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白芨治頑疾 白芨為蘭科多年生萆本植物白芨的地下塊莖,產(chǎn)于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各省區(qū)。白芨以個大、質(zhì)堅、色白、干燥、無須根者為佳。性味苦、甘、澀,微寒,收斂止血、消腫生肌?,F(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白芨能增強機體防衛(wèi)能力,抑制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的生長,局部涂抹可形成保護膜。內(nèi)服外用均有較好的局部止血作用,可用于急救。外敷出血部位或用滅菌白芨粉噴霧于出血處,能迅速止血。 難治性咯血:難治性咯血是指經(jīng)臨床應用常規(guī)止血藥物,(如安絡血、止血敏、腦垂體后葉素等)治療無效、療效不佳而反復發(fā)作者,或病人有高血壓、冠心病等臨床忌用腦垂體后葉素者;十法是用白芨粉3克,每口3次,溫開水沖服或和粥同服。 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食管炎是食管及肺門、縱膈淋已結區(qū)放射治療過程中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以咽痛、吞咽困難為主要癥狀。白芨所含的揮發(fā)油、黏液質(zhì)、膠狀液等黏合力強,用后能保護食管黏膜,防止射線損傷,同時還能促進局部炎性水腫或潰瘍?nèi)7椒ㄊ菃斡冒总阜?—6克沖服,也可用白芨20克,配伍山豆根6克,銀花、花粉各15克,水煎服。 慢性腸炎:慢性腸炎纏綿難愈,若在保留灌腸方中加入白芨,可增加藥物的吸附作用,保護腸黏膜,療效較好。取黃柏、苦參、石榴皮、白芨各12克,白頭翁20克,濃煎成150—200毫升藥液,以39~C溫度,低壓緩慢灌腸。肛管應插得深一些,灌腸后不要起床,以免坐起時藥液刺激肛門:引起便意,減少藥液保留時間.影響療效。 |
|
來自: 業(yè)余養(yǎng)生館 > 《中草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