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指忽然破了皮,血倏地落在了鍵盤,而不是傾斜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如果是那樣,或許成就一幅畫,抑或一首詩呢??伤羞x擇嗎?假如有的話,它會隨它自己的意志,還是他人的? 世上也許本來就沒有什么假設的一席之地,說有的話那也是在思維的空間里游離,在追悔的版圖里跺跺腳而已。 而現(xiàn)實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心情更改。每個人或許都會在不同的局限面前發(fā)怵,是打道回府,還是義無反顧,端看他(她)的決心,或者意志。這抑或與人的品質(zhì)無關(guān),卻與欲望相關(guān),欲望是不可小覷的海。 海的深不可測,有時讓人不寒而栗。 我喜歡簡單,但不少原本應該簡單的日子卻被某種情緒復雜化了。我喜歡與孩子在一起,從孩子清澈的眼睛里,我看到一個純凈的世界,哪里沒有虛偽,沒有背叛,沒有失望??珊⒆拥难劬K會在走入社會后變得閃爍不定,或許每個人都會為長大交出不愿交出的東西。 而我的心境隨著孩子的漸漸長大愈來愈從容、平靜,我知道,當我包容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抑或才可能包容我的孩子。我們都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一本讓人讀不倦的書。書只有被讀之際,才變得生機勃勃。 寫書的人與讀書的人可能相親相愛,也可能反目成仇。而評論家的言論最后也難以成其為一種指令,這似乎是令人歡欣的事。 懷疑是進步的前提,或者開始。 帶著疑問上路的人,也許可以看到風景背后的風景。但痛苦抑或由此而生,猶如勞倫斯說的,發(fā)現(xiàn)的東西一般來說是痛苦的。然而人們不會因為潛在的痛苦而不把眸子睜大吧。 人的天性蘊涵著冒險,而人的一生本就是在一場有意無意的探險中提升,或者跌倒。無論人們處于哪一種狀態(tài),快樂和憂傷都將不覺然地如影相伴。人縱使會欺騙他人,也不會欺騙自己。 人在浩瀚的蒼穹面前是渺小的,但社會的發(fā)展卻是因為人的奉獻,不管那是出于理想,還是出于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只要結(jié)果是美麗的,我們似乎沒必要糾纏不清。 寬容,才是我們轉(zhuǎn)身時的華麗。 此刻,窗外的大風呼嘯不止,吹吧,該落該走的,無論我們多么的不舍,都會離我們遠去。 人最終是孤單的,不管我們愿不愿承認。只要我們謝世的那天,心中寥無一絲遺憾??蓻]有遺憾的人生在世界存在嗎? 【2】 人的感覺有時很奇怪,明明不喜歡重復來去的日子,可那種慣常的狀態(tài),卻給人一種安全。因為它是可以觸摸的,或者說是真實的。 人們在心里早已厭倦虛假的東西,可假與空仍在世間流行,只是它不會像流行歌那樣被人們掛在嘴邊,但卻像一種暗藏的細菌一點點地將原本純潔的靈魂斑駁而讓人不自知。因為我們還在唱“在我心中曾經(jīng)有一個夢,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 而真正的痛是無法忘記的,能夠忘記的痛根本不是什么痛。人生有刻骨銘心的痛不是悲哀的事,至少它讓人學會去珍惜,學會在一場大雨來臨前的告別。 人生值得學的東西太多,而我們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如何選擇倒是重要的一環(huán)了。有選擇的時候我們會煩惱,沒有選擇恐怕才是揮之不去的煩惱吧。 在矛盾中生活,在生活中矛盾,如此的循環(huán)往復,似乎容易使人的性情變得有些優(yōu)柔寡斷。而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似乎最不愿看到一個男子丟失陽剛,一個女子丟失溫柔,他們猶如太陽與月亮,以彼此不同的光芒給世界溫暖與詩意。 我們在大地行走不少時候得按規(guī)矩出牌,規(guī)矩雖說是人定的,但能成為一種杠桿,就說明它基本上是摸著了社會的脈搏,是為了社會的安寧與完善。純粹的自由在世界是不存在的。心靈的自由抑或才是自由的極致。 倘若自由也是種信仰,是讓人恢復自信的養(yǎng)料,我愿它在心地善良人兒的天空里滋生。盡管英國作家威廉·赫茲利特說得也有道理:“我們畏懼和憎惡的其實只是人的假面——人本身總會有點人情味的。” 而人情是人性的一種彰顯,人性的復雜有時也會讓人霧里看花。人只要投入社會這個大熔爐,便難以純青。但只要關(guān)鍵時刻(譬如汶川地震、海地地震),能看到人性火花的復燃,我們就沒理由悲觀。 人是活在希望中,一個希望破滅了,另一個希望又撥地而起。因為我們還有夢…… 而夢是我在這個世上游走的一個唯美的理由。作者:姚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