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行程:瑪多—扎陵湖—牛頭碑—瑪多 宿:瑪多。沿途景點:黃河源頭“兩湖一碑”、多卡寺。 黃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河源一為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時間干涸;二為約古宗列曲,僅有一個泉眼,是一個東西長40公里,南北寬約60公里的橢圓形盆地,內(nèi)有100多個小水泊,似繁星點點,又似晶瑩的粒粒珍珠;三是卡日曲,以五個泉眼開始的,流域面積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黃河的正源。 星宿海,歷史上曾被用來表示整個黃河源頭地區(qū)。這個“海”是一個盆形濕地,東西長約30公里左右,南北的距離較短,僅幾公里至十幾公里之間。說是“?!辈⒎堑教幱兴?,而是在盆地中相對更低洼的地方聚集有水,擁有眾多的大大小小水坑和水塘,多到用滿天星斗比擬也不顯過分。灌木有的長到一米高,魚類繁多,水鳥成群,湖邊的草灘上還有黃羊、野驢不時出現(xiàn)。 扎陵湖、鄂陵湖。黃河源頭的姊妹湖,上距黃河源頭卡日曲一百九十多公里,下距瑪多縣城六十多公里,是黃河源頭地區(qū)眾水匯之所。黃河從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發(fā)源后,經(jīng)星宿海流到這里,被巴顏郎瑪山和錯爾朵則山所阻,形成了黃河源頭第一個巨大的湖泊__扎陵湖,在扎陵湖中經(jīng)過回旋喘息之后,從湖東南的草灘上散亂地流出,中間經(jīng)過一條長約二十公里,寬約三百多米的黃河峽谷,分九股注入第二個湖泊__鄂陵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海拔4300米,地勢高寒、潮濕,地域遼闊,牧草豐美,自然景觀奇妙,是天然趣成的山水畫卷。 我們只能到扎陵湖,星宿海以及扎曲、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屬草灘和沼澤地帶,汽車開不進去。
瑪多到扎陵湖六十多公里,沙石路面,并不好走,不時涉水過河。有一段2、3公里沒修路,要沿草灘上坑凹不平的車轍通過,昨天剛下過雨,趙師傅擔(dān)心爛泥陷車過不去,幸好沒發(fā)生。天時陰時晴,大塊的烏云與白云,聚散不定,遠處可見巴顏喀拉山雪山。空寂無人,路旁時有兔鼠探頭探腦,除了汽車引擎聲,沒有其它聲音。
黃河源“兩湖一碑”景區(qū)購票處,每人80元。沙石路上立個牌樓就是景區(qū)大門,四周沒有任何圍欄。開玩笑說逃票過去,趙師傅說絕無可能。這條路一天沒幾輛車過,一望無際,方園十幾里有鳥兒飛過,守門的藏民都看得清楚,何況車和人。
黃河源水電站。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水電站(海拔4300米),立碑紀(jì)念。
扎陵湖美得令人窒息。在完全沒有精神準(zhǔn)備的情況下遭遇它,除了驚喜尖叫外,竟然沒有任何語言可以表述。黃河是母親河,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見過蘭州以下的黃河,渾厚、激越、不羈是它的基調(diào),風(fēng)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經(jīng)久不衰的《黃河大合唱》更強化了這種印象。眼前黃河源,湖水清澈、溫柔,朵朵白云下,宛如含羞清純的少女,真難將它和印象中的黃河聯(lián)系在一起。
不同角度、光照下的扎陵湖。
流連湖邊,人在畫中。
黃河源牛頭碑。扎陵湖、鄂陵湖兩湖之間的措哇尕什則山,海拔4610米。1988年9月瑪多縣人民政府在山頂端修建了一座“華夏之魂黃河源牛頭碑”。純銅鑄造,碑身高6米,碑座高2米,碑體總重5.1噸。分別用漢文和藏文題寫“黃河源頭”四個大字。選擇原始圖騰崇拜物__牛,以其角粗獷、堅韌、有力的造型,概括了偉大堅強的民族精神。依偎在古樸、雄渾、粗獷的牛頭紀(jì)念碑圍欄旁,披銀掛甲的巴顏喀拉山遙遙在望,皚皚雪山下,草原碧綠如洗,撒滿牛羊;帳篷點綴在綠絨毯上,青煙繚繞。優(yōu)美恬淡的風(fēng)景,使人心蕩神馳、樂而忘返。 牛頭碑佇立在海拔4610米的山頂,有一條土路盤旋而上,不斷急轉(zhuǎn)彎,很險,不是越野車上不去。上了山頂,烏云閉合,一陣狂風(fēng)后黃豆大的冰雹襲來,打在臉上很疼。冰雹延續(xù)10多分鐘,轉(zhuǎn)為小雨,氣溫估計只有2、3度。高海拔地區(qū),天氣猶如小孩臉,忽晴忽雨,忽冷忽熱,一天可以經(jīng)歷春夏秋冬四季。我們有車隨行,厚衣服放在座位上,隨時穿脫。
站在牛頭碑山頂,用長焦拍山兩邊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最后一張是鄂陵湖。遠方在下雨,拍的效果不好。
多卡寺位于措哇尕什則山下,有大小經(jīng)堂各1座7間,轉(zhuǎn)經(jīng)房1座10間,僧舍2座14間?,F(xiàn)有僧侶42人,常住2人。該寺僧侶有的信奉格魯派,有的信寧瑪派,但以寧瑪派為主。信仰此寺者多為扎陵湖地方原霍科部落的群眾,還有玉樹曲麻萊的部分群眾。
寺后有一大片經(jīng)幡群。
鉆進經(jīng)幡架,仰望隨風(fēng)飄舞的五色經(jīng)幡,每飄動一次,就向上天傳送一遍真誠的祈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