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壽平水墨畫真跡
墨的顏色是黑的,這是常識,“近墨者黑”。但國畫家和國畫愛好者卻說墨不是單一的黑色,而是多色多彩的。他們說:墨分五色!
在國畫這里,尤其是國畫體系中的水墨畫,墨分五色是一種技法,一種獨特的藝術(shù)語言。具體的說,就是以水調(diào)節(jié)墨色多層次的濃淡干濕,運用墨色的豐富變化,生動地表現(xiàn)物象。墨分五色最早出自唐代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運墨而五色具”。五色說法不一,有濃、淡、干、濕、黑:
濃,墨為濃黑色,多用以畫近的物象或物體的陰暗面。
淡,墨色淡而不暗,不論干淡或濕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畫遠(yuǎn)的物象或物體的明亮面。
干,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產(chǎn)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濕,墨中加水多,與水調(diào)勻(或不調(diào)勻)運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點葉、點苔、使畫面具有濕潤之感,或用于潑墨法,表現(xiàn)水墨淋漓的韻味。
黑,較之濃墨水分要少,因而顯得更黑,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或皴。
若把白也算上,可將濃、淡、干、濕、黑、白并稱為六彩。另還有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之說:
焦墨,即把研成的墨汁在硯池內(nèi)經(jīng)過半日揮發(fā),再用來繪畫中極其深重而又突出的部分。它是在全幅畫中特別黝黑的部分,黑而有光亮。
濃墨,色調(diào)僅次于焦墨。焦墨黑而有光澤,濃墨因為加入水分,雖黑而無亮光。
重墨,相對于淡墨而言.它比濃墨水分更多些,比淡墨則又顯出黑一些。
淡墨,水分加多,成了灰的色調(diào),便叫淡墨。
清墨,色調(diào)更淡,僅有一些隱隱的淡灰色影子。
運用水墨達(dá)到了清的墨色效果,非高手莫能。在古代畫家能夠善于用墨,畫出清的墨彩的,宋代的馬遠(yuǎn)(號遙父),元代的方從義(號方壺),清代的惲壽平(號南田字正叔)、華秋岳(號新羅),他們都是長于用墨的大家,其山水畫、花鳥畫真跡,至今看來,還是水汪汪的,清而有神。當(dāng)然,墨和宣紙的質(zhì)量也頗有講究,古法制墨造紙傳統(tǒng)手藝瀕臨失傳,國畫工具材料古今差矣,當(dāng)下市場所售墨和宣紙價高質(zhì)次,為墨分五色帶來客觀上的限制,國畫家們也因此遇到了挑戰(zhàn)。
某次筆會,筆者看畫家現(xiàn)場作畫,只見他手下甚是嫻熟,一番勾勒渲染,江南山水躍然紙上,畫面枯濕分明,濃淡有致,“看,這就是墨分五色!”畫家停下筆與圍觀者聊道,在一片嘖嘖贊聲中,他似乎欲罷不能,又提筆蘸上顏料著起色來……結(jié)果再看:感覺多此一舉了,連畫家自己也搖頭皺眉,還真沒有原來未上色的好,這是咋回事?彩色的不如黑白的?
“水暈?zāi)?,如兼五彩”,唯有中國水墨畫,才能達(dá)到這奇特的藝術(shù)效果。
鼓樓一所 蓋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