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性心律失常是一組以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不伴有心臟結構異常的疾病,其中心源性猝死(SCD)是其最嚴重的臨床表現(xiàn)。在猝死復雜的病因中,SCD占猝死的80%,在青少年人群中發(fā)生的猝死,遺傳性心律失常是常見原因。分子生物學及基因組學等研究進展,對心律失?;驒C制有了長足的認識。以下就遺傳性長QT綜合征、短QT綜合征的研究及進展作一綜述。
1 長QT綜合征 長QT綜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指具有心電圖上QT間期延長,T波異常,易產生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轉性室速(TdP)、暈厥和猝死的一組綜合征。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是LQTS最常見的遺傳形式,稱為Romano-Ward綜合征(RWS)。已知至少12個基因上的雜合突變可導致RWS。其中6個基因編碼鉀通道,并且大多數已知突變都發(fā)生在鉀通道基因上。RWS中的其他突變基因包括4個編碼或調控鈉通道的基因和1個編碼鈣通道的基因。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則是罕見的遺傳形式,這種LQTS伴發(fā)先天性耳聾,稱為Jervell and Lange-Nielsen綜合征(JLNS)。JLNS由鉀通道的基因突變導致,根據致病基因的不同,JLNS可被分為兩種亞型——JLN1和JLN2 1.1 臨床表現(xiàn) LQTS一般表現(xiàn) LQTS常見臨床表現(xiàn)有反復發(fā)作的先兆暈厥、暈厥、驚厥、抽搐和猝死,除此之外,還可表現(xiàn)為胸背痛、胸悶、心悸、頭暈和黑朦等;LQT1患者通常因運動,特別是游泳誘發(fā)心臟事件(暈厥、心臟驟停或猝死)。在所有因游泳誘發(fā)心臟事件的LQTS患者中,LQT1占99%。而在LQT2患者的心臟事件中,僅13%發(fā)生在運動時,大部分由情緒應激誘發(fā)。突然的聲音刺激對LQT2患者極其危險。在LQT3患者中,猝死通常發(fā)生在睡眠中。 張莉等最終確認了10種特異的ST-T復極波波形,其中包括4種LQT1的,4種LQT2的和2種LQT3的。LQT1的嬰兒表現(xiàn)為一種獨特的ST-T波波形,被定義為嬰兒型ST-T波。成人LQT1患者典型ECG的特征為基底部寬大,遲發(fā)出現(xiàn)或正常出現(xiàn)(最常見)的形態(tài)正常的單形性T波。LQT2的特征性標志是雙峰T波。雙峰T波可顯著也可不顯著。有時胸前導聯(lián)V2~V3的雙峰T波的第二部分可與U波融合。有時雙峰T波極不顯著,僅表現(xiàn)為T波尖端變平或變圓滑。LQT3中,以延遲出現(xiàn)的高尖/雙相性T波最為常見。大多數LQT1~3突變患者均可有典型的ECG表現(xiàn),然而復合突變患者ECG表現(xiàn)常不典型。 ATS1(LQT7)患者也有特異的ECG表現(xiàn)。大多數KCNJ2突變攜帶者表現(xiàn)為異常的T-U波,其特征為T波下降支終端延長,寬的T-U連接處,雙相和增大的U波。此外,頻發(fā)的室性期前收縮(PVCs)二聯(lián)律和雙向性室性心動過速(VT)在AST1中也比較常見。有趣的是,ATS1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都只起源于左室。 大多數LQTS的心律失常表現(xiàn)為“全或無”形式,其標志性表現(xiàn)是TdP。在長QT情況下,各種原因導致的心室不均一性復極和/或早期/延遲后去極化(EAD、DAD)均可誘發(fā)TdP。TdP最常見的ECG表現(xiàn)包括:心律失常發(fā)生前最后一次竇性心搏時QT間期顯著延長(間歇依賴性,pause-dependent);進行性QRS波群圍繞假想基線扭轉,每隔10~12次心搏(150~300bpm)發(fā)生180度扭轉,每一個竇性心動周期中QRS復合波振幅按正弦波方式改變。在LQT1患者中,突發(fā)強烈的的腎上腺素能刺激可導致TdP。大多數病例中TdP維持時間較短,可自行終止,因此可能不被察覺。然而,它有反復復發(fā)的傾向,可導致暈厥。當TdP惡化為心室顫動后,會導致心臟驟?;蜮馈? 1.2 診斷標準 LQTS的診斷標準 LQTS的ECG以QT間期延長、ST-T易變、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尖端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以及發(fā)作性暈厥、心臟性猝死為特征。臨床上診斷通常采用1993年國際LQTS協(xié)作組的評分標準,包括有家族史、不明原因的暈厥和心電圖的異常,見下表。 注: ≤1分,LQTS 診斷可能性?。?~3分,LQTS的診斷臨界型;≥4分,LQTS診斷可能性大。 1.3 遺傳學研究 從90年代初開始,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研究奠定了遺傳性LQTS的分子遺傳學基礎。RWS至今已有12個基因亞型(見表4)。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75%左右的已知基因型是LQT1和LQT2,要加上LQT3,就幾乎接近90%了。 LQT1是RWS中最常見的基因型,由KCNQ1基因突變導致,目前已發(fā)現(xiàn)250多種突變類型。KCNQ1 基因編碼電壓門控鉀通道的α亞基。該鉀通道在多種細胞上表達,包括心肌細胞和內皮細胞。在心臟中,KCNQ1蛋白與KCNE1蛋白組合成Kv7.1,形成緩慢激活延遲整流鉀電流IKs。大多數突變是單個核苷酸的改變,導致通道蛋白中的單個氨基酸替換(錯義突變)。LQT1的突變具有負顯性(dominant-negative)與功能喪失的特點。其次,IKs是腎上腺素能敏感性鉀電流,所以LQT1患者中的心臟事件往往由體力應激誘發(fā),特別如潛水或游泳。運動可加重QT間期的延長。因此正如預期的那樣,LQT1患者對β阻滯劑的治療反應非常好。 LQT2是RWS中第二常見的基因型,由KCNH2即人ether-a-Go-Go-相關基因(hERG)突變導致。此基因編碼Kv11.1通道的α亞基,此通道與心臟中的快速激活延遲整流鉀電流(IKr)相關。KCNH2突變導致Kv11.1通道的功能喪失。不同的突變通過不同的機制導致通道功能障礙。這些機制分別為:干擾Kv11.1通道的合成(1類)、運輸(2類)、門控(3類)、離子通透(4類)、和通過無義介導的mRNA降解作用使包含提前終止密碼子的mRNA降解(5類)。其中第2類機制(干擾Kv11.1通道運輸從而導致到達細胞膜的通道蛋白減少)是導致hERG功能障礙中最常見的機制。 LQT3比LQT1和LQT2少見,由SCN5A基因突變導致。SCN5A基因編碼INa相關Na通道(Nav1.5)的α亞基(此α亞基構成了Na通道的孔道)。此電壓門控Na通道是一種跨膜蛋白,形成與心電活動中去極化相關的快速內向鈉電流INa。這種Na通道在正常心律的啟動、傳播、維持中起重要作用,同時還可產生動作電位晚期的去極化電流,從而延長了動作電位時程(APD)。產生這種晚鈉電流的原因是Na通道不能保持其失活狀態(tài),發(fā)放了一個不該產生的顯著內向電流。 LQT4比較少見,由編碼錨蛋白B(ANKB)的基因突變導致。相比于LQT1、LQT2和LQT3,LQT4的表型不具有特異性,QT間期延長也不是其標志。因此LQT4應被更準確的稱為ANKB綜合征。錨蛋白是一種銜接蛋白,與多種離子通道蛋白連接在一起,如Cl-/HCO-3交換器、Na+ /K+-ATP酶、電壓敏感性鈉通道,Na+ /Ca2 +交換器(NCX,或稱INa-Ca)和鈣釋放通道[由三磷酸肌醇(IP3)或蘭尼堿(ryanodine)受體介導]。ANKB突變干擾了這些通道的正常功能,導致LQT4廣泛的ECG表型,主要有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心房顫動、T-U異常和運動誘發(fā)的室性心律失常。大部分LQT4患者并無QT間期延長的表現(xiàn)。 LQT5是由KCNE基因家族的KCNE1突變引起。KCNE1編碼minK——Kv7. 1通道的β亞基,其與α亞基結合共同形成IKs通道。KCNE1是一個調節(jié)基因,其基因產物可調節(jié)Kv7.1通道的功能。KCNE1突變導致了IKs功能喪失,因此減小了外向鉀電流從而造成復極延遲。 LQT6是由KCNE基因家族的第二個成員KCNE2突變引起。KCNE2編碼minK基因相關肽(MiRP),其與hERG蛋白共同組成了Kv11.1通道。與其他KCNE亞型相似,KCNE2也是一個調節(jié)基因。因此MiRP突變導致了hERG的功能喪失,減低IKr從而延長了QT間期。KCNE2也可影響Kv7.1的生物物理學性質。 LQT7也稱1型Andersen-Tawil綜合征(ATS1),由KCNJ2突變引起。KCNJ2編碼Kir2X通道中的Kir2.1亞型的α亞基,Kir2X通道負責內向整流鉀電流IK1。基因轉錄和蛋白質翻譯研究表明,Kir2.1是人類心室Kir2X通道中數量最多的亞型。IK1在復極化末期和維持靜息電位中起主要作用。KCNJ2突變通過負顯性機制影響了Kir2.1通道的正常功能。ATS1的特征性ECG變化是U波明顯和QU間期延長。因為大多數ATS患者并無QT間期延長,所以或許LQT7應被更準確地稱為長QU綜合征。ATS1患者通常身材矮小伴面部畸形,如耳位低下、小下頜。這種面部畸形是ATS的特征性表現(xiàn),提示Kir2.1在生長發(fā)育的信號轉導中起主要作用。約50%的患者有周期性麻痹,其中以低鉀型最為常見。 LQT8也被稱為Timothy綜合征(TS),是由CACNA1C突變引起的一種少見的LQTS。CACNA1C編碼電壓門控鈣通道的α亞基,此通道負責L型鈣電流。Splawski等報道了兩種TS的亞型。1型TS(TS1)是由外顯子8a上的錯義突變(G406R)導致,此突變位點與8號外顯子的選擇性拼接(alternative splicing)有關。大多數TS1兒童的遺傳特點為新發(fā)突變;然而在一個病例中,發(fā)現(xiàn)患兒的親代為嵌合體。TS1患兒表現(xiàn)為多器官功能障礙,包括顯著延長的ST段與QT間期、致命性心律失常、并指(趾)、先天性心臟病、免疫缺陷、間歇性低血糖、認知異常和孤獨癥。因為有多器官功能障礙的并發(fā)癥,TS1患者平均死亡年齡為2.5歲。2型TS(TS2)在兩個無親緣關系的患兒中找到了CACNA1C基因8號外顯子上兩種突變,G406R和G402S,這兩個患兒均表現(xiàn)為嚴重的LQTS表型,但無并指(趾)畸形。其中一個孩子還有重度精神發(fā)育遲滯和線桿狀骨骼肌?。╪emaline rod skeletalmyopathy)。功能研究表明G406R突變減緩了通道失活,因此延長了APD;G402S引起通道失活減少,因此產生了持續(xù)去極化的L型鈣電流。 LQT9是由小凹蛋白3(caveolin 3, CAV3)基因突變引起。CAV3基因編碼銜接蛋白。功能研究表明突變CAV3產生的INa,L是野生型的2~3倍。CAV3的這種功能放大性突變還與嬰兒猝死綜合征相關。 LQT10由SCN4B突變造成。SCN4B基因編碼電壓門控鈉通道四個β亞基中的一個。β亞基通過與α亞基相互作用來改變鈉通道的動力學特性。此跨膜蛋白通過鏈間二硫鍵與SCN5A相連。此基因突變可導致LQTS。 LQT11是由Yotiao蛋白突變導致。Yotiao是一種激酶A錨定蛋白(AKAP)[87],幫助IKs通道、激酶A(PKA)、磷酸酶1(PP1)形成大分子復合物。干擾此復合物形成的突變會使IKs通道無法對應激作出調節(jié)反應,因此可導致死亡。在一個高加索人種的LQTS家系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AKAP9基因的一個雜合突變S1570L。 LQT12是由互生蛋白(syntrophin, SNTA1)突變A390V引起。它通過激活神經一氧化氮合酶(nNOS)-SCN5A大分子復合物從而導致LQTS。A390V可干擾此復合物結合到nNOS抑制子質膜Ca2 + -ATP酶亞型4b (PMCA4b)上,從而解除nNOS被抑制的狀態(tài),導致SCN5A的S2亞硝基化,使晚鈉電流增加,最終導致鈉通道的生物物理學功能障礙,此功能障礙的表現(xiàn)與LQT3一致。這項研究表明通過SNTA1結合的nNOS-SCN5A復合物是鈉通道的關鍵調節(jié)器,從而提示SNTA1是LQTS的易感基因。 JLNS和其他復合突變導致的LQTS比較罕見。KCNQ1和KCNE1的復合雜合突變或純合突變均被報道可導致1型JLNS(JLN1)和2型JLNS(JLN2)。這兩型一般均伴有先天性耳聾;然而不伴耳聾的復合突變也有報道。據估計,一個以上基因參與導致的LQTS通常有更嚴重的臨床表現(xiàn),如顯著延長的QT間期,與心律失常性猝死高度相關的T波異常。大多數已知的LQTS突變?yōu)殄e義突變。可以預見,在已知的基因上,我們將發(fā)現(xiàn)更多的突變;基于這些新發(fā)現(xiàn),LQTS的基因型也會不斷增多。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忽視非編碼區(qū)的DNA測序,因為內含子突變也有可能導致LQTS。此外,高達10%的患者在已知LQTS易感基因上存在較大的基因缺失或重復,此異常不能被基因測序的方法檢測到。 1.4 治療方法 避免誘發(fā)因素 LQT1患者要避免過勞和強體力活動,可以預防性使用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LQT2患者要避免聲音刺激和情緒激動,保持血鉀水平,可用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預防心臟事件。LQT3患者的心臟事件多發(fā)生在夜間,注意家人陪護,不限制運動。 補鉀補鎂 鉀被認為是預防TdP發(fā)作的一個重要的輔助藥物,LQTS患者應常規(guī)檢查血清電解質,尤其是鉀,以明確或排除獲得性LQTS,但血鉀在正常高限時應警惕高血鉀的發(fā)生。先天性LQTS確診后,尤其是LQT2即使沒有發(fā)生低鉀血癥,也主張給予補鉀補鎂,這是因為90 %以上的患者是LQT1和LQT2,補鉀補鎂治療有利于細胞膜鉀離子運轉,有效緩解臨床癥狀。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LQT2患者長期口服鉀可使QT間期縮短,T切跡變淺,QTd減小,心室肌復極不均一性得到改善。 β受體阻滯劑 LQTS標準治療是以β受體阻滯劑為主,其機制為:①通過β受體阻滯劑作用,減低左側交感神經活動,糾正交感神經失衡狀態(tài);②阻滯交感神經興奮后的QT間期延長;③阻斷TdP的觸發(fā)機制。β受體阻滯劑應用于①QTc≥500ms;②LQT1和LQT2;③18歲前有心臟事件發(fā)生。在β受體阻滯劑治療中一般選用普萘洛爾和卡維地洛,但在臨床治療過程中也有使用美托洛爾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 人工心臟起搏 心臟起搏是β受體阻滯劑標準治療的輔助手段,采用起搏治療能夠糾正這些心臟電生理功能的異常:①阻止緩慢心率的誘發(fā)機制;②縮短QT間期;③減少EAD;④減小QTd。起搏器主要適應證是反復發(fā)作或持續(xù)性的慢頻率依賴性室性心動過速,伴有或不伴有QTc增加LQTS高危險度患者。 左側心臟交感神經切除術(left cardiac sympathetic denervation, LCSD)LQTS的抗腎上腺素能治療以β受體阻滯劑為首選,β受體阻滯劑確實能夠使先天性LQTS 患者獲得長期療效,但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①即使使用患者可耐受的最大劑量,仍有6 %的病死率;②20 %~30 %的患者不能耐受β受體阻滯劑;③先天性LQTS多為青少年,長期大劑量用藥依從性較差,如果安裝ICD一生中須多次更換,會帶來過高的醫(yī)療費用負擔。所以部分病例應行LCSD。LCSD 治療LQTS 作用機制:①左側交感神經占優(yōu)勢,右側副交感神經占優(yōu)勢;②左側頸胸交感神經主要分布在心室肌,右側頸胸交感神經則主要分布在心房肌、竇房結和房室結等;③切除左側交感神經,除去其對心臟的控制優(yōu)勢。LCSD的適應證:①無癥狀或僅有暈厥癥狀的LQTS患者,首選β受體阻滯劑終生服用。如有禁忌或無法耐受或仍有暈厥發(fā)作者,則應行LCSD。②有心臟驟停發(fā)作的LQTS患者,應首選ICD,若因經濟原因不能承受者可行LCSD。左側心臟交感神經切除術又稱為左側頸胸交感神經切除術,目前多采用左側頸交感神經和高位胸交感神經聯(lián)合切除術,切除范圍包括左星狀神經節(jié)下半部及T2~4或T2~5 交感神經節(jié),目前手術是通過胸膜外途徑實施的,無需開胸,同時保留左側星狀神經節(jié)的頭側部分,這樣既可達到治療目的,又可有效防止術后Horner 綜合征。 ICD ICD可以有效轉復TdP及室性顫動為竇性心律,從而預防心臟性猝死。ICD 治療LQTS的機制是:①采用ICD預防和治療心率緩慢依賴性的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和(或)室性顫動;②室性心動過速時,利用超速起搏可以終止室性心動過速;③室性顫動時,可以采用低能量和高能量的電復律或電除顫。目前推薦ICD的策略是:①患者在β受體阻滯劑治療期間有心臟驟停(需要復蘇)發(fā)生,或首次表現(xiàn)為心臟驟停時應置入ICD,同時輔助應用β受體阻滯劑;②患者在接受最大劑量的β受體阻滯劑、LCSD或起搏治療后,仍有暈厥發(fā)作;③LQT3對抗腎上腺能藥物反應較差,可行ICD植入。ICD不能糾正心律失常發(fā)生的潛在病因,不能預防暈厥或室性心動過速和室性顫動的發(fā)生,但可以預防LQTS患者的SCD,有效降低高危LQTS 患者的病死率,所以電生理專家主張ICD 作為第一線選擇預防有癥狀LQTS 患者的SCD。值得注意的是植入ICD之后仍需堅持β受體阻斷劑治療。 鈉通道阻滯劑和鉀通道開放劑 LQT3是由于鈉通道基因突變造成的,鈉內流關閉失控,應用鈉通道阻滯劑(美西律和氟卡尼),直接糾治異常通道功能(INa通道失活減慢),從而改變因LQT3的SCN5A 基因突變導致的Na+持續(xù)內流,使延長APD得到縮短,逆轉LQT3的病理過程。LQT1和LQT2是由于基因突變造成的鉀外流的減小,尼可地爾(nicorandil)具有開放KATP通道作用,可以改善LQTS患者的復極異常,加用普萘洛爾可增強尼可地爾作用,電生理顯示,LQTS患者口服尼可地爾,3天后QTc明顯縮短,有效不應期延長;靜脈注射尼可地爾可以抑制TdP的頻繁發(fā)作。 2 短QT綜合征 Algra等于90年代首次提出短QT與SCD危險性增加有關。Josep Brugada于1999年首先在會議中報道1例幼兒患者的QT間期< 266 ms,而該患者不久后突然死亡。2000年,Gussak等提出短QT為一種新的臨床癥候群,相隔4年后的2003年,Gaita等將其正式命名為短QT綜合征(SQTS)。 2.1 臨床表現(xiàn) 特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短QT 短QT指ECG上QT間期短于正常范圍。特發(fā)性短QT間期指通過全面的臨床體格檢查未能發(fā)現(xiàn)引起短QT間期原因者。在特發(fā)性短QT間期患者中, 其中以短QT、房顫和/或室性心動過速(VT)、VF及SCD為特征而心臟結構正常的這類疾病,即稱為SQTS。 在診斷SQTS之前,必須排除一些繼發(fā)性短QT現(xiàn)象。繼發(fā)性短QT是由發(fā)熱、高鈣血癥、高鉀血癥、洋地黃中毒、酸中毒、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甲狀腺功能亢進、心動過速及自主神經張力失衡等原因所致;另外,還可見于一些運動員、早期復極綜合征患者及迷走神經失調者。來自伊朗研究組多變量分析的最新報道,QT間期≤380 ms是合成類固醇激素濫用預測的獨立因子,對于檢測運動員濫用合成類固醇激素,QT間期≤380 ms的特異度達88%,靈敏度達83%。提示對于短QT間期患者應該詢問用藥等各種情況,以排外繼發(fā)性短QT間期個體。 SQTS和SCD SQTS患者高發(fā)SCD,可出現(xiàn)在各個年齡段,平均年齡35±25歲。在Gussak所報道的SQTS家族中,四代家族成員三代有SCD史,而且SCD發(fā)生之前沒有暈厥史和心律失常發(fā)生史等。Giustetto等報道了29例SQTS患者,大約62%的患者有癥狀。心臟停搏發(fā)生率最高達34%,其中約28%的患者為第一癥狀。還有2例發(fā)生在出生的第1個月,可見,SQTS的SCD也可出現(xiàn)于新生兒。因此,SQTS也是臨床上新生兒猝死綜合征的一個病因。意大利研究小組觀察了SCD或心搏驟停的促發(fā)因素,發(fā)現(xiàn)44%與運動有關,56%靜息狀態(tài)發(fā)生。由VF導致SCD的報道很多,VF或多形性VT似乎與室性早搏伴有短QT間期有關。 SQTS和房顫 24%的SQTS患者有房顫,包括陣發(fā)性或持續(xù)性房顫,以第一癥狀出現(xiàn)的有17%,并可見于不同年齡階段,年齡從17歲到84歲不等。房顫有可能是SQTS的第一癥狀,特別是年輕的、孤立性房顫患者,應當高度警惕。房顫在新生兒極其罕見,一般多與器質性心臟病有關。Hong等曾報道一例房顫并心動過緩和短QT間期而心臟結構正常的新生兒患者。 其它 除了SCD外,心悸是第二常見癥狀,約占31%。暈厥約占24%,另外,38%患者無癥狀,也有許多患者動態(tài)ECG或運動平板ECG示偶發(fā)或頻發(fā)室性早搏。從目前報道的資料來看,患者平均年齡從3個月到84歲不等,由于病例數有限,至今仍然不能肯定SQTS的平均發(fā)病年齡和男女發(fā)病率是否存在差異。 2.2 診斷標準 由于SQTS患者高發(fā)SCD,已引起了全世界心血管醫(yī)生及科學家的關注。目前來自歐美地區(qū)報道相對較多,日本及中國有零星報道。但是,至今國際上對SQTS的診斷標準尚缺乏統(tǒng)一認識,應用于臨床最好的公式還沒有達成廣泛的共識。目前常用的仍是Bazett公式(QTc=QT/RR1/2 )。在短QT間期和SQTS的判斷值上也存在一些爭議,有作者認為QTc≤330 ms,無SCD的危險性。有專家指出,男性QTc≤360ms和女性QTc≤ 370ms應考慮為短QT。Gallagher等對12012例正常人群QTc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xiàn)最短的QTc是335 ms。其它還有兩個研究報道揭示了QTc≤320 ms的流行率為0. 1%,QTc≤300 ms的流行率為0.03%。目前最大的關于SQTS薈萃分析來自意大利Priori等的實驗室,并于2008年在美國心臟病協(xié)會上報告。該研究組總結了24個家系47個患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資料,認為SQTS診斷的QTc應該≤350ms。另外,Rautaharju根據臨床實驗提出QT間期小于QTP[=656/(1+HR/100)]的88%為短QT間期,并發(fā)現(xiàn)短QT間期與SCD 有關,也有作者提出QT間期小于QTP的80%判為短QT間期。我國心內科醫(yī)生在547例健康人群ECG中檢測短QT間期與QTP法作為臨床研究短QT間期更為適用。顯而易見,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短QT心電學參數的診斷值,從而確定SQTS合理的診斷標準。初始,國際心血管領域結合遺傳學致病基因篩查證實SQTS的ECG診斷值為QTc≤320 ms,但隨著更多致病基因的發(fā)現(xiàn),認為將診斷標準定位QTc(≤350 ms)比較合理。 2.3 遺傳學研究 依靠分子遺傳學高科技研究,已先后發(fā)現(xiàn)SQTS的5個致病基因,與短QT直接相關的KCNH2,KCNQ1和KCNJ2基因,及短QT并Brugada綜合征的CACNA1C和CACNB2b基因,分別影響IKr、IKs、IK1和ICa。按照基因發(fā)現(xiàn)的先后秩序,分別將SQTS命名為SQT1、SQT2、SQT3、SQT4和SQT5。 2004年,Brugada等在3個無相關SQTS家系的兩個家系患者中確定了SQTS的第一個致病基因——KCNH2(HERG)。位于KCNH2基因S5-P的N588K突變導致Ikr增加從而導致動作電位復極化第2和3期縮短。隨后,Hong等在心房顫動(簡稱房顫)并SQTS患者家族中,鑒別出了KCNH2同一個突變N588K,因此推斷位于S5-P的N588K基因突變是導致SQTS患者的高發(fā)突變位點。通常認為不同的基因突變導致不同的臨床表型,但在三個獨立的SQTS家系的研究表明,即使同一基因突變的患者也具有不同的臨床表現(xiàn)。最近來自日本的報道顯示在一個日系SQTS散發(fā)者發(fā)現(xiàn)了新的KCNH2基因突變R1135H,功能分析表明突變通道功能獲得。 Bellocq等在1例反復發(fā)生心室顫動(VF)的70歲男性SQTS患者行基因篩查時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致病基因——KCNQ1(KVLQT1),V307L突變導致-20 mV半激活狀態(tài)的移位,激活態(tài)的加速導致突變通道在更負電壓激活而致Iks功能獲得和動作電位縮短。Hong等[60]隨后報道了另一個自身產生的KCNQ1基因突變V141M,遺傳和生物物理分析揭示突變通道增強Iks功能,并同時引起心房肌和心室肌動作電位的縮短。 2005年,Priori等在一個無癥狀5歲男童和35歲父親的SQTS家系中發(fā)現(xiàn)了第3個致病基因——KCNJ2(Kir2.1)。電生理分析顯示Ik1電流增強引起動作電位縮短。 最近,Antzelevitch等報道了引起SQT4和SQT5的致病基因CACNA1C(A39V)和CACNB2b(S481L),它們分別編碼L型鈣通道的α1和β亞單位,功能分析顯示突變通道功能喪失,尤其是CACNA1C的A39V突變是由于突變通道功能轉運缺失而導致內向鈣離子流降低。 2.4 發(fā)病機制 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SQTS患者動作電位時程不均一性縮短,跨壁復極離散度(TDR)增大,成為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潛在基質。在SQTS患者,T波通常表現(xiàn)為高尖而對稱。延長的Tpeak-Tend間期代表了TDR的增大。Extramiana和Antzelevitch應用犬左室楔形組織驗證了增大的TDR的存在。他們應用ATP敏感的鉀電流(IK-ATP)通道開發(fā)劑吡那地爾,造成QT間期縮短。吡那地爾不僅導致QT間期縮短,同時還使得Tpeak-Tend間期顯著延長和TDR的增大,程序性電刺激可誘發(fā)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但是在未應用吡那地爾,正常QT間期和Tpeak-Tend間期的對照組則未能誘發(fā)出心律失常。加用異丙基腎上腺素可進一步縮短QT間期,增大Tpeak-Tend間期,誘發(fā)的多形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也隨之更加持久。因此,該研究證實了TDR水平與多形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可誘發(fā)性之間的相關性。 最新的研究進展發(fā)現(xiàn),斑馬魚是心律失常遺傳學研究的較好模型,其基本電生理特性與人類相似。2008年Hassel等率先在Circulation雜志報道了reggae突變引起的與斑馬魚ERG鉀通道有關的第一個SQTS模型,為揭示人類SQTS的發(fā)病機制,治療方法的探索起了開創(chuàng)性的作用。 3 治療方法 SQTS危險分層和治療方法目前仍不十分明了。SQTS高發(fā)SCD危險是由于惡性心律失常。迄今為止,公認的SQTS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安置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ICD)。由于臨床電生理研究發(fā)現(xiàn)導致VF的只有50%,因此,ICD植入要根據臨床表現(xiàn),包括QT間期、心律失常特征和高發(fā)SCD家族史。還因為年輕兒童植入ICD有困難,所以藥物治療或許是過渡到ICD治療的橋梁??岫∈侵委烻QT1的有效藥物,丙比安也有一定治療作用。除了SQT1外,D-索他洛爾對其它型SQTS都有效。胺碘酮曾用于治療1例SQTS患者,發(fā)現(xiàn)可延長動作電位和預防心律失常發(fā)生。有作者提出選擇性Ikr阻滯Nifekalant能有效糾正短QT間期。普羅帕酮是治療SQTS并房顫患者較有效的藥物,兩年觀察可有效預防陣發(fā)性房顫和室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但對QT間期無影響。此外,射頻消融SQTS的多形性VT和VF也有一定療效。 |
|
來自: 看書學習198 > 《醫(yī)學走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