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七首(其一) 王昌齡 烽火城西百尺樓, 黃昏獨坐海風(fēng)秋。 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 無那①金閨萬里愁。 《從軍行》組詩是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xiāng)思親的深摯感情。 這首小詩,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guān)系。前三句敘事,描寫環(huán)境,采用了層層深入、反復(fù)渲染的手法,創(chuàng)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胺榛鸪俏鳌?,一下子就點明了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募诺脑埃念櫳n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huán)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時令正值秋季,涼氣侵人,正是游子思親、思婦念遠(yuǎn)的季節(jié)。時間又逢黃昏,“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詩經(jīng)·王風(fēng)·君子于役》)這樣的時間常常觸發(fā)人們思念于役在外的親人。而此時此刻,久戍不歸的征人恰恰“獨坐”在孤零零的戍樓上。天地悠悠,牢落無偶,思親之情正隨著青海湖方向吹來的陣陣秋風(fēng)任意翻騰。上面所描寫的,都是通過視覺所看到的環(huán)境,沒有聲音,還缺乏立體感。接著詩人寫道:“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在寂寥的環(huán)境中,傳來了陣陣嗚嗚咽咽的笛聲,就象親人在呼喚,又象是游子的嘆息。這縷縷笛聲,恰似一根導(dǎo)火線,使邊塞征人積郁在心中的思親感情,再也控制不住,終于來了個大爆發(fā),引出了詩的最后一句。這一縷笛聲,對于“獨坐”在孤樓之上的聞笛人來說是景,但這景又飽含著吹笛人所抒發(fā)的情,使環(huán)境更具體、內(nèi)容更豐富了。詩人用這亦情亦景的句子,不露痕跡,完成了由景入情的轉(zhuǎn)折過渡,何等巧妙、何等自然! 在表現(xiàn)征人思想活動方面,詩人運筆也十分委婉曲折。環(huán)境氛圍已經(jīng)造成,為抒情鋪平墊穩(wěn),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寫邊人的心理——“無那金閨萬里愁”。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是征人思念親人、懷戀鄉(xiāng)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寫,偏從深閨妻子的萬里愁懷反映出來。而實際情形也是如此:妻子無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xì)w又不得歸的結(jié)果。這一曲筆,把征人和思婦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這一句如畫龍點睛,立刻使全詩神韻飛騰,而更具動人的力量了。 ?。◤堁噼?br> 〔注〕①無那:無奈,指無法消除思親之愁。 從軍行七首(其二) 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 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 高高秋月照長城。 此詩截取了邊塞軍旅生活的一個片斷,通過寫軍中宴樂表現(xiàn)征戍者深沉、復(fù)雜的感情。 “琵琶起舞換新聲”。隨舞蹈的變換,琵琶又翻出新的曲調(diào),詩境就在一片樂聲中展開。琵琶是富于邊地風(fēng)味的樂器,而軍中置酒作樂,常常少不了“胡琴琵琶與羌笛?!边@些器樂,對征戍者來說,帶著異或情調(diào),容易喚起強烈感觸。既然是“換新聲”,總能給人以一些新的情趣、新的感受吧? 不,“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邊地音樂主要內(nèi)容,可以一言以蔽之,“舊別情”而已。因為藝術(shù)反映實際生活,征戍者誰個不是離鄉(xiāng)背井乃至別婦拋雛?“別情”實在是最普遍、最深厚的感情和創(chuàng)作素材。所以,琵琶盡可換新曲調(diào),卻換不了歌詞包含的情感內(nèi)容。《樂府古題要解》云:“《關(guān)山月》,傷離也?!本渲小瓣P(guān)山”在字面的意義外,雙關(guān)《關(guān)山月》曲調(diào),含意更深。 此句的“舊”對應(yīng)上句的“新”,成為詩意的一次波折,造成抗墜揚抑的音情,特別是以“總是”作有力轉(zhuǎn)接,效果尤顯。次句既然強調(diào)別情之“舊”,那么,這樂曲是否太乏味呢?不,“撩亂邊愁聽不盡”,那曲調(diào)無論什么時候,總能擾得人心煩亂不寧。所以那奏不完、“聽不盡”的曲調(diào),實叫人又怕聽,又愛聽,永遠(yuǎn)動情。這是詩中又一次波折,又一次音情的抑揚。“聽不盡”三字,是怨?是嘆?是贊?意味深長。作“奏不完”解,自然是偏于怨嘆。然作“聽不夠”講,則又含有贊美了。所以這句提到的“邊愁”既是久戍思?xì)w的苦情,又未嘗沒有更多的意味。當(dāng)時北方邊患未除,尚不能盡息甲兵,言念及此,征戍者也會心不寧意不平的。前人多只看到它“意調(diào)酸楚”的一面,未必十分全面。 詩前三句均就樂聲抒情,說到“邊愁”用了“聽不盡”三字,那末結(jié)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盡此“不盡”就最見功力。詩人這里輕輕宕開一筆,以景結(jié)情。仿佛在軍中置酒飲樂的場面之后,忽然出現(xiàn)一個月照長城的莽莽蒼蒼的景象:古老雄偉的長城綿亙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壯闊而悲涼。對此,你會生出什么感想?是無限的鄉(xiāng)愁?是立功邊塞的雄心和對于現(xiàn)實的憂怨?也許,還應(yīng)加上對于祖國山川風(fēng)物的深沉的愛,等等。 讀者也許會感到,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細(xì)流一波三折地發(fā)展(換新聲——舊別情——聽不盡)后,到此卻匯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蕩漾回旋?!案吒咔镌抡臻L城”,這里離情入景,使詩情得到升華。正因為情不可盡,詩人“以不盡盡之”,“思入微茫,似脫實粘”,才使人感到那樣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內(nèi)心世界表達(dá)得入木三分。此詩之臻于七絕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這絕處生姿的一筆也是不容輕忽的。 (周嘯天) 從軍行七首(其四)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代邊塞詩的讀者,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懷疑作者不諳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為之解者亦有之。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 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橫亙廷伸的祁連山脈。青海與玉關(guān)東西相距數(shù)千里,卻同在一幅畫面上出現(xiàn),于是對這兩句就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有的說,上句是向前極目,下句是回望故鄉(xiāng)。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關(guān)在后,則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鄉(xiāng)該是玉門關(guān)西的西域,那不是漢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說,次句即“孤城玉門關(guān)遙望”之倒文,而遙望的對象則是“青海長云暗雪山”,這里存在兩種誤解:一是把“遙望”解為“遙看”,二是把對西北邊陲地區(qū)的概括描寫誤解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見,而前一種誤解即因后一種誤解而生。一、二兩句,不妨設(shè)想成次第展現(xiàn)的廣闊地域的畫面:青海湖上空,長云彌溫;湖的北面,橫亙著綿廷千里的隱隱的雪山;越過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遙遙相對的軍事要塞——玉門關(guān)。這幅集中了東西數(shù)千里廣闊地域的長卷,就是當(dāng)時西北邊戍邊將士生活、戰(zhàn)斗的典型環(huán)境。它是對整個西北邊陲的一個鳥瞰,一個概括。為什么特別提及青海與玉關(guān)呢?這跟當(dāng)時民族之間戰(zhàn)爭的態(tài)勢有關(guān)。唐代西、北方的強敵,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節(jié)度使的任務(wù)是隔斷吐蕃與突厥的交通,一鎮(zhèn)兼顧西方、北方兩個強敵,主要是防御吐蕃,守護(hù)河西走廊?!扒嗪!钡貐^(qū),正是吐蕃與唐軍多次作戰(zhàn)的場所;而“玉門關(guān)”外,則是突厥的勢力范圍。所以這兩句不僅描繪了整個西北邊陲的景象,而且點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極其重要的地理形勢。這兩個方向的強敵,正是戍守“孤城”的將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畫面上出現(xiàn)青海與玉關(guān)。與其說,這是將士望中所見,不如說這是將士腦海中浮現(xiàn)出來的畫面。這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復(fù)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guān)注,對自己所擔(dān)負(fù)的任務(wù)的自豪感、責(zé)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兩句由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轉(zhuǎn)為直接抒情。“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是概括力極強的詩句。戍邊時間之漫長,戰(zhàn)事之頻繁,戰(zhàn)斗之艱苦,敵軍之強悍,邊地之荒涼,都于此七字中概括無遺?!鞍賾?zhàn)”是比較抽象的,冠以“黃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戰(zhàn)場的特征,令人宛見“日暮云沙古戰(zhàn)場”的景象;“百戰(zhàn)”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見戰(zhàn)斗之艱苦激烈,也可想見這漫長的時間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壯烈犧牲。但是,金甲盡管磨穿,將士的報國壯志卻并沒有銷磨,而是在大漠風(fēng)沙的磨煉中變得更加堅定。“不破樓蘭終不還”,就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士豪壯的誓言。上一句把戰(zhàn)斗之艱苦,戰(zhàn)事之頻繁越寫得突出,這一句便越顯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一二兩句,境界闊大,感情悲壯,含蘊豐富;三四兩句之間,顯然有轉(zhuǎn)折,二句形成鮮明對照。“黃沙”句盡管寫出了戰(zhàn)爭的艱苦,但整個形象給人的實際感受是雄壯有力,而不是低沉傷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嘆歸家無日,而是在深深意識到戰(zhàn)爭的艱苦、長期的基礎(chǔ)上所發(fā)出的更堅定、深沉的誓言,盛唐優(yōu)秀邊塞詩的一個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的同時,并不回避戰(zhàn)爭的艱苦,本篇就是一個顯例。可以說,三四兩句這種不是空洞膚淺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兩句那種含蘊豐富的大處落墨的環(huán)境描寫。典型環(huán)境與人物感情高度統(tǒng)一,是王昌齡絕句的一個突出優(yōu)點,這在本篇中也有明顯的體現(xiàn)。 ?。▌W(xué)鍇) 從軍行七首(其五) 王昌齡 大漠風(fēng)塵日色昏, 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可能對第五回“關(guān)云長溫酒斬華雄”有深刻印象。這對塑造關(guān)羽英雄形象是很精彩的一節(jié)。但書中并沒有正面描寫單刀匹馬的關(guān)羽與領(lǐng)兵五萬的華雄如何正面交手,而是用了這樣一段文字: ?。P(guān)羽)出帳提刀,飛身上馬。眾諸侯聽得關(guān)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云長提華雄之頭,擲于地上,其酒尚溫。 這段文學(xué),筆墨非常簡煉,從當(dāng)時的氣氛和諸侯的反應(yīng)中,寫出了關(guān)羽的神威。論其客觀藝術(shù)效果,比寫揮刀大戰(zhàn)數(shù)十回合,更加引人入勝。羅貫中的這段文字,當(dāng)然有他匠心獨運之處,但如果就避開正面鋪敘,通過氣氛渲染和側(cè)面描寫,去讓人想象戰(zhàn)爭場面這一點來看,卻不是他的首創(chuàng),象王昌齡的這首《從軍行》,應(yīng)該說已早著先鞭,并且是以詩歌形式取得成功的。 “大漠風(fēng)塵日色昏”,由于我國西北部的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均呈自西向東或向東南走向,在河西走廊和青海東部形成一個大喇叭口,風(fēng)力極大,狂風(fēng)起時,飛沙走石。因此,“日色昏”接在“大漠風(fēng)塵”后面,并不是指天色已晚,而是指風(fēng)沙遮天蔽日。但這不光表現(xiàn)氣候的暴烈,它作為一種背景出現(xiàn),還自然對軍事形勢起著烘托、暗示的作用。在這種情勢下,唐軍采取什么行動呢?不是轅門緊閉,被動防守,而是主動出征。為了減少風(fēng)的強大阻力,加快行軍速度,戰(zhàn)士們半卷著紅旗,向前挺進(jìn)。這兩句于“大漠風(fēng)塵”之中,渲染紅旗指引的一支勁旅,好象不是自然界在逞威,而是這支軍隊卷塵挾風(fēng),如一柄利劍,直指敵營。這就把讀者的心弦扣得緊緊的,讓人感到一場惡戰(zhàn)已迫在眉睫。這支橫行大漠的健兒,將要演出怎樣一種驚心動魄的場面呢?在這種懸想之下,再讀后兩句:“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边@可以說是一落一起。讀者的懸想是緊跟著剛才那支軍隊展開的,可是在沙場上大顯身手的機會卻并沒有輪到他們。就在中途,捷報傳來,前鋒部隊已在夜戰(zhàn)中大獲全勝,連敵酋也被生擒。情節(jié)發(fā)展得既快又不免有點出人意料,但卻完全合乎情理,因為前兩句所寫的那種大軍出征時迅猛、凌厲的聲勢,已經(jīng)充分暗示了唐軍的士氣和威力。這支強大剽悍的增援部隊,既襯托出前鋒的勝利并非偶然,又能見出唐軍兵力綽綽有余,勝券在握。 從描寫看,詩人所選取的對象是未和敵軍直接交手的后續(xù)部隊,而對戰(zhàn)果輝煌的“前軍夜戰(zhàn)”只從側(cè)面帶出。這是打破常套的構(gòu)思。如果改成從正面對夜戰(zhàn)進(jìn)行鋪敘,就不免會顯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絕句中無法完成?,F(xiàn)在避開對戰(zhàn)爭過程的正面描寫,從側(cè)面進(jìn)行烘托,就把絕句的短處變成了長處。它讓讀者從“大漠風(fēng)塵日色昏”和“夜戰(zhàn)洮河北”去想象前鋒的仗打得多么艱苦,多么出色。從“已報生擒吐谷渾”去體味這次出征多么富有戲劇性。一場激戰(zhàn),不是寫得聲嘶力竭,而是出以輕快跳脫之筆,通過側(cè)面的烘托、點染,讓讀者去體味、遐想。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詩里表現(xiàn)出來,在構(gòu)思和驅(qū)遣語言上的難度,應(yīng)該說是超過“溫酒斬華雄”那樣一類小說故事的。 (余恕誠) 出塞二首(其一)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①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②。 這是一首名作,明代詩人李攀龍曾經(jīng)推獎它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清沈德潛《說詩晬語》說:“‘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防邊筑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guān)屬漢,詩中互文。”他這段話批評李攀龍只知推獎此詩而未言其妙,可是他自己也只是說明了全詩的主旨,并沒有點出作者的匠心。 沈氏歸納的全詩的主旨基本是對的,但這個主旨的思想是很平凡的。為什么這樣平凡的思想竟能寫成為一首壓卷的絕作呢? 原來,這首詩里,有一句最美最耐人尋味的詩句,即開頭第一句:“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這句詩有什么妙處呢?得從詩題說起。此詩題名《出塞》,一望而知是一首樂府詩。樂府詩是要譜成樂章、廣泛傳唱的,為入譜傳唱的需要,詩中就往往有一些常見習(xí)用的詞語。王昌齡這首詩也不例外。你看這開頭一句中的“明月”和“關(guān)”兩個詞,正是有關(guān)邊塞的樂府詩里很常見的詞語?!稑犯娂M吹曲辭》里不是就有《關(guān)山月》嗎?《樂府解題》說:“關(guān)山月,傷離別也?!睙o論征人思家,思婦懷遠(yuǎn),往往都離不了這“關(guān)”和“月”兩個字?!瓣P(guān)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徐陵《關(guān)山月》),“關(guān)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關(guān)山月》),“關(guān)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盧思道《從軍行》),“隴頭明月迥臨關(guān),隴上行人夜吹笛”(王維《隴頭吟》),例子舉不勝舉??辞暹@一點之后,你就明白這句詩的新鮮奇妙之處,就是在“明月”和“關(guān)”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這樣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自然形成一種雄渾蒼茫的獨特的意境,借用前代評詩慣用的詞語來說,就是“發(fā)興高遠(yuǎn)”,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guān)同秦代筑關(guān)備胡,漢代在關(guān)內(nèi)外與胡人發(fā)生一系列戰(zhàn)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lián)系起來。這樣一來?!叭f里長征人未還”,就不只是當(dāng)代的人們,而是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們共同的悲??;希望邊境有“不教胡馬度陰山”的“龍城飛將”,也不只是漢代的人們,而是世世代代人們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劇,平凡的希望,都隨著首句“秦”、“漢”這兩個時間限定詞的出現(xiàn)而顯示出很不平凡的意義。這句詩聲調(diào)高昂,氣勢雄渾,也足以統(tǒng)攝全篇。 詩歌之美,詩歌語言之美,往往就表現(xiàn)在似乎很平凡的字上,或者說,就表現(xiàn)在把似乎很平凡的字用在最確切最關(guān)鍵的地方。而這些地方,往往又最能體現(xiàn)詩人高超的藝術(shù)造詣。 (廖仲安) 〔注〕①龍城:或解釋為匈奴祭天之處,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cè)的和碩柴達(dá)木湖附近;或解釋為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記·李將軍傳》說:“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焙笠唤廨^合理。②陰山:在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 采蓮曲二首(其二)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如果把這首詩看作一幅《采蓮圖》,畫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蓮少女們。但作者卻自始至終不讓她們在這幅活動的畫面上明顯地出現(xiàn),而是讓她們夾雜在田田荷葉、艷艷荷花叢中,若隱若現(xiàn),若有若無,使采蓮少女與美麗的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全詩別具一種引人遐想的優(yōu)美意境。這樣的藝術(shù)構(gòu)思,是獨具匠心的。 一開頭就巧妙地把采蓮少女和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組成一個和諧統(tǒng)一的整體──“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闭f女子的羅裙綠得象荷葉一樣,不過是個普通的比喻;而這里寫的是采蓮少女,置身蓮池,說荷葉與羅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風(fēng)光”,是“賦”而不是“比”了,顯得生動喜人,兼有素樸和美艷的風(fēng)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說少女的臉龐紅潤艷麗如同出水的荷花,這樣的比喻也不算新鮮。但“芙蓉向臉兩邊開”卻又不單是比喻,而是描繪出一幅美麗的圖景:采蓮少女的臉龐正掩映在盛開的荷花中間,看上去好象鮮艷的荷花正朝著少女的臉龐開放。把這兩句聯(lián)成一體,讀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綠荷紅蓮叢中,采蓮少女的綠羅裙已經(jīng)融入田田荷葉之中,幾乎分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而少女的臉龐則與鮮艷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難辨。讓人感到,這些采蓮女子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說竟是荷花的精靈。這描寫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實感,又帶有濃郁的童話色彩。 第三句“亂入池中看不見”,緊承前兩句而來。亂入,即雜入、混入之意。荷葉羅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體,難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細(xì)察時才勉強可辨;所以稍一錯神,采蓮少女又與綠荷紅蓮渾然為一,忽然不見蹤影了。這一句所寫的正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chǎn)生的一種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覺,一種變幻莫測的驚奇與悵惘。這是通常所說“看花了眼”時常有的情形。然而,正當(dāng)踟躕悵惘、望而不見之際,蓮塘中歌聲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見”的采蓮女子仍在這田田荷葉、艷艷荷花之中?!笆加X有人來”要和“聞歌”聯(lián)在一起體味。本已“不見”,忽而“聞歌”,方知“有人”;但人卻又仍然掩映于荷葉荷花之中,故雖聞歌而不見她們的身姿面影。這真是所謂“菱歌唱不徹,知在此塘中”(崔國輔《小長干曲》)了。這一描寫,更增加了畫面的生動意趣和詩境的含蘊,令人宛見十畝蓮塘,荷花盛開,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觀望者聞歌神馳、佇立凝望的情狀,而采蓮少女們充滿青春活力的歡樂情緒也洋溢在這聞歌而不見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讓畫的主角明顯出現(xiàn)在畫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們作為美麗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還因為這樣描寫,才能留下悠然不盡的情味。 ?。▌W(xué)鍇) 春宮曲 王昌齡 昨夜風(fēng)開露井桃, 未央前殿月輪高。 平陽歌舞新承寵, 簾外春寒賜錦袍。 天寶年間,唐玄宗寵納楊玉環(huán),淫佚無度,詩人以漢喻唐,拉出漢武帝寵幸衛(wèi)子夫、遺棄陳皇后的一段情事,為自己的諷刺詩罩上了一層“宮怨”的煙幕。更為巧妙的是,詩人寫宮怨,字面上卻看不出一點怨意,只是從一個失寵者的角度,著力描述新人受寵的情狀,這樣,“只說他人之承寵,而己之失寵,悠然可會”(沈德潛《唐詩別裁》)。 全詩通篇都是失寵者對“昨夜”的追述之詞?!白蛞癸L(fēng)開露井桃”點明時令,切題中“春”字;露井(沒有井亭覆蓋的井)旁邊的桃樹,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綻開了花朵?!拔囱肭暗钤螺喐摺秉c明地點,切題中“宮”字。未央宮的前殿,月輪高照,銀光鋪灑。字面上看來,兩句詩只是淡淡地描繪了一幅春意融融、安詳和穆的自然景象,觸物起興,暗喻歌女承寵,有如桃花沾沐雨露之恩而開放,是興而兼比的寫法。月亮,對于人們來說,本無遠(yuǎn)近、高低之分,這里偏說“未央前殿月輪高”,因為那里是新人受寵的地方,是這個失寵者心向往之而不得近的所在,所以她只覺得月是彼處高,盡管無理,但卻有情。 后兩句寫新人的由來和她受寵的具體情狀。衛(wèi)子夫原為平陽公主的歌女,因妙麗善舞,被漢武帝看中,召入宮中,大得寵幸。“新承寵”一句,即就此而發(fā)。為了具體說明新人的受寵,第四句選取了一個典型的細(xì)節(jié)。露井桃開,可知已是春暖時節(jié),但寵意正濃的皇帝猶恐簾外春寒,所以特賜錦袍,見出其過分的關(guān)心。通過這一細(xì)節(jié)描寫,新人受寵之深,顯而易見。另外,由“新承寵”三字,人們自然會聯(lián)想起那個剛剛失寵的舊人,此時此刻,她可能正站在月光如水的幽宮檐下,遙望未央殿,耳聽新人的歌舞嬉戲之聲而黯然神傷,其孤寂、愁慘、怨悱之情狀,更是可想而知的了。正是因為有見于此,前人評論此詩,多認(rèn)為是詩人代失寵的舊人抒發(fā)妒嫉、怨恨之情的。王堯衢《古唐詩合解》云:“不寒而寒,賜非所賜,失寵者思得寵者之榮,而愈加愁恨,故有此詞也?!边@些說法,盡管不為無見,但此詩的旨義乃敘春宮中未承寵幸的宮人的怨思,從而諷刺皇帝沉溺聲色,喜新厭舊。這種似此實彼、言近旨遠(yuǎn)的藝術(shù)手法,正體現(xiàn)出王昌齡七絕詩“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不盡”的特色。 ?。ù揲}) 西宮春怨 昌齡 西宮夜靜百花香, 欲卷珠簾春恨長。 斜抱云和深見月, 朦朧樹色隱昭陽。 這首詩以一個“春色惱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為背景,描寫一個被幽閉在深宮里的少女的一連串動作和意態(tài),運思深婉,刻畫入微,使讀得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 詩的首句“西宮夜靜百花香”,點明季節(jié),點時時間,把讀者帶進(jìn)了一個花氣襲人的春夜。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為了反襯出詩中人的孤獨凄涼的處境;就內(nèi)容而言,它與下文緊密銜接,由此引出了詩中人的矛盾心情和無限幽恨。作者的構(gòu)思和用詞是極其精細(xì)的。這里,不寫花的顏色,只寫花的香氣,因為一般說來,在夜色覆蓋下,令人陶醉的不是色而是香,更何況從下面一句看,詩中人此時在珠簾未卷的室內(nèi),觸發(fā)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隨風(fēng)飄來的陣陣花香了。 照說,在百花開放的時節(jié),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作為一個正在好動、愛美年齡的少女,既然還沒有就寢,早該到院中去觀賞了,但她卻為什么一直把自己關(guān)在室內(nèi)呢?這可能是她并不知道戶外景色這般美好,更可能是有意逃避,為怕惱人的春色勾起自己心事,倒不如眼不見心不煩。可是,偏偏有花香透簾而入,使她又不能不動觀賞的念頭。詩的第二句“欲卷珠簾春恨長”,正是寫她動念后的內(nèi)心活動。這時,她雖然無心出戶,倒也曾想把珠簾卷起遙望一番,但這里只說“欲卷”,看來并沒有真的去卷。其實,卷簾不過舉手之勞,為什么始而欲卷,終于不卷呢?本句內(nèi)回答了這個問題。其原因為:不見春景,已是春恨綿綿,當(dāng)然不必再去添加煩惱了。 但如此良宵,美景當(dāng)前,悶坐在重簾之內(nèi),又會感到時間難熬,愁恨難遣。詩的第三句“斜抱云和深見月”,就是詩中人決心不卷珠簾而又百無聊賴之余的舉動和情態(tài)??磥?,她是一位有音樂素養(yǎng)的少女,此時不禁拿起樂器,想以音樂打發(fā)時間、排遣愁恨;可是,欲彈輒止,并沒有真?zhèn)€去彈奏,只是把它斜抱在胸前,凝望著夜空獨自出神罷了。這一“斜抱云和”的描寫,正如譚元春在《唐詩歸》中所說,“以態(tài)則至媚,以情則至苦”。可以與這句詩合參的有崔國輔的《古意》“下簾彈箜篌,不忍見秋月”以及李白的《玉階怨》“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這些詩句,所寫情事雖然各有不同,但都道出了幽囚在深宮中的怨女的極其微妙、也極其痛苦的心情。 月下,她凝望的是什么,又望到了什么呢?詩的末句“朦朧樹色隱昭陽”,就是她隔簾望見的景色。這一句,既是以景結(jié)情,又是景中見情。句中特別值得玩味的是點出了皇帝所在的昭陽宮。這與作者另一首《長信秋詞》的結(jié)尾“臥聽南宮清漏長”句中點出南宮的意義是相同的。它暗示詩中人所凝望的是皇帝的居處,而這正是她的怨情所指。但是,禁閉著大批宮人的西宮與昭陽殿之間隔著重重門戶,距離本來就很遙遠(yuǎn),更何況又在夜幕籠罩之中,詩中人所能望見的只是一片朦朦朧朧的樹影而已。這時透過一層、深入一步的寫法,寫詩中人想把怨情傾注向昭陽宮,而這個昭陽宮卻望都望不見,這就加倍說明了她的處境之可憐。 沈德潛《說詩晬語》說:“王龍標(biāo)絕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标憰r雍《詩鏡總論》也說:“王龍標(biāo)七言絕句,自是唐人《騷》語,深情苦恨,襞襀重重,使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边@首《西宮春怨》是當(dāng)之無愧的。 ?。惏钛祝?br> 長信秋詞五首(其一) 王昌齡 金井梧桐秋葉黃, 珠簾不卷夜來霜。 熏籠玉枕無顏色, 臥聽南宮清漏長。 這首宮怨詩,運用深婉含蓄的筆觸,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寫一個被剝奪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中,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這是從這位少女的悲慘的一生中剪取下來的一個不眠之夜。 在這個不眠之夜里,詩中人憂思如潮,愁腸似結(jié),她的滿腔怨情該是傾吐不盡的。這首詩只有四句,總共二十八個字,照說,即令字字句句都寫怨情,恐怕還不能寫出她的怨情于萬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寫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寫到人物,而且就在這最后一句中也沒有明寫怨情。這樣寫,乍看象是離開了這首詩所要表現(xiàn)的主題,其實卻在藝術(shù)效果上更顯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現(xiàn)了主題。這是因為:前三句雖是寫景,卻并非為寫景而寫景,它們是為最后人物的出場服務(wù)的。就通首詩而言,四句詩是融合為一的整體,不論寫景與寫人,都是為托出怨情服務(wù)的。 這首詩,題為《秋詞》。它的首句就以井邊梧桐、秋深葉黃點破題,同時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氣氛的作用。它一開頭就把讀者引入一個蕭瑟冷寂的環(huán)境之中。次句更以珠簾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時間已是深夜,從而把這一環(huán)境描畫得更為凄涼。接下來,詩筆轉(zhuǎn)向室內(nèi)。室內(nèi)可寫的景物應(yīng)當(dāng)很多,而作者只選中了兩件用具。其寫熏籠,是為了進(jìn)一步烘染深宮寒夜的環(huán)境氣氛;寫玉枕,是使人聯(lián)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單。作者還用了“無顏色”三字來形容熏籠、玉枕。這既是實寫,又是虛寫。實寫,一是說明這是一個冷宮,室內(nèi)的用具都已年久陳舊,色彩黯淡;二是說明時間已到深夜,爐火、燈光都已微弱,周圍物品也顯得黯然失色。虛寫,則不必是器物本身“無顏色”,而是伴對此器物之人的主觀感覺,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寫到這里,詩中之人已經(jīng)呼之欲出了。 最后,讀者終于在熏籠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這時,回過頭來看前三句詩,才知道作者是遙遙著筆、逐步收縮的。詩從戶外井邊,寫到門戶之間的珠簾,再寫到室內(nèi)的熏籠、床上的玉枕,從遠(yuǎn)到近,句句換景,句句騰挪,把讀者的視線最后引向一點,集中到這位女主角身上。這樣就使人物的出場,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滿而發(fā)之效。 在以濃墨重筆點染背景,描畫環(huán)境,從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詩中,只以客觀敘述的口氣寫這位女主角正在臥聽宮漏。其表現(xiàn)手法是有案無斷,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見。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點是漏聲,吸引諸者注意力的也是漏聲,而作者正是在漏聲上以暗筆來透露怨情、表現(xiàn)主題的。他在漏聲前用了一個“清”字,在漏聲后用了一個“長”字。這是暗示:由于詩中人心境凄清、愁恨難眠,才會感到漏聲凄清,漏聲漫長。同時,這句詩里還著意指出,所聽到的漏聲是從皇帝的居處--南宮傳來的。這“南宮”兩字在整首詩中是畫龍點睛之筆,它點出了詩中人的怨情所注。這些暗筆的巧妙運用、這一把怨情隱藏在字里行間的寫法,就使詩句更有深度,在篇終處留下了不盡之意、弦外之音。 ?。惏钛祝?br> 長信秋詞五首(其三) 王昌齡 奉帚平明金殿開, 且將團扇共徘徊。 玉顏不及寒鴉色, 猶帶昭陽日影來。 《長信秋詞》是擬托漢代班婕妤在長信宮中某一個秋天的事情而寫作的。古樂府歌辭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辭是:“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常恐秋節(jié)至,涼飚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此詩相傳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見棄,比君恩之中斷。王昌齡這篇詩寫宮廷婦女的苦悶生活和幽怨心情,即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渲染,借長信故事反映唐代宮廷婦女的生活。 詩中前兩句寫天色方曉,金殿已開,就拿起掃帚,從事打掃,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掃之余,別無他事,就手執(zhí)團扇,且共徘徊,這是一時的偷閑和沉思。徘徊,寫心情之不定,團扇,喻失寵之可悲。說“且將”則更見出孤寂無聊,唯有袖中此扇,命運相同,可以徘徊與共而已。 后兩句進(jìn)一步用一個巧妙的比喻來發(fā)揮這位宮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陽,漢殿,即趙飛燕姊妹所居。時當(dāng)秋日,故鴉稱寒鴉。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鴉能從昭陽殿上飛過,所以它們身上還帶有昭陽日影,而自己深居長信,君王從不一顧,則雖有潔白如玉的容顏,倒反而不及渾身烏黑的老鴉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類的人,而且不如異類的物--小小的、丑陋的烏鴉。按照一般情況,“擬人必于其倫”,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顏之白與鴉羽之黑,極不相類;不但不類,而且相反,拿來作比,就使讀者增強了感受。因為如果都是玉顏,則雖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遠(yuǎn),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會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猶帶”,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達(dá)了其實是非常深沉的怨憤。凡此種種,都使得這首詩成為宮怨詩的佳作。 孟遲的《長信宮》和這首詩極其相似:“君恩已盡欲何歸?猶有殘香在舞衣。自恨身輕不如燕,春來還繞御簾飛。”首句是說由得寵而失寵?!坝螝w”,點出前途茫茫之感。次句對物傷情,檢點舊日舞衣,余香尚存,但已無緣再著,憑借它去取得君王的寵愛了。后兩句以一個比喻說明,身在冷宮,不能再見君王之面,還不如輕盈的燕子,每到春來,總可以繞著御簾飛翔。不以得寵的宮嬪作比,而以無知的燕子對照,以顯示怨情之深,構(gòu)思也很巧,很切。 但若與王詩比較,就可以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和差距來。兩詩都用深入一層的寫法,不說己不如人,而嘆人不如物,這是相同的。但燕了輕盈美麗,與美人相近,而寒鴉則丑陋粗俗,與玉顏相反,因而王詩的比喻,顯得更為深刻和富于創(chuàng)造性,這是一。其次,明說自恨不如燕子之能飛繞御簾,含意一覽無余;而寫寒鴉猶帶日影,既是實寫景色,又以日影暗喻君恩,多一層曲折,含意就更為豐富。前者是比喻本身的因襲和創(chuàng)造的問題,后者是比喻的含意深淺或厚薄的問題。所以孟遲這篇詩,雖也不失為佳作,但與王詩一比,就不免相形見絀了。 ?。ㄉ蜃鏃保?br> 長信秋詞五首(其四) 王昌齡 真成薄命久尋思, 夢見君王覺后疑。 火照西宮知夜飲, 分明複道奉恩時。 同樣是抒寫失寵宮嬪的幽怨,表現(xiàn)她們內(nèi)心的深刻痛苦,在王昌齡筆下,卻很少藝術(shù)上的雷同重復(fù)。《長信秋詞五首》從五個不同的角度寫了宮怨,這一首則帶有更多的直接抒情和細(xì)致刻畫心理的特點。 第一句就單刀直入,抒寫失寵宮嬪的內(nèi)心活動?!罢娉杀∶保钦f想不到竟真是個命運不幸的失寵者。這個開頭,顯得有些突兀,讓人感到其中有很多省略??磥硭痪们斑€是得寵者。但宮嬪得寵與否,往往取決于君主一時好惡,或純出偶然的機緣。因此這些完全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宮嬪就特別相信命運。得寵,歸之幸運;失寵,歸之命薄。而且就在得寵之時,也總是提心吊膽地過日子,生怕失寵的厄運會突然降臨在自己頭上?!罢娉杀∶边@四個字,恰似這位失寵宮嬪內(nèi)心深處一聲沉重的嘆息,把她那種時時擔(dān)心厄運降臨,而當(dāng)厄運終于落到頭上時既難以置信,又不得不痛苦地承認(rèn)的復(fù)雜心理和盤托出了。這樣的心理刻畫,是很富包蘊的。 失寵的命運降臨之后,她陷入久久的尋思。因“思”而入“夢”,夢中又在重溫過去的歡樂,表現(xiàn)出對命運的希冀,對君主的幻想,而在自己心中重新編織得寵的幻影。但幻夢畢竟代替不了現(xiàn)實,一覺醒來,眼前面對的仍是寂寞的長信宮殿,梧桐秋葉,珠簾夜霜,聽到的仍是悠長凄涼的銅壺清漏。于是又不得不懷疑自己這種僥幸的希望原不過是無法實現(xiàn)的幻夢。以上兩句,把女主人公曲折復(fù)雜的心理刻畫得細(xì)致入微而又層次分明。 就在這位失寵者由思而夢,由夢而疑,心靈上倍受痛苦煎熬的時刻,不遠(yuǎn)的西宮那邊卻向她展示了一幅燈火輝煌的圖景。不用說,此刻西宮中又正在徹夜宴飲,重演“平陽歌舞新承寵”的場面了。這情景對她來說是那樣的熟悉,使她一下子就喚起了對自己“新承寵”時的記憶,仿佛回到了當(dāng)初在複道(宮中樓閣間架空的通道)承受君主恩寵的日子。可是這一切此刻又變得那樣遙遠(yuǎn),承寵的場面雖在重演,但華美的西宮已經(jīng)換了新主?!胺置鳌倍?,意余言外,耐人咀嚼。它包含了失寵者在寂寞凄涼中對往事歷歷分明的記憶和無限的追戀,也蘊含著往事不可回復(fù)的深沉感慨和無限悵惘,更透露出不堪回首往事的深刻哀傷。 這里隱含著好幾重對比。一重是失寵者與新承寵者的對比。一重是失寵者過去“複道奉恩”的歡樂和目前寂處冷宮的凄涼的對比。還有一重,則是新承寵者的現(xiàn)在和她將來可能遇到的厄運之間的對比。新承寵者今天正在重演自己的過去,焉知將來又不重演自己的今天呢?這一層意思,隱藏得比較深,但卻可以意會。 這重重對比映襯,把失寵宮嬪在目睹西宮夜飲的燈光火影時內(nèi)心的復(fù)雜感情表現(xiàn)得極為細(xì)膩深刻,確實稱得上是“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測之無端,玩之無盡”,但卻不讓人感到刻意雕琢,用力刻畫。詩人似乎只是把女主人公此刻所看到、所自然聯(lián)想到的情景輕輕和盤托出,只用“知”和“分明”這兩個詞語略略透露一點內(nèi)心活動的消息,其余的一切全部蘊含在渾融的詩歌意境中讓讀者自己去玩索、體味。正因為這樣,這首帶有直接抒情和細(xì)致刻畫心理特點的詩才能做到刻而不露,保持王昌齡七絕含蓄蘊藉的一貫風(fēng)格。 ?。▌W(xué)鍇) 青樓曲二首 王昌齡 白馬金鞍隨武皇, 旌旗十萬宿長楊。 樓頭少婦鳴箏坐, 遙見飛塵入建章?! ?br> 馳道楊花滿御溝, 紅妝漫綰上青樓。 金章紫綬千余騎, 夫婿朝回初拜侯。 《青樓曲》第一首在讀者眼前展現(xiàn)了兩個場景:一個是白馬金鞍上的將軍,正率領(lǐng)著千軍萬馬,在長安大道上前進(jìn),漸走漸遠(yuǎn),到后來就只見馬后揚起的一線飛塵;一個是長安大道旁邊的一角青樓,樓上的少婦正在彈箏,那優(yōu)美的箏聲并沒有因樓外的熱烈場景而中斷,好象這一切早就在她意料之中似的。前面的場景是那么熱烈、雄偉,給人以壯麗的感覺;后面的場景又顯得端莊、平靜,給人以優(yōu)美的感覺。這兩種不同的意境,前后互相映襯,對照鮮明。 詩人是怎樣把這兩個不同的場景剪接在一個畫面上的呢?這就是通過樓頭少婦的神態(tài),把長安大道上的壯麗場景,從她的眼神中反映出來。表面上她好象無動于衷,實際上卻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欣羨,于是就情不自禁地一路目送著那馬上將軍和他身后的隊伍,直到飛塵滾滾,人影全無,還沒有收回她的視線。“樓頭少婦嗚箏坐,遙見飛塵入建章?!蔽覀兎路疬€聽到她從箏弦上流出的愉快的樂聲。 這少婦跟馬上將軍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如此關(guān)注他的行動呢?這可從《青樓曲》的第二首中找到答案。原來那馬上的將軍是她的夫婿,他正立功回來,封侯拜爵,連他部隊里許多騎將都受到封賞?!按猴L(fēng)得意馬蹄疾”,他們經(jīng)過馳道回來時,把滿路楊花都吹散到御溝里去了。 把這兩首詩合起來看,前一首描繪的當(dāng)是一支皇家大軍凱旋歸來的場景。由于這次勝利的不平常,連皇帝都親自出迎了,作為將領(lǐng)的妻子,她內(nèi)心的激動可想而知。詩人未用一句話直接抒寫她內(nèi)心的激動,只是寫她從樓頭看到的熱烈場景,讀者卻可想象到她面對這熱烈場景時的內(nèi)心感受。這正如北宋詩人梅堯臣對詩創(chuàng)作所概括的兩句話:“狀難寫之境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br> 長楊是西漢皇家射獵、校武的大苑子,建章宮是漢武帝建造的,都在西漢都城長安的近郊。盛唐詩人慣以漢武帝比唐玄宗,此詩也如此。詩人是借用漢武帝時期的歷史畫卷反映盛唐時期的現(xiàn)實面貌。 這幅描寫大軍凱旋的歷史畫卷,使人聯(lián)想到唐代前期國容威赫,實力強大。試想一支千軍萬馬的軍隊,如果沒有統(tǒng)一的指揮,嚴(yán)明的紀(jì)律,怎能夠旗幟鮮明、隊伍整齊地前進(jìn),連樓頭彈箏少婦都絲毫不受驚動?詩里還映現(xiàn)了唐代都城長安的一片和平景象,不言而喻,這支強大的軍隊,維護(hù)了人民和平美好的生活。從樓頭少婦的眼中也反映出當(dāng)時社會的尚武風(fēng)氣。唐代前期,接受了西晉以來以及南北朝長期分裂的痛苦教訓(xùn),整軍經(jīng)武,保持了國家的統(tǒng)一與強盛。“聘得良人,為國愿長征?!保ǘ鼗颓釉~)在這盛極一時的封建帝國里,成為當(dāng)時的社會風(fēng)尚。在這兩首詩中,一種為國立功的光榮感,很自然地從一個征人家屬的神態(tài)中流露出來,反映出盛唐社會生活的一個側(cè)面。 ?。ㄍ跫舅迹?br> 閨怨 王昌齡 閨中少婦不曾①愁, 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 王昌齡善于用七絕細(xì)膩而含蓄地描寫宮閨女子的心理狀態(tài)及其微妙變化。這首《閨怨》和《長信秋詞》等宮怨詩,都是素負(fù)盛譽之作。 題稱“閨怨”,一開頭卻說“閨中少婦不曾愁”,似乎故意違反題面。其實,作者這樣寫,正是為了表現(xiàn)這位閨中少婦從“從曾愁”到“悔”的心理變化過程。丈夫從軍遠(yuǎn)征,離別經(jīng)年,照說應(yīng)該有愁。之所以“不曾愁”,除了這位女主人公正當(dāng)青春年少,還沒有經(jīng)歷多少生活波折,和家境比較優(yōu)裕(從下句“凝妝上翠樓”可以看出)之外,根本原因還在于那個時代的風(fēng)氣。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yuǎn)征,立功邊塞,成為當(dāng)時人們“覓封侯”的一條重要途徑?!肮γ幌蝰R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成為當(dāng)時許多人的生活理想。在這種時代風(fēng)尚影響下,“覓封侯”者和他的“閨中少婦”對這條生活道路是充滿了浪漫主義幻想的。從末句“悔教”二字看,這位少婦當(dāng)初甚至還可能對她的夫婿“覓封侯”的行動起過一點推波助瀾的作用。一個對生活、對前途充滿樂觀展望的少婦,在一段時間“不曾愁”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第一句點出“不曾愁”,第二句緊接著用春日登樓賞景的行動具體展示她的“不曾愁”。一個春天的早晨,她經(jīng)過一番精心的打扮、著意的妝飾,登上了自家的高樓(翠樓即青樓,古代顯貴之家樓房多飾青色,這里因平仄要求用“翠”,且與女主人公的身份、與時令季節(jié)相應(yīng))。春日而凝妝登樓,當(dāng)然不是為了排遣愁悶(遣愁何必凝妝),而是為了觀賞春色以自娛。這一句寫少婦青春的歡樂,正是為下段青春的虛度、青春的怨曠蓄勢。 第三句是全詩轉(zhuǎn)關(guān)。陌頭柳色是最常見的春色,登樓覽眺自然會看到它,“忽見”二字乍讀似乎有些突兀。關(guān)鍵就在于這“陌頭楊柳色”所引起的聯(lián)想與感觸,與少婦登樓前的心理狀態(tài)大不相同。“忽見”,是不經(jīng)意地流目矚望而適有所遇,而所遇者--普普通通的陌頭楊柳竟勾起她許多從未明確意識到過的感觸與聯(lián)想?!皸盍彪m然在很多場合下可以作為“春色”的代稱,但也可以聯(lián)想起蒲柳先衰,青春易逝;聯(lián)想起千里懸隔的夫婿和當(dāng)年折柳贈別,這一切,都促使她從內(nèi)心深處冒出以前從未明確意識到過而此刻卻變得非常強烈的念頭--悔教夫婿覓封侯。這也就是題目所說的“閨怨”。 本來要凝妝登樓,觀賞春色,結(jié)果反而惹起一腔幽怨,這變化發(fā)生得如此迅速而突然,仿佛難以理解。詩的好處正在這里:它生動地顯示了少婦心理的迅速變化,卻不說出變化的具體原因與具體過程,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讓讀者去仔細(xì)尋味。 短篇小說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加以集中表現(xiàn),使讀者從這個橫斷面中窺見全豹。絕句在這一點上有些類似短篇小說。這首詩正是抓住閨中少婦心理發(fā)生微妙變化的剎那,作了集中的描寫,使讀者從突變聯(lián)想到漸進(jìn),從一剎那窺見全過程。這就很耐人尋味。 ?。▌W(xué)鍇) 〔注〕①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注:“不曾”一本作“不知”。作“不曾”與凝妝上樓,忽見春光,頓覺孤寂,因而引起懊悔之意,相貫而有力。 聽流人水調(diào)子 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 分付鳴箏與客心。 嶺色千重萬重雨, 斷弦收與淚痕深。 這首詩大約作于王昌齡晚年赴龍標(biāo)(今湖南黔陽)貶所途中,寫聽箏樂而引起的感慨。 首句寫景,并列三個意象(孤舟、微月、楓林)。我國古典詩歌中,本有借月光寫客愁的傳統(tǒng)。而江上見月,月光與水光交輝,更易牽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齡似乎特別偏愛這樣的情景:“億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行到荊門向三峽,莫將孤月對猿愁”,等等,都將客愁與江月聯(lián)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寫的這種意境,“愁”字未明點,是見于言外的?!皸髁帧卑凳玖饲锾欤才c客愁有關(guān)。這種闊葉樹生在江邊,遇風(fēng)發(fā)出一片肅殺之聲(“日暮秋風(fēng)起,蕭蕭楓樹林”),真叫人感到“青楓浦上不勝愁”呢?!肮轮畚⒃聦髁帧?,集中秋江晚來三種景物,就構(gòu)成極凄清的意境(這種手法,后來在元人馬致遠(yuǎn)《天凈沙》中有最盡致的發(fā)揮),上面的描寫為箏曲的演奏安排下一個典型的環(huán)境。此情此境,只有音樂能排遣異鄉(xiāng)異客的愁懷了?!胺指丁奔窗l(fā)付,安排意。彈箏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場?!胺指丁蓖芭c”字照應(yīng),意味著奏出的箏曲與遷客心境相印?!八{(diào)子”(即水調(diào)歌,屬樂府商調(diào)曲)本來哀切,此時又融入流落江湖的樂人(“流人”)的主觀感情,怎能不引起“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遷謫者內(nèi)心的共鳴呢?這里的“分付”和“與”,下字皆靈活,它們既含演奏彈撥之意,其意味又決非演奏彈撥一類實在的詞語所能傳達(dá)于萬一的。它們的作用,已將景色、箏樂與聽者心境緊緊鉤連,使之融成一境。“分付”雙聲,“鳴箏”疊韻,使詩句鏗鏘上口,富于樂感。詩句之妙,恰如鐘惺所說:“‘分付’字與‘與’字說出鳴箏之情,卻解不出”(《唐詩歸》)。所謂“解不出”。乃是說它可意會而難言傳,不象實在的詞語那樣易得確解。 次句剛寫入箏曲,三句卻提到“嶺色”,似乎又轉(zhuǎn)到景上。其實,這里與首句寫景性質(zhì)不同,可說仍是寫“鳴箏”的繼續(xù)。也許晚間真的飛了一陣雨,使嶺色處于有無之中。也許只不過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層層山嶺好象迷蒙在霧雨之中。無論是哪種境況,對遷客的情感都有陪襯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樂造成了這樣一種“石破天驚逗秋雨”的感覺?!扒е厝f重雨”不僅寫嶺色,也兼形箏聲(猶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僅是視覺形象,也是音樂形象?!扒е亍?、“萬重”的復(fù)疊,給人以樂音繁促的暗示,對彈箏“流人”的復(fù)雜心緒也是一種暗示。在寫“鳴箏”之后,這樣將“嶺色”與“千重萬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敘寫、關(guān)聯(lián)詞語,造成詩句多義性,含蘊豐富,打通了視聽感覺,令人低回不已。 彈到激越處,箏弦突然斷了。但聽者情緒激動,不能自已。這里不說淚下之多,而換言“淚痕深”,造語形象新鮮。“收與”、“分付與”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與此句的“淚”搭成譬喻關(guān)系。似言聽箏者的淚乃是箏弦收集嶺上之雨化成,無怪乎其多了。這想象新穎獨特,發(fā)人妙思?!爸徽f聞箏下淚,意便淺。說淚如雨,語亦平常??此浞ㄗ址ㄟ\用之妙,便使人涵詠不盡?!保S生評)此詩從句法、音韻到通感的運用,頗具特色,而且都服務(wù)于意境的創(chuàng)造,渾融含蓄,而非刻露,《詩藪》稱之為“連城之璧,不以追琢減稱”,可謂知言。 (周嘯天) 送魏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 江風(fēng)引雨入舟涼。 君遙在瀟湘月, 愁聽清猿夢里長。 詩作于王昌齡貶龍標(biāo)尉時。 送別魏二在一個清秋的日子(從“橘柚香”見出)。餞宴設(shè)在靠江的高樓上,空中飄散著橘柚的香氣,環(huán)境幽雅,氣氛溫馨。這一切因為朋友即將分手而變得尤為美好。這里敘事寫景已暗挑依依惜別之情。“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賈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著“酒深情亦深”。 “方留戀處,蘭舟催發(fā)”,送友人上船時,眼前秋風(fēng)瑟瑟,“寒雨連江”,氣候已變。次句字面上只說風(fēng)雨入舟,卻兼寫出行人入舟;逼人的“涼”意,雖是身體的感覺,卻也雙關(guān)著心理的感受?!耙弊峙c“入”字呼應(yīng),有不疾不徐,颯然而至之感,善狀秋風(fēng)秋雨特點。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運用皆妙,耐人涵詠。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應(yīng)歸結(jié)到惜別之情。但詩人卻將眼前情景推開,以“億”字鉤勒,從對面生情,為行人虛構(gòu)了一個境界:在不久的將來,朋友夜泊在瀟湘(瀟水在零陵縣與湘水會合,稱瀟湘)之上,那時風(fēng)散雨收,一輪孤月高照,環(huán)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難成眠吧。即使他暫時入夢,兩岸猿啼也會一聲一聲闖入夢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夢中也擺不脫愁緒。詩人從視(月光)聽(猿聲)兩個方面刻畫出一個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環(huán)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夢中聽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詩境頗具幾分朦朧之美,有助于表現(xiàn)惆悵別情。 末句的“長”字狀猿聲相當(dāng)形象,使人想起《水經(jīng)注·三峽》關(guān)于猿聲的描寫:“時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zhuǎn)久絕?!薄伴L”字作韻腳用在此詩之末,更有余韻不絕之感。 詩的前半寫實景,后半乃虛擬。它借助想象,擴大意境,深化主題。通過造境,“道伊旅況愁寂而已,惜別之情自寓”(敖英評,《唐詩絕句類選》),“代為之思,其情更遠(yuǎn)”(陸時雍《詩鏡總論》)。在藝術(shù)構(gòu)思上是頗有特色的。 ?。ㄖ車[天)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中芙蓉樓原名西北樓,遺址在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西北。登臨可以俯瞰長江,遙望江北。這首詩大約作于開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齡當(dāng)時為江寧(今南京市)丞,辛漸是他的朋友,這次擬由潤州渡江,取道揚州,北上洛陽。王昌齡可能陪他從江寧到潤州,然后在此分手。這詩原題共兩首,第二首說到頭天晚上詩人在芙蓉樓為辛漸餞別,這一首寫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邊離別的情景。 “寒雨連江夜入?yún)恰?,迷蒙的煙雨籠罩著吳地江天,織成了無邊無際的愁網(wǎng)。夜雨增添了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那寒意不僅彌漫在滿江煙雨之中,更沁透在兩個離人的心頭?!斑B”字和“入”字寫出雨勢的平穩(wěn)連綿,江雨悄然而來的動態(tài)能為人分明地感知,則詩人因離情縈懷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見。但是,這一幅水天相連、浩渺迷茫的吳江夜雨圖,不也展現(xiàn)了一種極其高遠(yuǎn)壯闊的境界嗎?中晚唐詩和婉約派宋詞往往將雨聲寫在窗下梧桐、檐前鐵馬、池中殘荷等等瑣物上,而王昌齡卻并不實寫如何感知秋雨來臨的細(xì)節(jié),他只是將聽覺視覺和想象概括成連江入?yún)堑挠陝?,以大片淡墨染出滿紙煙雨,這就用浩大的氣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開闊意境。 清晨,天色已明,辛漸即將登舟北歸。詩人遙望江北的遠(yuǎn)山,想到行人不久便將隱沒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遼闊的江面上,進(jìn)入詩人視野的當(dāng)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蕩的江水本來是最易引起別情似水的聯(lián)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勝數(shù)。然而王昌齡沒有將別愁寄予隨友人遠(yuǎn)去的江水,卻將離情凝注在矗立于蒼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為友人回到洛陽,即可與親友相聚,而留在吳地的詩人,卻只能象這孤零零的楚山一樣,佇立在江畔空望著流水逝去。一個“孤”字如同感情的引線,自然而然牽出了后兩句臨別叮嚀之辭:“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br> 早在六朝劉宋時期,詩人鮑照就用“清如玉壺冰”(《代白頭吟》)來比喻高潔清白的品格。自從開元宰相姚崇作《冰壺誡》以來,盛唐詩人如王維、崔顥、李白等都曾以冰壺自勵,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齡托辛漸給洛陽親友帶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報,而是傳達(dá)自己依然冰清玉潔、堅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據(jù)《唐才子傳》和《河岳英靈集》載,王昌齡曾因不拘小節(jié),“謗議沸騰,兩竄遐荒”,開元二十七年被貶嶺南即是第一次,從嶺南歸來后,他被任為江寧丞,幾年后再次被貶謫到更遠(yuǎn)的龍標(biāo),可見當(dāng)時他正處于眾口交毀的惡劣環(huán)境之中。詩人在這里以晶瑩透明的冰心玉壺自喻,正是基于他與洛陽詩友親朋之間的真正了解和相互信任,這決不是洗刷讒名的表白,而是蔑視謗議的自譽。因此詩人從清澈無瑕、澄空見底的玉壺中捧出一顆晶亮純潔的冰心以告慰友人,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辭都更能表達(dá)他對洛陽親友的深情。 即景生情,情蘊景中,本是盛唐詩的共同特點,而深厚有余、優(yōu)柔舒緩?!氨M謝爐錘之跡”(胡應(yīng)麟《詩藪》)又是王詩的獨特風(fēng)格。本詩那蒼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僅烘托出詩人送別時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現(xiàn)了詩人開朗的胸懷和堅強的性格。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與冰心置于玉壺的比象之間又形成一種有意無意的照應(yīng),令人自然聯(lián)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使精巧的構(gòu)思和深婉的用意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所以天然渾成,不著痕跡,含蓄蘊藉,余韻無窮。 ?。ǜ饡砸簦?br> 送柴侍御 王昌齡 流水通波接武岡, 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王昌齡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詩人,單就他的絕句而論,寫送別、留別的就不少,而且還都寫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 “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遠(yuǎn)”,就意味著空間距離之大,相見之難。所以不少送別一類的詩詞就往往在這個“遠(yuǎn)”字上做文章。比如:“荊南渭北難相見,莫惜衫襟著酒痕?!薄把┣缭粕⒈憋L(fēng)寒,楚水吳山道路難?!薄捌绞彵M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彼鼈兌际且圆煌男蜗笾獗憩F(xiàn)一個“遠(yuǎn)”字,而那別時之難,別后之思,便盡在不言之中了。然而,王昌齡的這首《送柴侍御》倒是別開蹊徑的。 從詩的內(nèi)容來看,這首詩大約是詩人貶龍標(biāo)(今湖南省黔陽縣)尉時的作品。這位柴侍御可能是從龍標(biāo)前往武岡(今湖南省武岡縣),詩是王昌齡為他送行而寫的。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岡”(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岡”),點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語調(diào)流暢而輕快,“流水”與“通波”蟬聯(lián)而下,顯得江河相連,道無艱阻,再加上一個“接”字,更給人一種兩地比鄰相近之感,這是為下一句作勢。所以第二句便說“送君不覺有離傷”?!罢l渭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xiāng)”。龍標(biāo)、武岡雖然兩地相“接”,但畢竟是隔山隔水的“兩鄉(xiāng)”。于是詩人再用兩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筆法靈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詰,反復(fù)致意,懇切感人。如果說詩的第一句意在表現(xiàn)兩地相近,那么這兩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物因情變”,兩地竟成了“一鄉(xiāng)”。這種遷想妙得的詩句,既富有濃郁的抒情韻味,又有它鮮明的個性。它固然不同于“今日送君須盡醉,明朝相憶路漫漫”那種面臨山川阻隔的遠(yuǎn)離之愁;但也不象“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何人不識君”那么豪爽、灑脫。它是用豐富的想象,去創(chuàng)造各種形象,以化“遠(yuǎn)”為“近”,使“兩鄉(xiāng)”為“一鄉(xiāng)”。語意新穎,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為它蘊涵的正是人分兩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誼。而這種情誼不也就是別后相思的種子嗎!又何況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們對友人的思念,“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王昌齡《李倉曹宅夜飲》)。所以這三四兩句,一面是對朋友的寬慰,另一面已將深摯不渝的友情和別后的思念,滲透在字里行間了。說到這里,我們便可以感到詩人未必沒有“離傷”,但是為了寬慰友人,也只有將它強壓心底,不讓它去觸發(fā)、去感染對方。更可能是對方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離傷”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詩人,不得不用那些離而不遠(yuǎn)、別而未分、既樂觀開朗又深情婉轉(zhuǎn)的語言,以減輕對方的離愁。這不是更體貼、更感人的友情么?是的。正是如此,“送君不覺有離傷”,它既不會被柴侍御、也不會被讀者誤認(rèn)為詩人寡情,恰恰相反,人們于此感到的倒是無比的親切和難得的深情。這便是生活的辯證法,藝術(shù)的辯證法。這種“道是無情卻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覽無余的直說,不是更生動、更耐人尋味嗎? ?。ㄚw其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