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就是現(xiàn)在常講的換位思考,處事發(fā)言換個立場,設(shè)身處地為別人想:如果我是他,又將如何?常常對換立場,就能替別人著想。 上一句講做事。面對事情,要先替別人考慮:他有沒有難處?他的感受如何?能不能接受?《弟子規(guī)》教人:“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已”,就是從小培養(yǎng)“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長養(yǎng)仁慈寬恕之心。 下一句講言語。議論他人,要先想想自己是不是沒有過失。人無完人,都會有所不足,自己也不例外。我們不能包容他人的缺陷,自己的過失難道可以希望得到別人的包容嗎?如果想到自己的弱點會成為別人的笑柄、被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的難堪,還怎么敢去隨便議論別人呢?言語不但關(guān)系人的禍福,還關(guān)系到人的品行。所以古人說:
凡一事而關(guān)人終身,縱確見實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長厚,雖閑談戲謔,慎勿形言。結(jié)怨仇,招禍害,傷陰騭,皆由于此。 大凡一件事情,如果可能關(guān)系到一個人終身的名譽、命運,即使見聞?wù)媲写_實,也不能掛在口上,隨便宣揚,要知道隱惡揚善。尊重別人的隱私,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肯給別人留有余地,就是給自己開拓發(fā)展空間。時時想到別人的感受,這是仁德,福報也會跟著增長,自然趨吉避兇。 但凡一句話可能傷害自己的仁心厚道,即使只是戲論閑話,也千萬不能隨便出口。君子慎言,常常檢點自己的言語,改正口的過失,怎么敢隨便輕言、閑談戲謔呢?因此傷害到自己的德行,更是一種不明智的做法。何況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往往與人結(jié)怨、招惹災(zāi)禍、折損陰德都是因為這些無益的言語,怎么可以不謹慎呢?
——輯自《格言別錄白話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