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毒性肝炎 【概 述】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titis)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分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五種,以乙型最為多見。我國屬HBV感染高流行區(qū),一般人群的HBsAg陽性率為9.09%。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細胞損害和炎癥反應(yīng)是由于免疫細胞作用于肝細胞的結(jié)果,以Tc破壞受染肝細胞的作用最為重要。肝臟炎癥及肝細胞壞死持續(xù)6個月以上稱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輕重不一,可毫無癥狀、有輕微不適直至嚴重肝功能衰竭。 【臨床診斷】 有乙型肝炎或HBsAg陽性史超過6個月,現(xiàn)HBsAg和 (或) HBV DNA仍為陽性者,可診斷為慢性HBV感染。根據(jù)HBV感染者的血清學(xué)、病毒學(xué)、生化學(xué)試驗及其他臨床和輔助檢查結(jié)果,可將慢性HBV感染分為: (一) 慢性乙型肝炎 1.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HBV DNA和HBeAg陽性,抗-HBe陰性,血清ALT持續(xù)或反復(fù)升高,或肝組織學(xué)檢查有肝炎病變。 2.HBeAg陰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和HBV DNA陽性,HBeAg持續(xù)陰性,抗-HBe陽性或陰性,血清ALT持續(xù)或反復(fù)異常,或肝組織學(xué)檢查有肝炎病變。 (二) 攜帶者 1.慢性HBV攜帶者 血清HBsAg和HBV DNA陽性,HBeAg或抗-HBe陽性,但1年內(nèi)連續(xù)隨訪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在正常范圍,肝組織學(xué)檢查一般無明顯異常。 2.非活動性HBsAg攜帶者 血清HBsAg陽性、HBeAg陰性、抗-HBe陽性或陰性,HBV DNA檢測不到 (PCR法) 或低于最低檢測限,1年內(nèi)連續(xù)隨訪3次以上,ALT均在正常范圍。 (三) 隱匿性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sAg陰性,但血清和 (或) 肝組織中HBV DNA陽性,并有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 【西醫(yī)治療】 西醫(yī)對慢性乙型肝炎治療無特異性辦法,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diào)節(jié)、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guān)鍵,只要有適應(yīng)證,且條件允許,就應(yīng)進行規(guī)范的抗病毒治療。 【驗 案】 1. 四逆散:姜春華醫(yī)案 歸某,女,43歲。 患慢性肝炎已3年,脅肋隱痛,口干,心煩,有內(nèi)熱,食少腹脹,便溏,舌紅少苔,脈細弦,鋅濁度18U。以四逆散加味: 柴胡9g,白芍9g,枳實9g,甘草3g,白術(shù)9g,茯苓9g,當歸12g,生地12g,丹皮6g,連翹6g。7劑。 藥后諸癥顯著改善,續(xù)方7劑,諸癥悉平,鋅濁度下降到9U。 按語:《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并治》“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證屬陽氣郁遏,氣機不暢,雖或然證頗多,而病機一也。本案病位在脅肋,屬肝經(jīng)所過,兼見肝氣犯脾諸癥,治療用四逆散疏肝理氣,加當歸、生地養(yǎng)血柔肝,茯苓、白術(shù)健脾利濕,丹皮、連翹清肝熱,全方共奏疏肝理脾,養(yǎng)血清熱之功,故獲效迅捷。 2. 大柴胡湯合小陷胸湯:岳美中醫(yī)案 姬某,男,33歲。1971年6月15日初診。 患慢性肝炎,經(jīng)某院治療,已1年余,仍有輕度黃疸不退,谷丙轉(zhuǎn)氨酶高達1570U,切其左關(guān)浮弦,右脈滑大,望其舌中部有干黃苔。自訴脅微痛,心下痞滿。辨證屬少陽陽明并病而陽明證重。治以清少陽蘊熱,消陽明痞結(jié),更輔以滌熱散結(jié)法。 方藥:大柴胡湯合小陷胸湯。 柴胡9g,枳實6g,清半夏9g,白芍9g,川軍6g,黃芩9g,生姜12g,大棗4枚,糖瓜蔞30g,川黃連3g。水煎服。7劑 6月22日復(fù)診。脈弦滑見減,舌苔黃見退,殘余黃疸消失,痞滿稍舒,谷丙轉(zhuǎn)氨酶降至428U,是方藥已對證,續(xù)進10劑,谷丙轉(zhuǎn)氨酶正常,出院。 按語:《金匱要略?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小結(jié)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本案雖患肝炎日久,然癥以心下痞滿為主,且左脈浮弦為柴胡湯證,右脈滑大為陷胸湯證。岳老以二方相合,少陽陽明同治,藥證對的,故黃疸很快消退,脘滿基本解除,轉(zhuǎn)氨酶亦降至正常。可見,經(jīng)方若運用得當,確能如鼓應(yīng)桴。 3. 茵陳蒿湯合四逆湯:姜春華醫(yī)案 梁某,男,41歲。 患慢性肝炎已4年,面色如煙熏黃,1分鐘膽紅素為0.27,總膽紅素為1.9,畏寒肢冷,腹脹,便溏,口淡,舌胖苔黃膩,脈弱,脾虛寒濕使然,以茵陳四逆湯加減: 大黃6g,茵陳15g,山梔6g,附子9g,干姜4.5g,大腹皮9g,茯苓9g,甘草6g。7劑 藥后,黃疸減退,怕冷好轉(zhuǎn),續(xù)服7劑善后。 按語:《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并治》“陽明病,……瘀熱在里,身必發(fā)黃,茵陳蒿湯主之”;《傷寒論?少陰病辨證論治》“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本例面色如煙熏,參以舌脈諸癥,屬陰黃無疑,乃脾虛寒濕不運,膽液外侵肌肉所致,又陽虛癥狀明顯,治以茵陳蒿湯合四逆湯溫陽除濕,加大腹皮、茯苓健脾利濕,使陽復(fù)脾健濕除,故療效滿意。 4. 柴胡桂枝干姜湯:劉渡舟醫(yī)案 劉某某,男,54歲?;家倚透窝祝黄渖眢w平穩(wěn)而無所苦。最近突發(fā)腹脹,午后與夜晚必定發(fā)作。發(fā)時坐臥不安,痛苦萬分。余會診經(jīng)其處,其家小懇請順路一診?;颊咭皇种钙涓乖唬何覠o病可講,就是夜晚腹脹,氣聚于腹,不噫不出,憋人欲死。問其治療,則稱中、西藥服之無算,皆無效可言。問其大便則溏薄不成形,每日兩三行。凡大便頻數(shù),則夜晚腹脹必然加劇。小便短少,右脅作痛,控引肩背酸楚不堪。切其脈弦而緩,視其舌淡嫩而苔白滑。選用《傷寒論》柴胡桂枝干姜湯:柴胡16g,桂枝10g,干姜12g,牡蠣30g(先煎),花粉10g,黃芩4g,炙甘草10g。此方僅服1劑,則夜間腹脹減半,3劑后腹脹全消,而下利亦止。 按語:《傷寒論?辨少陽病脈證并治》篇“胸脅滿微結(jié),小便不利,渴而不嘔……,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又“太陰之為病,腹?jié)M,食不下,自利益甚”。本案下利腹?jié)M不渴者,屬太陰也。陰寒盛于夜晚,故夜晚發(fā)作。脈緩屬太陰,而脈弦又屬肝膽。慢性乙肝治療中由于長期服用苦寒清利肝膽之品,易致脾氣虛寒,此時用本方疏利肝膽,兼溫太陰正相宜。劉老審證嚴密,肝脾并治,值得后世效法。本方應(yīng)用時需注意黃芩用量要小,干姜量宜稍大。 5.小建中湯:歐陽晃平醫(yī)案 邱某,男,13歲,學(xué)生,昌北下羅人。體檢發(fā)現(xiàn)乙肝5項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肝功能各項值正常,無任何癥狀或不適。但家長卻為之憂慮,一是擔心日后會轉(zhuǎn)變成慢性乙型肝炎;二是怕日后影響升學(xué),或其他不利。因而急于求治,欲使其陽性轉(zhuǎn)陰。先就診于西醫(yī),久服護肝片、肝泰樂、肌苷等藥無效,后在某中醫(yī)門診部服中藥。初服無多大感覺,服至2個月后,漸覺飲食乏味,頭昏,心悸時作、跑步、活動后尤甚,腹中時痛,面色漸轉(zhuǎn)萎黃,體力不支。查肝功能發(fā)現(xiàn)ALT146U。遂更醫(yī)調(diào)治。越月余,ALT或升或降,總在100U以上,筆者接診時,ALT104U,癥狀如前述。索其病例審視,所服藥多為柴胡、黃芩、板藍根、茵陳、梔子、澤瀉、赤白芍、蛇舌草、田基黃、枳殼、川楝子之類。概言之,前醫(yī)雖屢屢更方,但不外疏肝利膽、清熱利濕,偶加扶脾,總以蕩滌攻伐為主。按其脈,左弦緩,右細澀,舌淡、苔白膩,其父要求用西藥調(diào)治,謂患兒不愿再服中藥。筆者反復(fù)闡明仍需中藥調(diào)治才能收效,患兒泣不成聲,訴其已為藥所苦,不堪再服。經(jīng)勸慰:現(xiàn)在用的藥不但不苦,反而甘甜,才勉強接受。據(jù)其癥狀擬定處方:桂枝10g,白芍15g,飴糖30g(藥汁燉化),炙甘草6g,紅棗4枚,生姜10g,黨參15g,白術(shù)10g,茯苓15g,砂仁3g(后下)。先服7劑。藥后查肝功能1次,ALT降至72U,飲食增加,精神好轉(zhuǎn),腹痛已不明顯,偶覺心悸,不再頭昏,舌苔轉(zhuǎn)凈,脈象如前。效不更方,守方略為加減再進。患兒先后就診5次,服上方35劑,直至癥狀消失,ALT恢復(fù)正常(13U),一如常人,無任何不適。遂囑其停藥觀察。 按語:《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又《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本按屢經(jīng)醫(yī)治,久服苦寒攻伐之品,傷及脾氣,漸成斯證。依其心悸、腹痛,與小建中湯主證相同,結(jié)合病史及舌、脈,病機切合,證同治同也;另加黨參、茯苓、白術(shù)、砂仁,補脾和胃,有方有守而竟全功。其不為肝功能指標所囿,緊扣病機,辨證施治,乃中醫(yī)獲效之關(guān)鍵也。 【總 評】 慢性病毒性肝炎屬中醫(yī)學(xué)“黃疸”、“脅痛”、“積聚”等范疇。本病大多由于急性期濕熱未盡,遷延不愈所致。其病因為外感濕熱疫毒,內(nèi)傷郁怒,飲食不節(jié)等致脾胃、肝膽功能失調(diào),進而氣滯血瘀,或陰陽氣血虧損,形成正邪相爭、正虛邪戀的局面。故濕熱阻滯為本病主因,毒、瘀、虛是病情遷延和加重的病機。從辨證分型來看,一般分為肝郁氣滯、肝郁脾虛、肝膽濕熱、肝腎陰虛、氣滯血瘀、脾腎陽虛等型。治療當明辨虛實,無論有無黃疸,對實證多以清熱利濕、活血解毒為大法;對虛證則應(yīng)調(diào)理臟腑、氣血、陰陽,補益為主;虛實夾雜者,則攻補兼施,輔以對癥治療。 上述案一以脅痛為主證,兼見肝氣犯脾諸癥,治當疏肝為主,兼以理脾;案二乃少陽陽明并病而陽明證重,故需少陽陽明同治,輔以滌熱散結(jié);案三病屬陰黃,雖有黃疸而不宜清利,必俟脾陽復(fù)而濕自除,溫陽利濕乃當務(wù)之急;案四、案五屢經(jīng)苦寒攻伐,已轉(zhuǎn)為虛證,自當培本固元,然案四以脾氣虛寒為主,案五以脾氣虛弱為主,故治亦不同,前者兼溫太陰,后者建中補虛,二案均有賴正氣強而邪自退。四逆散重在疏肝理氣,以郁遏之陽氣通達四末,其應(yīng)用以脅痛、脈弦為主證;大柴胡湯和小陷胸湯其病位均在心下胃脘處,以實且痛為主,若無此證則不宜應(yīng)用,其中大柴胡湯證又主在陽明經(jīng);茵陳蒿湯為治陽明濕熱之主方,黃疸、脅痛諸癥多有應(yīng)用;四逆湯本為少陰虛寒而設(shè),并非治黃疸方,臨床應(yīng)用當以主證、病機為參考,不可貿(mào)然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湯本為少陽病兼氣化失司而設(shè),功能和解少陽兼治脾寒之方;小建中湯為虛勞主方,凡病情遷延,證見虛象為主者亦可加減運用。 |
|
來自: johnney908 > 《破解傷寒論(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