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蘇東坡的《水調歌頭》,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思緒將敏感的心纏繞,那時圓時缺的明月,漂白了游子心頭多少黯然神傷的黑色憂郁?。?br>
佇立于異鄉(xiāng)的漂泊者們,看慣了七彩光環(huán)下粉飾著的欲望都市,聽盡了世事滄桑中包裹著的爾虞我詐,嘗遍了親疏冷熱里流淌著的世態(tài)炎涼?!案咛幉粍俸保伪刈纺教摕o的功名,讓本就浮躁的心鍍上白霜?“何似在人間”,月光下流淌的不是清冷,而是一個個輾轉反側的思念。人隔兩地,難訴衷腸,明月當空,千里可共。淡淡的思鄉(xiāng),在心中隱隱作痛。皓月下的世界理應是快樂的,而我也竟然萌生了和蘇先生一樣的不解:何事長向別時圓?
每每月圓之夜,總有一個聲音在他鄉(xiāng)吶喊,總有一份牽掛在嘴角泛濫,故鄉(xiāng)的今夜還好?六旬的爹娘還好?我的思鄉(xiāng)如潮水親吻礁石后肆意綻放的浪花,我的懷戀像理后還亂的東坡的須發(fā),我的牽掛恰似眾星傍月下不眠的夜幕。
“
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誰說月宮不寂寞?誰言游子不懷鄉(xiāng)?寂寞過嫦娥的寂寞,思念著游子的思念。我無心去打撈荷塘里的月色,我要用含淚的微笑為親人祈福,我要用飛舞的筆尖為家鄉(xiāng)禮贊。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月光下,給父母寄一分祝福,給兄弟存一寸牽掛,給記憶鎖一世笑容,給歲月添一世期待。于是,再寂寞的星空不再孤單,再不幸的遭際不再傷感,再漫長的等待不再煎熬,再痛苦的割舍不再猶豫。因為我們千里共嬋娟。
“月亮,月光光,照在大庭門,新衣裳穿身上,愛吃三色糖……”中學時代的一首不知名字的歌謠,至今還封存在記憶中,每每吟唱起來,總有道不盡的甜美。昔日漂泊的日子,我錯將月色下的思念演成了悲劇。終日默念著:痛苦如此持久,像蝸牛充滿耐心的移動,快樂如此短暫,像兔子的尾巴掠過秋天的草原。如今蘇軾的一篇美文使我開悟,其實,無論月亮完美或殘缺,我都是最幸福的過客,因為月的那端,有多少縷思念,正從遙遠的家鄉(xiāng)庭院下密密劃過……
月色下的思念,傳承了蘇軾一千年的豁達,融化?了游子堅毅倔強的臉頰,續(xù)寫著新世紀的祝福牽掛。
月色含情,思念無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