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簡單的市場體系中,對價格趨勢進行平滑處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計算市場價格的移動平均線。所謂“移動”的概念,指的是每天產(chǎn)生的新價格會被納入后一日的平均計算法里,形成更新的價格平均值。具體說來,移動平均線是用統(tǒng)計處理的方式,將若干天的外匯價格加以平均,然后連接成一條線,用以觀察匯價趨勢。在這里的計算中,由于每個價格數(shù)據(jù)在計算中的權(quán)重是相同的,所以它又叫算術(shù)移動平均法。
移動平均線的理論基礎(chǔ)是道·瓊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移動平均線是當(dāng)今運用最為廣泛的技術(shù)指標(biāo),甚至一些業(yè)內(nèi)人士把它作為商品價格的一部分來分析。
1、計算方法:
1)日平均價=當(dāng)日成交金額÷當(dāng)日成交數(shù)。
2)6日平均價=(當(dāng)日平均價+前五日平均價×5)÷6。
3)10日平均價=(當(dāng)日平均價+前九日平均價×5)÷10。
4)30日、72日、13周、26周等平均價計算方法以此類推。
其計算公式為MA=(P1+…+Pn)÷n
P為每天收盤價格,n為日數(shù)。
2、種類:
1)短期移動平均線:一般都以五天及十天為計算期間,代表一周或半月的平均價,可做為短線進出的依據(jù)。
2)中期移動平均線:大多以20日為準(zhǔn),稱為月移動平均線,代表一個月的平均價或成本。另有72日移動平均線,俗稱季線。大致說來,月移動平均線有效性很高,尤其在匯市尚未十分明朗前,預(yù)先顯示匯價未來變動方向。
3)長期移動平均線:歐美匯市技術(shù)分析所采用的長期移動平均線多以200天為準(zhǔn)。美國投資專家葛南維也認(rèn)為200日移動平均線最具代表性。
3、特性:
1)趨勢的特性:移動平均線能夠表示匯價趨勢的方向,所以具有趨勢的性質(zhì)。
2)穩(wěn)重的特性:移動平均線不像日線會起起落落的震蕩,而是起落相當(dāng)平穩(wěn)。
3)安定的特性:愈短期的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差,愈長期移動平均線,安定性愈強,但也因此使得移動平均線有延遲反應(yīng)的特性。
4)助漲、助跌的特性:匯價從平均線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線也開始向右上方移動,可以看做是多頭支撐線;匯價回跌至平均線附近,會產(chǎn)生支撐力量;短期平均線向上移動速度較快,中長期平均線向上移動速度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間內(nèi)平均成本增加;賣方力量若稍強于買方,匯價回跌至平均線附近,可能是買進時機。這就是平均線的助漲功效,反之有助跌特性。
4、研判(葛南碧移動平均線八大法則):
移動平均線的買進時機:
1)平均線從下降逐漸走平,而匯價從平均線下方突破平均線時,是買進信號。
2)匯價跌入平均線下,而平均線仍在上揚,不久又回到平均線上時,為買進信號。
3)匯價原在平均線上,現(xiàn)匯價突然下跌,但未跌破平均線又上升時,可加碼買進。
4)匯價趨勢線低過平均線,突然暴跌而遠離平均線之時,物極必反,是買進時機。
移動平均線的賣出時機:
5)平均線從上升逐漸走平,而匯價從平均線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線時,是賣出機會。
6)匯價雖上升突破平均線,但又立刻回到平均線下,且繼續(xù)下跌時,是賣出時機。
7)匯價趨勢線在平均線之下,匯價上升但未達平均線又告回落,是賣出時機。
8)匯價趨勢線在上升且在平均線之上,突然暴漲而遠離平均線,是為賣出時機。
圖示葛蘭碧八大法則,見圖43和44。
5、評價:
優(yōu)點:
1)用移動平均線可觀察匯價總體走勢,不考慮偶然變動,可自動選擇出入市時機。
用移動平均線作為入貨或沽貨訊號效果較好,尤其當(dāng)匯價剛開始上升或下降時。
3)平均線分析比較簡單,使投資者能清楚了解當(dāng)前價格動向。
缺點:
1)移動平均線變動緩慢,不易把握匯價趨勢的高峰與低谷。
2)在價格波幅不大的牛皮市,平均線折中于價格之中,沒有明確的進、出貨信息。
3)平均線的日數(shù)沒有一定標(biāo)準(zhǔn)和規(guī)定。
6、說明:
若是短線投資者,一般應(yīng)選用10天移動平均線,中線投資者應(yīng)選用90天移動平均線,長期投資者則應(yīng)選用200天移動平均線。為了避免平均線的局限性,更有效掌握買賣的時機,一般將不同期間的平均線予以組合運用。目前市場上常用的平均線組合有“6、12、24、72、220日平均線”組合,或“10、25、73、146、292日平均線”組合等。(作為布林通道指標(biāo)的默認(rèn)中軸參數(shù),MA20正逐漸的為市場中大多數(shù)分析者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