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
藥用部分
采集時期
效用
用量及用法 附方
經(jīng)效事例
備注 評注 桃花,以其嬌艷奪目,自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常被用來比作美女、女色,異性緣等,其間褒貶不一。唐代崔護有一首愛情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其美好的愛情故事,至今仍為人們所傳頌。其實,桃花除了能讓人賞心悅目之外,還有奇特的藥用價值。不過,它的藥性卻是相對峻猛些。能峻下利尿,治療水腫、腹水及大便秘結(jié)有著效。
據(jù)《民間醫(yī)藥秘方精選》記載:腹水方
李時珍批評久桃花美容的方法,他說:“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腸甚快,用以治氣實人病水飲腫滿積滯、大、小便閉塞者,則有功無害。若久服,即耗人陰血,損元氣,豈能悅澤顏色耶?”他又說:“按∶張從正《儒門事親》載∶一婦滑瀉數(shù)年,百治不效?;蜓浴么藗嬘蟹e也。桃花落時,以棘針刺取數(shù)十萼,勿犯人手。煨熟食之,米飲送下。不一、二時,瀉下如傾。六、七日,行至數(shù)百行,昏困,惟飲涼水而平。觀此,則桃花之峻利可征矣。”他還轉(zhuǎn)引了一個治療發(fā)狂的例子:“又蘇鶚《杜陽編》載∶范純佑女喪夫發(fā)狂,閉之室中,夜斷窗欞,登桃樹上食桃花幾盡。及旦,家人接下,自是遂愈也。珍按∶此亦驚怒傷肝,痰夾敗血,遂致發(fā)狂。偶得桃花利痰飲、散滯血之功,與張仲景治積熱發(fā)狂用承氣湯,蓄血發(fā)狂用桃仁承氣湯之意相同……”(見《本草綱目》果部第二十九卷∕果之一
《中華本草》第十卷與《中藥大辭典》第二版記載桃花的藥性、功能與主治相同: 【藥性】味苦,性平。歸心、肝、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利水通便,活血化瘀。主治小便不利,水腫,痰飲,腳氣,砂石淋,便秘,癥瘕,閉經(jīng),癲狂,瘡疹,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克;研末,1.5克。外用:搗敷,或研末調(diào)敷。 【宜忌】不宜久服,孕婦忌服。
綜上可見桃花入藥應(yīng)注意兩點:其一、因其瀉下利水力量較猛,只可暫用;其二、劑量應(yīng)把握,上文《本草推陳》介紹的劑量“每日一錢至二錢,作煎劑,或五分至一錢為散劑,一次頓服?!币诲X約等于3克,五分約等于1.5克。就是入煎劑3~6克,用散劑1.5~3克。
而其實遇到鼓脹嚴重(腹水較多),前人形容如滔滔之水泛濫、水勢滔天之時,如用桃花一類的藥物,如用禹功散、疏鑿飲子、舟車丸等方,暫用、小劑量用、逐步減量用、間斷用,峻下利水,可得一時之快,而得一時之快病人就容易產(chǎn)生信賴感,更易配合積極治療。只要有后續(xù)保障有力,給以補益脾腎、益氣養(yǎng)陰之類補法,配合行氣利水、化瘀消積等法,或攻而后補,或攻補兼施,自能取得相對滿意的療效。這里舉例說明:
一、重篤水臌癥
二、慢性水臌癥 |
|
來自: johnney908 > 《古今單驗方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