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脈十三針”系金針大師王樂亭創(chuàng)立,該組針灸配方是王樂亭先生臨床經驗的精華部分之一,具有通督健腦、安神定志的作用,是治療中風、腦髓損傷、癱瘓等病癥的重要方法。那么,“督脈十三針”如何選穴?其功能又是什么?下面,小編就帶您了解一下。 督脈共有腧穴28個,根據(jù)每個腧穴的功能特點,本著“精簡、實用、穩(wěn)效”的原則,最終精選13穴組成督脈十三針。督脈十三針是王老運用經絡辨證和使用奇經治療疾病的典范。 百會、風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陽、筋縮、脊中、懸樞、命門、陽關、長強。 疏通督脈,調和陰陽,補腦益髓,鎮(zhèn)驚安神。 (1)腦和脊髓病變或損傷引起的各種癱瘓(腦癱、偏癱、截癱、痿證)。 (2)神經官能癥、抑郁癥、更年期綜合征。 (3)癲癇和各種驚風所致角弓反張。 (4)脊柱強痛,腰背酸痛,風寒濕痹。 【注解】(1)督脈為奇經八脈之一,督者“都”也。總督一身之陽,是手足三陽七脈之會;督脈為“陽脈之?!?,具有調節(jié)和振奮人體陽氣的作用。督脈行于脊里,自下而上行。在督脈疏通、調節(jié)的過程,同時可以使相應的腦和脊髓起到有效的功能調節(jié)與振奮作用。 (2)督脈上行風府,入于腦;腎主骨生髓,腦為髓海,補督脈則能補腦益髓。腦主神明,為精神、意識、思維、聰明之府?!吧裰静 ?,即因五神(心神、肝魂、肺魄、脾意、腎志)與五志(喜、怒、思、悲、恐)相互交雜,影響和諧,發(fā)生腦的控制紊亂而產生的憂郁等神經系統(tǒng)疾病,故補督脈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3)督脈為陽脈之海,金代張潔古稱督脈為“陽脈之都綱”。當督脈經氣盛,陽盛則熱,熱盛傷津,痰熱生火,熱急生風;風火相扇,甚則熱入心包,而見神昏驚厥。瀉督脈則能抑陽清熱,平肝瀉火,醒腦開竅,故擅治驚風、癲癇等陽閉的病癥。 (4)督脈十三針的選穴。頭部兩穴,取諸陽之會的百會和醒腦開竅的風府。背部從大椎開始共10穴:大椎、陶道宣通陽氣,補陽通絡;身柱、神道鎮(zhèn)驚健腦通脈;至陽、筋縮、脊中安神志,強腰脊;懸樞、命門、陽關健脾補腎,為元氣之根、命門之火;最重要的是長強,為督脈起始第一穴,是督脈之根基,王老把它比作“大梁之底座”,并有“啊聲取長強”之說。同時,針刺督脈所用的不同補瀉手法,其臨床作用也有區(qū)別。 【配方剖析】通腦鎮(zhèn)痙 百會:清腦息風,升陽益氣。 風府:疏風散邪,通腦清眩。 大椎:通陽理氣,清心寧神。 陶道:鎮(zhèn)靜安神,疏通督脈。 身柱:清心寧神,緩痙息風。 神道:鎮(zhèn)痙息風,安神止痛。 至陽:宣肺止咳,清利濕熱。 筋縮:強腰健脾,止痙安神。 培元補腎 脊中:益腎強脊,鎮(zhèn)靜固脫。 懸樞:補腎強腰,健脾和胃。 命門:培元補腎,固精止帶。 陽關:調血室,固精關,強腰膝。 長強:鎮(zhèn)痙固脫,強腦益督。 總則:通督健腦,鎮(zhèn)痙安神。 【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