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271例

 昵稱18944555 2014-08-16
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271例
文章來源:      2005-12-19 16:16:20

李澤生 2005-12-13 13:10:40 中華中西醫(yī)雜志 2003年2月第4卷第4期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UC)是發(fā)生在直、結腸粘膜層的原因不明的炎性病變。屬中醫(yī)“泄瀉”、“下利”等范疇。

中醫(yī)認為本病由于感受外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勞倦內傷等原因,致脾胃虛弱,水谷不化,腹氣不利,則氣滯血瘀、濕熱蘊結或寒濕停滯而形成。

現在認為本病與過敏、飲食不節(jié)、免疫機制、遺傳因素、營養(yǎng)不良、精神抑郁等因素有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71例,其中男152例,女119例;年齡20歲以下52例,20~40歲181例,40歲以上38例;病程9個月~10余年不等,其病變部位大多在直腸、乙狀結腸,亦有累及全結腸。

本組病均經纖維結腸鏡檢查,予以確診,鏡下可見:腸粘膜粗糙呈顆粒狀,充血水腫,質脆易出血,部分附著膿性分泌物,有的可見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的多發(fā)性表淺潰瘍。病理檢查均呈炎性變。

1.2 治療方案 采取中醫(yī)辨證分型施治、中藥湯劑口服及第三煎保留灌腸。

1.2.1 濕熱型(相當于急性發(fā)作期) 主證:腹瀉,大便每日10~20余次,粘液膿血便或便血較多,腹痛可為絞痛,伴里急后重,或腹痛即便,便后痛減,伴發(fā)熱,脘痞納呆,身重疲倦,肛門灼熱,舌苔白膩或黃厚膩,脈弦滑。辨證:濕熱下注,脾虛肝虛。治法:清利濕熱,健脾和肝。方藥:常用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木香檳榔丸、槐花湯等清利濕熱、解毒排膿、疏風止血之劑加減:白頭翁10g,秦皮10g,黃芩10g,黃連10g,黃柏10g,葛根10g,木香10g,陳皮10g,焦楂15g,當歸10g,防風6g,芍藥12g,炙草10g,炒二術各10g。

1.2.2 脾虛型(相當于緩和期) 主證:面色萎黃,腹隱痛時作時止,食欲不振,嘔吐,大便呈粥狀,偶有少量粘液,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辨證:脾氣不振,濕熱未清。治療:溫補脾陽,和胃燥濕。方藥:參苓白術散:黨參20g,炒白術10g,炒蒼術10g,炙甘草10g,炒薏米30g,白頭翁10g,黃連10g,陳皮炭10g,杭白芍20g,蓮子肉10g,半夏6g,豬茯苓各10g。

1.2.3 陽虛型(相當于遷延型) 主證:病程遷延日久,少食神疲乏力,腹中隱痛,喜暖喜按,五更泄瀉,時稀時有粘液白胨,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辨證:脾腎陽虛,大腸虛寒,治法:溫補脾腎,澀腸止瀉。方藥:四神丸,真人養(yǎng)臟湯,芍藥甘草湯合方加減:黨參30g,茯苓15g,炙甘草10g,補骨脂10g,肉豆蔻6g,杭白芍20g,五味子10g,吳茱萸10g,炮附子10g,當歸10g,伏龍肝15g,大棗6枚,沉香面3g(沖),炒二術各10g,炮干姜各10g。

以上各方劑每日1劑,分2次水煎服。7天為1個療程。

2 結果

271例中,治愈165例(癥狀消失,纖維結腸鏡檢:病灶 全部消失);好轉103例(癥狀減輕,鏡檢潰瘍面縮小或部分消失,粘膜輕度充血);無效3例(臨床癥狀、鏡檢無變化)。見表1。

表1 治療結果 (略)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是較常見疾病,本病易反復發(fā)作,病程長,可發(fā)生于各年齡段,以20~40發(fā)病率最高。本病屬本虛標實之癥,其體虛為本,邪實為標,脾胃虛弱,脾腎陽虛為本,病初或急性發(fā)作期,多為濕熱內蘊,多為標實,以治標為主 [1] 。病久則損及脾腎多為本虛,故慢性遷延期以治本為主。本病治療上雖分以上三型,但臨床上由于病人情況各有所異,臨床表現各型交錯參雜,所以在分型治療基礎上,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臨床加減用藥方可取得更好效果。如脾虛型中陽已衰,寒邪內盛,而大腸濕熱又未清,寒熱虛實夾雜,其治療則以參苓白術散為主,佐以清熱燥濕之劑。陽虛型,為命門火衰,方用四神丸,真人養(yǎng)臟湯,附子理中湯加減。若里急后重加熟軍、焦檳榔;腹痛加木香、烏藥、沉香面。便血加地榆炭、槐花炭、三七粉;水濕重加車前子、烏梅、升麻、石脂、柯子、米殼等 [2] 。

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271例
文章來源:      2005-12-19 16:16:20

李澤生 2005-12-13 13:10:40 中華中西醫(yī)雜志 2003年2月第4卷第4期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UC)是發(fā)生在直、結腸粘膜層的原因不明的炎性病變。屬中醫(yī)“泄瀉”、“下利”等范疇。

中醫(yī)認為本病由于感受外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勞倦內傷等原因,致脾胃虛弱,水谷不化,腹氣不利,則氣滯血瘀、濕熱蘊結或寒濕停滯而形成。

現在認為本病與過敏、飲食不節(jié)、免疫機制、遺傳因素、營養(yǎng)不良、精神抑郁等因素有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71例,其中男152例,女119例;年齡20歲以下52例,20~40歲181例,40歲以上38例;病程9個月~10余年不等,其病變部位大多在直腸、乙狀結腸,亦有累及全結腸。

本組病均經纖維結腸鏡檢查,予以確診,鏡下可見:腸粘膜粗糙呈顆粒狀,充血水腫,質脆易出血,部分附著膿性分泌物,有的可見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的多發(fā)性表淺潰瘍。病理檢查均呈炎性變。

1.2 治療方案 采取中醫(yī)辨證分型施治、中藥湯劑口服及第三煎保留灌腸。

1.2.1 濕熱型(相當于急性發(fā)作期) 主證:腹瀉,大便每日10~20余次,粘液膿血便或便血較多,腹痛可為絞痛,伴里急后重,或腹痛即便,便后痛減,伴發(fā)熱,脘痞納呆,身重疲倦,肛門灼熱,舌苔白膩或黃厚膩,脈弦滑。辨證:濕熱下注,脾虛肝虛。治法:清利濕熱,健脾和肝。方藥:常用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木香檳榔丸、槐花湯等清利濕熱、解毒排膿、疏風止血之劑加減:白頭翁10g,秦皮10g,黃芩10g,黃連10g,黃柏10g,葛根10g,木香10g,陳皮10g,焦楂15g,當歸10g,防風6g,芍藥12g,炙草10g,炒二術各10g。

1.2.2 脾虛型(相當于緩和期) 主證:面色萎黃,腹隱痛時作時止,食欲不振,嘔吐,大便呈粥狀,偶有少量粘液,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辨證:脾氣不振,濕熱未清。治療:溫補脾陽,和胃燥濕。方藥:參苓白術散:黨參20g,炒白術10g,炒蒼術10g,炙甘草10g,炒薏米30g,白頭翁10g,黃連10g,陳皮炭10g,杭白芍20g,蓮子肉10g,半夏6g,豬茯苓各10g。

1.2.3 陽虛型(相當于遷延型) 主證:病程遷延日久,少食神疲乏力,腹中隱痛,喜暖喜按,五更泄瀉,時稀時有粘液白胨,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辨證:脾腎陽虛,大腸虛寒,治法:溫補脾腎,澀腸止瀉。方藥:四神丸,真人養(yǎng)臟湯,芍藥甘草湯合方加減:黨參30g,茯苓15g,炙甘草10g,補骨脂10g,肉豆蔻6g,杭白芍20g,五味子10g,吳茱萸10g,炮附子10g,當歸10g,伏龍肝15g,大棗6枚,沉香面3g(沖),炒二術各10g,炮干姜各10g。

以上各方劑每日1劑,分2次水煎服。7天為1個療程。

2 結果

271例中,治愈165例(癥狀消失,纖維結腸鏡檢:病灶 全部消失);好轉103例(癥狀減輕,鏡檢潰瘍面縮小或部分消失,粘膜輕度充血);無效3例(臨床癥狀、鏡檢無變化)。見表1。

表1 治療結果 (略)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是較常見疾病,本病易反復發(fā)作,病程長,可發(fā)生于各年齡段,以20~40發(fā)病率最高。本病屬本虛標實之癥,其體虛為本,邪實為標,脾胃虛弱,脾腎陽虛為本,病初或急性發(fā)作期,多為濕熱內蘊,多為標實,以治標為主 [1] 。病久則損及脾腎多為本虛,故慢性遷延期以治本為主。本病治療上雖分以上三型,但臨床上由于病人情況各有所異,臨床表現各型交錯參雜,所以在分型治療基礎上,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臨床加減用藥方可取得更好效果。如脾虛型中陽已衰,寒邪內盛,而大腸濕熱又未清,寒熱虛實夾雜,其治療則以參苓白術散為主,佐以清熱燥濕之劑。陽虛型,為命門火衰,方用四神丸,真人養(yǎng)臟湯,附子理中湯加減。若里急后重加熟軍、焦檳榔;腹痛加木香、烏藥、沉香面。便血加地榆炭、槐花炭、三七粉;水濕重加車前子、烏梅、升麻、石脂、柯子、米殼等 [2] 。

中藥治療潰瘍性結腸炎271例
文章來源:      2005-12-19 16:16:20

李澤生 2005-12-13 13:10:40 中華中西醫(yī)雜志 2003年2月第4卷第4期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UC)是發(fā)生在直、結腸粘膜層的原因不明的炎性病變。屬中醫(yī)“泄瀉”、“下利”等范疇。

中醫(yī)認為本病由于感受外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勞倦內傷等原因,致脾胃虛弱,水谷不化,腹氣不利,則氣滯血瘀、濕熱蘊結或寒濕停滯而形成。

現在認為本病與過敏、飲食不節(jié)、免疫機制、遺傳因素、營養(yǎng)不良、精神抑郁等因素有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71例,其中男152例,女119例;年齡20歲以下52例,20~40歲181例,40歲以上38例;病程9個月~10余年不等,其病變部位大多在直腸、乙狀結腸,亦有累及全結腸。

本組病均經纖維結腸鏡檢查,予以確診,鏡下可見:腸粘膜粗糙呈顆粒狀,充血水腫,質脆易出血,部分附著膿性分泌物,有的可見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的多發(fā)性表淺潰瘍。病理檢查均呈炎性變。

1.2 治療方案 采取中醫(yī)辨證分型施治、中藥湯劑口服及第三煎保留灌腸。

1.2.1 濕熱型(相當于急性發(fā)作期) 主證:腹瀉,大便每日10~20余次,粘液膿血便或便血較多,腹痛可為絞痛,伴里急后重,或腹痛即便,便后痛減,伴發(fā)熱,脘痞納呆,身重疲倦,肛門灼熱,舌苔白膩或黃厚膩,脈弦滑。辨證:濕熱下注,脾虛肝虛。治法:清利濕熱,健脾和肝。方藥:常用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木香檳榔丸、槐花湯等清利濕熱、解毒排膿、疏風止血之劑加減:白頭翁10g,秦皮10g,黃芩10g,黃連10g,黃柏10g,葛根10g,木香10g,陳皮10g,焦楂15g,當歸10g,防風6g,芍藥12g,炙草10g,炒二術各10g。

1.2.2 脾虛型(相當于緩和期) 主證:面色萎黃,腹隱痛時作時止,食欲不振,嘔吐,大便呈粥狀,偶有少量粘液,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辨證:脾氣不振,濕熱未清。治療:溫補脾陽,和胃燥濕。方藥:參苓白術散:黨參20g,炒白術10g,炒蒼術10g,炙甘草10g,炒薏米30g,白頭翁10g,黃連10g,陳皮炭10g,杭白芍20g,蓮子肉10g,半夏6g,豬茯苓各10g。

1.2.3 陽虛型(相當于遷延型) 主證:病程遷延日久,少食神疲乏力,腹中隱痛,喜暖喜按,五更泄瀉,時稀時有粘液白胨,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辨證:脾腎陽虛,大腸虛寒,治法:溫補脾腎,澀腸止瀉。方藥:四神丸,真人養(yǎng)臟湯,芍藥甘草湯合方加減:黨參30g,茯苓15g,炙甘草10g,補骨脂10g,肉豆蔻6g,杭白芍20g,五味子10g,吳茱萸10g,炮附子10g,當歸10g,伏龍肝15g,大棗6枚,沉香面3g(沖),炒二術各10g,炮干姜各10g。

以上各方劑每日1劑,分2次水煎服。7天為1個療程。

2 結果

271例中,治愈165例(癥狀消失,纖維結腸鏡檢:病灶 全部消失);好轉103例(癥狀減輕,鏡檢潰瘍面縮小或部分消失,粘膜輕度充血);無效3例(臨床癥狀、鏡檢無變化)。見表1。

表1 治療結果 (略)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是較常見疾病,本病易反復發(fā)作,病程長,可發(fā)生于各年齡段,以20~40發(fā)病率最高。本病屬本虛標實之癥,其體虛為本,邪實為標,脾胃虛弱,脾腎陽虛為本,病初或急性發(fā)作期,多為濕熱內蘊,多為標實,以治標為主 [1] 。病久則損及脾腎多為本虛,故慢性遷延期以治本為主。本病治療上雖分以上三型,但臨床上由于病人情況各有所異,臨床表現各型交錯參雜,所以在分型治療基礎上,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臨床加減用藥方可取得更好效果。如脾虛型中陽已衰,寒邪內盛,而大腸濕熱又未清,寒熱虛實夾雜,其治療則以參苓白術散為主,佐以清熱燥濕之劑。陽虛型,為命門火衰,方用四神丸,真人養(yǎng)臟湯,附子理中湯加減。若里急后重加熟軍、焦檳榔;腹痛加木香、烏藥、沉香面。便血加地榆炭、槐花炭、三七粉;水濕重加車前子、烏梅、升麻、石脂、柯子、米殼等 [2] 。

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UC)是發(fā)生在直、結腸粘膜層的原因不明的炎性病變。屬中醫(yī)“泄瀉”、“下利”等范疇。

中醫(yī)認為本病由于感受外邪、飲食不節(jié)、情志失調、勞倦內傷等原因,致脾胃虛弱,水谷不化,腹氣不利,則氣滯血瘀、濕熱蘊結或寒濕停滯而形成。

現在認為本病與過敏、飲食不節(jié)、免疫機制、遺傳因素、營養(yǎng)不良、精神抑郁等因素有關。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71例,其中男152例,女119例;年齡20歲以下52例,20~40歲181例,40歲以上38例;病程9個月~10余年不等,其病變部位大多在直腸、乙狀結腸,亦有累及全結腸。

本組病均經纖維結腸鏡檢查,予以確診,鏡下可見:腸粘膜粗糙呈顆粒狀,充血水腫,質脆易出血,部分附著膿性分泌物,有的可見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的多發(fā)性表淺潰瘍。病理檢查均呈炎性變。

1.2 治療方案 采取中醫(yī)辨證分型施治、中藥湯劑口服及第三煎保留灌腸。

1.2.1 濕熱型(相當于急性發(fā)作期) 主證:腹瀉,大便每日10~20余次,粘液膿血便或便血較多,腹痛可為絞痛,伴里急后重,或腹痛即便,便后痛減,伴發(fā)熱,脘痞納呆,身重疲倦,肛門灼熱,舌苔白膩或黃厚膩,脈弦滑。辨證:濕熱下注,脾虛肝虛。治法:清利濕熱,健脾和肝。方藥:常用白頭翁湯,葛根芩連湯、木香檳榔丸、槐花湯等清利濕熱、解毒排膿、疏風止血之劑加減:白頭翁10g,秦皮10g,黃芩10g,黃連10g,黃柏10g,葛根10g,木香10g,陳皮10g,焦楂15g,當歸10g,防風6g,芍藥12g,炙草10g,炒二術各10g。

1.2.2 脾虛型(相當于緩和期) 主證:面色萎黃,腹隱痛時作時止,食欲不振,嘔吐,大便呈粥狀,偶有少量粘液,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辨證:脾氣不振,濕熱未清。治療:溫補脾陽,和胃燥濕。方藥:參苓白術散:黨參20g,炒白術10g,炒蒼術10g,炙甘草10g,炒薏米30g,白頭翁10g,黃連10g,陳皮炭10g,杭白芍20g,蓮子肉10g,半夏6g,豬茯苓各10g。

1.2.3 陽虛型(相當于遷延型) 主證:病程遷延日久,少食神疲乏力,腹中隱痛,喜暖喜按,五更泄瀉,時稀時有粘液白胨,舌質淡,苔薄白,脈沉遲無力。辨證:脾腎陽虛,大腸虛寒,治法:溫補脾腎,澀腸止瀉。方藥:四神丸,真人養(yǎng)臟湯,芍藥甘草湯合方加減:黨參30g,茯苓15g,炙甘草10g,補骨脂10g,肉豆蔻6g,杭白芍20g,五味子10g,吳茱萸10g,炮附子10g,當歸10g,伏龍肝15g,大棗6枚,沉香面3g(沖),炒二術各10g,炮干姜各10g。

以上各方劑每日1劑,分2次水煎服。7天為1個療程。

2 結果

271例中,治愈165例(癥狀消失,纖維結腸鏡檢:病灶 全部消失);好轉103例(癥狀減輕,鏡檢潰瘍面縮小或部分消失,粘膜輕度充血);無效3例(臨床癥狀、鏡檢無變化)。見表1。

表1 治療結果 (略)

3 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是較常見疾病,本病易反復發(fā)作,病程長,可發(fā)生于各年齡段,以20~40發(fā)病率最高。本病屬本虛標實之癥,其體虛為本,邪實為標,脾胃虛弱,脾腎陽虛為本,病初或急性發(fā)作期,多為濕熱內蘊,多為標實,以治標為主 [1] 。病久則損及脾腎多為本虛,故慢性遷延期以治本為主。本病治療上雖分以上三型,但臨床上由于病人情況各有所異,臨床表現各型交錯參雜,所以在分型治療基礎上,應根據患者個體情況,臨床加減用藥方可取得更好效果。如脾虛型中陽已衰,寒邪內盛,而大腸濕熱又未清,寒熱虛實夾雜,其治療則以參苓白術散為主,佐以清熱燥濕之劑。陽虛型,為命門火衰,方用四神丸,真人養(yǎng)臟湯,附子理中湯加減。若里急后重加熟軍、焦檳榔;腹痛加木香、烏藥、沉香面。便血加地榆炭、槐花炭、三七粉;水濕重加車前子、烏梅、升麻、石脂、柯子、米殼等 [2]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