)”,袁刻誤作“內(nèi)閑”,注同,依原本更正。

  必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yàn)其臟腑之病,

  必察寸口人迎大小終始寒溫,則知內(nèi)外臟腑之病也。

  平按:“之寒溫”《甲乙》作“察其寒熱”。

  通其滎輸,乃可傳于大數(shù)。大數(shù)日盛則徒瀉,虛則徒補(bǔ),

  候知五臟六腑病之所在,先須針?biāo)幫ㄆ錅钶敚缓髠饔诰拇檀髷?shù),謂空補(bǔ)瀉之?dāng)?shù)也。

  平按:《甲乙》“大數(shù)日盛”作“大曰盛”;“虛”上有“小曰”二字;兩“徒”字,均作“從”。

  緊則灸刺且飲藥,

  脈之緊者,三療俱行。緊,謂動而中止。小數(shù)中有還者,曰結(jié)也。

  陷下則徒灸之,

  準(zhǔn)前人迎。

  平按:《甲乙》“徒”作“從”。

  不盛不虛,以經(jīng)取之。所謂經(jīng)治者,飲藥,亦曰灸刺。

  不盛不虛,經(jīng)療之法,亦三療俱行之。

  平按:“亦曰”《甲乙》作“亦用”。

  脈急則引,

  引,挽也。寸口脈急,可以針導(dǎo)引令和也。

  脈代以弱則欲安靜,無勞用力也。

  脈衰代絕,至復(fù)微弱,不欲煩動者,宜安靜恬逸,不得自勞也。

  平按:《靈樞》“代”作“大”。《甲乙》無“以弱”二字。

  雷公曰:病之益甚與其方衰如何?

  問其切脈知病衰甚。

  黃帝曰:外內(nèi)皆在焉。

  外腑內(nèi)臟,并有甚衰,故曰皆在。

  切其脈口,滑小緊以沉者,其病益甚,在中;

  脈口,陰位也?;瑸殛栆?。小、緊、沉者,皆為陰也。按于脈口,得一陽三陰,則陰乘陽,故病益甚。病在五臟,故曰在中也。

  人迎氣大緊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

  人迎,陽位也。緊為陰也。大浮,陽也。二陽一陰,則陽乘陰,故病益甚。病在六腑,故曰在外也。

  其脈口滑而浮者,病日損;

  滑、浮皆陽,在于陰位而得二陽,其氣以和,故?、偃杖振瑩p也。

  平按:“滑而浮”《靈樞》作“浮滑”。

 ?、佟肮什 ?,仁和寺本作“故病,病”,后“病”字疑衍。

  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損;

  一陰一陽在于陽位,其氣易和,故病損。

  其脈口滑以沉者,其病日進(jìn),在內(nèi);

  一陰一陽在于陰位,故病日漸進(jìn),在五臟。

  其人迎脈滑盛以浮者,其病日進(jìn),在外。

  滑、盛、浮等,俱為陽也。又在陽位,名曰太過,病增,在于六腑也。

  脈之浮沉及人迎寸口氣小大等者,其病難已。

  諸有候脈浮沉及人迎寸口中氣大小齊等者,是陰陽不得相傾,故病難已也。

  平按:注“相傾”,袁刻作“相顧”。

  病之在臟,沉而大者,易已,小為逆;

  人迎寸口之中候之,知病在于內(nèi)五臟中,其脈且沉且大,是為陰陽氣和,雖病易已;其脈沉而小者,純陰,故逆而難已也。

  病之在腑,浮而大者,病易已。

  候之知病在外六腑中,其脈浮而且大,得其時(shí)易已。

  人迎盛堅(jiān)者,傷于寒;

  人迎盛為陽也,緊則為陰也,謂冬因蟄寒氣入腠,名曰傷寒,春為溫病也。

  平按:“盛緊”《靈樞》作“盛堅(jiān)”,下同。

  脈口盛緊者,傷于飲食。

  盛為陰也。脈口盛而緊者,是因饑多食,傷臟為病也。

  平按:《靈樞》、《甲乙》無“飲”字。

  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yīng)數(shù)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也。

  營氣一日一夜,周身五十,營于身者也,經(jīng)營五臟精氣,以奉生身。若其不至五十營者,五臟無精,雖生不久,故曰狂生。

  持其脈口,數(shù)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矣;

  脈口,寸口,亦曰氣口。五十動者,腎臟第一,肝臟第二,脾臟第三,心臟第四,肺臟第五,五臟各為十動,故曰從脈十動,以下次第至腎,滿五十動,即五臟皆受于氣也。持脈數(shù)法,先將不病人之脈口以取定數(shù),然后按于病人脈口,勘知病人脈數(shù)多少,謂從平旦,陰氣未散,陽氣未行,按于脈口,以取定數(shù)也。

  四十動而一代者,一臟無氣矣;

  其脈得四十動已,至四十一動已去,有一代者,即五十?dāng)?shù)少,故第一腎臟無氣也。

  三十動而一代者,二臟無氣矣;

  其脈得三十動已,至三十一動已去,有一代者,即四十?dāng)?shù)少,故第二肝臟無氣。

  二十動而一代者,三臟無氣矣;

  其脈得二十動已,至二十一動已去,有一代者,即三十?dāng)?shù)少,故第三脾臟無氣。

  十動而一代者,四臟無氣矣;

  其脈得十動已,至十一動已去,有一代者,即二十?dāng)?shù)少,故第四心臟無氣。

  不滿十動而一代者,五臟無氣矣,

  其脈不滿十?dāng)?shù),有一代者,即十?dāng)?shù)少,故第五肺臟無氣。

  予之短期。

  肺主五臟之氣,肺氣既無,所以五臟氣皆不至,故與之短期也。

  平按:“予”《甲乙》作“與”,下同,袁刻誤作“子”。

  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

  五十動而不一代者,蓋是五臟終始,常道之要也。

  以知五臟之期也。予知短期者,乍數(shù)乍疏也。

  與短期者,謂五臟脈乍疏乍數(shù),不合五十之?dāng)?shù),故可與之死期也。

  黃帝曰:氣口何以獨(dú)為五臟主氣?

  謂九候各候五臟之氣,何因氣口獨(dú)主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等氣也。

  平按:《素問》、《甲乙》“主”下無“氣”字。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也,六腑之大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yǎng)五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于胃,變見于氣口。

  胃為水谷之海,六腑之長,出五味以養(yǎng)臟腑。血?dú)狻⑿l(wèi)氣行手太陰脈至于氣口,五臟六腑善惡,皆是衛(wèi)氣所將而來,會手太陰,見于氣口,故曰變見也。

  平按:《素問》、《甲乙》“大”下有“源”字;“五氣”作“五臟氣”。

  故五臟氣入于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谷入于胃,以養(yǎng)五臟,上薰入鼻,藏于心肺,鼻中出入,鼻為肺官,故心肺有病,鼻氣不利也。

  故曰:凡治病者,必察其上下,適其脈候,觀其志意,與其病能。乃拘于鬼神者,不可與言至治。

  療病之要,必須上察人迎,下診寸口,適于脈候。又觀志意有無,無志意者,不可為至。及說療疾,復(fù)觀其人病態(tài),能可療以否。若人風(fēng)寒暑濕為病,乃情系鬼神,斯亦不可與言也。

  平按:《素問》“察其上下”作“察其下”三字;“脈”下無“候”字;“病”下無“能”字。袁刻“能”誤作“熊”?!端貑枴沸滦U疲骸鞍础短亍纷鞅夭炱渖舷拢m其脈候,觀其志意,與其病能?!迸c此正合。

  惡于鑱石者,不可與言至巧。治病不許治者,病不必治也,治之無功矣。

  鑱,仕監(jiān)反,鈹也。其病非針石不為而惡之者,縱岐、黃無所施其功。其病可療而不許療者,縱倉、扁不可為其功也。

  平按:“鑱”,原抄作“鏡”,據(jù)注應(yīng)作“鑱”,《素問》作“針”。

  凡刺之道,畢于終始,明知終始,五臟為紀(jì),陰陽定矣。

  凡刺之道,其要須窮陰陽氣之終始。人之陰陽氣終始者,必本五臟以為綱紀(jì),以五臟藏神居身,故為陰陽氣之綱紀(jì),即陰陽定矣。

  陰者主臟,陽者主腑,

  陰氣主于五臟,在內(nèi);陽氣主于六腑,在外也。

  陽受氣于四末,陰受氣于五臟。

  清陽實(shí)于四肢,濁陰者走于六腑,故陽受氣于四末也。清陰起于五臟,濁陽者營于四肢,故陰受氣于五臟也。

  平按:《甲乙》“末”作“肢”。

  故瀉者迎之,補(bǔ)者隨之,知迎知隨,氣可令和。和氣之方,必通陰陽,

  故補(bǔ)瀉之道,陰陽之氣,實(shí)而來者,迎而瀉之,虛而去者,隨而補(bǔ)之,人能知此隨、迎、補(bǔ)、瀉之要,則陰陽氣和,有疾可愈也。

  五臟為陰,六腑為陽,傳之后代,以血為盟,敬之者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夭殃。

  敬其傳方,令守道去私也。

  平按:《靈樞》“后代”作“后世”。《甲乙》無“傳之后代”以下六句。

  謹(jǐn)奉天道,請言終始。

  言其奉誡,因請五臟終始之紀(jì)也。

  終始者,經(jīng)脈為紀(jì),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余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

  五臟終始紀(jì)者,謂經(jīng)脈也。欲知經(jīng)脈為終始者,可持脈口、人迎動脈,則知十二經(jīng)脈終始陰陽之氣有余不足也。

  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yīng)四時(shí)也,

  春夏人迎微大寸口,秋冬寸口微大人迎,即應(yīng)四時(shí)也。

  平按:注兩“微”字,原作“后”,依前經(jīng)文應(yīng)作“微”。

  上下相應(yīng)而俱往俱來也,

  人迎在結(jié)喉兩傍,故為上也。寸口在兩手關(guān)上,故為下也。上下雖別,皆因呼吸而動,故俱往來也?!巴敝^陽出,“來”謂陰入也,往來雖別異,同時(shí)而動,故曰俱也。

  平按:《靈樞》《甲乙》“來”上無“俱”字。

  六經(jīng)之脈不結(jié)動也,

  陰陽之脈俱往來者,即三陰三陽經(jīng)脈動而不結(jié)。

  本末之寒溫相守司也,

  春夏是陽用事,時(shí)溫,人迎為本也。秋冬是陰用事,時(shí)寒,脈口為本也。其二脈不來相乘,復(fù)共保守其位,故曰相守司也。

  平按:《靈樞》“溫”下有“之”字。《甲乙》作“本末相過”,無“之”字。

  形肉血?dú)獗叵喾Q也,是謂平人①。

  形,謂骨肉色狀者也。肉,謂肌膚及血?dú)狻跽咭?。衰勞減等□□好即為相稱也。如前五種皆為善者,為平人。

  平按:注“血?dú)狻毕略币蛔郑习胱鳌八摹??!八凇?,“勞”字原校作“榮”。

 ?、佟笆侵^平人”四字,仁和寺本無。又此節(jié)楊注,仁和寺本亦無,“形肉血?dú)獗叵喾Q也”與下節(jié)“少氣者”

  文字銜接無空。

  少氣者,脈口、人迎俱少而不稱尺寸也,如是則陰陽俱不足。

  脈口,寸口也。寸部有九分之動,尺部有一寸之動。今秋冬寸口反小于人迎,即寸口不稱尺寸也。春夏人迎反小于寸口,即人迎不稱尺寸也。如此勘檢,則知臟腑陰陽二氣俱少也。

  平按:注“勘”,袁刻誤作“甚”。

  補(bǔ)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不愈,可飲以至齊。

  夫陽實(shí)陰虛,可瀉陽補(bǔ)陰;陰實(shí)陽虛,可瀉陰補(bǔ)陽。今陰陽俱虛,補(bǔ)陽,其陰益以竭;瀉陰之虛,陽無所依故陽脫。所以不可得于針石,可以甘善湯液將扶補(bǔ)之,若不已,可至于齊也。

  平按:《靈樞》、《甲乙》無“愈”字;“齊”作“劑”。注“甘善”,袁刻作“甘藥”。

  如此者弗灸不已,因而瀉之,則五臟氣壞矣。

  如此二皆是虛,可以湯液補(bǔ)者,日漸方愈,故曰不久不已。若不如此,即用針瀉,必壞五臟之氣也。為“不灸”于義不順,“灸”當(dāng)為“久”也。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在手少陽;

  病在足少陽。足少陽病,大于足厥陰一倍,故人迎盛于寸口一倍。一盛而躁,病在于手少陽經(jīng)也。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在手大陽;

  躁,手道反,擾也。陽氣漸大,在足大陽。足大陽病,大于足少陰二倍,故人迎盛于寸口二倍也。

  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在手陽明;

  陽氣更盛,在足陽明。足陽明病,大于足大陰三倍,故人迎盛于寸口三倍也。

  平按:注“足大陰”,“陰”字原鈔作“陽”,據(jù)上注擬作“陰”。

  人迎四盛,且大且數(shù)者,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

  人迎盛至四倍,大而動數(shù),陽氣盈溢在外,格拒陰氣不得出外,故曰外格也。

  平按:《素問》作“四盛以上為格陽”。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

  足厥陰盛病大于足少陽一倍,故脈口盛于人迎一倍也。

  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

  足少陰盛病大于足大陽二倍,故脈口盛于人迎二倍也。

  脈口三盛,病在足大陰,三盛而躁,在手少陰;

  足太陰盛病大于足陽明三倍,故脈口盛于人迎三倍也。

  平按:“手少陰”《靈樞》、《甲乙》均作“手太陰”,依經(jīng)文亦應(yīng)作“太”,當(dāng)系傳寫之誤。

  脈口四盛,且大且數(shù)者,命曰溢陰,為內(nèi)關(guān),內(nèi)關(guān)不通,死不治。

  陰氣四盛于陽,脈口大而且數(shù),陰氣盈溢在內(nèi),關(guān)閉陽氣不得復(fù)入,名曰內(nèi)關(guān),不可療也。

  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者,命曰關(guān)格,關(guān)格者與之短期。

  脈口,寸口也。陽盛四倍,格而不關(guān);陰盛四倍,關(guān)而不格。皆與死期。脈口、人迎俱四倍以上,稱曰關(guān)格,死之將近,故與短期。此云人迎與太陰脈口,即知手大陰脈無人迎也。

  平按:“關(guān)”字,袁刻均誤作“開”。

  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bǔ)足厥陰,

  人迎一倍大于脈口,即知少陽一倍大于厥陰,故瀉足少陽,補(bǔ)足厥陰,余皆準(zhǔn)此也。

  二瀉一補(bǔ),

  其補(bǔ)瀉法,陽盛陰虛,二瀉于陽,一補(bǔ)于陰。陰盛陽虛,一瀉于陰,二補(bǔ)于陽。然則陽盛得二瀉,陽虛得二補(bǔ);陰盛得一瀉,陰虛得一補(bǔ)。療陽得多,療陰得少,何也?陰氣遲緩,故補(bǔ)瀉在漸;陽氣疾急,故補(bǔ)瀉在頓,倍于療陽①也。余仿此也。

  平按:注“放此”,“放”字原作“故”,謹(jǐn)擬作“放”,袁刻作“做”。

  ①“陽”,人衛(wèi)本注曰:疑“陰”之誤。

  日一取之,

  一取,一度補(bǔ)瀉也。足大陽盛,足少陰虛;足少陰盛,足大陽虛。此二經(jīng)者氣血最少,故二日一補(bǔ)瀉也。足少陽盛,足厥陰虛;足厥陰盛,足少陽虛。此二經(jīng)者血?dú)獯味啵嗜找谎a(bǔ)瀉也。足陽明盛,足太陰虛;足太陰盛,足陽明虛。此二經(jīng)者血?dú)庾罡?,故日二補(bǔ)瀉,以為例準(zhǔn)。厥陰血?dú)庾钌?,少陰次多,太陰最多。此中少陰二日一取,厥陰一日一取,太陰一日二取,或?jīng)錯(cuò)耳。

  必切而驗(yàn)之,

  必須切診人迎、脈口,以取驗(yàn)也。

  躁取之上,

  人迎躁而上行,皆在手脈,故曰取上。取者,取于此經(jīng)所發(fā)穴也。

  平按:“躁”《靈樞》、《甲乙》作“疏”,下同。

  氣和乃止。

  瀉實(shí)補(bǔ)虛,令陰陽氣和乃止,亦為例也。

  人迎二盛,瀉足大陽而補(bǔ)足少陰,二瀉一補(bǔ),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yàn)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bǔ)足大陰,二瀉一補(bǔ),日二取之,必切而驗(yàn)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bǔ)足少陽,二補(bǔ)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yàn)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bǔ)足大陽,二補(bǔ)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yàn)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足大陰而補(bǔ)足陽明,二補(bǔ)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yàn)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大陰主胃,大富于谷氣,故日二取。

  釋此二經(jīng)多取所由也。

  平按:“太②陰主胃”《靈樞》作“陽明主胃”?!都滓摇贰肮取毕聼o“氣”字。

 ?、凇疤弊?,據(jù)經(jīng)文應(yīng)作“大”。

  人迎、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于中,五臟內(nèi)傷。如此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

  人迎、脈口俱三倍已上,未至四倍,陰陽俱有溺溢,當(dāng)爾之時(shí),必須以針開瀉通之;若不開者,氣無所行;淫溢反流,內(nèi)傷五臟,不可灸也。

  平按:“三倍以上”《甲乙》作“四倍以上”,注:“《靈樞》作三倍?!弊ⅰ爱?dāng)爾”,“爾”字袁刻作“診”。

  凡刺之道,氣調(diào)而止,補(bǔ)陰瀉陽,

  夫?yàn)a陰為易,補(bǔ)陰為難;補(bǔ)陽為易,瀉陽為難。刺法補(bǔ)陰瀉陽,二氣和者,即可停止也。

  平按:注“瀉陰”,“陰”字袁刻誤作“陽”。

  音氣并章,耳目聰明,反此者,血?dú)獠恍猩碇小?/p>

  陰陽和者,言音清朗,吐納和暢,故曰并章。七竅開通,所以耳目聰明;反此為逆,故血?dú)獠恍幸病?/p>

  平按:“音氣并章”《靈樞》作“音氣益彰”,《甲乙》作“音聲益彰”?!鹅`樞》、《甲乙》無“身中”二字。注“為逆”,袁刻作“者逆”。

  所謂氣至而有効者,

  針入膚肉,轉(zhuǎn)而待氣,氣至行補(bǔ)瀉而得驗(yàn)者,謂有効也。

  平按:“効”《靈樞》作“效”。

  瀉則益虛,虛者脈大如其故而不堅(jiān)也,堅(jiān)如其故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

  以其有實(shí),所以須瀉。瀉者,益虛損實(shí)。其實(shí)損者,其脈大如故而脈中不堅(jiān),即為損實(shí)也。若瀉已脈大如故,脈中仍堅(jiān)者,去針適雖以損稱快,病未除也。

  平按:“快”《靈樞》作“故”。

  補(bǔ)則益實(shí),實(shí)者脈大如其故而益堅(jiān)也,夫如其故而不堅(jiān)者,適雖言快,病未去也。

  以其有虛,所以須補(bǔ)。補(bǔ)者,補(bǔ)虛益實(shí)者也。其得實(shí)者,脈大如故而脈中堅(jiān),即為得實(shí)。若補(bǔ)已脈大如故,脈不中堅(jiān),去針適雖快,病未愈也。

  故補(bǔ)則實(shí),瀉則虛,痛雖不隨針,病必衰去。

  故補(bǔ)則補(bǔ)虛令實(shí),瀉則瀉實(shí)令虛。補(bǔ)瀉未盡其工,去針適雖言差,病未除也;若補(bǔ)瀉窮理,其痛雖不隨針去,病必衰去也。

  平按:“針”下,《甲乙》有“減”字。

  必先通十二經(jīng)脈之所生病,而后可得傳于終始矣。

  十二經(jīng)病所由通之者,知諸邪氣得之初始,亦知萬病所差之終,是以可得傳于終始,貽諸后代也。

  平按:“經(jīng)”下,《甲乙》無“脈”字;“傳”上無“得”字。

  故陰陽不相移,虛實(shí)不相傾,取之其經(jīng)。

  是故,學(xué)者須知陰陽虛實(shí)不相傾移者,可取十二經(jīng)脈行補(bǔ)瀉也。

  平按:“傾”,袁刻誤作“頎”,注同。

  黃帝問于岐伯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dāng)何如?岐伯曰:診此者當(dāng)候胃脈,其脈當(dāng)沉細(xì),沉細(xì)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管為癰。黃帝曰:善。

  胃管癰者,胃口有熱,胃管生癰也。得胃脈者,寸口脈也。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大陰之動也,故五臟六腑十二經(jīng)脈之所終始也。平人手之寸口之中,胃脈合浮與大也。今于寸口之中,診得沉細(xì)之脈,即知胃有傷寒逆氣,故寸口之脈沉細(xì),上之人迎洪盛者也,盛則胃管熱也。上人迎者,在喉兩邊,是足陽明胃脈者也。胃氣逆者,則手之寸口沉細(xì),喉邊人迎盛大,故知熱聚胃口不行為癰。紆恭反,腫也。

  平按:“胃管”《素問》、《甲乙》作“胃脘”?!俺良?xì)”《甲乙》作“沉澀”,《素問》新校正云:“《太素》作沉細(xì)?!?/p>

  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濇者,不嗜食。

  安臥,小便黃赤,脈小濇,脾病,故不嗜食也。

  平按:“濇”《靈樞》作“澀”。

  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小大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

  寸口,即脈口也。人病,寸口之脈,秋浮冬沉;人迎之脈,春小夏大,縱病易已。四時(shí)大小浮沉皆同,即四時(shí)脈亂,故難已也。

  平按:《靈樞》“大小”作“小大等”三字。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