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84
hh03
治熱灼肺葉、咳嗽胸痛、咳吐膿血的“肺癰”證。又有潤(rùn)肺
化痰止咳的功用,對(duì)肺熱喘咳有良效。
此外,本品甘寒泄降、生津止渴,又可用于熱病津傷煩
渴、腸燥便秘或內(nèi)熱消渴證;其性寒清火,甘潤(rùn)滋水,又治
陰虛火旺的盜汗遺精證。
【應(yīng)用】用治燥咳痰粘,勞嗽咯血,常與麥冬、知母、
貝母同用;若治肺癰咳吐膿血者,又多與蘆根、桃仁、冬瓜
子、生薏苡仁、魚(yú)腥草、桔梗等同用。此外,用治熱病傷陰
的舌干口渴,或內(nèi)熱傷津的消渴,可配伍生地、麥冬、沙
參、天花粉等滋陰清熱生津藥同用;用治腸燥便秘,可與當(dāng)
歸、肉蓯蓉等潤(rùn)腸通便藥同用。配伍熟地、黃柏、砂仁等還
可治陰虛火旺的遺精證。
【用量用法】5一10g,煎服。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現(xiàn)代研究】本品含天門冬素、粘液質(zhì)、β-甾醇及5-甲
氧基甲基糠醛和多種氨基酸等。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具抗腫
瘤活性;對(duì)多種細(xì)菌有抑制作用。
【附方】
1.二冬膏:見(jiàn)麥冬條,用于燥咳痰粘、勞嗽咯血。
2.三才湯:天冬、生地、人參,用于熱病氣陰兩傷或
津虧消渴。
3.三才封髓丹:天冬、熟地、人參、黃柏、砂仁、炙
甘草,用于陰虛火旺的盜汗遺精證。
黃連(川連)
【歌訣】黃連味苦,瀉心除(忽)(hu)①,清熱明眸②,厚腸③止痢。
pic-85
【譯注】黃連味苦,性寒??嗄茉餄?寒能清熱,功善
清熱燥濕瀉火。其瀉心火,可治心火旺的心煩不眠和熱病煩
躁及神昏譫語(yǔ);又能清熱明目,治療目赤腫痛;還能增強(qiáng)胃
腸功能而止熱痢。
此外,本品還有涼血解毒作用,可以用于熱毒癰腫疔瘡
等癥。
注:①?。ê觯?hu):音忽,多睡。這里作昏糊似睡解。
?、陧?mou):音謀,瞳孔。
③厚腸:增強(qiáng)胃腸功能。
【應(yīng)用】用治熱病高熱、煩躁、神昏譫語(yǔ),常與黃芩、
山梔、生地等藥同用;若治陰血不足,水枯火炎,心煩失眠
者,多與阿膠、白芍、雞子黃同用;若治心火內(nèi)熾,血熱吐
衄者,又常與大黃、黃芩同用。用治濕熱瀉痢,屬初起表證
未罷者,多與葛根、黃芩同用;屬下痢不爽、里急后重者,
多與木香同用;屬熱毒血痢者,又常與黃柏、白頭翁、秦皮
同用。用治胃火熾盛,消谷善饑者,常與知母、天花粉同
用;若為肝火犯胃,嘔吐吞酸者,又常與吳茱萸同用。用治
火毒瘡瘍,目赤腫痛等證,內(nèi)服外用均有良效,配黃芩、黃
柏、連翹水煎服,治火毒瘡瘍效佳;單用煎汁點(diǎn)眼,可治目
赤腫痛;配枯礬、青黛外用,治耳內(nèi)疥腫、中耳炎有效。
【用量用法】煎服1.5一5g,研末吞服1一1.5g,1日3
次。炒用減低寒性,姜汁炒用于止嘔,酒炒清上焦火,豬膽
汁炒瀉肝膽實(shí)火。
【使用注意】不宜久煎。非實(shí)火濕熱證不宜服。
【現(xiàn)代研究】本品含小檗堿(黃連素)、甲基黃連堿等
多種生物堿。有廣譜抗菌,抑菌作用,并能增強(qiáng)白細(xì)胞的吞
噬能力,又有降壓、利膽、解熱、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利尿、局
部麻醉等作用。
pic-86
【附方】
1.黃連解毒湯: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用于高熱
神昏、熱病煩躁。
2.黃連阿膠湯:黃連、黃芩、白芍、阿膠、雞子黃,
用于陰虧火旺、心煩失眠。
3.瀉心湯:大黃、黃連、黃芩,用于心火內(nèi)熾、血熱
吐齟。
4.葛根芩連湯:葛根、黃芩、黃連、甘草,用于濕熱
下痢兼有表證。
5.香連丸:木香、黃連,用于下痢不爽、里急后重。
6.白頭翁湯: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用于熱毒
血痢。
7.左金丸:黃連、吳茱萸,用于肝火犯胃、嘔吐吞酸。
8.黃連解毒湯(《外科正宗》):黃連、黃芩、黃柏、梔
子、連翹、牛蒡子、甘草、燈心草,用于火毒瘡瘍。
黃芩
【歌訣】黃芩苦寒,枯瀉肺火,子清大腸,濕熱皆可。
【譯注】黃芩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
用??蒈刷偕朴谇宸位鸺吧辖怪畬?shí)火熱,治肺有熱的咳嗽;
子芩②善于清大腸火,瀉下焦?jié)駸?治大腸有熱的痢疾泄
瀉。此外,凡是由濕熱所引起的黃疸和癰腫瘡毒等癥都可應(yīng)
用。
本品苦寒清熱、涼血止血,還可用于血熱妄行的吐衄崩
漏;又有清熱安胎的作用,可治孕婦有熱的胎動(dòng)不安。
注:①②:黃芩老根中空而枯的稱“枯芩”,也稱“片
芩”。新根中部堅(jiān)實(shí)的稱“子芩”,也稱“條芩”。
pic-87
【應(yīng)用】用治濕溫、暑溫初起,濕熱郁阻氣機(jī),胸悶腹
脹、嘔惡尿赤等證,若濕重于熱,常配伍白豆蔻、滑石、通
草等同用;若熱重于濕,又常配伍茵陳、木通、連翹等同
用。用治濕熱中阻,痞滿嘔吐,常與黃連、半夏、干姜等同
用;若為濕熱瀉痢者,常配白芍、黃連、大黃等同用;還可
與茵陳、梔子、柴胡等同用,治濕熱黃疽。用治肺熱咳嗽,
常與桑白皮、知母、地骨皮、貝母等同用。用治上焦實(shí)熱,
屬外感熱病,邪郁上焦,高熱煩渴者,多與薄荷、連翹、梔
子、竹葉同用。用治血熱吐衄,火毒瘡瘍,可與大黃、黃連
同用。此外,與白術(shù)、苧麻根、竹茹等同用,又治懷胎蘊(yùn)
熱,胎動(dòng)不安之證。
【用量用法】3一l2g。枯芩善清肺火;子芩善清大腸
火。清上部火宜酒炒;清肝膽熱宜豬膽汁炒。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服。
【現(xiàn)代研究】本品含黃芩甙元、黃芩甙、漢黃芩素、漢
黃芩甙、黃芩新素等。有廣譜抗菌作用,還有解熱、降壓、
利尿、鎮(zhèn)靜、利膽、降低毛細(xì)血管通透性,以及抑制腸管蠕
動(dòng)等作用。黃芩甙、黃芩甙元有抗過(guò)敏作用。
【附方】
1.黃芩滑石湯:黃芩、滑石、通草、白蔻仁、茯苓皮、
豬苓、大腹皮,用于濕重于熱的濕溫、暑濕。
2.甘露消毒丹:滑石、黃芩、茵陳、菖蒲、貝母、木
通、藿香、射干、連翹、薄荷、白豆蔻,用于熱重于濕的濕
溫、暑濕。
3.半夏瀉心湯:半夏、黃芩、黃連、干姜、人參、甘
草、大棗,用于濕熱中阻、痞滿嘔吐。
4.芍藥湯:見(jiàn)白芍條,用于濕熱瀉痢。
5.葛根芩連湯:見(jiàn)黃連條,用于熱痢兼有表證者。
pic-88
6.清肺湯:黃芩、知母、貝母、麥冬、天冬、桑白皮、
橘紅、甘草,用于肺熱咳嗽。
7.涼膈散:大黃、樸硝、梔子、黃芩、薄荷、連翹、
竹葉、甘草,用于邪郁上焦、高熱煩渴。
8.普濟(jì)消毒飲:黃芩、黃連、陳皮、柴胡、桔梗、板
藍(lán)根、連翹、牛蒡子、玄參、馬勃、薄荷、僵蠶、升麻、甘
草,用于火毒上攻、咽喉腫痛或大頭瘟癥。
9.瀉心湯:見(jiàn)黃連條,用于血熱吐衄。
10.當(dāng)歸散:見(jiàn)白術(shù)條,用于懷胎蘊(yùn)熱、胎動(dòng)不安證。
黃柏
【歌訣】黃柏苦寒,降火滋陰,骨蒸濕熱,下血堪任。
【譯注】黃柏味苦,性寒。苦寒清熱燥濕,還有清相
火、退虛熱、保陰液的作用,可治體內(nèi)濕熱蘊(yùn)阻諸證以及陰
虛火旺的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等癥。本品善于清除下部
的濕熱,能治療由濕熱所致的血痢、便血及婦女色黃氣臭的
白帶和尿道澀痛的淋病,還可用于足膝腫痛、癰腫濕瘡等
癥。
【應(yīng)用】用治濕熱諸證,屬濕熱瀉痢者,多與白頭翁、
黃連、秦皮同用;屬濕熱黃疸者,多與梔子、茵陳、大黃同
用;屬濕熱帶下色黃者,多與芡實(shí)、車前子、白果同用;屬
濕熱下注,足膝腫痛者,多與蒼術(shù)、牛膝、生薏苡仁同用。
用治陰虛發(fā)熱,骨蒸勞熱,盜汗遺精,多與知母、生地、丹
皮、秦艽等同用。用治癰腫瘡毒,可服可敷,配黃芩、黃
連、梔子煎湯內(nèi)服,或單用本品為末,配雞蛋清調(diào)敷,均有
治效;配苦參、白鮮皮、蛇床子等同用,又可治濕瘡瘙
癢。
pic-89
【用量用法】5一lOg,生用或鹽水炒用。外用生者適
量,研末敷患處。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者忌服。
【現(xiàn)代研究】本品含小檗堿、黃柏堿、黃柏酮、黃柏內(nèi)
脂等。有較強(qiáng)的廣譜抗菌抑菌作用,其抗菌譜和抗菌效力與
黃連相似,但效力較黃連差;對(duì)血小板有保護(hù)作用;外用可
促使皮下滲血的吸收。另外,還有利膽、利尿、降壓、解熱
等作用。
【附方】
1.白頭翁湯:見(jiàn)黃連條,用于熱毒血痢。
2.易黃湯:黃柏、芡實(shí)、山藥、車前子、白果,用于
濕熱帶下色黃者。
3.四妙丸:蒼術(shù)、黃柏、牛膝、薏苡仁,用于足膝腫
痛、下部濕瘡。
4.知柏地黃丸:知母、黃柏、熟地、山藥、山萸肉、
丹皮、茯苓、澤瀉,用于陰虛火旺的盜汗遺精。
5.大補(bǔ)陰丸:熟地、龜板、知母、黃柏、豬脊髓、蜂
蜜,用于陰虛火旺的盜汗遺精。
6.黃連解毒湯:見(jiàn)黃連條,用于高熱煩擾或癰腫疔毒
等。
【按】黃連、黃芩、黃柏都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苦
寒藥。黃連偏于清心火,主除中焦?jié)駸?黃芩偏于清肺火,
主除上焦?jié)駸?黃柏偏于清腎火,主除下焦?jié)駸帷8枥ㄖ姓f(shuō)
的“降火滋陰”,是指陰虛火旺時(shí)用黃柏降火清熱,使陰不
受虛火消灼,并不是黃柏有直接的滋陰作用。
pic-90
梔子
【歌訣】梔子性寒,解郁除煩,吐衄胃痛,火降小便。
【譯注】梔子味苦,性寒。其苦寒清降,善于清瀉火
熱、清心除煩,能除胸中郁熱的心煩不安,并能涼血止血,
治療血熱妄行的吐血、衄血等出血癥。此外,還可治胃部熱
痛。本品苦寒、直折火毒,曲曲下行,能使熱邪從小便排
出。
本品還有清利濕熱、涼血解毒的作用,又治火毒上攻的
目赤腫痛、濕熱蘊(yùn)內(nèi)的黃疸病,以及小便不利、便血、熱毒
癰腫等證。
【應(yīng)用】用治外感熱病,邪熱內(nèi)郁胸中,心煩不眠,坐
臥不安,莫名所苦者,常與宣郁達(dá)表的豆豉同用;若治高熱
神昏譫語(yǔ)的實(shí)火證,又常與黃連、黃柏、黃芩配伍共瀉三焦
火邪。用治濕熱黃疸,多與茵陳、大黃、黃柏同用;若與瞿
麥、篇蓄、海金沙同用,又可治熱淋尿血。用治實(shí)火熱毒所
致的吐血、衄血、目赤腫痛、瘡癰腫毒等證,或與大黃、黃
連、黃柏同用;或與白茅根、側(cè)柏葉、大小薊同用;也可單
用研末雞蛋清調(diào),外敷治火毒瘡腫。
【用量用法】煎服3一lOg,生用清熱,炒黑(即黑梔
子)止血,姜汁炒止嘔除煩;表熱或便溏用皮,內(nèi)熱用仁。
【使用注意】本品有緩瀉作用,故脾虛便溏者不宜服。
【現(xiàn)代研究】本品含梔子素、梔子甙、去羥梔子甙、熊
果酸等。有利膽、鎮(zhèn)痛、鎮(zhèn)靜、降壓、解熱、抗菌等作用,
還可止血。
【附方】
1.梔了豉湯:梔子、豆豉,用于邪熱客心、心煩郁悶
pic-91
等癥。
2.茵陳蒿湯:茵陳、大黃、梔子,用于濕熱黃疸。
3.八正散:木通、車前子、梔子、大黃、滑石、藕蓄、
甘草、瞿麥,用于熱淋澀痛。
4.十灰散:大薊、小薊、白茅根、側(cè)柏葉、荷葉、黑
梔子、葛根、大黃、棕櫚炭、丹皮,用于血熱吐衄。
連翹 附:連翹心
【歌訣】連翹苦寒,能消癰毒,氣聚血凝,溫?zé)峥爸稹?br>
【譯注】連翹味苦,性微寒,能解毒消癰散結(jié),有“瘡
家圣藥”之稱。熱毒侵犯肌表,氣血停聚而凝滯不通,產(chǎn)生
癰腫瘡毒等癥,用本品可獲療效。其味苦入心,善清心火,
且清中有透而能散風(fēng)熱,又可治外感風(fēng)熱及溫邪入營(yíng),心煩
不安。
【應(yīng)用】用治溫病初起或感冒風(fēng)熱,證見(jiàn)發(fā)熱、微惡風(fēng)
寒、汗出口干者,常與金銀花、牛蒡子、蘆根,或桑葉、菊
花、薄荷等配伍;若為熱病邪陷心包,煩熱神昏者,又當(dāng)用
連翹心配玄參、麥冬、竹葉卷心等同用。用治癰腫瘡毒,多
與黃芩、梔子、赤芍、玄參等同用;若治瘰疬結(jié)核,又當(dāng)與
玄參、夏枯草、貝母、貓爪草同用。此外,配車前子、竹
葉、木通,又可治熱結(jié)膀胱,尿赤澀痛。
【用量用法】煎服,3一15g。
【現(xiàn)代研究】本品含三萜皂甙、連翹酚、甾醇、生物
堿、齊墩果酸、維生素P及少量揮發(fā)油等。有廣譜抗菌、
強(qiáng)心、利尿、降壓、鎮(zhèn)吐、保肝等作用,維生素P可降低
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jié)B血。
【附方】
pic-92
1.銀翹散:金銀花、連翹、荊芥、薄荷、竹葉、牛蒡
、豆豉、甘草、桔梗、蘆根,用于溫病初起或感冒風(fēng)熱。
2.清宮湯:見(jiàn)麥門冬條,用于熱病邪陷心包。
3.內(nèi)消瘰疬丸:夏枯草、連翹、玄參、青鹽、海粉、
每藻、川貝母、薄荷葉、天花粉、白蘞、熟大黃、生甘草、
生地、桔梗、枳殼、當(dāng)歸、硝石,用于瘰疬結(jié)核。
【附】連翹心:專清心熱,治溫?zé)岵∩窕枳d語(yǔ)。
石膏
【歌訣】”石膏大寒,能瀉胃火,發(fā)渴頭疼,解肌立妥。
【譯注】石膏味辛甘,性大寒。辛能散肌表之熱,甘能
生津止渴,大寒可以清熱,所以能瀉胃火,可治因胃火上升
而引起的頭痛、牙痛,以及溫?zé)岵褵釤┛?、神昏譫語(yǔ)、發(fā)
斑等胃熱癥和肺熱的氣喘癥。同發(fā)汗解表藥配伍,可以解除
病在肌表的高熱煩躁,能立見(jiàn)功效。
此外,本品火煅研細(xì)外用,有清火生肌斂瘡口的作用,
可治刀傷、燙火傷、癰疽等潰瘍癥。
【應(yīng)用】用治熱病邪在氣分,高熱不退,煩渴引飲,脈
共大者,宜重用生石膏,并配伍知母、粳米、甘草等同用;
若為氣血兩燔、神昏說(shuō)胡話、發(fā)斑發(fā)疹者,又當(dāng)與知母、大
青葉等清熱涼血藥同用。用治邪熱郁肺,氣急喘促咳嗽、口
偈欲飲者,常與麻黃、杏仁、甘草同用。用治胃火熾盛、頭
痛、牙痛口瘡,多與黃連、升麻、丹皮、生地等同用;若兼
陰虛者,又當(dāng)與知母、麥冬、生地、牛膝等同用。此外,本
品煅后研粉,并與青黛、黃柏粉等配伍,可治濕疹侵淫或瘡
瘍不斂。
【用量用法】15一60g,大劑量120一240g。內(nèi)服多生
pic-93
用,宜軋碎先煎,徐徐溫服;外用適量,須煅后研細(xì)末摻
敷。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食少者,不宜服。
【現(xiàn)代研究】本品的主要成分為含水硫酸鈣。對(duì)內(nèi)毒素
發(fā)熱有明顯的解熱效果;能增強(qiáng)家兔巨噬細(xì)胞對(duì)白色葡萄球
菌及膠體金的吞噬能力,并促進(jìn)巨噬細(xì)胞的成熟。煅石膏為
無(wú)水硫酸鈣,外用有消炎作用。
【附方】
1.白虎湯: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用于氣分壯
熱、煩渴引飲。
2.化斑湯: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犀角(水牛
角代)、玄參,用于熱入氣血分、發(fā)斑發(fā)疹。
3.麻杏石甘湯:見(jiàn)甘草條,用于邪熱郁肺、喘促咳嗽。
4.清胃散:石膏、黃連、升麻、丹皮、生地、當(dāng)歸,
用于胃火熾盛、牙痛口瘡。
5.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麥冬、人參、粳米、甘
草、半夏,用于熱病后余熱未清兼陰虛者。
6.九一丹:石膏、升丹,用于瘡瘍不斂。
滑石
【歌訣】滑石沉寒,滑能利竅,解渴除煩,濕熱可療。
【譯注】滑石質(zhì)重沉降,味甘性寒而滑利,有通小便、
解口渴、除煩熱的作用。凡濕熱引起的小便淋漓不暢,尿道
熱痛的淋病以及濕溫病身熱小便不利等,均可應(yīng)用。
本品又常用于夏天感受暑濕出現(xiàn)的身熱煩渴和泄瀉等
癥。研末外敷,有清熱吸收水濕的作用,可治皮膚濕疹和足
趾潰爛瘙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