黿與小頭鱉是鱉科中最巨型的種類,成體平均體長都在一米以上,可謂十分魁偉。兩者被傳統(tǒng)分類系統(tǒng)分歸在兩個不同的屬中,然而,它們在外形和解剖結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學者Meylan在對鱉科的研究后也認為兩屬存在近緣關系,將它們歸入小頭鱉族(族是屬上分類階元)。這兩屬中目前都各有兩個公認的種,也都有新種列入但尚存爭議。與其它鱉類比較,它們的特征是頭部占的比例極小,頭部上眼后部分很長。頭骨看上去象是長頸龜?shù)念^骨,背甲裙緣寬大,前緣不象其它龜鱉類那樣形成檐狀,而是從前肢處開始與頸根皮膚融合,因此,在它們頭部未完全縮入甲內(nèi)很深時,背甲象是沒有前緣。兩屬外觀上的區(qū)別是黿唇瓣處向外鼓突,與吻突無漸漸變細的過渡,因而頭部從背面觀較小頭鱉略寬。下面分開敘述。 首先說一下黿屬Pelochelys。這一屬在物種認定,名稱對映上存在諸多問題,需要予以澄清。無論如何,此屬確有兩個獨立的種,即產(chǎn)于東南亞廣大地區(qū)的黿(我國曾經(jīng)有分布的就是這一種)另一種是產(chǎn)于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及澳洲北部的黿。目前,拉丁學名在各個不同資料中常對應錯誤。許多較權威的資料甚至是互相矛盾的。事實上,我在起草此篇文章時也無所適從。但此屬是博物學家格林Gray最早訂立,并依馬六甲地區(qū) 所得標本命名Pelochelys cantorii ,其后,歐文(Owen)又具澳洲北部的標本命名了Trionyx bibroni , 而后,Trionyx bibroni被歸入Pelochelys屬,改為Pelochelys bibroni,后來又認格林的為無效種或同物異名,廢棄了格林的命名而廣泛應用Pelochelys bibroni作為黿的拉丁學名,至今仍被沿用。自此,黿屬長久以來都被認為是單屬獨種。然而,學者Webb在重新考核黿的模式標本時,在新幾內(nèi)亞獲得的標本卻被發(fā)現(xiàn)不同于亞洲地區(qū)的個體。新幾內(nèi)亞的黿幼體及成體頸部有似小頭鱉一般的黃色縱斑紋,背甲上也滿布斑紋,并且,背甲在幼年期密布疣粒,且疣粒連綴成行,顯得很粗糙;而亞洲的黿幼年期僅有淺淡的沙石色小斑點,成年后通體橄欖棕色或棕灰色,無斑,終生背甲都光滑,無明顯瘰疣。據(jù)此,Webb認為,歐文采自澳洲的標本應與他自己在與澳洲鄰近的新幾內(nèi)亞采到的是同一種,因而歐文的命名有效,應稱為新幾內(nèi)亞黿,而先前格林采自馬來西亞馬六甲的是廣泛產(chǎn)于東南亞的黿,所以格林的命名同樣有效,一般所說的黿應依物種命名的優(yōu)先率愿則改回格林最早的Pelochelys cantorii ,即黿。如Webb的標本及產(chǎn)地確鑿無誤,又經(jīng)過詳細采樣調(diào)查,我個人認為是可信的,正確的。不過我國出版的《中國動物志 爬行綱 龜鱉目鱷形目》中仍沿用舊 的Pelochelys bibroni作為拉丁學名,但對上述情況也作了敘述,有興趣的朋友可看一看。目前,存在兩種的事實已被世界公認,包括IUCN等組織也在其紅皮書中列入兩種。中文名稱“黿”一詞原為古代傳說中泛指體型巨大的龜鱉類動物,黿是我國學者轉譯而來,倒也貼切,若直譯英文名應是巨型鱉。近些年,又有新種 被列入此屬,分別為Pelochelys signifera,及我國學者提出的Pelochelys maculatus(斑黿)。前者知之甚少,系新發(fā)現(xiàn)的種,目前尚未廣泛公認。對于斑黿,疑點不少,我想多說幾句。所謂“斑黿”這種動物確實存在,關鍵是它是什么,應否歸為黿屬。斑黿最早是外國人Heude于1880年根據(jù)捕自黃浦江的標本所訂立,所用也非黿的屬名,而是Yuen maculatus,種名maculatus為大斑點的意思??梢奌eude并不認為他所發(fā)現(xiàn)的是一種黿。后來,我國學者將浙江出土的近似化石的鱉類骨骼標本命名為太湖黿,其原因是該標本存在與黿的明顯不同,不明白為什么既知明顯不同,又要歸入黿屬,可能見該標本體型巨大,而我國學者一向認為龐大的鱉類動物只能是黿,故而訂名太湖黿。再后來,趙肯堂對比了Yuen maculatus與太湖黿和捕自太湖而放生在蘇州動物園的巨型鱉科動物后,認為一樣,遂遵從較早的命名并予以調(diào)整,成為所謂的斑黿Pelochelys maculatus,這樣,我國不少學者也遵從,以至于許多書籍中都以斑黿一名來記載此種巨鱉。不過,國際學術屆并未承認,至今查閱外國文獻,都未將其列入,而同樣新發(fā)現(xiàn)于我國的數(shù)種閉殼龜早已得到公認。那么此種巨型鱉類到底是什么呢?現(xiàn)在僅有三只活體養(yǎng)在蘇州的園林池塘中,另有幾件標本存在,因無幼體作比較,而幼體與成體和老年個體無論外部色斑還是內(nèi)部骨骼比例都是很不相同的,所以無法判斷是否是已知鱉類的老年個體,還是另為獨立新種,實際上,許多中外學者都認為是中華鱉或斑鱉的同物異名。觀察蘇州的活體,會發(fā)現(xiàn),此種鱉類頭部比例較大,背甲有明顯的檐狀前緣,這與黿與小頭鱉的共有特征不相符,不可能同一屬的兩種動物之間還不如與另一屬的物種相似,換句話說,黿與小頭鱉更接近,而所謂斑黿不應歸入黿屬。目前,不少學者提出斑黿是斑鱉的老年個體,即Rafetus swinhoei,但二者的骨骼比較似乎又否定了這種觀點。然而,正如前述,幼年到老年骨骼特征是會變化的,況且斑鱉自身也是個迷,已120多年未見,更不用說用大量骨骼做對比了??煽康倪€應是用DNA技術檢測,然而由誰出資,協(xié)調(diào)各部門在我國又是個更難的難題?,F(xiàn)今,西方一些著名學者都傾向于斑黿就是斑鱉的老年個體,并在文獻中都稱為上海鱉,所配照片即為我門見到的斑黿;另外近年來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公園湖內(nèi)發(fā)現(xiàn)了幾只體長達兩米多的巨鱉,起初曾被當作水怪,直到本國科學家攝制了大量照片才被認清,幾年來陸續(xù)死去,僅剩一只,被認為是目前人類已知最巨大的鱉科動物,學者門認為是黿或印支鱉(亞洲鱉或中南半島大鱉),越南科學家另定屬種,而著名爬行動物專家普里查德看過照片后認為與中國蘇州的是同一種動物,即斑鱉的老年個體,他率隊在越南靠查,在紅河流域找到了類似我國斑鱉的動物。這也證明了為什么百余年來,在我國再未捕到過斑黿或斑鱉,它們很可能是從越南流入我國的。不管怎樣,這些僅存的巨鱉是十分珍稀的,它們的真實身份有待揭開,保護好活體是個重要的工作,不應只將它當作招攬游客的噱頭。最后我要強調(diào)一下,不要將體型巨大的鱉類都認作黿,我國過去由于閉關鎖國,與國外少有資料溝通,更因經(jīng)費問題難于去外國野外考查,對國外眾多大型鱉類了解甚少,因而無法比較鑒別,北京動物園長期以黿的名稱展出的并不是黿,其頭頂有斜向后方的數(shù)條黑紋,看上去應該是馬來鱉或是印度所產(chǎn)的幾種鱉之一,但因年齡老,體型大,被當作了黿,而一直無人糾正。野外捕獲的大多也不是黿,而是印支巨鱉的誤認。下面附圖以讓大家有一直觀的認識。 黿Pelochelys cantorii 英名 Asian giant softshell turtle , Cantor\'s Giant Softshell Turtle Blunt-headed giant softshell turtle 分布從印度向東經(jīng)東南亞直到新幾內(nèi)亞,包括印度泰米爾省,印度半島,緬甸,馬來半島,我國東南部,海南島,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諸島,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在我過甚至記載有江浙及安徽,如不是當初誤認,則其分布相當廣,而現(xiàn)在這些地方未再發(fā)現(xiàn),海 南,云南,閩粵到可能尚存。 體長最大記錄一點三米。
印度小頭鱉Chitra indica (Gray 1831) 英名 Narrow-headed softshell turtle,Short-headed softshell turtle Asian River softshell turtle 中名 小頭鱉,印度小頭鱉,紋背鱉 分布 巴基斯坦,印度,尼伯爾,孟加拉,緬甸,泰國西部。 描述最大記錄達183厘米,但這也可能是東南亞小頭鱉的記錄。與東南亞小頭鱉的區(qū)別是背甲上的斑紋不是明顯的幾何線條狀,而是雜有許多圓形斑,外圍最是明顯。整體看上去斑紋多而繁亂,底色淡,斑紋對比不似東南亞小頭鱉那樣鮮明。成年后斑紋會變的模糊不清。頸背的縱向條紋在頭部后方交匯,而東南亞小頭鱉則在背甲前緣稍靠前處交匯成一條繼續(xù)前伸。
|
|
來自: 昵稱17497392 > 《水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