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干姜3克、毛姜10克、阿膠10克、旱蓮草20克、當(dāng)歸10克、黃連6克、白術(shù)10克、木香6克、防風(fēng)6克、炙甘草6克。 功能:燮理陰陽,祛邪厚腸止瀉。 主治;慢性腹瀉(慢性結(jié)腸炎等),證見腹瀉經(jīng)久反復(fù)不已,大便溏薄,日二三次,或挾赤白粘液,腹痛隱綿,按之不減,形體消瘦,四末不 溫,神疲倦怠,納谷不馨,脘腹不適,口干粘或苦,不甚喜飲,舌質(zhì)淡紅或暗紅,多細(xì)裂紋,苔薄白微膩,脈虛濡或細(xì)弦略數(shù)。 煎服方法:每日一劑,頭煎二煎藥液合并約400毫升,早晚兩次空腹分服。其中阿膠應(yīng)另燉烊化,分二次兌入藥液中。癥狀緩解取得療效后, 可以上方劑量比例研末(阿膠烊化)為丸,每服10克,日兩次空腹吞服,以資鞏固,以2—6個月為宜。 辨證要點(diǎn):一定要把握氣陽陰精虧虛,寒熱氣血互結(jié)壅遏,以病程久遠(yuǎn),形體消瘦,面容憔悴,腹痛隱頓,按之不減;畏寒肢冷,唇紅口干, 不甚喜歡,便瀉鶩溏為主證。地榆10克,鴉膽子(每服15粒,去殼吞服,日二次),陰虛偏甚,瀉下量多者,加烏梅20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