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完,都有各種狀元、高分生訪談,絕大多數高分生,都不是只會學習的學習機器,他們大多興趣愛好多,閱讀多,課外活動多…… 這些全能型高分生,真的是只有智商嗎?真的是死用功嗎?不是的,他們贏在了“效率”、“效果”上,而效率、效果的根源,則是“時間和事件的管理”。 一、學習中的“重要度”和“緊急度” 以重要和緊急兩個方面,可以將孩子的學習任務分為四種情況。 1、重要且緊急:比如每天上課、每天的家庭作業(yè)、考試前復習,馬上要參加的活動、比賽; 2、重要不緊急:閱讀、討論問題、過幾天才交的作業(yè)、過一陣才進行的考試,興趣愛好的長期積累; 3、緊急不重要:考試前的臨陣磨槍、不感興趣的辯論賽、不分層次的作業(yè)、重復的作業(yè); 4、不緊急不重要:游戲,無節(jié)制的動畫片,隨時刷社交網絡,閑雜書籍。 二、學習中的“低效”和“高效” 有的孩子,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吃飯和睡覺都在趕時間,總有寫不完的作業(yè)、完不成的活動,實際上卻是效率非常低,那么他一定是分不清事情的重要和緊急,總在做看起來“緊急”的事,或者因為拖延使得事情很“緊急”; 而有的孩子,看起來總是從容不迫,作業(yè)寫得完,還有時間去課外活動、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成績也很好,他的學習效率很高,那么他一定是分得清事情的輕重緩急、重要程度,有條理有計劃地完成事情。 前者的重點,是“緊急”大于“重要”,總是把時間用在“緊急”的事情上;而后者的重點,是“重要”大于“緊急”,總能擠出時間做“重要”的事情。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臺上一分鐘是緊急,臺下十年功就是重要。 三、怎樣做到“高效” 第一步,把一定時間內的事情,比如一天、一周、一個月、一學期的事情,按照緊急、重要兩個維度分類、列表。這個時候,非常需要父母的幫助,根據能力和經驗,幫助孩子分類。 第二步,找出必須做(重要又緊急)、應該做(重要不緊急)、可以做(緊急不重要)、不必做(不緊急不重要)的事情,將應該做的事情,列到計劃中,每天抽出時間完成;減少“可以做”和“不必做”的事情。比如閱讀,是應該做的事情,但孩子每天忙于作業(yè),就沒有時間閱讀了,那么,就要把閱讀的地位提高,將它列入計劃,哪怕每天先完成閱讀再寫作業(yè)。再比如,不感興趣的啦啦隊,同學盛情邀請下的聚會,就是緊急不重要的事情,就要學會拒絕,不做也罷。至于不必要的事情,就要盡量克制、節(jié)制。 第三步,堅持計劃,不斷優(yōu)化學習計劃。 學會了多做早做“重要”的事情,就知道“重要”的事情是多么重要,它往往能減輕事情的緊迫性,讓很多事情不再緊急。比如閱讀多了,積累多了,寫作文的時候,就不用總是查找資料,而能信手拈來;平時的作業(yè)寫好了,預習復習都到位了,就不用考前熬夜復習了;平時積累的多,關鍵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所謂“事半功倍”和“事半功倍”的區(qū)別,就是常做”重要“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