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軍
未及九時。魏瑪沿街的店鋪,雖大多尚未開張,卻都以美麗精巧的櫥窗讓我們頻頻駐足,作一番靈魂的采購。 終于有一家開著了。店主是個胡子大漢,見了我們只是微笑,卻不主動招徠生意,憑我們在看客與顧客間隨意選擇身份。地上有大株小株的銀杏樹苗,貨架的低層有大袋小袋的銀杏果實,高層則有各式各樣銀杏葉形的飾物、印章、錢幣以及印有銀杏葉圖案的照相簿、鑰匙圈、筆記本。魏瑪盛栽銀杏,高干茂葉隨處可見,歌德也曾作過一詩,對銀杏樹大加詠贊。 歌德的半身石膏雕像是最多的,大大小小、密密層層地擺在那里。同行的朋友一下買了七個,說要回去送人。的確,歌德是魏瑪?shù)闹魅耍€有席勒、貝多芬、李斯特、巴赫,正是他們讓魏瑪?shù)妹暗聡难诺洹?。當然,若要排出名次,無論成就之高還是居住之久,歌德都位于首席。 歌德的故居是一幢精雅的黃色樓房,前方有小型的廣場和弧形的街道。馬車馳過石板路面,蹄聲清脆料如當年。當年,這個僅幾萬人口的小公國以極高的規(guī)格、極重的聘金請來一位二十六歲的青年,他正是已安然度過少年煩惱期的“維特”——歌德。這幢樓房,正是魏瑪公爵贈他的眾多禮物中的一件。 進入樓房,在各室穿梭打量,發(fā)現(xiàn)裝潢反差極大。有的雕梁畫棟,配以古瓷器皿、名家畫作,那是客廳和餐廳,主要用于公務應酬和接待貴賓;有的白墻原木,簡樸而又逼仄,這是書房和臥室——它們正是主人思接千仞、筆生萬言的空間。為此,歌德曾有解釋:“豪華舒適的陳設會擾亂我的思維,使我陷入一種遲鈍怠惰的狀態(tài)?!睋?jù)說他寫作時,放著椅子不坐,卻以站姿刺激思維、催生靈感,所以他的書桌造得高挑而微傾,與眾不同。中國古人有“空乏其身”之說,歌德先生則有“勞乏其足”之舉。物質的豐贍是精神的天敵,身體的舒適是思想的仇人,看來此理早被中外先賢看得洞明、說得透辟、做得精彩。為對抗物質對精神的銷蝕,歌德以一種方式去盛放肉身,以另一種方式來安頓靈魂。 靈魂看似一個,實為兩個,差別只在它們對肉身的態(tài)度,一個是無條件的服從,一個是有意識的擺脫。借浮士德之口,歌德嘆道:“啊!有兩個靈魂住我的胸底,一個總要與另一個分離。一個懷著強烈的情欲,執(zhí)著于感官享受的凡塵;另一個卻要超脫塵世,向那崇高的靈境飛馳?!蹦Ч硪T浮士德,許諾助他實現(xiàn)所有的欲望,條件是以他的后一個靈魂作抵押。于是,浮士德得到了年輕英俊的皮囊,得到了價值連城的財富,得到了位高權重的官職,得到了純潔少女的癡情。不過,欲望每次得到滿足,慘劇每次都會發(fā)生。靈魂譴責所造成的痛苦,終于超過了欲望滿足所帶來的快活。 潦倒書齋厭古今,愿將殘歲付魔侵。鏡看皓首還烏發(fā),手觸空囊得白金。少女何辜成棄婦,死牢爭忍對啼音。平生兩面人和鬼,天地一心浮與沉。 人有理想,不像動物那樣滿足生理,而是要追求美好的事物、要探尋人生的真理,此時的人,是人;人有欲望,不像動物那樣知足而止,而是無窮地索取、無盡地占有,此時的人,是鬼。浮士德在人與鬼、天與地之間沉浮,終于浮出,他才會在淪為魔鬼奴仆的一剎那,得到上帝的拯救。 說來湊巧?;貒罂吹牡谝怀鰬颍褪菧@祖的《邯鄲記》。眼中看的是云陽法場上痛悔交加的盧生,心里想的是魔鬼洞窟中自責不已的浮士德。 拯救盧生的,是仙人;拯救浮士德的,是上帝。在仙人和上帝的背后,是一中一西兩個文豪,不約而同地警示著人們。 差別在于,在西方,《浮士德》問世近二百年來演出不斷且不計其數(shù);在東方,《邯鄲記》問世近四百年來從未見到全本演出記錄,直到本世紀初才有首演。盡管《浮士德》百多年前就有了中文譯本,但其影響極為微弱,至于戲劇的首演,同樣是在本世紀初。 原因在于,在二十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靈魂,都沒有能力在理想和欲望之間隨意選擇身份。到了二十世紀末梢,欲望之門豁然開啟,理想之光頓時黯淡,久困的人們仿佛從維特一下成了浮士德、成了盧生,他們爭先恐后地撲向物質、忘乎所以地耽于享樂。他們是天才。他們是瘋子。他們的靈魂離理想越來越遠、向欲望越來越近,他們離人越來越遠,離鬼越來越近…… 西方的浮士德們,已得到了上帝的寬恕。 東方的盧生們呢,何時得到仙人的拯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