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論語》的30個成語典故

 圖書 館員 2014-12-19
【子曰】①以和為貴:禮之用,和為貴。②溫故知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③見賢思齊: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④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⑤君子固窮: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今天,孔子逝世2496周年。90句《論語》中的成語和俗語↓↓重溫先賢智慧,傳承中華文化。
來自《論語》的30個成語典故


 

 

 

 

 

 

《論語》——半部治天下,布衣成圣賢 
孔子“圣人”的太久,到現(xiàn)在,許多人腦海里總能呈現(xiàn)出他的化身——一盤冷豬肉背后的牌位,擠起眉頭說著有傷風(fēng)化的紳士,拈著花白胡須的老儒生,放大一萬倍的賈政。對孔子,人心映幻出的標簽大都冷冰冰難以接觸,反倒是記載在死物上的文字能傳遞出溫度。

《孔子圣跡圖》


是什么樣的文字呢?孔子的時代不興寫自傳,何況老夫子推崇“述而不作”。史官筆下的記錄又總覺得淡了些,遠了些。好在,我們有《論語》。這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每條語錄具體是何人所記難以明確,只知道它必然出自于孔門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者中有仲弓、子游、子夏、曾子之門人……只知道,秦火之后,魯人、齊人、孔子宅壁所藏各有傳承,而直到東漢末,才自鄭玄手中出了定本。

《孔子圣跡圖》

《論語》是夫子的碎碎念,是孔門師徒對命運人生發(fā)出的系列彈幕。有時候,你甚至能讀到一絲狡黠,好像朦朦朧朧從兩千年以前照到今天的陽光里看到,有個老人向你眨了眨眼。

《論語》里有孔子的執(zhí)拗。他說,富貴這種事,當然是人心所欲,可要是不以道得,那還不如不要。這是他一向的態(tài)度。

他不是書呆子,在智謀與欲望不斷上演的官場中,光看也能明白最快的上進之路。他不是隱士,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他也不遺余力地推銷自己。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只是不愿。生死富貴,天命而已。

《孔子圣跡圖》

《論語》里有孔子的溫和,樊遲問農(nóng)事,大概是走得累了,想求歸隱吧,他對此大不以為然,當面也只是說一句,這種事情,我不如老農(nóng)民懂得多——何必來問我呢?何必要問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如何避世遠走呢?

宰我批評喪制,他只是說,君子在父母喪期中食稻衣錦,其心不安,你能安心,那就去做好了。宰我離開之后,他才嘆息,宰我缺少仁心啊。

書中說,孔子“溫而厲”,“溫”與“厲”似乎水火不相容,此處卻可咂摸出一絲味道。

《孔子圣跡圖》

《論語》里有孔子的好玩。他不愿見來拜訪的陽貨,陽貨只留下禮物離開。孔子一定要按禮節(jié)去還拜,不能違禮,又不愿見,索性專門打聽著陽貨不在家的時候去拜見——我可是回過禮的,只是不幸沒有見到。

他說,這天下唯有女子和小人最難相處,近了就不尊重,遠了就招來埋怨。這話在今天多被詬病,以為是孔子輕賤女性的憑證。小編倒覺得,這話是出自一種經(jīng)驗之談,戀愛中的人極易體會其妙處,女子云云,只是孔子恰巧異性戀而已。

《詩經(jīng)》上說:難道我不想你么?只是住得遠罷了。孔子評這詩一針見血:這也就是沒真想,真想了,那還說什么遠不遠的?

四書五經(jīng)中,獨是《論語》與《孟子》讀來最為有趣。經(jīng)書中記錄的是天下大道,可敬畏,可研習(xí),可無限地靠近,而不可真正觸摸?!墩撜Z》里記錄的是固守于道的人,進一步說,是守道者一生言行的碎片,瑣碎散亂,但親切生動。

每一個人的生活中都有著和這些碎片相似的段落:誰不知道“理想”這個詞匯呢?誰沒有“人不知我”的時候呢?

誰沒有想望過在春天絕美的風(fēng)景中,在歡聲笑語中洗盡煩惱呢?誰又沒有因突然感到世事無常,時光飛逝,而引發(fā)一種深沉嘆息的經(jīng)歷呢?

因此,每個人都可以拾起這些散落的碎片,從上面碰觸“道”的光芒。

我們從大百科全書上知道蝴蝶在生物學(xué)上屬于哪一綱目,習(xí)性如何。但在樹林中,我們才真正看到一只蝴蝶如何飛舞著展現(xiàn)那種耀眼的美麗。而這正是《論語》的意義所在。

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是好大的口氣,但仔細想想,不論古代現(xiàn)代,東方西方,生活與生活最后總是相似,倘若沒有某一類人在一樣的生活中活出不一樣的光明,那么,人類全體也只不過是像蒙眼打轉(zhuǎn)的驢——不管圍著的是石頭磨盤還是鉆石磨盤,都是在單調(diào)的路上做無休止的循環(huán)而已。

半部治天下,布衣成圣賢。或許,作為普通又普通的人,我們沒有治天下的機會,也并無成圣賢的志向。但至少,手捧書卷,我們可以給自己的人生開一扇窗戶,從中窺圣見賢,看到別樣的美好。

《論語》的核心精神

主講人:錢遜

清華大學(xué)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

前言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讀《論語》,今天我想和大家說一下我自己讀《論語》的體會,因為這些年我在很多場合都建議大家“讀《論語》,學(xué)做人”,大家可以結(jié)合這六個字重新再讀一遍《論語》。我這幾年的閱讀對《論語》也有了些新的認識,所以今天主要是講一講近幾年對于學(xué)習(xí)《論語》的一些心得體會,重在跟大家交流。

《論語》這部書究竟主要講了一個什么問題?從古到今,對這個問題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這部書的中心意思,可以用《大學(xué)》上的一句話加以概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边@句話可以說最好地概括了《論語》的基本思想和精神,也就是說,所有人都要把修養(yǎng)、修身作為自己的根本大事去做。

關(guān)于這一點我想從三個方面做一些說明。

第一,做人?!墩撜Z》的思想固然是很豐富,它涉及很多內(nèi)容,但它的核心內(nèi)容是說明做人的道理。

第二,做個什么樣的人?!墩撜Z》里面提出來的,希望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是不是有個理想的模式、或者理想的標準呢?

第三,怎么能夠成為這樣的人。

一、核心思想是講做人

我想從這三個方面來說一下“自天子以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毕日f第一個方面,孔子的思想是很豐富的,在當時那樣一個亂世,孔子一生周游列國,游說諸侯。他自己當過幾年官,當然他是局限于在政治上如何治國。他一生在這方面奔走,致力于改變這個世界,想把當時“天下無道”的狀態(tài)變成“天下有道”的狀態(tài)。而且我們知道,孔子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他的一生的事業(yè)是辦教育,他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用在教育上,一生培養(yǎng)了弟子3000人,所以在教育方面,孔子也有很豐富和有價值的思想。

(一)核心的政治理念

有人認為他主要的思想是《論語》里“治國平天下”的思想,也有人說他主要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兩者都有一定的道理。我認為,仔細研究孔子“政治治國”的思想,就會發(fā)現(xiàn)他的核心問題還是“做人”。從政治上講,孔子治國的道理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說明——“政者正也”,也就是說,政治是怎么回事,治國又是怎么回事,歸結(jié)起來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正”,這也是孔子的一個基本思想。季康子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边@個“正”包含兩個方面:其一是證明,子路問他:“如果魏國的國君用你讓你去當政,你首先做什么事?”孔子說:“必也正名乎?!钡谝患戮褪且@叫正。正名是什么意思?就是后面他跟齊景公講的,“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說,名師要相符,當時的社會講的是有君臣有父子,那么處在一定的地位就有一定的責(zé)任和義務(wù),同時可以享受一定的權(quán)利。無論在哪一個位置上,做你該做的事情,享受你該享受的權(quán)利,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制度?!罢钡乃枷氩粌H適用于當時那樣的社會,今天的社會同樣也有一個“正名”的問題,同樣也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父親有父親的責(zé)任、權(quán)威和義務(wù),兒子也有他人格的獨立、應(yīng)遵守的道德和義務(wù)?,F(xiàn)在我們社會上存在一些不孝的子女,在他們的觀念中他們是小祖宗,全家都得由著他們來,這叫“父不父,子不子”。三字經(jīng)講“子不教,父之過”,在一個正常的家庭里,如果父親不教育孩子、對孩子不盡責(zé)任是不行的,同樣,子女不孝敬父母也是不對的。這也叫“父不父,子不子”。另外,現(xiàn)在的企業(yè)管理都講責(zé)權(quán)利要分明,在一個位置上就要盡相應(yīng)的責(zé)任,享受相應(yīng)的權(quán)利,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是名實不符。所以“正名”實際上就是說要把社會關(guān)系整頓好,維持正常的社會關(guān)系,這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fā)展非常重要。

以上講了“正”的第一個方面,接下來“正”的第二個方面是要“正”人,就是使人自覺地走上正道。正如這段話里面講的,“有恥且格”,一個人有知恥之心,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自覺地走上正道,從而維持社會關(guān)系的正?;R龅健熬?、臣臣、父父、子子”,關(guān)鍵在于每一個人都能夠自覺遵守規(guī)范,把自己擺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這就要“正人”。而“正人”有特別值得注意的一個方面,就是《論語》里面提出來的,“正人先正己”??鬃拥摹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笔钦f給國君聽的,“茍正其身矣,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當官執(zhí)政的人尚且不正,如何能去正別人呢?

下面這段話,我認為很有意義。季康子不是國君,但他是魯國的實際當權(quán)者。他問孔子,“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把這個壞人都殺掉來成全這個好人怎么樣?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特別是后面這一段“子欲善而民善矣。”也就是說,當權(quán)的人只要想要善,就會朝著善的方向走,老百姓自然也就善了。然后孫子用了一個比喻,“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君子指當權(quán)者,小人指老百姓,當權(quán)者的道德就像是風(fēng),小人的道德好比是草。風(fēng)一吹到草上,“草上風(fēng)必偃”,東風(fēng)吹過來,草就往西倒,西風(fēng)吹過來草就往東倒。也就是說,社會風(fēng)氣決定于當權(quán)者的道德。這就是我要講的“正人要先正己”。社會風(fēng)氣不好,責(zé)任不在老百姓,根源在領(lǐng)導(dǎo)。這一點非常重要,對當今社會也很有現(xiàn)實意義。

現(xiàn)在我們簡單概括一下孔子治國的思想,“為政之本在正名,正名之本在正人,正人之本在正己?!蔽艺J為這就是“政者正也”的大體內(nèi)容。為了達到“正”的目標,孔子提出“為政以德”,也即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边@段話有兩個意思:其一是比較了兩種不同的治國方法;其二是“道之以政,齊之以刑,一個是不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薄暗乐哉R之以刑。”就是用刑政、懲罰的辦法來治理,關(guān)于第一個辦法,孔子的評價是“民免而無恥”。規(guī)定了什么不該做,做了就嚴刑重罰,老百姓就可以免予犯罪,但是百姓無恥,沒有了知恥之心,老百姓之所以不干壞事是因為害怕,而不是因為他認為干壞事不對,沒有羞恥心,而只是因為怕受刑罰才收斂、老實。另外一個方法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這是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用道德來引導(dǎo),用禮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這種方法好在哪里?孔子說“有恥且格”。老百姓可以有知恥之心,還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做什么樣的事情是可恥的,那么他們就會很自覺地走上正道了。這里孔子實際上是在提倡榮辱觀,有一個榮辱觀,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什么是可恥什么是光榮,他們就會自覺地對自己進行約束。所以“免而無恥,有恥且格。”這八個字就是孔子對兩種不同治國方法的比較。這是這段話里面的一個內(nèi)容。另外還有一個內(nèi)容,就是這句話的后半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實際上就是孔子“為政以德”思想的概括表述。孔子的“為政以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個是德,另一個是禮。我們現(xiàn)在有的人認為,孔子在講這個道理時主要以道德為基礎(chǔ),這話不錯,但是沒有講到禮。實際上,孔子講的“為政以德”是德和禮兩者的結(jié)合。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后面還會說到。

孔子的“政者正也,為政以德。”很值得我們注意,這反映了一種很重要的治國理念。比如說,孔子認為社會安定、政權(quán)鞏固的基礎(chǔ)在人不在物。下面這一段話,說的是子貢問政,問的是治國辦法,孔子提了三條“足食、足兵、民信”。子貢說,如果這三條做不到,要去掉一條,先去掉哪一條?孔子說先去兵。武裝可以先不要,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是三者都要,實在只能有兩條就先去兵。如果還不行,要再去一條,去什么?孔子說去食。就是經(jīng)濟的問題,也可以放棄,但老百姓的信任這條是最重要的?!白怨沤杂兴?,民無信不立?!比绻チ死习傩盏男湃?,那就全完了。這就是說,一個政權(quán)的鞏固,最重要的基礎(chǔ)不在于武裝,不在于經(jīng)濟,而在于老百姓的信任。我們?nèi)绻纯匆恍┕沤裰型獾臍v史的話,情形確實是如此。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國家的武裝并不是不強,經(jīng)濟也還算可以,但是一旦失去民心了,一夜之間整個國家就會垮掉。這是非常重要的。國家要鞏固、社會要安定最重要的是什么?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物。第二點,治國的實質(zhì)是什么?這也有各種各樣的理論。有人認為治國就需要管制,制訂一套法律把人管起來,孔子對政權(quán)怎么理解?“政者正也”不是去管人,更不是去鎮(zhèn)壓,而是如何使社會人心能夠正,使社會秩序能夠正。那么相應(yīng)的,既然是正,治國的手段就不是要靠強制,而是要靠道德教化。通俗來講。任何一個國家都有一部分強力部門,比如軍隊、法院、警察等等。當然現(xiàn)在這些部門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但是這不是最主要的,特別是從孔子思想來講這不是主要的。從這幾點都可以看出來,孔子是立足于人的完善,以人的完善作為基礎(chǔ)來考慮治國的問題。所以說孔子確實是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談治國的問題,周游列國時也講了很多,但他中心的問題,是著眼于如何能夠正人。

說到這一點,我認為孔子的思想有很重要的意義,但也有它的片面性,下面這兩段話就比較集中反映了它的片面性,也可以說是比較理想化。孔子認為國家如他主張的那樣進行以后,就可以解決一切的問題,如“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比绻幸话倌甑臅r間為實施他的主張,社會就可以沒有任何殘暴的行為或者是互相殺戮。下面講的“聽訟,吾猶人也?!睌嘁粋€案子,我跟別人也一樣,“必也使無訟乎”,孔子的理想是讓這個社會根本就沒有訴訟的事情發(fā)生。當然這些是比較理想化的政治思想。

(二)教育的本質(zhì)

接下來再看教育方面。教育思想當然是孔子思想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論語》里面有這樣一段話,有人問孔子,“子奚不為政?”你為什么你不去當官治國呢?孔子回答,“書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他引用了《尚書》上的兩句話,這里講到效績了,“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落其他為為政?!彼囊馑际牵拔椰F(xiàn)在搞這個教育,就是提倡和宣傳這些道理。那么通過教育讓人們接受了這些道理,它就會影響到政治上的事情,可以影響到執(zhí)政的人,可以影響到執(zhí)政者的執(zhí)政行為?!笨鬃诱f的這個就是為政。所以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來,孔子思想里面的“教育”和“為政”是緊密聯(lián)系的。因為為政者治國的核心問題就是要正,要正人,首先是當權(quán)者要正,正人要讓當權(quán)者能夠懂得這些做人治國的道理。而這些都要通過教育來實現(xiàn)。所以孔子教育最重要的目標就是要培養(yǎng)治國的賢才,在他的觀念里,教育本身是治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或職能。

從教育方面來看,孔子主要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yǎng)“治國賢才”。這里引了兩段話,“一段是孔子自己講的,一段是他的弟子子夏講的”,都在《論語》里面。前面這一段話,年紀大一點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在五六十年代,這些話是被當作反面的東西來進行批判的,特別是在學(xué)校,因為我們當時提出的的教育方針是:教育為無產(chǎn)階級政治服務(wù),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這段話主要意思是,樊遲找孔子說我想學(xué)種莊稼,孔子說我不如老農(nóng),你如果學(xué)種莊稼,就去找那個老農(nóng)民去。樊遲又說我想學(xué)種菜,孔子說種菜我不如那個老菜農(nóng),你別找我,你去找他去??鬃虞p視生產(chǎn)知識,所以當時那個年代認為這個教育思想要不得,和我們的教育方式是針鋒相對的,所以認為傳統(tǒng)的孔子教育思想不行,當時這個是作為反面教材來進行批判的。但是我們今天來看,這話其實沒有錯,為什么沒錯呢?我們想一想,在那個個體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條件下,種地、種菜這些生產(chǎn)知識是不需要學(xué)校來教的。那些這些知識是怎么學(xué)的呢?它是兒子七八歲的時候就跟著父親下地,手把手的教會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的手工業(yè)如刺繡、楊柳青的年畫、泥人張等等,傳授過程也不是靠學(xué)校,而是靠師傅帶徒弟。有一句話叫“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手工業(yè)就是在它的作坊里面完成的,師傅帶徒弟手把手的教,所以當時的教育根本就沒有傳授生知識的任務(wù),社會也沒有這個要求。那么教育是解決什么問題?教育就孔子所說的培養(yǎng)治國的賢才。他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這里就教你禮、義、信。你懂得了這些東西你可以治國了,老百姓就可以擁護你了,社會就可以走上正道了。這是當時社會的一個客觀要求。那么子夏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不是學(xué)生產(chǎn)知識,而是“學(xué)以治其道?!睂W(xué)做人的道理和治國的道理。其實今天來看,這一點反應(yīng)了教育的最重要本質(zhì),就是正人。使得人能夠懂得這些做人的道理,能夠懂得如何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教育的最根本的使命和任務(wù),這也是孔子教育思想最重要的一點。至于生產(chǎn)知識的問題,是后來隨著社會發(fā)展,科學(xué)應(yīng)用到生產(chǎn)上,生產(chǎn)應(yīng)用到了機器以后,情況就發(fā)生變化了。要制造機器需要有科學(xué)知識,工人要操作也需要科學(xué)知識,那么科技越發(fā)達,一個普通勞動者對科學(xué)文化知識掌握的程度的要求也越高,繼而這個在教育中,生產(chǎn)科學(xué)技術(shù)的知識就越來越重要?,F(xiàn)在教育里的這部分也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們不能用研究的觀點去評判2000多年以前孔子的思想。孔子教育思想和治國的思想是完全聯(lián)系在一起的??偟膩碚f,無論是講治國還是講教育,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最核心的問題是落實在做人上面。既然說一切問題解決的關(guān)鍵在人,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這當然也就成為孔子《論語》思想里面的中心內(nèi)容。對此,孔子提出了做人的一個標準——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二、成為什么樣的人

君子和小人這兩者的對立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我們剛才講的“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君子是在位的、當權(quán)的、治國的這部分人,小人指的是普通老百姓,這是從政治和社會地位上來分的;另外一種含義不是從社會地位上來分,而是從道德、人品上來分。君子指的是孔子所提出的一種比較理想的道德人格,小人是指道德比較差的,或者是只知道追求自己物質(zhì)利益的人,“君子欲于義,小人欲于利?!比绻欢米晕倚摒B(yǎng),不懂得追求做人的道理從而提高自己,而只知道追求物質(zhì)生活的利益,那這種人就是小人。
(一)君子的理想——修己以安百姓

《論語》里面對君子和小人講的很多,很多地方講到“君子如何如何”、“小人如何如何”,我們現(xiàn)在常常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薄熬佑诹x,小人欲于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钡鹊取!墩撜Z》里面講了那么多,一時難以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君子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以下兩段話,我認為是對君子最具有概括性的兩段話。一段話是講: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本討?yīng)該是什么樣的?敬就是一種非常認真的實在的態(tài)度,要很認真的去修養(yǎng)自己。子路不滿足,說太簡單了,這樣就夠了嗎?“如斯而已乎?”孔子說“修己以安人”就是說修養(yǎng)不是為自己,還要去安人。要使別人都能夠很安好。子路還不滿意,說“如斯而已乎?”孔子又講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你不能只顧你自己修養(yǎng),還要考慮到別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說不僅自己周圍的人要考慮到,整個社會、國家、民族所有的百姓都要放在心里,要去使他們所有人能夠安好,這是很難的。放在今天來說,君子要有這樣的追求:把構(gòu)建一個理想社會作為目標,使所有百姓都得到好處。這個是很難做到的,所以孔子后面加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眻蛩词侨寮铱酌贤瞥绲淖罡呤ト耍B堯舜這樣的圣人都是為修己以安百姓而發(fā)愁,可見這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我認為,“修己以安百姓”是孔子提出來的君子應(yīng)該有的一個人生理想,也可以說這個本身就是孔子自己人生理想、人生追求。《論語》里面還有一段話,孔子和他的幾個弟子一起談自己的志向,幾個弟子談了之后,他們就問孔子,老師是不是也談一談你的志向,孔子講了這樣三句“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彼习傩漳軌虬埠?,朋友能夠信任他,青年人能夠非常懷念他。這三條和“修自以安百姓”實際上是一個道理。

其實我們也可以說,“修己以安百姓”確實成為中國人特別是中國當代人所追求的一個理想,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睂嶋H上就是體現(xiàn)了安百姓這一點。讓百姓都能夠過上好日子,已經(jīng)成為我們民族的一種理想和追求。

接下來說到“修己以安百姓”的兩個方面:一個是修己;一個是安百姓。

    這樣一種理想回答了我們考慮人生問題時候的兩個基本問題:一個問題是物質(zhì)生命和精神生命的關(guān)系問題。我們?nèi)说纳袃刹糠郑徊糠质俏镔|(zhì),每天要解決吃穿住的問題,還有包括兩性生活的問題等等,所謂食色性也。那么這一部分是人的生活、生存和人的延續(xù)。除了物質(zhì)以外,人還有精神生活,有道德和各種規(guī)范,要處理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那么修己反映了人要注意自己精神的修養(yǎng),要把精神生命的追求放在第一位,而不要只局限于物質(zhì)生活的需求?!墩撜Z》里面很多內(nèi)容都說明了這個,如“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口頭上講要追求一種很高尚的理想,但是他實際生活中卻整天跟人家比,自己吃的不好,不如人家,以這個為恥,如果自己生活上吃的也好、穿的也好,就比住的什么坐的什么車等等。處處跟人家比,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強,這種叫“未足與議也”,就是說這樣的人實際上追求的不是道。

    并不是說孔子提倡貧窮,下面這段話講的非常清楚,“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辈皇钦f你不要富貴,不是說你不要去擺脫貧窮,問題是你這個富貴是怎么得來的,“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之財是不能要的。不是不要擺脫貧窮,但是“不以其道得之而不去也”,如果說人家告訴你,你幫我販毒,你就發(fā)財了,一輩子就夠吃夠穿了,這叫不以其道去擺脫貧窮,不去有,寧可安于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不干這種事。不是說我不要物質(zhì)生活、只追求精神生活,而是說把精神的要求放到第一位。不取不義之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下面這兩段話沒有講道理,但實際上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顏回對精神的追求和他們的精神面貌。

    顏回非常窮,在孔子的弟子當中是最窮的一個,孔子說他很有賢德,表現(xiàn)在哪里呢?就表現(xiàn)在“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顏回就是一碗飯、一瓢水、住在一個陋巷,這樣的生活人不堪其憂,換了別人根本就活不下去了,“而回也不改其樂”,顏回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里面,完全不失去他生活的樂趣,這反映的是他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他追求的看重的不是物質(zhì)生活,他并不把貧窮放在一個最重要的位置上。

    孔子自身也差不多,“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特別是下面的“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通過不義的手段來達到的富貴“于我如浮云,和我沒有任何的關(guān)系,我看都不看,過去就過去了?!倍F(xiàn)在我們不少人恰恰是,以追求不義而富且貴作為最高追求,這樣追求到最后會怎么樣呢?他們就會成為腐敗分子,成為罪人。不同的價值觀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就體現(xiàn)在這個地方。

    人們常說人生最重要的是追求快樂,其實對快樂的理解每個人是很不一樣的,問題在于你對人生有一個什么樣的思考,什么樣的追求,特別是在精神生活和物質(zhì)生活這個關(guān)系上面,如果把物質(zhì)生活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整天就知道追求物質(zhì),那你就會走上“不義而富且貴”的路。而如果你有一個很明確的人生理想或追求,那么就可以做到“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完全不會去羨慕那些東西。即使一時之間你的生活還不是很好,你也不會喪失你生活的樂趣。像顏回那樣不改其樂,這是精神生活和物質(zhì)生活的一個關(guān)系。也如孔子“義以為上”,把義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物質(zhì)生活放在第一位。

    第二個基本的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個體和群體的關(guān)系?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又是群體的一分子。在這里孔子講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說要把自己的命運和群體聯(lián)系在一起,不止是為自己,而且要去為理想社會,為大家都能過好去盡自己的力量。這是《論語》里面提出來的,也是中國傳統(tǒng)的基本觀念,把個人和群體聯(lián)系在一起,把個人看作是群體的一分子,也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放到群體的生命中去,我們中國人講青史留名,就是把自己放到歷史中間去。

    對群體的發(fā)展、歷史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以求得個人的發(fā)展,實現(xiàn)個人價值。關(guān)于這個《論語》里面沒有現(xiàn)成的話,不像剛才講的“義以為上”,所以我在這里用一個詞“群體統(tǒng)一”,不是孤立的講自己、講個人,也不是單純的講群體,而是把群體和個人統(tǒng)一起來,在群體發(fā)展中來求個人的發(fā)展,在為群體做貢獻中來實現(xiàn)個人價值,這兩點要統(tǒng)一。

    孔子在世時很不得意,他周游列國跑了十幾年,沒有被哪個諸侯國的國君真正重用過,到處碰釘子,有的雖以禮相待,但就是不重用他。不僅國君這樣,就是當時社會上一般人對他也不理解,他還常常受到一些隱者的譏笑、批評,這個《論語》上都有記載。有的隱者就譏笑孔子,說孔子是一個“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明明知道做不到的事,他還要去做,不是很傻嗎?所以有的隱者也勸孔子的弟子,說“你們別跟著你老師了,你還不如跟我們學(xué),天下這么亂像洪水一樣,壞事、不合理的事那么多,誰也改變不了,你干脆就退隱算了,隱居起來了,避開這個社會了?!?/span>

    孔子對隱者這批人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你要我退隱,那就是要脫離人的社會,社會這個事兒就不管了,我要是跟你們在一起,不就是跟鳥獸同群了嗎?孔子說“鳥獸不可與同群”,人是不能跟鳥獸一起生活的。“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我不跟現(xiàn)在社會上這些人在一起,我跟誰在一起呀?這就很形象地反映了他個人是不能離開這個社會了。

    所以因為“知其不可而為之”,隱者說他傻,對孔子而言,這是他的責(zé)任,哪怕做不到,這個責(zé)任他是不能推卸的。再如下面這段話,這話是子路在《論語》里面講的,反映了他的思想,“不仕無義”是批評隱者,你逃避了這個社會,你跑去退隱了,這是“無義”,這叫不負責(zé)任,所以后面講“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君子為什么要出去當官?“行其義也”是盡君子自己的責(zé)任。然后說隱者是“欲潔其身,而亂大倫”,隱者無非就是想保持自己一種清白,這一點是不錯的,不去跟這社會上同流合污。但是你沒有注意到你本想保持你的清白,卻亂了大倫,因為你沒有盡到自己該盡的責(zé)任。這些地方都反映了孔子把個人和社會的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時刻到意識到自己對社會的一種責(zé)任,所以叫“修己以安百姓”,修己講的是要把精神生命,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安百姓這方面就是要把個人和整個社會聯(lián)系在一起。

這兩個方面實際上是互相聯(lián)系的,因為如果一個人只是追求物質(zhì)利益,那么這種追求一定是個人的,是私利,而一旦他不是只追求私利,他腦子里想到要安百姓,他就超越了個人利益的這種境界,進入了一種比較高的精神層面的追求。最高的境界就是“殺身成仁”,孔子講“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就是在生死問題上也要把精神的追求放在第一位。后來孟子就講了一個“舍生取義”,就是對義的追求和生命兩者不可兼得的時候,要舍生取義,這里意思是一樣的。以上可以說是孔子所提出來的對君子的兩個最高要求。

對“殺身成仁”的理解,我們過去一般的理解是一個人為一個集體、一個理想或信念而犧牲一切,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而我認為“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它是為理想信念、為群體事業(yè)獻身;另一方面,它也是一種個人人格的完成?!皻⑸沓扇省睆娬{(diào)了個人的信念和理想,一旦定下來便是不能動搖的,正如“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中國人非常強調(diào)個人氣節(jié),你的理想、信念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動搖。在任何考驗面前要能夠做到“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這兩個方面實際上是統(tǒng)一的。接下來看的這段話是文天祥的,是在文天祥就義以后,人們在他的腰帶上發(fā)現(xiàn)的。他在生命最后的時刻,對自己一生做了一個回顧、一個總結(jié),是遺言,也是他內(nèi)心最后的一種表露。他說“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边@講的是他對孔孟思想的理解,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成仁取義”。然后說“讀圣賢書,所學(xué)何事?”他問自己,“我讀一輩子圣賢書我學(xué)的是什么?我學(xué)的就是這個'成仁取義’。 ”“而今而后,庶幾無愧?!薄拔覍W(xué)了一輩子就是追求這個?!弊詈笞龅脑趺礃幽??最后總覺得自己做到了,所以說“而今而后,庶幾無愧?!彼K于實現(xiàn)了自己畢生所追求的理想和目標。這句話沒有說要犧牲一切、奉獻一切,沒有一絲一毫的悲壯情感,而是一種非常安祥、非常欣慰的感情,“我這一輩子沒有白活,我可以無愧于我這一生了?!边@一點在古人的身上是一種對人格的追求。文天祥的獻身和自己人格的完成完全是統(tǒng)一的,正是這一點構(gòu)成了我們民族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nèi)容。以上說的是君子的一個方面:君子的理想、追求或者修己以安百姓。
(二)君子的形象——文質(zhì)彬彬

另外,關(guān)于君子還有一段話,怎么樣才是個君子呢?孔子說,“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兩個方面,一個是文、一個是質(zhì)。質(zhì)是指一個人內(nèi)在道德的修養(yǎng),也就是我們前面講的道這一部分。文是什么?文就是一個人表現(xiàn)出來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這個指的就是禮儀。作為一個君子應(yīng)該怎么樣?就應(yīng)該文質(zhì)彬彬,外在的儀態(tài)、禮的實踐,和你內(nèi)在道德的修養(yǎng),應(yīng)該很好的配合起來,彬彬就是很好的統(tǒng)一配合起來的意思。所以說一個君子的修養(yǎng)要考慮兩個方面,一個是內(nèi)在的道德修養(yǎng),一個是外在禮的修養(yǎng)。

    前面我們講了孔子的“為政以德”,說到了“導(dǎo)之以德,齊之以禮”是兩個方面,那么落實到一個人的要求也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德,一個是禮,而且這個非常重要。因為道德要求人要有內(nèi)心道德的情感,這個比較虛。那么怎么能夠落實到行動上?怎么體現(xiàn)出來?怎么能夠檢驗一個人有沒有這樣一種道德的情感?這就要靠禮儀了。道德是內(nèi)在的,是人靈魂的東西。禮呢?禮是道德外在的表現(xiàn),可以用來檢驗道德的落實。

    那么禮和仁是什么關(guān)系呢?孔子講仁的時候,顏淵問仁,孔子說“克己復(fù)禮為仁”,“克己復(fù)禮”就是能夠去掉自己那些和禮不合的思想、行為,這個不是復(fù)辟的意思,也就是把一個不符合你的東西去掉,一切都按照禮來做,這就仁了。具體來說就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span>

    下面這段話是講孝,孝是什么呢?孔子說孝就是“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备改富钪臅r候你按照禮的要求來侍奉他們,父母不在了你按照禮的要求安葬、祭祀,這就是孝,所以孝就落實到禮上。一個人究竟有沒有這個道德?就是用這個禮來檢驗。仁和禮是這么一個關(guān)系,這兩者是不能分開的。

    當然從內(nèi)容上來講,靈魂是仁的一部分、是道德的一部分,這就是以仁為核心的道德思想。《論語》里“仁”講了一百多處,但是也沒有一個定義。關(guān)于仁我認為有以下比較重要的三點。

    一個就是“仁者愛人”,這個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就是仁的根本精神是對人的一種愛。愛人這一點比較虛一些,怎么體現(xiàn)在實際的生活中呢?有兩條,一條是“孝悌”,一條是“忠恕”。這一段話講“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虞?!本褪钦f孝悌是人的根本。為什么孝悌那么重要?這一段話,就是孔子和他弟子討論三年之喪的一段話,應(yīng)該說是很重要,也很有意思。當時規(guī)定父母去世要服喪三年,當然服喪三年又有很多具體的規(guī)定,如不能吃好的,不能吃大魚大肉、細糧,不能穿絲織品,夫妻要分開住等等很多的規(guī)定。

    孔子的弟子宰我給孔子提了一個問題,說三年太長了,能不能改成一年?所謂“舊谷既沒,新谷既升”就是一年,“鉆燧改火”也是講一年。那個時候取火用的木頭一年四季是要換的,換過一遍是一年。宰我提出這個問題之后,孔子是怎么回答的呢?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孔子沒有說可以,也沒有說不可以,孔子只是說“于女安乎?”你不按照服喪規(guī)定你能不能心安?宰我說能安呀!孔子說“女安則為之”,你既然心安你就那么做去吧。仔細想想,這個回答很有意思。

    然后孔子就發(fā)議論了,他說“君子之居喪”,有道德的人居喪叫“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本褪钦f君子并不是人家規(guī)定讓他這么干,他才這么干的,而是讓他吃肉,他不覺得香;讓他欣賞樂舞他不覺得樂;讓他正常生活他于心不安。所以說不是人家規(guī)定他一定要這樣做他才這樣做,而是他自己出于內(nèi)心的情感而需要這樣做,不這樣做他自己心里不安。

    為什么君子會有這種情感?為什么不這樣他就于心不安呢?孔子進一步講說“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比魏我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給的,而且離開父母的撫養(yǎng)不能夠生存下來?!白由辏荒苊庥诟改钢畱??!庇羞@樣一種血緣親情和撫養(yǎng)的關(guān)系,所以子女對父母有一種道德、孝的情感,他內(nèi)心自然有孝的要求。而喪禮正是適應(yīng)了這樣一種人文的情感而加以規(guī)定的。

    這就說明了孝為什么是一個根本?它的基礎(chǔ)就在這兒。一個人最親近的人是誰?是父母。生命就是父母給的??鬃诱f“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边@樣就產(chǎn)生了人對人的愛,首先是對父母,其次是對兄弟姐妹?,F(xiàn)在的年輕人沒有這個感受了,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但是在過去來講人最親近的人是父母、兄弟。愛人,仁愛的精神首先體現(xiàn)在父母和兄弟,所以說孝悌是人之本。儒家講的愛不是抽象的說人對人都要愛,而是說這種愛有它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仁愛是從家庭中和最親近的人開始的,然后再推廣到其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最后推廣到自然界,形成對萬物的愛。

    從以上角度來講愛人是從父母兄弟開始的,孝悌是人之本。如果一個人連父母都不愛,他能愛別人嗎?其實這就是“孝悌是人之本”的道理。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講的是“忠恕”,這一段話就是曾子說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說孔子講的道理就是“忠恕”兩個字。“忠恕”是什么含義呢?我們看這兩段話,第一段是講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些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東西,我自己不愿接受的東西,在跟別人相處的時候就不要把這些東西加在別人頭上去。在工作上不愿意領(lǐng)導(dǎo)給你穿小鞋,那么你也不要給你的下屬穿小鞋。你不希望你手下的人不負責(zé)任、偷懶,那么你在完成上級交給你的任務(wù)時也不要偷懶。就是說,自己不希望遇到的一些事情,就要注意不要加在別人身上,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你覺得自己很講衛(wèi)生,不希望人家隨便在你的門口扔垃圾,那你自己也得注意,不要隨便地把垃圾往窗外扔。這些很實際的問題就叫“恕”??鬃诱f這個“恕”是你可以“終身行之者”,一輩子都可以按照這個去做的。

    另外說到“忠”,“忠”是什么意思?“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蔽覀兌加凶约核非蟮臇|西,如希望能夠在社會上很好地立足,希望能夠在社會上順利辦事,所謂“達”,是很通達,什么事都很順利??梢哉f每個人都有這種希望,既然我們自己有這樣的希望,也要幫助別人來做到這一點,這就叫“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恕”比較側(cè)重約束自己不要去妨礙別人,不要損害到別人?!凹河⒍⑷?,己欲達而達人?!北容^側(cè)重怎么盡力去幫助別人,所謂“盡己之謂忠”,就是盡我自己的力量,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

    這兩點,一個比較消極,就是約束自己做到不去妨礙別人,不傷害到別人。一個是比較積極的幫助別人。但這兩者有個共同的精神——“推己及人”。或者,也可以用孔子這一段話里說的“能近取譬”,就是從自己身上,從近的地方去理解別人;自己愿意要什么,不愿意要什么,從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別人。因為你和別人打交道時,如果完全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不去理解別人,就很難對人有愛,很難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那么怎么去了解別人?怎么知道你這件事做了以后別人的感受?畢竟人跟人隔著一層,解決的辦法就是“能近取譬”。這里其實包含了一種對人平等的觀念,包含了一個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思想,“我是這么想的,他是個人也應(yīng)該這樣想,而且我要尊重他的想法”,所以叫“能近取譬”。

孔子說“可謂仁之方也已”,怎么把愛人落實下去?就是從“能近取譬”開始。一個人如果什么事情只想到自己,只圖自己的感受,有的年輕人只要自己高興就好,從自己感受出發(fā),這個人不會對人有愛的。 “能近取譬”,在做一件事情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不要傷害別人,要幫助人家,我想這樣也是實際付出愛的開始。

所以我認為,愛人是根本精神,孝悌、忠恕就是從這里開始的,沒有這兩條愛就是虛的。一個人要有一種修己以安百姓的理想和追求,要有文質(zhì)彬彬的修養(yǎng),怎么才能做到?這里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修養(yǎng),修養(yǎng)的問題是中國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之一。
三、如何成為理想的人
(一)性相近也,習(xí)相遠也。(《陽貨》)

    為什么那么重視修養(yǎng)?《論語》里面有一句話叫做“性相近也,習(xí)相遠也?!蹦敲催@個地方?jīng)]有講人性是善還是惡,它只是講“性相近也,習(xí)相遠也?!边@句話實際上就回答了一個問題,就是人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因素是個什么樣的關(guān)系?那么性就是先天、自然的因素,人生來天生、天賦的東西都是很近的,但現(xiàn)實中人的差別很大,這個差別從哪里來的呢?來自“習(xí)相遠也”,人的差別來源于后天的習(xí)染,環(huán)境的影響。也就是說,人必須要重視學(xué)習(xí),重視修養(yǎng)。

人很多的東西不是先天就有的,只有通過后天的學(xué)習(xí)和修養(yǎng)才能學(xué)到這些東西。比如人就要有教育而動物就沒有,說的也是這個。只有通過自己的學(xué)習(xí)、修養(yǎng),才能夠懂得為人之道,才能夠從自然的人提升為社會的人,所以修養(yǎng)問題非常重要。
(二)修養(yǎng)的基本態(tài)度

    《論語》里面關(guān)于修養(yǎng)的內(nèi)容、方法講的非常多,歸結(jié)起來說明了修養(yǎng)的兩個部分。一部分就是《論語》里面談到的修養(yǎng)的基本態(tài)度;一個部分是講修養(yǎng)的很多具體方法、具體要求。以下我只說說修養(yǎng)的基本態(tài)度。

    修養(yǎng)的基本態(tài)度有三條:一條叫為己,一條叫由己,還有一條叫求諸己。都有個己字,就是都落實到個人、自己。所謂“為己”,《論語》里面講“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彼鲝埖氖菫榧海@個為己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一般理解的為自己、圖名利,而是為自己的完善,它是自己成長的需要,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一種追求。為己的特點是什么呢?就是身體力行,所學(xué)的一切東西首先都是自己去做的。

    為人,就是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做秀,這個是為別人學(xué)的,做給別人看的。但是做給別人看也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謀取某種好處。對古人而言,為己是身體力行,是要化為自己的行動的;為人呢?叫口耳之學(xué),耳朵里聽進去、嘴巴里說出去,在你身上只經(jīng)過了幾寸的距離,對提高個人的為人不起任何作用。

    下面有這么一段話講的也是比較具體的,講為己之學(xué)什么意思呢?宋朝的二程有一句話叫“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語》”,就好比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意思就是說你讀《論語》,你讀了以后得用到自己身上,改變你自己這才叫讀了,這就叫為己之學(xué)。

    第二個叫由己。這也是顏淵問仁那段話里,剛才講的克己復(fù)禮就是這一段。這里面孔子講了一段話“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修養(yǎng)完全在于你自己,不受任何外在條件的限制,也不靠別人任何外在的力量,修養(yǎng)的好不好,完全取決于個人。所以他說“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哉?我未見力不足者?!本褪呛芏鄷r候我們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做做不到,唯獨在修養(yǎng)的問題上沒有心有余而力不足這種事兒,沒有說力量不夠做不到的情況,而只有你做不做的問題。

    孟子講“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孔子也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边@些都強調(diào)修養(yǎng)問題完全在于你自己,你不要推到別人身上去,不要埋怨環(huán)境條件不好。只要你想要從善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你,只有愿不愿意、做不做的問題,沒有你想做卻做不到的問題。所以后人提出“人皆可以為堯舜?!边@一點是很重要的,鼓勵每個人自覺的努力、上進,不要自暴自棄,不要認為你的條件不好你做不到,其實每個人都有這個條件,都可以做到。

    從教育的角度來講這個是要靠自覺而不是靠灌輸,所以我們看看前面宰我說的把三年服喪改成一年,孔子沒有說你不可以,而是說你能不能心安,如果你能心安就去做吧。意思就是說,這個事兒全憑自己的自覺,如果你自己心安,非要三年也沒有用處,“子生三年,免于父母之懷”,如果覺得自己不對了,你就明白了。所以由己就是說鼓勵每一個人自覺,另外從教育的角度來講,由己不能靠灌輸,只能靠啟發(fā)、自覺。

再一點就是求諸己,“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凡事首先要求自己。我們常有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孔子怎么說?“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辈慌氯思也唤o你一個什么崗位,怕的是人家給你個工作你擔(dān)不起來,“患所以立”?!安换寄褐保慌氯思也涣私饽?,怕你“求為可知也”,自己得要有真才實學(xué),有能讓人家賞識的地方。如果本身就是一個草包,又怎么去求人家知道你呢?后面這些話講的道理都是一樣的,如“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边@就體現(xiàn)了一個人需立足于自強,首先要求自己不斷提高,做到“求為可知也”。當然這也包含了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遇到有問題的時候,首先檢討自己有哪一點做得不夠,而不是首先去指責(zé)別人,這個對化解矛盾、求得和諧很重要。從自己做起,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等、不要靠。人家該怎么做讓人家自己考慮,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以上就是修養(yǎng)的三個基本態(tài)度,因為都有一個“己”,那簡單概括就叫“三己原則”,它突出了一個道理,就是整個修養(yǎng)立足于個人的自覺。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孔子從救世出發(fā),致力于改變當時社會的混亂局面,他提出了政者正也,怎么正?他提出來了一個標準,就要做君子。君子怎么做?君子就是落實到自身修養(yǎng),靠每個人自覺的修養(yǎng)。這也就驗正了那句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最后孔子總結(jié)說,問題的解決在于每一個人都能夠自覺的地進行修養(yǎng),這也是儒家最根本的精神。

半部《論語》”治天下?另外“半部《論語》”在哪? 

“半部《論語》治天下”,說出了一個歷史事實——兩千多年來,孔子思想只有部分被發(fā)展和利用,成為君主專制體制的思想基礎(chǔ)??鬃拥牧硗狻鞍氩俊墩撜Z》”,在歷史上隱潛而不顯??鬃油瞥绲氖恰肮仓巍保@可從孔子對“三代”,特別是周朝政治制度的向往和贊頌中得到充分印證?!肮仓巍钡臉?gòu)想,寄托著孔子一生所追尋的“大道”,也是其“仁政”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宋初宰相趙普說過一句名言:“半部《論語》治天下?!边@句半認真、半玩笑的話,其實說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歷史事實——兩千多年來,孔子的思想只有部分被發(fā)展和利用、進而被曲解和推向極端。同時,這句話也引出了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另外半部《論語》又在哪里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前面“半部《論語》”的命運。

“半部《論語》”怎樣治天下?

從“半部《論語》”到“獨尊”儒術(shù),再到最終成為兩千年來君主專制體制的主導(dǎo)意識形態(tài),這期間的歷史過程,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經(jīng)荀子演繹,再由其弟子韓非、李斯片面發(fā)揮,異變成法家的“強國”方略,秦始皇憑此一統(tǒng)天下,創(chuàng)建了史無前例的君主專制體制——大秦帝國。
  
孔子講“仁”,而“仁”植根于人性。人性亦善亦惡,孔子主張揚善抑惡。孟子講“性善”,論證了“仁”的天然合理;荀子講“性惡”,看到了人世紛爭的必然。韓非、李斯則從荀子“性惡”之說出發(fā),通過操控人性的弱點——“畏誅而利慶賞”(《韓非·二柄》)——創(chuàng)立了一整套“御民之術(shù)”,以賞罰鼓勵征戰(zhàn),以苛刑強化統(tǒng)治,儒法合體,成為“御民”之利器。秦始皇戰(zhàn)勝六國、統(tǒng)一天下,直至后來“焚書坑儒”,集天下之權(quán)于君主一人,實施“秦政”,正是這一套“御民”理論的成功實踐。
  
關(guān)于這一點,前人也有看得分明的,其中,以清末譚嗣同最為銳利。他說:“二千年來之政,秦政也,皆大盜也;二千年來之學(xué),荀學(xué)也,皆鄉(xiāng)愿也?!?span style="FONT-FAMILY: ">(《仁學(xué)·二十九》
可謂一針見血。同時,他也為孔子抱屈:“孔為所賣,在天之靈,宜如何太息痛恨!”(《仁學(xué)·三十》)第二階段:為了修復(fù)秦代暴政,漢代“重倡黃老”,后又“獨尊儒術(shù)”,而董仲舒用“三綱五?!钡慕鸾z銀線,將儒家學(xué)說剪裁和翻新成一件為君主專制而量身定做的華麗“禮服”。這樣,大秦帝國雖然不在了,但以君主專制為特征的大秦帝國體制,得以繼續(xù)存在,以“三綱五常”為綱要的官方儒學(xué)更成為了其理論基礎(chǔ)。
  
“三綱五?!敝校熬秊槌季V”最為關(guān)鍵??鬃拥摹熬汲肌?,就此變?yōu)椤熬妓溃疾坏貌凰馈?。有意思的是,“三綱”之說,最早見于《韓非子》:“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順則天下治,三者逆則天下亂。此天下之常道也。”(《韓非子·忠孝篇》)由此可見,從韓非到董仲舒,一脈相承。
  
第三階段:面對“半部《論語》”的處境,宋儒的政治理想是通過加強“相權(quán)”以分享“君權(quán)”,使君臣“同治天下”。不過,宋儒的這點天真的幻想,在宋代從未真正實現(xiàn)過,到了明代,更是被明太祖朱元璋徹底撲滅。
  
宋代儒者,從程頤到王安石,一直有一個君臣“同治”的夢想可參見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但是,明白如朱熹者,早就看出其一廂情愿。弟子黃仁卿問:“自秦始皇變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回答:“秦之法,盡是尊君卑臣之事,所以后世不肯變?!?/span>(《朱子語類》卷一三四
  
明太祖朱元璋更是知曉其中利害。為了斷掉儒生們“同治天下”的念想,他干脆廢了宰相之職,并將說過“民為貴”、“君為輕”的“亞圣”孟子趕出廟堂,清除了儒學(xué)中最后一點“民本”思想。
  
對君主專制體制表示異議者,歷代不乏其人,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就是其一。他認為“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不可“視天下人民為人君囊中之私物”。因此,他認為天下本應(yīng)君臣同治:“原夫作君之意,所以治天下也。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則設(shè)官以治之。是官者,分身之君也?!本捅举|(zhì)上而言:“臣之與君,名異而實同。(《明夷待訪錄·原君》
  
可惜,歷史沒有給儒生實現(xiàn)“同治天下”夢想的機會。有清一代,異族入主,君主集權(quán)變本加厲,君主視臣民皆為“奴才”,大秦帝國所創(chuàng)立的君主專制體制至此登峰造極。
  
這里,我們看到了“半部《論語》”的歷史軌跡,那么,另外“半部《論語》”的命運又是如何呢?與這“半部論語”的彰顯而尊崇不同,另外“半部《論語》”在歷史上隱潛而不顯。

另外“半部《論語》”說了些什么?

在另外“半部《論語》”里,孔子講的不是“專制”,而是“共治”。
  
孔子從來不是君主專制制度的倡導(dǎo)者,更不是辯護者,原因很簡單,在孔子時代,還沒有大秦帝國,更沒有“始皇帝”??鬃铀幍拇呵飼r代,還是周天子“封建邦國制”的天下,沒有帝國,也沒有皇帝。
  
誠然,孔子一生都在竭力維護周天子的權(quán)威,有“尊王”主張,有“忠君”觀念,也有對“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的痛恨,但他從未主張集天下之權(quán)于君主一身。
  
孔子推崇的是“共治”。這可以從他對周朝政治制度的無限向往和高度贊頌中得到充分印證。雖然,在《論語》和其他文獻中,孔子并未用過“共治”一詞,但是,通過對周朝政治體制的結(jié)構(gòu)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共治”體制的主要架構(gòu)和基本原則,并從中理解孔子一生追尋的“大道”到底是什么。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拋開上古的堯舜盛世不說,就是所謂“直道而行”的“三代”。“三代”之中,夏、商年代久遠,湮滅難尋,而周朝去時未遠,體制尚在,典籍猶存,可供觀摩考察。
   
于是,周朝提供了一個理想社會的模式??鬃诱f:“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14》)認為,周朝的政治制度借鑒了夏、商體制,從而達到了完美狀態(tài),是一個“天下有道”的時代。同樣的意思,孔子在另一處也曾表達過:“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span style="FONT-FAMILY: ; COLOR: rgb(79,97,40)">(《禮記·禮運篇》)

  
因此,從“周制”中,我們可以看出“共治”是一種什么樣的政治體制。
  
周朝的政治制度,以宗親為紐帶、以“禮樂”為文化、以“邦國制”為基礎(chǔ),形成多層次架構(gòu),其中主要涉及三重關(guān)系:天子與諸侯、君與臣、君與民。
  
先說天子與諸侯的關(guān)系。
  
周天子,雖是天下君王,其實更像一個盟主,他可以分封諸侯,卻不能直接干涉諸侯國“內(nèi)政”。作為“天子”,他擁有兩項重要的權(quán)力,即“禮樂征伐自天子出”(《論語·季氏2》。禮樂,維護了天子的“政在中央”的權(quán)威;征伐,掌控了“宣戰(zhàn)”之權(quán)——只有周天子才有權(quán)對某個諸侯進行討伐,當然需要有正當?shù)睦碛?。這樣,天子與諸侯之間就構(gòu)成了一個上下依存、相互制約的分權(quán)格局。
  
到了春秋,已是孔子所說的“天下無道”的時代了,其標志就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前者,讓周天子的“中央”權(quán)威盡失,孔子對此激憤萬分:“是可忍,孰不可忍?!”后者,使諸侯之間征伐不斷,戰(zhàn)火難息,孟子因此斷言:“春秋無義戰(zhàn)?!睂嶋H上,那時,天子與諸侯之間相互制約的分權(quán)格局已被徹底破壞了。
  
再說君與臣的關(guān)系。
有關(guān)君臣關(guān)系,孔子在回答魯定公之問時有過明確解釋:“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span style="FONT-FAMILY: ">(《論語·八佾19》
這也是一種上下依存、相互制約的關(guān)系?!熬钩家远Y”,是說君王任用臣下,卻不可將其視為犬馬,任意驅(qū)使,隨意宰殺;而“臣事君以忠”,是說臣下忠于君王,也并非一切以君王的意志為是非標準,“忠”字里面包含著“直言相諫”之意。子路曾問如何“事君”,孔子回答:“勿欺也,而犯之?!?span style="FONT-FAMILY: ">(《論語·憲問22》)當魯定公問有沒有“一言而喪邦”之時,孔子更是將君王“唯其言而莫予違也”視為亡國之兆(《論語·子路15》
最后,說說君與民的關(guān)系。
君與民之間,是統(tǒng)治與被統(tǒng)治的關(guān)系。君權(quán)天授,但這“天授”是有條件的,就是君王要有“仁德”。不然,君王的天下,“雖得之,必失之”(《論語·衛(wèi)靈公33》)。那么,如何判斷一個君王是否“仁德”呢?看他對待民眾的態(tài)度。這樣,一個君王執(zhí)政的合法性,理論上,還要由民眾來決定。孔子這一觀點,后經(jīng)孟子發(fā)展,成為了著名的儒家“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span style="FONT-FAMILY: ">(《孟子·盡心下》)從天子與諸侯、君與臣、君與民三個層面,我們可以看出,周朝的政治體制具有一種“共治”結(jié)構(gòu)——即天子與諸侯、群臣、民眾構(gòu)成一種上下依存、相互制約的雙向關(guān)系。
作為對比,以后來“秦政”為代表的君主專制體制——君主與諸侯、群臣和民眾,完全是一種由上而下的單向關(guān)系,即君主對所有人都擁有生殺予奪的絕對權(quán)力。
  
當然,周朝“共治”體制的形成,是社會發(fā)展的歷史產(chǎn)物,也是當時各種政治力量博弈的結(jié)果,未必完全出于圣王們的頂層設(shè)計,更非由于執(zhí)政者道德上的自我約束。至于這種“共治”體制在歷史現(xiàn)實中是否真的如此完美,也大可商討。重要的是,孔子在其中看到了他一生所追尋的“大道”——一種能讓“仁政”得以實現(xiàn)的理想政治體制。

共治:一種政治體制的構(gòu)想
子對“共治”的推崇,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現(xiàn)實的政治考量。
首先,“共治”體制基于“仁”的理念。
“共治”,就本質(zhì)而言,是一種上下依存、相互制約的雙向關(guān)系,這種“雙向關(guān)系”,符合“仁”的要義。
“仁”字由“人”和“二”組成,《說文解字》釋“仁”:“從人從二”,即人與他人之間的關(guān)系。
孔子對“仁”的解釋簡明而深刻:“愛人。”(《論語·顏淵22》在現(xiàn)實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具有不同的關(guān)系,仁者之“愛人”,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形態(tài):于父母,是孝;于兄弟,是悌;于朋友,是信;于君王,是忠。政治,是人與人之間最復(fù)雜的關(guān)系,“仁”在政治關(guān)系中,自然也會呈現(xiàn)出最復(fù)雜的形態(tài)。
但是,無論“仁”以何種復(fù)雜形態(tài)呈現(xiàn),其本質(zhì)是一種人與他人之間的雙向關(guān)系——有上下之分,又相互制約——這也正是“共治”體制的主要特征。
其次,“共治”體制中,“雙向關(guān)系”的處理,遵循的是“忠恕”原則。
“忠恕”是仁者為人處世的行為準則。忠,是求仁于內(nèi),要求自己,做到盡心誠意;恕,是行仁于外,對待他人,要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共治”體制中,無論天子與諸侯、君與臣,還是君與民,相互之間,要求做到的就是“忠恕”二字。
值得指出的是,“忠恕”向來是對雙方的要求。君王可以要求臣、民“忠”,自己也要“忠”,至少要做到“恕”。在專制體制中,“忠恕”的原則卻被完全改變?yōu)橛缮蠈ο碌膯畏矫嬉?。皇帝要求臣民“忠”,甚至“愚忠”,而自己則為所欲為,就像秦二世胡亥對趙高所言:“吾既已臨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窮心志之所樂?!?span style="FONT-FAMILY: ">(《史記·李斯列傳》)
第三,“共治”體制蘊含著一種“糾錯機制”,確保君王能夠“克己復(fù)禮”。
顏回問仁,孔子回答:“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span style="FONT-FAMILY: ; COLOR: rgb(79,97,40)">(《論語·顏淵1》)
這里有一個問題:誰應(yīng)該“克己”?一般理解是每個人。當然,人人“克己”,天下自然“歸仁”,這沒有疑義,不過,只有一兩個人“克己”,像顏回那樣,做到了“其心三月不違仁(《論語·雍也7》),天下并不會“歸仁”。那么,什么人一旦“克己”,天下就能“歸仁”呢?當然,只有君王了。我想,當年顏回問的是如何使天下歸仁,而孔子的回答是:關(guān)鍵在于君王的“克己復(fù)禮”。
君王的“克己復(fù)禮”,只有在“共治”體制——那種上下依存、相互制約的雙向關(guān)系中——才有可能實現(xiàn)。在“共治”體制中,“禮”在君王之上,可以用來約束君王;而在專制制度中,君王在“禮”之上,“禮”只不過是君王的統(tǒng)治工具。
從某種意義上說,“共治”體制是讓君王“克己復(fù)禮”的“制度保證”,其中具有一種“糾錯機制”。
關(guān)于這一點,《中庸》曾有言:“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本諸身,徵諸庶民,考諸三王而不繆……”(《禮記·中庸》)此處“三重”,可做“多重”來解。意思是說,君王治理天下,要有多重制約:先從自我約束做起,然后要有民眾的認可,還要符合先王之道……這樣,君王才能“寡過”。隋代王通(文中子)對此也有評說。《中說》一書中,記錄了房玄齡與其門人薛收的一段對話。房玄齡說:“道之不行也,必矣!夫子何營營乎?”薛收回答:“天子失道,則諸侯修之;諸侯失道,則大夫修之;大夫失道,則士修之;士失道,則庶人修之?!讼韧踔浪岳m(xù)而不墜也?!?span style="FONT-FAMILY: ">(《中說·立命篇》)
在孔子看來,這“共治”體制,是“三代”圣王治國之道,也是周朝數(shù)百年來長治久安的秘密之一。它使君王處于權(quán)力中心,但受到多層的制約;在維護君王權(quán)威時,又保持著一種內(nèi)在的“糾錯”機制。
作為一種政治體制的構(gòu)想,“共治”可以說是孔子學(xué)說中最重要思想之一,也是其“仁政”理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大道之行:理想與現(xiàn)實
子的“共治”構(gòu)想,或許能存在于某種理想狀態(tài)中,然而,歷史并非總在理想狀態(tài)下發(fā)展。
歷史上,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是:出現(xiàn)了“暴君”怎么辦?
當年,齊景公曾問政于孔子,孔子回答:“君君,臣臣?!?span style="FONT-FAMILY: ">(《論語·顏淵11》
意思是說,為政的關(guān)鍵,在于國君要有國君的樣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樣子,各盡職責(zé),各守本分。從中可以看出,“仁政”實現(xiàn)的前提條件是明君賢臣。
暴君的出現(xiàn),意味著“共治”體制中的“糾錯”機制完全失效。這時,君已“不君”,臣是不是可以“不臣”呢?
對此,孔子沒有直接回答過,但其態(tài)度顯然是認可的。孟子則明快許多,他說:“臣弒其君,可乎?曰:賊人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wù)D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為除暴君而“弒君”的行為公然辯護。荀子的態(tài)度也頗為鮮明:“臣或弒其君,下或殺其上,粥其城,倍其節(jié)而不死其事者,無它故焉,人主自取之也。”(《荀子·富國篇》)——也認為暴君被弒,實乃咎由自取。
  
孔子一向痛恨犯上作亂的“亂臣賊子”,也從不寬容“弒君”行為,但是,當暴君出現(xiàn)之時,他還是充分理解革命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其實,革命,一向是儒家政治選項之一?!叭敝?,商、周兩代都是始于推翻暴君的革命。
  
不過,孔子對暴力持有保留態(tài)度——這畢竟與“仁”的理念直接對立——只是樂觀地相信:“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span style="FONT-FAMILY: ; COLOR: rgb(79,97,40)">(《論語·子路12》)
又說:“善人為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論語·子路11》)他認為,經(jīng)過必要的暴力階段,人類社會就可以消除殘暴,廢止殺戮了。這實在太樂觀了,不要說百年之后,就是在兩千多年后的今天,人類社會沖突的最終解決仍然要訴諸暴力——革命或者戰(zhàn)爭。
因此,歷史并沒有按照孔子的意愿來發(fā)展——從春秋到戰(zhàn)國,再到大秦帝國,天下沒有走回“共治”,而是走向了“專制”——“周制”最終被“秦政”所取代。這顯然不是孔子所希望看到的結(jié)局。
這里,孔子為后世留下一個疑難問題:即使在“共治”體制中,也無法完全防止暴君的出現(xiàn),以及暴力革命的發(fā)生。夏桀、商紂,以及西周的厲王、幽王,都是產(chǎn)生于“三代”的暴君。面對暴君,孔子和后世儒家,除了“革命”,也沒有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縱觀整個中國歷史,社會的發(fā)展不得不一次次訴諸暴力——革命或造反——來改朝換代,但最終結(jié)果是進步、倒退還是停滯,卻是難以預(yù)知的。歷史經(jīng)驗表明,在暴力沖突中,人類社會因此而進步的幾率,不會比拋擲硬幣的50%更高,事實上,最后勝出的常常是更殘暴、更不擇手段的一方,而不是更仁義、更理性的一方。秦始皇和大秦帝國的出現(xiàn),便是很好的例證。
對于從“共治”趨向“專制”的歷史走向,孔子不是一點沒有預(yù)感。子路說過自己的老師:“道之不行,已知之矣?!?span style="FONT-FAMILY: ">(《論語·微子7》)

關(guān)于天下之道,子貢曾這樣評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xué)?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22》)這段話的意思是:周朝文王武王之道,并未失傳,尚存世間。賢者能夠理解其中主體,不賢之人也能了解一些末節(jié),到處都有文王武王之道??鬃雍翁幉荒軐W(xué)呢?未必師從某個老師。
在子貢看來,孔子當然是“識其大者”的賢者,繼承了天下之“大道”??鬃幼约阂灿羞@樣的使命感,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讓天下能夠重回“大道”。
孔子曾說過:“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憲問36》對“道之將廢”,他感到困惑;對“道之將行”,他心存希望。
然而,到了宋代,朱熹卻清醒地看到:“千五百年間……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嘗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間也?!?span style="FONT-FAMILY: ; COLOR: rgb(79,97,40)">(《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六·答陳同甫八》)
  
好在,兩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們有可能走回孔子所傳承的“大道”,并為他留下的疑難問題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儒家經(jīng)典】圣人其萎,而《春秋》不老

 

  因一部書而命名一個時代,放眼悠悠上下五千年,便只有《春秋》當?shù)闷疬@份尊崇。

  上古觀象授時,見草木榮枯而知有春秋,遂以“春秋”指稱年歲。至遲自西周起,朝廷設(shè)太史專錄國事,又以“春秋”指稱史書。

  東周列國,各寫各的《春秋》,惟晉楚稍異,晉曰《乘》,楚曰《梼杌》,名雖不同,其實如一??上еT侯紛紛忙著爭霸,沒誰在乎史書的存亡,戰(zhàn)火連燒數(shù)百年,列國《春秋》就此散失殆盡。

  反倒是魯國這個偏處東隅的小邦,既無野心,又無實力,只好標榜禮樂,祈求大國們能看在周公的面上,戒驕戒躁,莫來騷擾,便余愿足矣。故而魯國得以相對遠離爭霸的旋渦,茍全性命于亂世,直到秦統(tǒng)一天下前三十六年,才為楚所滅,算得上很長壽了。

  更幸運的是,魯國還擁有孔子這位五百年一遇的圣人。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3年),漂泊十四年之久的孔子終于回到故鄉(xiāng),他有感于周道衰微,壯志難酬,便將滿腔心血都傾注在整理“六經(jīng)”上,刪《詩》《書》,正《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以寄寓自己的理想。

  孔子歸魯以“國老”問政,接觸宮府檔案應(yīng)非難事,《春秋》大抵就是孔子根據(jù)已有的《魯春秋》修訂而來。此番修訂可謂居功至偉,不但為魯國存照,還同鏡攝入了其他各國的身影,縱說為天下存照亦不為過。后世以“春秋”命名這段歷史,良有以也。


  《春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記載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歷十二君,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史事。所謂編年體,就是按照年月日的順序,把紛亂的史事梳理開來,一件一件掛在時間的鉤子上。

  春秋之際,諸侯間非戰(zhàn)即和,戰(zhàn)則大國侵伐小國,和則小國朝聘大國,而霸主為炫耀武功,更是頻繁召集盟會。因此《春秋》所記,以侵伐、朝聘、盟會之事最多。據(jù)元代陳則通在《春秋提綱》中統(tǒng)計,有“侵伐”二百七十二例,“朝聘”一百五十四例,“盟會”一百九十八例;另有“雜例”二百一十七例,包括婚姻、蒐狩、祭祀、土田、城筑、宮室、災(zāi)異等,尤以災(zāi)異最詳,日食、星變,霜雹、水旱、蟲患、地震、山崩,無不備載。關(guān)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確切記錄,便出自《春秋·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span>


  《春秋》的文字極為精煉,甚至可以說是簡略。每一件事往往不過片言只語,注重交代結(jié)果,鋪敘能免則免。例如曾入選中學(xué)課本的〈鄭伯克段于鄢〉,講述了鄭莊公因生于難產(chǎn),從小不受母親喜愛,而他受寵的弟弟公叔段則驕橫放肆,最終釀成了一場兄弟反目、母子失和的人倫悲劇,也留下了“黃泉相見”的典故。這是何等波瀾起伏的故事,但在《春秋》中卻僅有“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一句話而已,可算是當今新聞標題黨的鼻祖了。

  而且,就連這一句話也是大有講究的,幾乎字字隱含褒貶。將鄭莊公屈尊降爵為“伯”,是譏刺他有失兄教;對公叔段絕口莫提為“弟”,是批評他有失弟道;兄惡弟逆,相斗如仇,儼然二君爭國,故曰“克”;公叔段叛逃,不云“出奔”,暗示其為鄭莊公有意縱容所致;鄭莊公討伐,點明“于鄢”,足見公叔段僭越之甚,已非尋常叛臣可比。

  短短六字,居然復(fù)雜至此,孔老夫子的九曲回腸,委實令人嘆為觀止。而這便是影響深遠的“春秋筆法”,也即所謂的“微言大義,一字褒貶”,左丘明更進一步概括為“微而顯,志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污,懲惡而勸善”。


  晚年的孔子誠然是不甘心的,儒道未行,仁政未張,就連他的衣缽傳人顏回也猝爾早逝,怎不令他神傷?司馬遷說“仲尼厄而作《春秋》”,確是由衷感慨之語,只因他自己就是忍辱含垢而著《史記》。人爭一口氣,著《史記》為的是爭一口氣,作《春秋》又何嘗不是為了爭一口氣呢?

  修史本天子之事,孔子卻偏偏要代天子而為?!洞呵铩分?,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shù)??鬃痈┭龉沤?,毫不留情,筆則筆,削則削,寓褒貶于直敘之中,一字之褒,榮于華袞,一字之貶,嚴于斧鉞。故孔子自嘆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

  司馬遷堪稱孔子的隔世知音,他不但效法孔子而著《史記》,對孔子作《春秋》的良苦用心,亦是剖析得淋漓盡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保ā妒酚洝ぬ饭孕颉罚┎①澋溃骸啊洞呵铩分x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保ā妒酚洝た鬃邮兰摇罚?/span>


  《春秋》結(jié)束于魯哀公十四年春,至“西狩獲麟”一事,便戛然而止。其時孔子已七十一歲,大限將至,心境滄桑,又剛剛失去了最鐘愛的弟子顏回,后繼堪憂。這一日,叔孫氏的車仆鉏商,到曲阜之西的大野打獵,捕獲一只怪獸歸來。叔孫氏見此怪獸,以為不祥,便棄之道旁??鬃勇犅?,往而觀之,悲道:“麟也!胡為乎來哉!胡為乎來哉!”邊說邊掩面大哭,涕淚沾襟。

  麟乃仁獸,盛世方出,與龍、鳳、龜并稱“四靈”。而今正逢亂世,出非其時,反遇其害,是以孔子哀慟若此。

  相傳孔子降生之時,有麟吐玉書而來,豈料臨終之前,又見麟死,冥冥中似有天意,故孔子不無預(yù)感地嘆道:“吾道窮矣!”并寫下一首挽歌:“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自此絕筆,不再著書?!洞呵铩芬惨虼酥?,又被稱為《麟經(jīng)》。這挽歌是為麟而唱,也是為他自己而唱,更是為他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而唱。


  或許因為太過執(zhí)著于微言大義,《春秋》摒棄浮辭,極簡至上,多一字嫌煩,少一字覺闕。要讀懂《春秋》,著實不容易。例如隱公八年(前715年)一條記事中,只記了一個“螟”字,至于這場螟蟲之災(zāi)發(fā)生于何時何地,情形嚴重與否,殃及范圍大小,則一概不提。王安石嘲諷《春秋》為“斷爛朝報”,梁啟超揶揄《春秋》為“流水賬簿”,雖不免有些刻薄,卻也不無道理。

  為彌補《春秋》這一缺憾,戰(zhàn)國時,詮釋之作相繼出現(xiàn)。到漢代時,已有《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夾氏傳》和《鄒氏傳》五種之多。《夾氏傳》和《鄒氏傳》后來亡佚,只有《左氏傳》、《公羊傳》和《穀梁傳》流傳下來,合稱“春秋三傳”。

  如果說《春秋》是粗筆勾勒,那么“春秋三傳”便是工筆細描。只不過《左傳》是寫實派,重在補充史料,詳述史實;而《公羊傳》和《穀梁傳》是寫意派,重在抉隱探幽,闡發(fā)微言大義。三者參讀,裨益良多。


  無論從哪方面考量,《春秋》的開創(chuàng)之功都是無可爭辯的。

  它的編年體例,為史學(xué)三大體例之一,“系日月而為次,列時歲以相續(xù)”,垂范千秋,繼之者眾,《資治通鑒》最稱出類拔萃。

  它的私修性質(zhì),打破了官方對史學(xué)的壟斷,成為諸子百家爭鳴的先聲。而“二十六史”中,私修者多達三分之一,亦可說是受其引領(lǐng)所致。

  它的春秋筆法,姑且不論有多少后人穿鑿附會之處,但其本身所彰顯的史學(xué)精神卻勿庸置疑,那便是勇敢無畏,剛直無私。中國史脈能綿延至今而不斷,與孔子當初所賦予的那股堅韌之氣息息相關(guān)。

  圣人其萎,而《春秋》不老。愛讀《春秋》者,代不乏人。最為民間所熟悉的,恐怕就是三國那位與孔圣人齊名的關(guān)圣人關(guān)羽了。君不聞一幅對聯(lián)有云:

  孔夫子,關(guān)夫子,萬世兩夫子;

  修春秋,讀春秋,千古一春秋。

  何妨一學(xué)關(guān)帝,挑燈清夜讀《春秋》!

出自《論語》的27個成語典故,值得收藏。

教育

1.【有教無類】
[出處]子曰:“有教無類。”(《衛(wèi)靈公》)

<釋義>不論什么人都給以教育。

此教育理念為孔子所倡導(dǎo),在教育對象問題上,孔子明確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有教無類'的意思是無分貴族與平民,不分國界與華夷,只要有心向?qū)W,都可以入學(xué)受教。

2.【誨人不倦】

[出處]子曰:“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保ā妒龆罚?/span>

<釋義>教別人時耐心、不厭倦。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lǐng)弟子們周游列國,經(jīng)歷新鄭之病,他們不得不在當?shù)刈×藥自?,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干農(nóng)活??鬃有睦锊桓吲d,一反誨人不倦的習(xí)慣,承認不如老農(nóng)。樊遲只好向當?shù)剞r(nóng)民請教,終于種出了葫蘆、扁豆等瓜菜。

3.【學(xué)而不厭】

[出處]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釋義>學(xué)習(xí)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勤奮好學(xué)。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個側(cè)面。這對中國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以至于在今天,我們?nèi)栽谛麄魉倪@一教育學(xué)說。

4.【不恥下問】

[出處]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保ā豆遍L》)

<釋義>并不認為向?qū)W問不如自己或職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是丟臉的事。清·劉鶚記的第七回也表明:真正的大學(xué)問家,在學(xué)術(shù)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斷完善認知,有時甚至不恥下問,全方位的汲取營養(yǎng)。

5.【溫故知新】

[出處]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罚?/span>

<釋義>溫習(xí)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認識和體會。

春秋時期,孔子在教學(xué)上有豐富的經(jīng)驗,常常與學(xué)生們一道研討問題,給學(xué)生解決各種疑難問題,他鼓勵學(xué)生培養(yǎng)很好的品德,深入鉆研,提出'學(xué)而時習(xí)之,溫故而知新',學(xué)生贊揚孔子教學(xué)的耐心,孔子謙遜地說:'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6.【聞一知十】

[出處]“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保ā豆遍L》)

<釋義>聽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來形容聰明而善于推理。

有一天,孔子故意問子貢:“你和顏回相比,到底哪個強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聞一知十,我呢,聞一知二?!笨鬃狱c頭說:“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啊。”這段話在《論語·公冶長》中有記載。

7.【舉一反三】

[出處]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述而》)

<釋義>原指教人認識四方形的東西,舉出一個角就能類推另外三個角。后比喻從一件事類推而知道許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觸類旁通。

孔子曾對他的學(xué)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币馑际钦f:“我舉出一個方面,你們應(yīng)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幾個方面,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焙髞恚蠹揖桶芽鬃诱f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xué)一件東西,要可以靈活地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為政

8.【名正言順】

[出處]“名不正則言不順?!保ā蹲勇贰罚?/span>

<釋義>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后指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多形容(做事、說話)理由正當而充分。

孔子因不滿魯定公沉迷酒色,帶領(lǐng)學(xué)生來到衛(wèi)國,因衛(wèi)靈公言而無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帶領(lǐng)其他學(xué)生離開衛(wèi)國。衛(wèi)出公繼位后,讓子路去請孔子來衛(wèi)國輔政。孔子說:“只有名義正當,說話合理,才能干成大事?!?/span>

9.【禍起蕭墻】

[出處]“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季氏》)

<釋義>禍亂發(fā)生在家里;比喻內(nèi)部發(fā)生禍亂;也比喻身邊的人帶來災(zāi)禍。

10.【分崩離析】

[出處]“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保ā都臼稀罚?/span>

<釋義>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團、組織或國家分裂瓦解。

11.【待價而沽】

[出處]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保ā蹲迂暋罚?/span>

<釋義>等有了好價錢再賣。比喻懷才待用。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lǐng)弟子到各國去游說推行他的政治主張,沒有人接受并重用他,他并不灰心。弟子子貢以得到美玉如何處理問孔子,孔子毫不遲疑地回答:“賣掉它,賣掉它,我正在等待識貨的人出現(xiàn)呢?!?/span>

12.【欲速不達】

[出處]“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保ā蹲勇贰罚?/span>

<釋義>過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達到目的。。天底下那些因為急躁魯莽給自己招來失敗、弄得昏天黑地到不了目的地的人有很多,意在告誡別人穩(wěn)重行事。

13.【一言興邦】

[出處]“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子路》)

<釋義>一句話可以使國家興盛。

春秋時期,魯定公問孔子:'一句話可使國家昌盛嗎?'孔子說:'君主愛護臣子,關(guān)心他們,上下一心,國家可以興旺。'魯定公又問:'一句話可以使國家滅亡嗎?'孔子說:'不全對,君主一句話下邊不提反對意見,久而久之就會走向滅亡。'


修身

14.【見賢思齊】

[出處]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里仁》)

<釋義>見到好人就想學(xué)得跟他一樣。

這是孔子說的話,也是后世儒家修身養(yǎng)德的座右銘。'見賢思齊'是說好的榜樣對自己的震撼,驅(qū)使自己努力趕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是說壞的榜樣對自己的'教益',要學(xué)會吸取教訓(xùn),不能跟別人墮落下去。

15.【擇善而從】

[出處]“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保ā妒龆罚?/span>

<釋義>指采納正確的建議或選擇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實行。

春秋時期,執(zhí)政大臣魏獻子把祈氏的領(lǐng)地分為7縣,把羊舌氏的領(lǐng)地分為3縣,委派與提拔一些地方長官。他想啟用魏戊,擔(dān)心人家說他偏私,問大夫成傳,成傳認為只要有才德,就不論親疏,關(guān)鍵看能不能擇善而從,能不能賞罰分明。

16.【三省吾身】

[出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學(xué)而》)

<釋義>原指每日從多個方面檢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勤奮好學(xué),三省吾身,深得孔子的喜愛,同學(xué)問他為什么進步那么快。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問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先生教的學(xué)生是否學(xué)好?如果發(fā)現(xiàn)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span>

17.【當仁不讓】

[出處]子曰:“當仁不讓于師?!保ā缎l(wèi)靈公》)

<釋義>原意是為了仁,不謙讓?,F(xiàn)指遇到應(yīng)該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擔(dān)起來,決不推讓。

孔子和儒家特別重視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強調(diào)師道尊嚴,學(xué)生不可違背老師。這是在一般情況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謙讓。這是把實現(xiàn)仁德擺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

18.【殺身成仁】

[出處]“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保ā缎l(wèi)靈公》)

<釋義>原指不惜舍棄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犧牲自己生命,以維護正義事業(yè)。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弊釉唬骸爸臼咳嗜耍瑹o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薄?/span>

19.【文質(zhì)彬彬】

[出處]“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保ā队阂病罚?/span>

<釋義>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后形容人舉止文雅,態(tài)度從容。

'文質(zhì)彬彬'可以從寫作、藝術(shù)、審美的內(nèi)容和形式、內(nèi)在美與外在美、質(zhì)樸與文飾等各個方面來力。以理解和發(fā)揮,從而使'文'與'質(zhì)'成為一對內(nèi)涵豐富而外延廣泛的范疇得到深入研究。


處事

20.【成人之美】

[出處]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保ā额仠Y》)

<釋義>原意是勉勵并幫助別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幫助別人實現(xiàn)其愿望,成全別人的好事的意思。

明朝有一人名喚謝榛,瞎了一只眼,但他善作歌詞,所作的歌詞在民間流唱甚廣。謝榛到彰德,孫穆王親自接待他,孫穆王見兩人如此投機,便在次年元旦將賈氏及一些豐厚的禮品送給謝榛。世稱孫穆王成人之美,有君子風(fēng)度;但也反映了古時女子的卑賤,被當作禮品送來送去。

21.【既往不咎】

[出處]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保ā栋速罚?/span>

<釋義>對以往的錯誤、罪行不再責(zé)備、處分。

22.【過猶不及】

[出處]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保ā断冗M》)

<釋義>做過了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xué)生子貢問孔子他的同學(xué)子張和子夏哪個更賢明一些??鬃诱f子張常常超過周禮的要求,子夏則常常達不到周禮的要求。子貢又問,子張能超過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說超過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23.【三思而行】

[出處]“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長》)

<釋義>反復(fù)考慮后再做。

正反兩面仔細考慮完以后,就必須加以比較,做出決定,立即行動。如果你考慮正面,又考慮反面之后,再回頭來考慮正面,又再考慮反面,那么,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終無寧日,最終成為考慮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24.【無所用心】

[出處]“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陽貨》)

<釋義>沒有開動腦筋。比喻對什么事都不關(guān)心。

春秋時期,孔子經(jīng)常教育他的學(xué)生向顏回學(xué)習(xí),不要追慕富貴與享受,用心讀書??鬃诱f如果一個人一天到晚吃得飽飽的沒有事可干,不去用心思考問題,那就沒有造就了。下棋的人雖然悠閑但也要用心,比起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人來要強多了。

25.【察言觀色】

[出處]“察言而觀色?!保ā额仠Y》)

<釋義>琢磨、觀察別人言語、臉色來揣測其心思(以便相機行事)。

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術(shù)。 “眼色”是“臉色”中最應(yīng)關(guān)注的重點。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訴我們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裝同樣有助于我們現(xiàn)人于微,進而識別他人整體,對其內(nèi)心意圖洞若觀火。


感悟

26.【后生可畏】

[出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如今也!”(《子罕》)

<釋義>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過老一輩,他們是可敬畏的。

歐陽修,一向治學(xué)嚴謹,直至晚年,不減當初。他常將自己平生所寫的文章,清理出來進行修改,每字每句反復(fù)推敲,甚是認真。為此,他整天辛苦勞累,有時直忙到深夜。夫人見他年歲已高,還如此盡心費神,恐其操勞過度,影響健康,十分擔(dān)心,目 前制止。她關(guān)切地對丈夫說:'官人,何必如此用功,不惜貴體安康,為這些文字吃這樣多的苦頭,官人已年邁致仕(退休),難道還怕先生責(zé)難生氣嗎?'歐陽修回答說:'不怕先生生氣,只怕后生生譏,后生可畏耶!'

27.【樂以忘憂】

[出處]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保ā妒龆罚?/span>

<釋義>快樂得忘了憂愁。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lǐng)學(xué)生周游列國講學(xué),來到楚國葉邑,葉公沈諸梁接待了他,他對孔子不怎么了解,就悄悄地問子路,子路一時不知怎么回答他??鬃邮潞蟮弥蛯ψ勇氛f以后就說:'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整理|文化苦旅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