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的生活習慣是與當?shù)貧夂蛴嘘P的。
稍懂點點中醫(yī),給大家一個名醫(yī)劉渡舟老先生的方子吧已經(jīng)用過多次,效果不錯但一般藥房可能不給抓藥,因為每味都是毒藥其實這是《傷寒論》上的經(jīng)方,只要沒有高血壓,心臟病,安全得很。 當然,要想完全根治鼻炎而不復發(fā)的辦法只有一個: 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別無他法。 假如不愿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可找前面的帖子察看詳細方子和用法),也可以用如下藥物泡酒效果也非常不錯,但比麻黃附子細辛湯稍慢點但一般2天眼癢的癥狀可以減輕,一周內(nèi),鼻子通氣,停止噴嚏,眼癢消失是可以達到的。 每天早晚各空腹服30-40ml看自己酒量了但此藥酒勁大,最好每次不超過1兩究竟是空腹服用當然,現(xiàn)在是冬天,假如能溫服,效果更好。 對于您的問題,回答如下: 另外,如果能買到靈芝的話,最好靈芝黃芪一起煮粥喝靈芝扶正氣之力強,黃芪補氣之力強連續(xù)吃半個月左右之后根據(jù)情況可以停吃然后隔3-5天吃一次,這樣可以長期鞏固效果如果喜歡喝酒的話,我前面的帖子給過藥酒的方子,也是補氣血增強抵擋力的好方。 麻黃附子細辛湯 有新的用法 李某,男,7歲,1998年5月17日初診?;純河羞^敏性鼻炎史3年,經(jīng)常遇冷風打噴嚏,流清涕,鼻塞,曾用中西藥治療未效,近日著涼癥狀加重。診見 形瘦,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白,脈沉緊。詢知患兒平素怕冷,手足發(fā)涼,納差,時常腹痛,大便不成形。證屬陽虛外感,肺竅失和,予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處方 麻黃、炙甘草、細辛各5g,熟附子3g,黃芪15g,蟬蛻6g,茯苓12g,防風、大棗各10g。每天1劑,水煎分3次溫服。5月20日二診 服藥2劑,即感鼻炎癥狀明顯減輕,原方續(xù)進5劑,癥狀消失,且面色轉紅潤,怕冷感減輕,胃納好轉,大便成形,舌質(zhì)轉紅潤,苔薄。囑間斷服香砂養(yǎng)胃丸、附子理中丸月余。1年后隨訪,未見復發(fā)。 按 過敏性鼻炎,以反復發(fā)作性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為特點。《秘傳證治要訣》曰 “清涕者,腦冷肺寒所致,宜烏、附、干姜之屬”??梢婈柼撌沁^敏性鼻炎的病因之一。本例為陽虛之體,復外感寒冷所致,切合麻黃附子細辛湯主治,故3年之疾獲愈。 2 喉源性咳嗽 譚某,男,12歲,1999年12月5日初診。喉癢干咳5天,稍受涼或異味刺激則加重,時發(fā)出清咽樣干咳聲。曾服頭抱氨芐、牛黃益金片、咳必清等藥3天未愈。診見 陣發(fā)性喉癢作咳,無痰,遇涼風或大聲說話則嗆咳不止,咽部不爽、不紅,扁桃體無腫大,咽后壁淡黃、有少許淋巴濾泡增生,舌淡略胖、邊有齒痕、苔白滑,脈浮。聽診心肺無異常,血常規(guī)及×線胸透亦無異常。診為喉源性咳嗽,證屬陽虛外感,寒凝肺系,治宜溫經(jīng)散寒,利咽止咳,方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處方 麻黃、橘紅各5g,熟附子、細辛、甘草各3g,百部、桔梗各10g,蟬蛻6g。3劑,每天1劑,水煎少量多次溫服。12月8日二診 服藥2劑,即感咽部明顯舒適,藥畢咳止,畏風怕冷感減,又以桂技人參湯加減溫里和表,行氣健脾以善其后。隨訪1年,未見復發(fā)。 按 本例患兒素體陽氣不足,陰寒內(nèi)盛,復感外寒,直中少陰,循經(jīng)上竄于咽喉,寒邪客于肺系而成。方用麻黃、細辛溫散其寒,附子振奮陽氣,增強散寒之功,酌加百部、桔梗、橘紅、蟬蛻以治其標,切合病機,故收效迅捷。 3 支氣管哮喘 王某,男,8歲,1999年12月18日初診。患兒有支氣管哮喘病史3年余,咳嗽氣喘反復發(fā)作,每因受涼、進食寒涼生冷及吸入異味粉塵而誘發(fā)。面色少華,毛發(fā)細軟,形體瘦弱,食欲不振,小便頻且常有遺尿。近日感寒誘發(fā),咳嗽頻頻,氣喘,喉中痰鳴,時而咯出少量夾有泡沫稀痰,伴鼻塞,流清涕,打噴嚏,舌淡、苔白滑,脈浮緊。查 兩肺滿布喘鳴音,心率92次/分,律齊,無雜音。血常規(guī)示 WBC8.2×109/L,Hb110g/L,N0.54,L0.37,E0.08,M0.01,RBC4.0×1012/L,X線胸透示 兩肺紋理增多紊亂,未見片狀陰影。診為哮喘發(fā)作(寒喘型),治以溫肺化飲,止咳定喘。處方 射干、地龍、麻黃各5g,熟附子6g,大黃、蟬蛻、細辛各3g,黃芪10g。3劑,每天1劑,水煎服。12月20日二診 服上藥1劑,喘憋咳嗽緩解,呼吸平穩(wěn),肺部聽診呼吸音粗,仍可聞及哮鳴音,深呼吸時明顯?;顒蛹吧詣诶蹌t出現(xiàn)喘憋。守方去大黃加丹參10g,桃仁5g,續(xù)服3劑。12月24日三診 喘咳緩解,聽診肺部哮鳴音消失,呼吸音稍粗,X線胸透示肺紋理稍紊亂。血常規(guī)示 E0.03,余指標基本同前。后用柴胡桂枝湯加減,以和解表里,調(diào)和營衛(wèi),溫腎健脾活血,調(diào)治半年停藥。隨訪1年,未再復發(fā)。 按: 作者忠告:
1,本文僅供參考,請朋友們要在中醫(yī)師指導下,辨證施治,分清寒熱 虛實,對證用藥,才能藥到病除,否則適得其反。
2,請朋友們不要自己亂用,避免發(fā)生不必要的嚴重后果! |
|
來自: sjjun619 > 《經(jīng)典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