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發(fā)現(xiàn)楷書各種筆畫在“永”字上都能用到,把練寫“寸”字稱為“永字八法”(見圖68)。古人指的八畫為點、橫、豎、鈞、挑、長撇、短撇、捺。因為有兩個撇圓,實際上只有七畫。但我們覺得橫與豎的連接和挑與長撇的連接處卻十分重要,容易出錯,有必要加一個折畫的寫 法。折畫的寫法也有幾種情況。 一、橫折豎 橫與堅畫的連接叫橫折豎,其連接處稱“折”。如柳體“口”字及顏體“言”字下“口”的“折’即上橫與右豎的相連處。折有方折、國折之分。柳體“口”和顏體“言”字都是方折,其寫法如下(見圖69): ①中鋒右行;②向右上提筆;③頓筆;④提筆換鋒;⑤頓筆;⑤中鋒下行。 實際上第②步至第⑤步就是邊鋒方筆豎面的寫法,橫折豎畫就是橫畫結(jié)束、堅畫另起重寫的結(jié)果。為了使橫畫中鋒變成豎畫仍處于中鋒狀態(tài),必須有一個提筆換鋒的動作。我們在前面一再強調(diào)提筆的重要性,它是中鋒運筆的前提,在寫折回時尤為重要。古人把這種轉(zhuǎn)換筆鋒的動作稱之為“暗過”,即暗中過筆,也就是用提筆的方法令其換鋒。古人將橫畫結(jié)束、豎畫另起再寫的方法又稱“筆筆斷而后起”。但不能誤解為橫折豎一分為二,將“口’字變成四筆。 有人將字帖上的斷筆誤解為書家的風格而學,是要不得的。以顏真卿的《顏勤禮碑》中的“名”、“內(nèi)”、“弟”三字(圖70上行)為例,其折處均斷開。我們知道:古代碑帖是刻在石碑上的,由于年代久遠石料風化腐蝕,有些字跡模糊,石刻筆畫已近光平,特別是細的筆畫拓下來便出現(xiàn)斷殘現(xiàn)象?!懊?、“內(nèi)”、“弟”等字正是較細筆畫風蝕造成折畫的斷裂。而此碑其他碑石較為完好處的“名”、“內(nèi)”、“弟”三字就沒有這種斷裂(圖70下行)。可見我們在臨帖時不能依 樣畫葫蘆,而應(yīng)該照帖中完好的字去探究正確的寫法。 方折還可以用筆毫毫面翻折的方法來完成。即:在橫畫結(jié)束后,提筆使毫面改變一個方向再頓筆,然后寫中鋒豎畫,同樣能達到方折目的。此法在行草書中大量運用,楷書中用得不多,因為不易寫得干凈完美。 橫折豎中的圓折寫法與方折寫法稍有不同,實際上它是橫畫與圓筆豎畫的連寫。如顏體“喬”(喬)字兩處是圓折,柳體“而”字也是圓折,其寫法如下(見圖71): ①中鋒右行;②提筆向上自左向右圓轉(zhuǎn);③頓筆;④中鋒下行。 二、豎折橫 豎與橫畫連接稱為豎折橫。如圖72中兩個顏體“山”字,均為豎折橫。豎與橫的連接形式不同,寫法也不同。其一豎畫收筆垂露(圖72上行); ①中鋒下行;②提筆自左向右收筆;③頓筆折鋒;④向右中鋒行筆。 其二圓筆橫畫起筆(圖72下行): ①中鋒下行;②提筆向左,自上而下圓轉(zhuǎn);③頓筆折鋒;④中鋒右行。 三、折的其他形式 折畫的形式較多。如“玄’字既有撇折點,又有撇折挑;“子”字是挑折撇;“女”字是撇折長點;‘郎”字左邊是橫折豎與豎折挑,布部是橫折撇(見圖73)。折畫的寫法雖略有不同,但原理是一樣的,前一筆畫結(jié)束,后一筆畫必須換鋒再寫,使其筆筆中鋒。 四、轉(zhuǎn) 轉(zhuǎn)與折不同,折是在行筆的某一點上突然改變方向,如寫橫突然寫豎,有一折點,轉(zhuǎn)是在行筆時不斷地改變方向,按弧形線路行筆。如顏體“同”字(見圖74),橫與豎之間沒有明顯的斷痕,是慢慢轉(zhuǎn)彎寫豎畫的,就像自行車轉(zhuǎn)彎一樣。這種寫法寫楷書用得不多,寫行書或草書常用。柳體“即”字右部的橫彎鉤也是轉(zhuǎn)(見圖74)。寫法是由橫畫的中鋒直接轉(zhuǎn)彎成豎畫的中鋒,沒有用報接的方法換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