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根:給世界帶來笑聲和希望
1970年,美國遭受了歷史性的經(jīng)濟停滯和通貨膨脹,美國人民信心低迷。1979年,蘇共入侵阿富汗,伊朗扣押66名美國人質(zhì);美國面臨從未有過的內(nèi)憂外患。在那樣的時代大背景下,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是怎樣贏得了1980年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
一個人能做什麼,能走多遠,如果他不在乎歸功於誰的話,他的成就將無可限量。(There is no limit to what a man can do or where he can go if he doesn't mind who gets the credit)。
─ 羅納德?里根 Ronald Reagan
1979年11月13日,羅納德?里根(又譯為雷根)宣布參選總統(tǒng)。在電視講話中,他表達了他對美國未來和人民的堅定信心和新的願景。也許是他對美國未來和對人民的的堅定信念,重振了美國人民的信心,也為他推開了未來的成功之門。
里根說:「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那就是,我們的國家不可避免的衰落,曾經(jīng)的榮耀不再。我不願意看到美國對世界其他自由國家的人民,不再兌現(xiàn)曾經(jīng)的使命。 我們所面臨的危機不是美國精神的失敗,而是我們的領(lǐng)導人未能製定合理的目標。 如果我當選,我認為那就是美國人民從此將確定新日程的明證。 」
「這支麥克風是我在付錢?。 ?/b>
許多人也許並不知道,里根在80年共和黨內(nèi)初選的一場辯論會上,曾差點被封麥。當被主持人想要關(guān)掉里根麥克風時,他臨場的率真和機智,成就了他在共和黨內(nèi)的初選勝出。
投票前,里根與其他幾位民調(diào)落後的候選人很積極地安排電視辯論會,希望通過辯論來提高自己的聲望。遙遙領(lǐng)先的布什陣營卻對辯論沒什麼興趣。這麼重要的選舉,一場辯論都沒有也說不過去。幾經(jīng)討價還價之後,布什一方終於答應來一場,但是卻表明不願意分擔辯論會租用場地設(shè)施所需要的費用。里根陣營自願把布什的那一份擔了下來。
到辯論的那天,會還沒有正式開始,各方又為發(fā)言次序與辯論格式吵開了。里根拿起話筒要講他的主張,主持人伯林(Jon Breen)要技術(shù)人員關(guān)掉里根的麥克風,引起臺下一陣抗議。
臉色漲紅的里根,拿起話筒, 說了一句:「這支麥克風是我在付錢啊,伯林先生(主持人)(I'm paying for this microphone, Mr. Breen)!」博得臺下一片掌聲。
此時的老布什還坐在主席臺上看笑話,完全沒有想到電視臺的攝像機早已把這一戲劇化的場面給錄了下來。當晚,投票結(jié)果Reagan 71,619 50% ,Bush 32,694 23%。
其後的幾天裡,全美各大小電視臺的新聞節(jié)目之中都反複播放那一段里根的錄相,「這支麥克風是我在付錢啊」 ,這等於是免費為里根打了許多廣告。那一刻的里根,沒有州長或總統(tǒng)的架子,看過去更像一位受了窩囊氣的大伯。鏡頭中的里根,流露出在政客身上難見的率直,讓人印像深刻。從此,里根的支持率扶搖直上,而老布什成為了里根的副總統(tǒng)。
與四年前相比,你們更好了嗎?
1980年10月28日,總統(tǒng)大選投票的前幾天,總統(tǒng)競選分不出勝負。當晚,卡特總統(tǒng)和里根州長之間的唯一爭論成為十年中最受矚目的電視節(jié)目之一。卡特總統(tǒng)批評里根的經(jīng)濟思想,並聲稱他無知和魯莽。里根沒有針對卡特總統(tǒng),而是理性的向聽眾提出了幾個問題:
「與四年前相比,你們更好了嗎?
與四年前相比,你們?nèi)ド痰曩I東西更容易嗎?
與四年前相比,全國的失業(yè)率是下降了?
與四年前相比,在世界上美國比以往更受到尊重嗎?
與四年前相比,你覺得我們的國家更安全了嗎?
如果你們對以上問題的回答是:Yes,那你們的選誰顯而易見。如果你認為這四年不是你在未來的四年所希望看到的,那我建議你們作另一種選擇。[1]
我希望開啓一場聖戰(zhàn),在這場聖戰(zhàn)中我會身先士卒,但需要你們的同心協(xié)力。這場聖戰(zhàn)旨在讓政府不再成為這個國家偉大人民的負擔,從而你們可以放開手腳,做那些我知道你們一定能做得很好的事情,因爲你們過去做到了,這個國家的偉大皆歸功於你們。謝謝你們! 」[2]
幾乎在一夜之間,看似旗鼓相當?shù)倪x情變成了戲劇性的一邊倒。當晚選舉人團(Electoral College)投票結(jié)果:里根得票270,卡特得票15。最後在全美範圍內(nèi),里根以489對49高票,在當年的美國總統(tǒng)大選中大獲全勝。
在里根競選成功後的慶祝晚會上,他致辭:「此刻,在我的一生中感到從沒有過的謙卑」,「讓我許下我神聖的承諾,我將傾儘所能來證明你們的信念?!?/font>
總統(tǒng)就職 開啓美國的新遠景
里根的競選勝利標誌著美國政治的一場深刻變革。他也吸引了許多民主黨人和無黨派人士的選票。他率領(lǐng)共和黨,28年來第一次主導美國參議院,儘管民主黨仍主導眾院,並在他的總統(tǒng)任期挑戰(zhàn)他的許多提議。這一切標誌者「里根變革」 -- 基於自由,經(jīng)濟機會,民族自豪感和全球民主-- 的開始。
死神擦肩而過 手術(shù)臺上的玩笑
在就任後69天後,里根在華盛頓DC遇刺,特勤保安人員及時將他推入車內(nèi),子彈擊中了里根的一根肋骨,穿過了他的肺部,離心臟不足一英尺。當時沒人知道,但里根的身體情況在進入醫(yī)院時非常危險。當天,他體內(nèi)失血多半。
在手術(shù)室內(nèi),里根取下他的氧氣罩,開玩笑說:「我希望你們都是共和黨人?!乖趫龅尼t(yī)生和護士都笑了起來,身為民主黨人的吉爾丹諾回答道:「總統(tǒng)先生,今天我們都是共和黨人?!?/font>
他在緊急危險事件中的展現(xiàn)的鎮(zhèn)定、優(yōu)雅和智慧使他的人氣飆升。 29天後,康復後的里根出現(xiàn)在國會聯(lián)合會議,繼續(xù)談論他的經(jīng)濟復蘇計畫,在會議的開始,他還不忘引用一位美國小女孩在他住院期間給他信中的一句話:「總統(tǒng)先生,快好起來吧,否則您就得穿著睡衣(注:指醫(yī)院的病號服)上班了?!?/font>
與「鉄娘子」惺惺相惜
在里根堅定對抗共產(chǎn)鐵幕的歲月裏,他在大西洋的彼岸由一位堅定的個人朋友和國際盟友,那就是理念和里根同樣堅定的,人稱「鉄娘子」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
在里根總統(tǒng)宣誓就職後的一個多月,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美國,也開始他們之間長期的個人友誼和堅定國際聯(lián)盟。撒切爾夫人也多次表達過她對里根的無比敬重和她與里根之深厚的個人友誼。
撒切爾夫人表示:「我們必須有勇氣重申我們的傳統(tǒng)價值觀,決心戰(zhàn)勝那些否認我們的理念並威脅著我們的生活方式的東西。你會發(fā)現(xiàn),英國是你的一位勇敢、堅定,真正的盟友?!?[3]
「他是世界之福,更是歐洲之福」
里根公開稱蘇共為「邪惡帝國」,他堅信自由將把「共產(chǎn)主義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正如里根在墓誌銘中寫到的:「我深信正確的最終會勝利」。里根的正信和樂觀精神重振了美國人民的信心,是他在八十年代,帶領(lǐng)美國人民,走出了「心理大蕭條(Great psychological depression)」。
在他的任期將要結(jié)束時,美國人民正在享受一段相當長的沒有衰退蕭條的繁榮時期,他的堅定理念,更是鼓舞和激勵了許多的未來人 。
德國統(tǒng)一後的首任總理科爾表示,他永遠不會忘記當年站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前里根身旁,聼到他呼籲戈爾巴喬夫推倒柏林圍牆的那一刻。那篇演說,那句話,成為冷戰(zhàn)時期的重要一刻,成爲解·體和打破共·產(chǎn)鐵幕的進行曲中最強有力的音符。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科爾當時這樣說:「他是世界之福,更是歐洲之福。」 ◇
參考文獻:雷根總統(tǒng)基金會和圖書館資料 Ronald Reagan Presidential Foundation and Library
英文原文:
[1] Are you better off than you were four years ago?
Is it easier for you to go and buy things in a store than it was four years ago?
Is there more or less unemployment in the country than there was four years ago?
[2] I would like to have a crusade today, and I would like to leave that crusade with your help, and it would be one to take government off the backs of the great people of the country. and turn you loose again to do those things that I know you can do so well, because you did them and made this country great. Thank you.
[3] We must have the courage to reassert our traditional values and the resolve to prevail against those who deny our ideals and threaten our way of life. In Britain...you will find an ally, valiant, staunch, and true.
PRIME MINISTER MARGARET THATCHER FEBRUARY 26, 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