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真經(jīng)循本卷六 廬綾竹峰羅勉道述門人彭祥點校 內(nèi)篇德充符 符,驗也。言德充於內(nèi),而驗於外。雖形質(zhì)之不全,不足為累,列子有說符篇。 魯脊兀者王驗音臺,刖足曰兀,從之游者,與仲尼相若州常季問於仲尼曰;王駘,兀者也秀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魯。立不教,坐不議頃虛而往,實而歸。固有不言之教,無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直后而未往耳。 仲尼曰:我亦將往從之游,但偶后於眾人尚未往耳。 丘將以為師,而況不若丘者乎!奚假魯國, 何借魯國之眾,以為重。 丘將引天下而與從之。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玉去聲,猶長也先生,其與庸常人亦遠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獨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落也;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命物之化者、物之變化惟吾所命。 常季曰:何謂也?仲尼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一視喪其足猶遺土也。常季曰:彼為已句。以其知得其心句。以其心得其常心句。物何為最之哉? 常季雖聞伸尼之言,猶未悟王駘之所以然。彼,指王駘也。言彼之修已,以其知言之,非有至神之知,不過得其心思所及之知而已;以其心言之,非有大圣之心,不過得其常人所有之心而已。人何為尊之? 仲尼曰: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 仲尼答之云:水,一也,有流處亦有止處。人莫去鑒他流處,只鑒他止處。以喻常季不必以奇異看王駘,只就他得常心看便是,他高處唯止能止。眾止者,止水之所眾流歸之,莫不從而皆止矣。王駘以常心而能化人,亦猶是也。 受命於地,唯松相獨也,在冬夏青青。受命於天,唯舜獨也正。幸能正生,以正眾生。 又以松栢引喻圣人,以明惟止能止眾止之義。凡草木皆受命於地,而松栢獨冬夏青青,凡人皆受命於天,而舜獨得其正。紛紛眾邪之中,使非有舜之正,則幾乎舉世皆惡矣。幸而舜能正吾之生,以正天下之眾生,則可以見唯止能止眾止。 夫保始之征,不懼之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將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猶若是,而況官天地、府萬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嘗死者乎! 保始之征者,守其初志必有征驗,使人可信也。不懼之實者,剛勇不懼,自有其實非為人知也。九軍者,古軍陣,因井田之制,每軍分為九軍,更遞以戰(zhàn)也。求名者,求為名聲,即保始之征者也。自要者,自守要約,即不懼之實者也。官天地者,天地為吾官,守之司也。府萬物者,萬物為吾府藏之物也。直,但也。寓者,寄寓而不執(zhí)著。象者,彷象而非真實,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嘗死者,一其知之所知而心未嘗陷於物以死也。應(yīng)前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二句言求名自要之人尚能勇冠千萬人之上。何況王駘外形骸一心知,又非求名自要者所可比礙,豈不能感動魯國之眾乎? 彼且擇日而登假音格,人則從是也。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 假,至也。登假,猶言升仙,升至于天也?!洞笞趲煛罚旱羌凫兜馈R嘁舾?。崔本比於列星之下,有其生,無父母死,登假三年而形遁,亦升至于天之義。言彼且有一日升仙去,則遺棄人世矣。故人之所以從之者,為此也。由此觀之,彼且何肯以物為事乎,物字應(yīng)前物何為最之哉。道家多有擇日升仙事。 申徒嘉申徒氏,兀者也,而與鄭子產(chǎn)同師於伯昏無人雜篇作瞀人。子產(chǎn)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羞與刖者同行。其明日,又與合堂同席而坐。仍同坐。子產(chǎn)謂申徒嘉曰:我先出則子止,子先出則我止。今我將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 問之,欲使必不并已。 且子見執(zhí)政而不違,子齊執(zhí)政乎執(zhí)政子產(chǎn)自謂?申徒嘉曰:先生伯昏無人之門,固有執(zhí)政焉如此哉? 居先生之門者,當忘貴賤。 子而悅子之執(zhí)政而后人者也以人為后?聞之曰:鑒明則塵垢不止,止則不明也。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與賢人處以免過,猶鑒藉人以磨去塵垢。 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 取於人以大其德。 而猶出言若是,不亦過乎! 未能無過也。 子產(chǎn)曰:子既若是矣,猶與堯爭善,計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為善者莫若堯,猶與堯爭善,是欲勝於堯,為第一人也。子既不謹而遭刖矣,乃猶欲與堯爭善,計子之德恐不足自反,以補其遭刖之過,安能勝堯哉? 申徒嘉曰;自狀其過以不當亡者眾,不狀其過以不當存者寡。 自狀,自陳也。因上文過字言,若自陳說己之過,則己無大過,故止於受刖,其形之不當亡者尚眾;若不陳說己之過,則人以為罪大惡極,當不止於刖,其形之不當存者尚寡。 知不可柰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游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去聲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羿善射物,游於羿之殼中,中央者必中之地也。然而或不中得免於死者,命也。言己不免於刑,亦命也。 人以其至足笑吾不全足者眾矣,我怫然而怒。而適先生之所,則廢然而反。 廢向者之怒,而后常。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吾與夫子游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者也。今子與我游於形骸之內(nèi),而子索我於形骸之外,不亦過乎! 形骸內(nèi)。德也。形骸外,刖也。重言不亦過乎應(yīng)前。 子產(chǎn)蹴然改容更貌曰:子無乃稱。 既悟則愧其言曰:子無如此說矣。 魯有兀者叔山無趾, 叔山字,因名無趾。 踵見仲尼。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是矣。雖今來,何及矣!無趾曰:吾惟不知務(wù)不知務(wù)全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 右為尊,雖刖左足,猶有右足存。 吾是以務(wù)全之也。夫天無不覆,地無不載,吾以夫子為天地,安知夫子之猶若是也未能容其刖??鬃釉唬呵饎t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請講以所聞。無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無趾,兀者也,猶務(wù)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況全德之人乎!無趾語老聃曰:孔丘之於至人,其未邪?彼何賓賓尊敬貌以學子為?彼且蘄以諔尺六切詭幻怪之名聞,不知至人之以是為己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種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其桎梏,其可乎?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 魯哀公問於仲尼曰:衛(wèi)有惡人焉,曰哀駘它音施。丈夫與之處者,思而不能去也。婦人見之,請於父母曰:與為人妻,寧為夫子妾者,十數(shù)而未止也。未嘗有聞其倡者也,常和人而已矣。無君人之位以濟乎人之死,無聚祿 聚於上者,所以散於下, 以望滿也月盈為望人之腹。又以惡駭天下,和而不倡,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 此三句將上文轉(zhuǎn)折說。雌、雄,即丈夫、婦人。 是必有異乎人者也。寡人召而觀之,果以惡駭天下。與寡人處,不至以月數(shù)上聲,而寡人有意乎其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國無宰,寡人傳國焉傳國政。悶然而后應(yīng),泛音泛而若辭。寡人丑乎, 寡人為丑乎,因其丑而自反。 卒授之國。無幾何也,去寡人而行。寡人恤焉憂憫貌若有亡也,若元與樂是國也。是何人者也?仲尼日:丘也嘗使於楚矣,適見豚子食食乳也於其死母者。少焉胸音舜 眴,驚覺而動目也。 若,皆棄之而走。不見己焉耳,不得類焉耳。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愛使 其形者也。 不見己焉爾者,豚子安知其為母,但知己所食而已,今忽不見己所食也。不得類焉耳者,類似也。今所食之乳忽不似每日也。使其形者,神也。豚子本不理會得母死,忽棄之而走者,神不相接也。以喻哀馳它前日相處非以形交乃以神交,一旦失之如豚子失其母之神。 戰(zhàn)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資; 翣,以木為筐,衣以白布畫云氣其上,有柄如扇以障柩。資,送葬也。 刖者之屨,無為去聲愛之。皆元其本矣。 形為本,嬰與屨為文。 為天子之諸御,不爪翦,不穿耳近君不可毀形。取音娶妻者止於外,不得復浮去聲。 《禮記》:三年之喪與新有妻者期不使。 形全猶足以為爾,而況全德之人乎。今哀駘它未言而信,無功而親,使人枚己國,惟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以戰(zhàn)死刖者引起天子五御及娶妻者,而說歸哀駘它身上來。 哀公曰:何謂才全?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 此皆人事之變革,而有天命行其間。 日夜相代乎前,而知去聲不能規(guī)其始者也。 規(guī),求也。雖有知者,不能求其初生稟受之所以然。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心也。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悅也,使日夜無卻音隙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乎心者也。 死生貧富等,雖日夜相代乎前,吾則使之。日夜無罅隙,不見其相代之跡。視之如一,而與物混然。為春,如年有四時不見其為夏秋冬,但見其為春而已。如此者是接續(xù)其罅隙處而生時乎。吾心者也,因春字故下生時字,時不生於陰陽之氣,而生於吾心也。 是之謂才全。何謂德不形?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 盛,極也。極平者,莫如水停。 內(nèi)保之而外不蕩也。 內(nèi)保之者,水性沈定,有內(nèi)保之義。 德者,成和之修也。 成其內(nèi)和,則德修矣。 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 德惟內(nèi)修,不形於外,而物自親之不能釋離,如哀公之於哀駘它。 哀公異日以告閔子仲尼弟子曰: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執(zhí)民之紀而憂其死,吾自以為至通矣。今吾聞至人之言,恐吾無其實,輕用吾身而亡吾國。吾與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以哀駘它為至人,而仲尼為德友,亦是滑稽。 闉跤支離無脤, 闉城門也。跂,舉足而行也。闉跂者,跂而守城門也。支離者,形不全之貌。無脤無腳跟也。蓋無脤之人,后腳不能到地,但跂而行,其形支離,而因名無脤,猶名無趾也。 說音稅衛(wèi)靈公,靈公說音悅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 脰,項也。肩肩,細長之貌。言悅無脤而視全人,反覺其項細長丑而不足觀也。周禮梓人云:數(shù)目顅脰。注:長脰貌,蓋肩與顅同。 甕盎大癭又是一人說齊桓公,桓公說之,而視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所忘者,形也。所不忘者,德也。世人不忘其形而忘其德,此真忘者也。 故圣人有所游,而知為孽,約為膠,德為接,工為商。圣人不謀,惡用知?不斲,惡用膠?無喪,惡用德?不貨,惡用商?四者,天齋也。天齋也者,天食音嗣也。既受食於天,又惡用人! 孽,妖孽也。約,謹守也。膠,固也。接,應(yīng)接也。工,藝能也。商,如商賈也。圣人心有天游而以智者為妖孽,約者為膠固,德者為役於應(yīng)接,藝能者為商賈之徒。圣人不計謀,何用智巧?不斲削,何用膠固?無所喪失,何用行道?而有得不嗜貨利,何用行商?四句中兩句是正說,兩句是比喻。因商字,又言四者。天鬻也,天之付予即如常焉。得天鬻則為天所食矣。既受食於天,又惡用人之所食,猶言既得天爵,不求人爵也。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於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些此有形;警乎大哉,獨成其天。 謷,放也,放而得之意。此言無情。下文又引與惠子辨難以伸無情之義。 惠子謂莊子曰:人故無情乎?莊子曰:然?;葑釉唬喝硕鵁o情,何以謂之人?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惠子曰:既謂之人,惡得無情?莊子曰:是非吾所謂情也。吾所謂無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nèi)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葑釉唬翰灰嫔?,何以有其身?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nèi)傷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勞乎子之精,倚樹而吟,據(jù)槁梧而瞑。天選去聲子之形,子以堅白鳴。 道與之貌,天與之形者。自然也。不益生者,人生有自然之天,不可加一毫人力也。槁梧,即今所謂枯桐也。枯桐同義桐,亦可稱梧桐之類不一。惟枯桐中琴瑟故名,琴瑟為槁梧也。據(jù)之而瞑言,琴瑟常在手,雖痕困而暝,猶據(jù)之也。立則倚樹而吟,坐則據(jù)槁梧而暝,皆外神勞精之所為,是負天之所予而從事乎,堅白之辯者也。 南華真經(jīng)循本卷之六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