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行進中的現(xiàn)代活血化瘀學派”為主題的第五屆陳可冀院士學術思想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上,陳可冀院士團隊的相關專家就現(xiàn)代血瘀證與活血化瘀研究作了主題報告。 1活用活血法治療老年病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副院長 徐鳳芹 陳可冀院士認為,老年人的主要生理特點包括臟腑痿瘁、精血虛損、神氣衰減、陰陽俱衰4個方面。臟腑痿瘁,氣血不充,肌膚失養(yǎng),外表體竅即表現(xiàn)出衰老退化征象。他還將老年病的病理特點歸納為陰陽平衡易損、多臟同病、氣機失和、病理產物壅滯4個方面,并將老年病臨床治療的原則總結為以下六方面。 一是側重補虛,治療過程中應注意培補臟腑,尤其是培補脾、腎。但補虛要注意補陰不過于滋膩,補陽不過于剛燥,峻補氣血應避免滯澀不通。 二是扶正宜用調補,但立方遣藥不可過偏、過猛,補虛應有主有從,補之法不唯見何臟虛便一味補其虛。應時時顧及中州,調理脾胃亦屬調補,不唯藥療,食餌、果菜等均有調理補益之效。 三是祛邪慎用攻伐,應汗而勿傷、下而勿損、溫而勿燥、寒而勿凝、消而勿伐、補而無滯,攻邪宜“衰其大半而止”。 四是攻補兼施,但關鍵在于補而不偏,攻而不傷,補中有瀉,瀉中寓補。 五是治療應緩急得當,太急則欲速不達。 六是老人用藥應慎重,不宜藥量過大,應小量用藥,大抵為常人之半或三分之二,逐漸收效。 在老年病的治療方面,陳可冀院士認為,老年疾病雖然常常虛實兼見,但實際上仍以虛多實少為多,治療時不免要側重于補益。陳院士在老年心血管病臨床中體會到,補法中的益氣、養(yǎng)血、滋陰、助陽是常用的治法,通法中的理氣、活血及化瘀甚至消導等方法也是常用治法,二者常并用。借鑒漢唐及清代的各種經驗治療,前者劑量一般偏大,真正起到補虛作用;后者劑量略小,起到調補和通補作用,務使陽得陰動,陰借陽運,通而不耗傷正氣?,F(xiàn)在有些處方中川芎、紅花、桃仁等劑量常在20~30g,陳院士認為不妥。 此外,目前補氣多用紅參或高麗參,性味溫燥,劑量偏大或久用易于化火,配合麥冬和五味子養(yǎng)陰生津就可以免其弊端,在老年心血管病臨床中常用。 2病證結合,指導活血化瘀治療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心血管病研究所 付長庚 劉龍濤 史大卓 “有是證,用是藥”,是以宏觀癥狀表現(xiàn)為先導的治療模式。陳可冀帶領的學術團隊將傳統(tǒng)宏觀辨證論治和現(xiàn)代微觀辨病論治有機結合,臨床不僅辨證用藥,還考慮針對微觀病理改變的干預,顯著提高了臨床遣方用藥的針對性。 1958年,陳可冀和已故名老中醫(yī)郭士魁一起率先倡導應用活血化瘀法治療心腦血管病,進行冠心Ⅱ號、川芎嗪、赤芍皂苷等活血化瘀方藥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開創(chuàng)了活血化瘀治療心腦血管病的先河。此后與阜外醫(yī)院、同仁醫(yī)院等北京地區(qū)幾家醫(yī)院合作,進行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精制冠心片治療心絞痛臨床研究,證實活血化瘀中藥可顯著提高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研究結果發(fā)表在1982年的《中華心血管病雜志》上,被循證醫(yī)學專家認為是我國中醫(yī)藥領域第一篇多中心RCT臨床研究報告。 同時,陳可冀等采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對精制冠心片進行深入研究,證實其具有改善冠脈循環(huán)和心肌供氧、提高纖溶蛋白活性水平、降低第XIII因子活性等作用,可改善心肌缺血和血液流變性異常。方中君藥川芎的有效成分四甲基吡嗪,不僅對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療效顯著,還具有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等作用。在此基礎上,陳可冀等研究活血化瘀中藥對血小板超微結構和心肌微循環(huán)的作用,進一步闡釋了其作用機理。上述研究,從病和證兩方面證實活血化瘀治療冠心病的優(yōu)勢,并從器官、組織、細胞和分子水平系統(tǒng)闡釋了作用機理,帶動了行業(yè)進步和發(fā)展。 1990年以后,陳可冀帶領學術團隊對經典方劑血府逐瘀湯進行了精簡優(yōu)化,制成精制血府膠囊,臨床研究證實其對冠心病心絞痛的總有效率達93.3%,實驗研究證實其具有降低血漿內皮素-1、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和CD41/CD45、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變性、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 針對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再狹窄這一冠心病防治領域的國際難題,陳可冀等率先倡導應用活血化瘀中藥防治PCI術后再狹窄。經過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連續(xù)幾個攻關計劃的研究,證實活血化瘀方藥可通過調節(jié)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相關基因和蛋白表達、誘導細胞凋亡、影響跨膜信號轉導、抑制膠原堆積及病理性血管重塑等多個病理環(huán)節(jié),發(fā)揮防治再狹窄發(fā)生的作用。他主持的國內六家醫(yī)院參與的多中心RCT臨床研究,證實活血化瘀方藥可使冠脈再狹窄及心絞痛復發(fā)率下降50%左右,為中藥防治介入治療后再狹窄提供了一個新的有效途徑。 3痰瘀同治,理論研究新站點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 吳宗貴 早期防治動脈粥樣硬化,中醫(yī)藥能夠發(fā)揮意想不到的效果。歷代文獻中沒有動脈粥樣硬化的記載,但根據(jù)動脈粥樣硬化的中醫(yī)證候特點,其應屬于“痰濁”、“血瘀”的范疇,尤其在早期“易損斑塊”階段。中醫(yī)認為其無形之痰是指由于遺傳、肥胖或長期飲食不節(jié),嗜食肥甘厚味,損傷脾胃,導致脾臟的運化功能失職,水液輸布障礙,停聚于體內,從而導致痰濁內生。內生痰濁作為一種病理產物,可以流竄全身作為新的致病因子引起更廣泛的病理變化,導致多種疾病和臨床表現(xiàn)。這些與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的高脂血癥與長期大量攝入高膽固醇、高糖飲食及缺少運動、體質肥胖等高度相似。因此,高脂血癥以及高血糖等動脈粥樣硬化致病因子均可稱為“血中之痰濁”。 從中醫(yī)角度看,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幾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痰的存在。我們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過程分為“濁、痰、瘀、閉”四個階段。“濁”指血脂、血糖或者其他代謝產物升高,導致血液黏滯度升高,血液渾“濁”;“痰”指導致血液渾濁的致病因子沒有得到及時控制,沉積于血管壁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早期易損斑塊,質地柔軟,極易破裂;“瘀”指動脈粥樣硬化早期易損斑塊經過一定時間成長,慢慢長大并纖維化變得不容易破裂,但會影響血管的通暢,血流瘀滯;而“閉”則表示血管閉塞導致出現(xiàn)嚴重的心腦血管臨床事件。在“痰”的階段,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里面的膽固醇經過適當?shù)闹委熞院?,膽固醇可以動態(tài)的流入或流出,使斑塊變小、變穩(wěn)定。 20世紀60年代,陳可冀院士針對動脈粥樣硬化并發(fā)心腦血管疾病時血瘀證的中醫(yī)證候特點,采用活血化瘀為主的治則,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療效。在他的指導下,我們將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焦點集中于痰瘀同治上,既治瘀又治痰,強調從痰論治。治痰為先治療靶點側重于斑塊破裂之前,立足于穩(wěn)定斑塊,減少斑塊破裂,以預防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活血化瘀側重于斑塊破裂以后,以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為主要目的。 而如何用現(xiàn)代科學的方法去論證痰瘀同治法,科學地指導臨床用藥,提高動脈粥樣硬化的治療效果,有待于我們進一步驗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