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點情調(diào),以理解詩 余黨緒 我主張中小學(xué)生多讀古典詩歌。原因基于我個人的視野和感受:古典詩歌可能是傳統(tǒng)文化中最純凈的類別,雖然在詩歌的汪洋大海中,也難免有無聊、庸俗甚至墮落之作,但相比其他文類,古典詩歌總體上更健康,更純潔,更富有生活的情趣,更富有生命的力量。
“詩言志”強調(diào)的是個體的生命情懷。在傳統(tǒng)社會,如此張揚生命本身的,除了詩歌,難覓其二。相反,倒是被賦予了太多太多的其他意義——“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這恐怕才是關(guān)于寫作的主流價值。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浩瀚文海,總也少不了作圣人狀拿圣人腔滿篇說教一肚子酸腐的文章。 “文章”如此,小說戲曲則更為復(fù)雜。古人即有多種“不讀”的忠告,譬如少不讀紅樓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老不讀西游;男不讀水滸,女不讀紅樓……理由略顯牽強,道理還是不言自明?,F(xiàn)代人主張“慎讀”。魯迅先生關(guān)于“三國氣”與“水滸氣”的論斷,“新文化運動”對“小說教”的批判,都顯示了“慎讀”的必要性。 相比之下,古詩算是一方生命與靈魂的凈土。在這里,我們才發(fā)現(xiàn),那些高古悠遠的靈魂,其實與數(shù)字時代的我們有著高度契合的一面。其實,在人性與生命的層面,人與人的溝通也許最能跨越時空與文化的阻隔。喜怒哀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千古皆然,舉世大同。 因此我說,古典詩歌最切近當(dāng)代人的生命感受,最切近當(dāng)代人的心靈體驗。我建議閱讀古典文學(xué),首選古典詩詞。 讀古詩,關(guān)鍵在于“理解”。沒有理解,難有共鳴。 詩歌的“理解”,非通過知識推斷和邏輯推理而達成,而更是一種直覺性的感悟。但是,這樣的感悟并非空穴來風(fēng),并非無本之木,相反,感悟力的高下,全在于讀者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和生命體驗,全在于讀者對語言的敏感和穿透 從這個意義看,詩歌是心靈溝通的橋梁,是情感共鳴的媒介。 理解是基礎(chǔ)。理解雖是個性化的,但有著共同的根基。人們常說“一千個讀者眼里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但無論哪個哈姆萊特,他首先必須是“哈姆萊特”。理解這個“哈姆萊特”,才是教學(xué)最該關(guān)注的核心。至于語言難以企及的那些模糊的、非理性的地帶,還是交給學(xué)生自由的靈魂和無羈的想象吧。 順便說一下,標(biāo)題都以“最”的形式呈現(xiàn)。筆者無意為古典詩詞排座次,爭高低,也無意從學(xué)術(shù)上論證這些“最”的合理性。我只是覺得,每一首詩詞,都有打動人心的特定角度、特定內(nèi)容、特定表達特點。若能由此激發(fā)學(xué)生閱讀的興趣,引發(fā)學(xué)生的一點思考,足矣。 為了更好地理解詩歌,我將99首詩歌按照主題分為十類:生與死,情與怨,功與名,家與國,物與我,窮與達,進與退,今與昔,離與合,悲與喜,基本上囊括了一個傳統(tǒng)詩人所要面對的社會命題、所要經(jīng)歷的生命境遇和所要解決的人生問題。其實,當(dāng)代人的生存,與他們也大體相似。 讀古詩,還是為了做今人。 本書共選99首古詩,是受王朝聞先生“不到頂點”這個命題的啟發(fā),寓意著古詩的閱讀是沒有止境的,對一首詩歌的閱讀也是沒有止境的。 最人道的解讀:馬嵬 袁枚 莫唱當(dāng)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袁枚做官,是個體恤民情的好官,頗有鄭板橋的“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的民生情懷。與鄭板橋一樣,他作的也都是些“州縣吏”之類的基層官員,先后任江蘇溧水、江寧、江浦、沭陽等縣令,使他更直接地感受到民間疾苦,百姓的苦難給他深深的心靈震撼。面對“路有餓殍、哀鴻四野”的慘狀,他寫道:“百死猶可忍,餓死苦不速,野狗銜髏髑,骨瘦亦無肉,自恨作父母,不愿生耳目。”悲天憫人,體恤人心。在官任上,他曾經(jīng)開倉賑災(zāi),減免賦稅,率民治水,修筑水利工程。他勤于政務(wù),“為政,終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訟獄立判無稽留”。老百姓都稱他為“大好官”。 在創(chuàng)作上,袁枚倡導(dǎo)“性靈說”,認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詩之傳者,都是性靈,不關(guān)堆垛?!彼^“性靈”,其實也就是寫出個人的“性情遭際”,寫出自己的個性,寫出自己的獨特想法。這樣的想法和主張,使他能擺脫千百年的陳詞濫調(diào),更能以自己的赤子之心去體驗別人的苦難,從而寫出自己的獨特感悟。這也使得袁枚能夠拋開千百年來對李、楊愛情眾口一詞的同情,而將李、楊的悲劇和普通百姓的苦難放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比,在這鮮明的對比中,讓讀者與他一起來掂量掂量,究竟誰的苦難更值得我們?yōu)橹湟慌鯚釡I! 第一句下筆突兀,以斷然的口吻,告誡人們不要再沉溺在《長恨歌》所渲染的那種纏綿的悲情之中了,不是因為李、楊的悲劇不值得同情,而是因為人間的“銀河”實在太多太多。茫茫的銀河生生地隔開了牛郎與織女,這慘絕人寰的生離死別,并不比李、楊的訣別平淡。誠然,以李隆基的帝王之尊,卻能“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樣的專情與鐘情,確實感天動地。但是,也正是這唐明皇,沉溺于一己之歡,全然忘記了自己的角色,結(jié)果朝政荒廢,奸賊當(dāng)?shù)?,蒼生罹難。李隆基不是一個普通人,在他的身上,維系著天下蒼生的命運。這是他的不幸,誰讓他生在帝王之家呢?但既然歷史選擇了你,你就責(zé)無旁貸,應(yīng)該承擔(dān)起自己的歷史責(zé)任。從這個角度看,李楊二人對國家的災(zāi)難,難逃罪責(zé)。事實正是如此,“安史之亂”帶來的多年戰(zhàn)亂,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破壞!據(jù)統(tǒng)計,天寶末年,全國尚有戶九百萬,而上元元年(時“安史之亂”尚未結(jié)束),僅余一百九十萬余戶。人煙斷絕,千里蕭條,滿目所見皆是“人間銀河”??! 千百年來,帝王將相不僅占領(lǐng)著中國政治的舞臺,也占領(lǐng)了中國社會與文化的舞臺。傳統(tǒng)的小說戲曲多以帝王將相為主角,即便以平民百姓為主角,但滲透在其中的也多是帝王將相的意識。袁枚的這首詩,卻站在老百姓的立場,質(zhì)問這種邏輯的合理性。身為帝王將相,享受著九五之尊,你就該履行自己的職責(zé),讓黎民百姓過上安康幸福的日子。怎能因為自己的私情,毀滅了天下人的太平呢?作為一個人,李、楊的愛情值得同情;但作為帝王后妃,有什么理由為他們辯護呢? 詩歌的三四句,將“石壕村”里的那對老夫妻與長生殿里的這對帝王后妃作對比。石壕村,用的是杜甫《石壕吏》的典故;長生殿,原是楊玉環(huán)華清宮內(nèi)的寢殿。據(jù)說玉環(huán)死后,玄宗在此睹物思人而垂淚漣漣。《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長生殿》等劇對此都有催人淚下的描述和渲染。兩相比較,究竟誰的苦難更值得同情呢?詩人的態(tài)度很明確,民間的這對老夫妻的生離比起帝王妃嬪的死別,不知要凄苦、悲涼多少倍! 袁枚的這首《馬嵬》一改歷史解讀中的帝王將相的眼光,完全站在平民大眾的立場,在對世事的哀嘆中,表現(xiàn)出了濃重的悲天憫人的感人情懷。孟子云:“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此詩算得上最具有人道精神的歷史感慨,也算是最人道的經(jīng)典解讀和歷史解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