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晨報報道(記者 李愛平) 近年來,有關(guān)昭君文化的研究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多屆“昭君文化節(jié)”和“昭君文化理論研討會”,湖北等地也相繼舉辦了類似活動。王昭君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區(qū)著名學(xué)者馬冀接受本報專訪時回答了這一疑問。 ★和親是西漢驚天動地的大事件 公元前33年,匈奴單于呼韓邪稽侯珊第三次來到漢朝的京師長安城,覲見漢元帝劉,表示歸附中央王朝的誠意和對漢元帝的尊敬,并且請求“婿漢氏以自親”。元帝應(yīng)允,后宮宮女王昭君挺身而出“請掖庭令求行”,擔(dān)當(dāng)“和蕃使者”的角色。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和親”。 昭君出塞和親在漢匈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反響。這一年,漢元帝下詔改元為“竟寧”(給邊境帶來和平安寧之意)。在封建社會,改元是國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從最高統(tǒng)治者到一般民眾都非常重視。 ★王昭君其人其事 記者:王昭君出塞時是多大年齡? 馬冀:班固在《漢書·匈奴傳》中說得很明確:“王嬙字昭君。”《漢書》九次提到昭君處,有兩處稱“王嬙”,都是在漢宮時,有七處稱“昭君”,都在出塞后。古代男子20歲以后才“冠而加字”,稱字不稱名是對對方的尊重。同時也透露了一個消息:昭君出塞時可能恰好20歲;由出塞時年齡再前推20年即為昭君出生年:約公元前53年(甘露元年)。 記者:王昭君到底是死于哪一年,死于何處?對此,您有無更準(zhǔn)確的觀點,因為關(guān)于昭君的死年和死所史無明文。 馬冀:唐代《王昭君變文》稱,昭君死后,漢哀帝曾派使者楊少前往吊祭。據(jù)此,昭君可能死于哀帝年間(公元前6年-公元1年),享年五十歲左右。至于死于何處,當(dāng)以漠北可能性較大,因為昭君出塞后,史書從未提及她歸漢之事,如果她晚年歸漢,史書絕不會不載,例如西漢時出嫁烏孫的解憂公主晚年攜孫歸漢,《漢書》就有記載。 ★王昭君到底是哪里人? 記者: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昭君是漢族人,但近年來有人提出新說,認為她是“土家族姑娘”或“蠻夷”女子,這是怎么回事? 馬冀:持這一說法的人其論據(jù)主要是說鄂西是古代巴人活動的地區(qū),而巴人是土家族的先人。此外沒有提出更直接的證據(jù)。事實是,古代巴人早在昭君出塞前三百多年就離開鄂西了,而且當(dāng)時楚、秦等國還不斷對巴人發(fā)動戰(zhàn)爭。直到昭君出生時,鄂西一帶還有巴人遺存,不過未必會比楚人、秦人更多。因此不能輕易說昭君是土家族姑娘,因為兩千年前的巴人與現(xiàn)代土家族其間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變化。 當(dāng)然,如果說王昭君生于長于鄂西一帶,當(dāng)?shù)氐拿耧L(fēng)民氣對她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這是沒有問題的。例如受封建禮教束縛較中原少,受剛勇倔強的民風(fēng)習(xí)染較多等等。但其中更主要的應(yīng)該是受同鄉(xiāng)屈原遺風(fēng)的影響,屈原愛國憂民的精神,反抗斗爭的勇氣,高尚峻潔的人格,都與昭君的思想性格行為有很多相通之處。 王昭君總是和琵琶形影相隨? 記者:在眾多的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中,王昭君總是和琵琶形影相隨,王昭君在出塞時是否真的懷抱琵琶? 馬冀:昭君出塞是否懷抱琵琶,難以定論。最早把琵琶和昭君聯(lián)系的,是西晉石崇,他在《王明君辭》序文中說:“昔公主嫁烏孫,令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昭君亦必爾也?!庇蔀鯇O公主出塞令樂工彈琵琶,推想昭君亦必如此。石崇又讓歌妓綠珠彈琵琶表演昭君,轟動一時,于是人們就干脆讓昭君“懷抱琵琶”了。唐虞世南也相信昭君懷抱琵琶,虞氏是著名的音樂史專家,他的態(tài)度具有權(quán)威性,此后昭君便被視為琵琶演奏家,竟至后代一些喜彈琵琶的伶人、樂師也被譽為“王昭君”。 關(guān)于昭君與琵琶的關(guān)系,還有一則流行于北方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傳說:昭君出塞后,琵琶壞了,交給當(dāng)?shù)氐墓そ承蘩?。工匠按照匈奴樂器的形制把它改小了一些。昭君見了笑道:“渾不似”?意為大不像)。”于是一種漢族琵琶與匈奴樂器相結(jié)合的新樂器便產(chǎn)生了。這種樂器之名由昭君的一言一笑而來,人們稱它為“渾不似”“胡撥思”“虎拍四”“火不思”等等。近年來蒙古族音樂工作者從傳統(tǒng)資料中挖掘并研制出“火不思”,并在北京專場演出,大獲成功。 本來是跟烏孫公主有瓜葛的琵琶,后來竟被移植到昭君身上,而少數(shù)民族的樂器“火不思”的來源,更被說成起于昭君的一言一行。這種于史無稽或張冠李戴的事,卻流傳千載,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個中緣由就在于昭君的魅力。人們愿意把美好的事物、動聽的音樂都附會到她的身上。 ★王昭君出塞的路線 記者:王昭君從漢都長安出發(fā)都走了哪些地方? 馬冀:關(guān)于這一點,歷史上沒有文字說明。只能參考林干教授在《試論王昭君藝術(shù)形象的塑造》一文。 大體為,王昭君從漢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市)出發(fā),經(jīng)右馮翊(在長安東北)、北地(今甘肅慶陽縣)、上郡(今陜西榆林縣)、西干河(今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朔方(今內(nèi)蒙古杭錦旗)至五原。過五原的行進路線,據(jù)林干初步探明,是由五原西行,至朔方郡臨河縣(今內(nèi)蒙古臨河?xùn)|北,靠近烏加河南岸),渡北河(今烏加河),向西北方向出高闕(今石蘭計山口),越過長城,而后進入匈奴所轄地區(qū)。進入匈奴草原后,要到達漠北的單于庭(約在今蒙古烏蘭巴托附近),其間還有遙遠的路程。 ★昭君出塞的衣住行 記者:昭君出塞是騎馬、騎駱駝,還是坐車? 馬冀:匈奴是“以馬上戰(zhàn)斗為國”的民族,馬是匈奴人交通和戰(zhàn)陣的主要工具,而且適應(yīng)塞北草原地理環(huán)境,昭君隨同呼韓邪單于返回漠北時,騎馬的可能性不會沒有。 除了騎馬,是否也可能騎駱駝?匈奴駐地不僅盛產(chǎn)馬匹,也盛產(chǎn)駱駝,這在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桓寬《鹽鐵論·力耕》中都有記載。因此駱駝也是匈奴人日常應(yīng)用的交通工具。大約在明清時代,騎駱駝在塞外行走的人愈來愈多,所以在詩歌、繪畫中,騎駱駝的昭君便多起來。 但我們認為,昭君出塞坐車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匈奴人廣泛運用車輛為交通和軍事運輸?shù)墓ぞ?,這在文獻中是有明文記載的。因此,昭君出塞時,很有可能是坐車。比較騎馬、騎駱駝,以乘坐馬拉或駱駝拉的匈奴車更為接近事實。試想,昭君平素深居宮中,何能驟然懂理騎馬或騎駱駝?而且從長安到漠北單于庭,萬里迢迢,長途跋涉,黃云柴塞,掠地驚飆,何能像習(xí)慣于馬上生活的匈奴人那樣長期“人不弛弓,馬不解勒”地奔馳? ★出塞生活 記者:王昭君出塞后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馬冀:從大量的民間傳說和歷史遺跡看,她在塞外和匈奴人的關(guān)系是融洽的,對漢匈經(jīng)濟文化交流也做出了不少貢獻。她十分認真地履行自己的政治使命,而且貫徹始終。她在匈奴過著住穹廬、衣氈裘、食畜肉、飲酪漿的游牧生活,而且和呼韓邪單于生一子,名伊屠知牙師,被封為右日逐王。 記者: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后的生活情況是怎么一回事? 馬冀:公元前31年,即昭君出塞兩年半,呼韓邪單于死,其前氏之子雕陶莫皋繼位,號復(fù)株累單于。按照匈奴的收繼婚(即父死妻其后母)的習(xí)俗,昭君應(yīng)該再嫁復(fù)株累單于為妻。——收繼婚是原始群婚制在匈奴族的遺跡,是一種落后的現(xiàn)象,與漢族倫理觀念是互相抵牾的。所以昭君曾上書漢成帝(時元帝已死)請求歸漢。漢成帝接到昭君求歸的上書后,敕令她“從胡俗”。昭君從大局出發(fā),以兩族利益為重,忍受委屈,尊重匈奴族的風(fēng)俗,珍惜漢匈得來不易的友誼,打消了歸漢的念頭。這是昭君為促進漢匈友好關(guān)系發(fā)展作出的又一個深明大義的勇敢行為。 ★昭君出塞和親自愿 記者:昭君出塞和親到底是自愿的還是被迫無奈? 馬冀:對于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從史料出發(fā),班固的《漢書》對這個問題沒有明確敘述,只是說“元帝以后宮良家子昭君賜單于……”有的論者由“賜”字斷言昭君出塞是被迫。其實未必?!百n”字是從漢元帝對呼韓邪單于的角度談的,把一后宮宮女當(dāng)作禮物送給匈奴單于,著一“賜”字,高低尊卑立見,突出了漢朝“天朝大國”地位,也明顯地帶有班固的主觀色彩,與昭君本人自愿抑或被迫無涉。 在范曄的《后漢書》里,明確寫道:昭君“自請掖庭令求行”。持昭君出塞乃被迫論者,由對“賜”字的不當(dāng)解釋進而否定范曄述中的真實性。其實,元帝賜行,是從元帝對單于為漢家女婿的角度說,昭君請行才是從昭君本人的態(tài)度說,敘史者各有各的角度,在兩則史料中看不出抵牾之處。 相關(guān)專題:內(nèi)蒙古晨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