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是中華民族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先是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繼而明將吳三桂邀清兵入關。整個神州大地一時間變了戰(zhàn)場,一年內(nèi)江山三易其主。 于是各色人物也粉墨登場:史可法在揚州城里浴血奮戰(zhàn),阮大鋮在南京城里為了功名利祿在百般鉆營,錢謙益尚在生與死間徘徊。而此時此刻,在北京城里,卻有一位著名的“漢奸”在為民請命。此人就是崇禎時任兵部侍郎,又做過 “闖王”李自成的俘虜,降清后曾為清朝制定開國方略,竟然做到了宰相,被時人譏諷為:“從明從賊又從清,三朝元老大忠臣”的金之俊。 金之?。╨ 593—l 670年)。字豈凡,又字彥章,號息齋,今江蘇省吳江縣人。金之俊是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后歷任直隸順德知府、四川、江西等地按察司副使、南瑞兵備道、督糧道、右僉都御史兼京畿屯田官、昌平巡撫。 1644年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率領農(nóng)民起義軍攻占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得知消息,逃到紫禁城后面的煤山拐脖樹上吊自殺。當時金之俊的身份是兵部右侍郎——國防部副部長,理應帶兵作戰(zhàn),直至死亡,而金之俊沒有死,當了一名俘虜。李自成沒有殺他,金之俊便投降,并受到拷掠(勒令出資助餉),后被授為兵部侍郎。五月初二,睿親王率清軍進至京城郊外時,他又最先出城投降,并以原職被任用。 當時的多爾袞正遇上“開國容易治國難”的難題:以一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關外異族,入主中原,想要統(tǒng)治文明程度很高的數(shù)億人口的漢人,談何容易?為了大清的江山,他迫切需要一批有治國經(jīng)驗的漢族知識分子。于是,多爾袞連忙派人將金之俊叫到紫禁城。金之俊對多爾袞說:“我所說的這些事,對滿人有利無害,對漢人有益也愿意。如果您能聽從我的約定,奪取江南各地也就不難了!”正是在這樣情形下,金之俊向清政丨府提出了著名的“十從十不從”的全民投降條件: 一,男從女不從,即男人服飾從滿人衣冠,而女人仍然穿著傳統(tǒng)漢家服飾,并不放小腳; 二,生從死不從,即人死后,仍然可以按漢族風俗; 三,陽從陰不從,即祭祠鬼神時,仍然沿用漢家風俗; 四,官從隸不從,即當官的服從,但官員身邊的隸皂可以不從; 五,老從少不從,即老年人服從,少年可以不從,保護少年兒童; 六,儒從釋道不從,即讀書人、教書人服從,但和尚與道士可以不從; 七,娼從優(yōu)伶不從,即娼妓服從,但演員可以不從,在舞臺上演戲仍按原來的規(guī)矩; 八,仕宦從婚姻不從,即漢人做官的風俗服從,但漢人婚姻風俗仍舊照原來漢族的; 九,國號從官號不從,即國號可改,但朝廷官職的名職仍沿用原來的; 十,役稅從語言文字不從,即勞役、稅收服從,但是彼此交流仍然可講漢語,并且沿用漢字。 多爾袞聽了全部同意接受。此后,金之俊就連連上書誣蔑農(nóng)民軍和京畿抗清義軍,建議將民間的兵器、馬匹充公,以防止百姓反清,還推薦了一些明朝舊官入朝。在清軍攻滅福王政權時,他又積極贊成處死弘光帝、潞王.荊王等明宗室,還親自監(jiān)斬了思宗的皇子永王、定王。他也因此而頗受清朝統(tǒng)治者的青睞,先后升他為吏部右侍郎、工部尚書、兵部尚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左都御史。 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十分講究個人的節(jié)氣,所謂“死是小事,失節(jié)是大事”,寧可死也不能失節(jié),提倡舍生取義,取義成仁,千萬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明代的官僚,最大的特點是“平日袖手談心性,臨難一死報君王”??墒?,奇怪的是:等滿清大軍進了北京直至攝政王住進了紫禁城,不僅沒有了殉國的,反倒是有不少勸進的。于是,金之俊、陳名夏、馮銓、龔鼎孳一類的漢奸不僅迅即官復原職,而且一躍而成新主子的左右手。大明朝的一介庸臣搖身一變成了大清朝的開國元勛。只能說金之俊們對于為臣之道乃至為君之道是深諳其中三昧的。飽讀孔孟之書的金之俊當然知道“變節(jié)”是會遭人謾罵、遭人唾棄。對明王朝的滅亡,他也深有反思。從他撰寫的明崇禎帝的碑文中可見一斑。 1653年,滿漢朝臣在懲處任珍一案上發(fā)生了分歧,順治便以結黨的罪名懲罰了27名漢官,金之俊也受到斥責。次年二月,由于陳名夏的推薦,他被拜為國史院大學士,入相為宰輔。金之俊和陳名夏同是江南人,其經(jīng)歷也相似。關系密切,且常相互吹捧。陳名夏甚至說他倆官同、心同,傷心事也同。 次月,陳名夏以“南黨”首領的罪名被絞死。為了籠絡漢官,順治帝對金之俊則不但不予追究,還加爵為少師兼太子太師,晉太保,又加太傅。他由于總是擔憂會大禍臨頭,曾屢次要求辭官,并于1662年允準回。 金之俊背明降清的行為,受到江南士人的唾棄。當時的漢族知識分子對他是恨之入骨,罵他“大漢奸”。 1662年(康熙元年),告老還鄉(xiāng)回到了吳江家鄉(xiāng)后的金之俊還一直受時人痛罵。只能生活在一片鄙夷聲中。蘇州人對他背明降清的行為,也是不能容忍的,很是鄙視。金之俊告歸后在蘇州城里營造一座“太府第”,后街取名為“后樂”,前巷取名為“承恩”。人夜里在他家大門兩邊張貼對聯(lián):“后樂街前長樂老,承恩坊里負恩人?!眲偨伊藥滋?,又有人在他宅門上張貼對聯(lián)挖苦道:“仕明仕闖仕清三朝之俊杰,縱子縱孫縱仆一代豈凡人?!辈痪茫钟腥藦堎N對聯(lián)云:“一二三四五六七亡八,孝悌忠信義禮廉無恥?!?BR> 連他的家人也對他很厭惡。他的夫人在他降清后就與之分居,并拒絕接受清朝的誥封,到死也不原諒他的失節(jié)。有一次在吃飯時,他居然向其侄兒大談忠孝。侄兒反唇相譏道:“監(jiān)斬二王(指思宗二子永王和定王)也算是忠嗎?”駁得他啞口無言。 由于他名聲太臭,連清朝官員也看不起他,更不愿庇護他。 所以,當他請求地方官衙追查他門上的匿名對聯(lián)時,官衙就敷衍拖延,不了了之。后來,又有人向他投匿名帖,挖苦他“贓私曖昧”,他又要求總督郎廷佐加以追究,反遭訓斥,說他小事大作,朝廷還削去了他太傅的官銜。 直到清乾隆皇帝時期,乾隆將金之俊劃入了《貳臣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