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世光(1916年10月—1999年7月)號公煒,祖籍山東樂陵,世居北京西海淀六郎莊。師承張大千、趙夢朱、吳鏡汀、于非闇、齊白石諸先生。早年拜張大千門下,為大風堂弟子之一。早年求學于京華美術(shù)學院,專攻國畫花鳥,解放前在北平國立藝專任教,曾任中央美院教授。他長期從事花鳥、山水畫創(chuàng)作,繼承了宋元派雙勾重彩工筆花鳥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技法,并賦之予新的時代精神,為我國現(xiàn)代工筆花鳥畫名家。田世光先生是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副會長,中國畫研究院第一屆院務(wù)委員。
藝術(shù)生涯
繼承雙勾重彩技法
田世光出身于大家族,但在全族中以他家的支脈最窮,幼年常遭到家族中有錢人的白眼,使他痛感“富而不仁”的古語,進生同情窮苦人之心,立志要作出一番事業(yè)。他自學齡時起即在本村讀私塾,喜歡畫畫,經(jīng)常用石筆和粉筆在方磚上畫小雞、小鴨、汽車、飛機,還喜歡回燕子和蝴蝶、草蟲等??吹絼e人放風箏,自己買不起,也只有自己動手繪制。他有一位本家舅舅,曾帶他去中央公園(即中山公園)看中國畫學研究會舉辦的展覽會,這時他才知道什么是山水、花鳥、人物畫,從此便開始用寫字的筆、紙畫了起來。在中小學讀書時,他的美術(shù)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的,但以家中經(jīng)濟困難不得不中途掇學,由親友介紹,去到店鋪學徒。
1933年,17歲的田世光在舅舅的資助下,考入了北平私立京華美術(shù)學院中國畫系,受到了工筆花鳥畫教師趙夢朱和山水畫教師吳鏡汀、書法篆刻教師于非闇暗諸先生的啟蒙教導(dǎo)。先生本喜歡山水畫,但選學山水畫課的大齡學生較多,教師授課時年小的同學都被擠在外邊無法近前,因此先生即轉(zhuǎn)學工筆花鳥,兼學山水畫。趙夢朱先生是田世光的花鳥畫的啟蒙老師,為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對學生熱心教導(dǎo),是一位修養(yǎng)深厚的沒骨花鳥畫家。田世光虛心學習,對老師的教導(dǎo)洗耳靜聽,深刻領(lǐng)會,因此得趙先生賞識。
我國花鳥畫成為獨立畫種,略晚于山水畫,它發(fā)展于盛唐、五代,迄宋、元之際達到高峰。五代黃荃、黃居寀父子的濃艷富麗的勾勒填色回法和北宋徐荃之孫徐祟嗣的輕淡野趣的沒骨畫法,遂成為花鳥畫的兩大脈系。勾勒派工筆花鳥畫至明、清兩代,受到文人寫意畫的沖擊,至咸、同年間漸成絕響(參見鄭午昌先生著《中國畫學全史》)。田世光在刻苦學習工筆沒骨花鳥的同時尚感不足,那時他常到故宮參觀古畫,認為古畫是重紅重綠的,現(xiàn)在老師教授純用淡彩回法,不但有小幅小勢之感,且難創(chuàng)出清麗典雅、氣勢磅礴的花鳥世界。先生就此萌生了光大宋元畫派雙勾重彩花鳥畫技法的宏愿,潛心鉆研起來。因為該技法已失傳多年,故研究起來非常困難。他認為臨摹是承繼傳統(tǒng)精華的重要手段,就想多看看古代作品。由于個人經(jīng)濟困難,當時故宮博物院門票6角(相當于l/3袋面粉價格),去不得,參考印品吧,價錢昂貴買不起,只好在廢品地攤上買幾張背面印有古畫照片的過期的故宮臺歷,貼在舊雜志上進行觀摩。他整日揣摹雙勾花鳥畫法及運筆方法。他臨摹過宋人崔白的《竹鷗圖》、元人商琦的《杏雨浴禽》、明人呂紀的《草花野禽》、沈周的《鳩聲晚雨》。田世光一點點地琢磨,不斷領(lǐng)悟宋元勾勒畫家精微觀察、細致描繪的創(chuàng)作思想和手法,終于掌握了雙勾這一傳統(tǒng)程式技法,并運用于繪畫創(chuàng)作之中。
1938年5月,北平中國畫學研究會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舉辦第十五次成績展覽會,展出了田世光用勾勒法繪制的一幅力作《竹枝伯勞》,畫面上疏竹蘭草簇擁著兩大塊山石,枯枝上立著一只栩栩如生的伯勞鳥,整個畫面清麗工整,情趣盎然。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得力于田世光對伯勞鳥的寫生,還借鑒了宋代崔白的手法。這幅畫被選登在當年出版的、代表當時北平繪畫創(chuàng)作水平的《藝林月刊》第102期上,中國畫學研究會會長周養(yǎng)庵對此畫評價頗高,稱之曰:“此法三百年來未有矣”。這對當時年僅22歲的田世光是一個很大的鼓勵,他的研究探索得到了社會的承認?!吨裰Σ畡凇肥翘锸拦獍l(fā)表于報刊的第一幅作品,以后他的創(chuàng)作便如江河涌流,他的作品也不斷在報刊上發(fā)表。從這一年起他開始在國畫研究館教課,次年又在京華美專教課。
新中國成立后,田世光先生在中央美術(shù)學院的教學工作中,悉心傳授雙勾重彩,為瀕臨失傳的傳統(tǒng)技法得以普及發(fā)揚,作出了突出貢獻。令田先生感到欣慰的是,80年代他的一些門人弟子在雙勾渲染技法上又溶中國寫意畫和西方繪畫于一爐,用現(xiàn)代審美意識和情趣,畫出了花鳥畫的新時空和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