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稱贊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在他身上體現(xiàn)了激進(jìn)和憎愛分明的性格,在當(dāng)時是極端新派的文人。寫于1919年的《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在子女教育的問題上也是很前衛(wèi)的,魯迅理解當(dāng)好父親“是極其偉大和要緊的事,也是一件極艱苦困難的事”,但不意味著子女教育成功就是強迫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修煉,實現(xiàn)“望子成龍”的目標(biāo)。教育子女或者說“管教子女”,魯迅指出“開宗第一,便是理解”,不要視孩子為“縮小的成人”。父母對于子女的“責(zé)任”,就是“健全的產(chǎn)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魯迅強調(diào)“長者須是指導(dǎo)者協(xié)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養(yǎng)成他們(子女)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 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痹趯⒔?/span>100年后的今天,這些話今日讀之依舊令人警醒。 今天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但往往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缺乏和孩子的交流與溝通,缺少對孩子的尊重,不顧孩子的實際,對孩子的要求和期望過高,這也是造成孩子厭學(xué)、逃學(xué)、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的一個重要原因。再一點就是對孩子的教育走向了兩個極端:孩子在低齡階段過分溺愛,包辦代替孩子的一切事物;當(dāng)孩子長大有了缺點錯誤時,又沒有了過去的愛和耐心,有的是簡單和粗暴、指責(zé)和辱罵,最后使孩子走向了自己期望的反面。 不知今天的父母,看了魯迅先生的教育思想,該有怎么的感想,又該有什么反思? (注:該文部分文字主要來自《民國語文》中《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這篇文章的題解,謹(jǐn)表謝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