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名 馬齒莧樹 拉丁學名 Portulaca afra 別 稱 金枝玉葉、銀杏木、小葉玻璃翠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中央種子目 科 馬齒莧科 屬 馬齒莧屬 目錄1生物特征編輯多年生常綠肉質灌木,株高3m左右,莖肉質,紫褐色至淺褐色,分枝近水平伸出,新枝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呈紫紅色,若光照不足,則為綠色。肉質葉倒卵形,交互對生,葉長1.2cm至2cm,寬約1cm至1.5cm,厚0.2cm,質厚而脆,綠色,表面光亮。小花淡粉色。[1] [2] 2生長習性編輯3養(yǎng)殖方法編輯馬齒莧樹的繁殖多用扦插的方法,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用健壯的枝條做插穗,長短要求不嚴,插前去掉下部葉片,晾2至4天,使切口干燥后,插于用腐葉土、粗砂各2份、園土1份配制的培養(yǎng)土中,插后保持土壤稍有潮氣,很容易生根。[1] 成活后的扦插苗放在陽光充足處或半蔭處養(yǎng)護,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頭2個月不要施肥,以促進根系的生長,以后每1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以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使植株生長健壯,及時剪除基部萌發(fā)的幼枝,以集中養(yǎng)分,加快主干的生長速度。[1] 盆景制作馬齒莧樹可根據(jù)植株的大小,制作大、中、小和微型等不同規(guī)格的盆景。其形式有大樹 型、斜干式、直干式、曲干式、懸崖式、叢林式、附石式等,樹冠既可加工成規(guī)整的饅頭形、三角形、云片式,也可加工成瀟灑的自然形。通過修剪,嚴格控制高度,多注意其變化,做到層次分明,疏密得當。[1] [2] 老莖淺褐色,其肉質葉片極像馬齒莧,莖干嫩綠色,肉質分枝多,有蒼勁古樸之感,頗具有觀賞價值。 造型時間多在生長季節(jié)進行,方法以修剪為主,蟠扎為輔,由于是肉質莖,蟠扎時不要將金屬絲勒進其表皮,否則會造成肉質莖撕裂。馬齒莧樹萌發(fā)力強,可根據(jù)造型需要進行重剪,將不需要的枝條全部剪除(剪下的枝條可用于扦插繁殖),并進行提根,使盆景懸根露爪,古樸蒼勁,具有較高的觀賞性。雅樂之舞枝條扶疏,長枝稍微下垂,樹冠多采用自然式,瀟灑飄逸,疏密得當,很有特色。也可利用其葉片細小密集的特點,經常修剪,促發(fā)小枝,將樹冠培養(yǎng)成緊湊的三角形或饅頭形。對于扦插成活的植株,可稍加蟠扎、修剪,栽于小盆中,并配以奇石,即成為玲瓏可愛、精巧別致的微型盆景。[1] [2] 管理養(yǎng)護制作好的盆景在生長期要求有充足的陽光,可放在室外光照充足、空氣流通處養(yǎng)護,這樣可使株形緊湊,葉片光亮、小而肥厚。但夏季高溫時可適當遮光,以防烈日曝曬,并注意通風。在蔭蔽處雖然也能生長,但莖節(jié)之間的距離會變長,葉片大而薄,且無光澤,影響觀賞。生長期澆水做到“不干不澆,澆則澆透”,避免盆土積水,否則會造成爛根。生長期每15至20天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因其萌發(fā)力強,應經常修剪、抹芽,以保持樹形的優(yōu)美。冬季放在室內陽光充足處,停止施肥,控制澆水,溫度最好在10℃以上。若置于5℃以下的環(huán)境,植株雖不會死亡,但葉片會大量脫落。[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