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源流-------楊再思的史實及族別初探 中華楊氏網(wǎng) 2009年11月2日 廖耀南 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qū))毗連的鄉(xiāng)村城市, 解放前一般都建有“ 飛山廟” (有些地區(qū)名“飛山宮”) 祀楊再思, 特別是侗族村寨極為普遍侗族中的楊姓多半自稱是他的裔孫楊再思是唐末, 五代時人, 北宋追封“ 威遠侯” , 南宋又追封“ 英惠侯” , 聲名傳播在侗、苗、漢族社會中已有幾百年之久。但是, 再思的事跡新舊《唐書》、新舊《五代史》均不載筆者僅從雜史、方志搜集的資料, 結(jié)合正史中和他有關(guān)的記載, 以及人們祠祀他的由來, 探討他的歷史、族別, 以就正于讀者。
一、 楊再思的事跡, 以通鑒和光緒《黎平府志》記載較詳。《通鑒》稱“ 后梁開平三年(907)? ?敘州蠻酋播全盛恃其所居深險, 數(shù)擾楚邊。? ?楚王馬殷遣邵州刺史呂師周將衡山兵五千討之。乾化元年(911)正月, 呂師周扳藤緣崖入飛山洞襲全盛師周得平地數(shù)處趣軍入, 布立柵一日而畢。全盛大駭曰‘ 此兵從天而降也’ 命楊承磊率兵千人出戰(zhàn), 師周為散星炮破其軍, 縛降者為鄉(xiāng)導, 直至洞前, 殺承磊? ?擒全盛, 送武岡斬之, 并斬三千人, 盡毀其巢穴承磊族人楊再興(楊再思之誤)①以其地附于楚?!?光緒《黎平府志》稱后梁初年‘ 楊承磊據(jù)十洞, 內(nèi)有五開洞, 楚王剿滅之。其族人楊再思據(jù)潭陽、郎溪自稱誠州牧, 附于楚王馬殷歷后唐、晉、漢皆楚馬氏地, 再思子孫相繼焉?!? “ 十洞” 、“ 誠州”, 新舊《唐書》、新舊《五代史》均不載??肌缎绿茣返乩碇? “ 敘州潭陽郡” 本巫州,繼改稱沉州, 大歷五年(725)始改名敘州, 領(lǐng)潭陽, 朗溪, 龍標三縣。嘉慶《湖南通志》“ 建置沿革表” 定敘州治所為潭陽, 今芷江縣地朗溪, 今黔陽、會同、通道縣地龍標, 今靖州(即靖縣)地。光緒《黎平府志》說, 黎平府(東南和東北)唐代亦隸敘州龍標縣和潭陽縣據(jù)此, 則唐末、五代初潘全盛、楊承磊、楊再思等所據(jù)的“ 十洞” 、“ 誠州” , 均在“ 敘州潭陽郡” 境。 考《通鑒》所載的“ 飛山洞” , 在今湖南靖縣城西十里, 今仍名“ 飛山” 。位于廣闊丘陵之間, 突兀矗立, 半山為波狀式平地, 廣百余畝, 中有所謂“ 馬王城”(一名“ 馬王坪”)光緒《靖州直隸州志》稱, 即楚將呂師周襲飛山潤時駐兵處, “ 今環(huán)山壕塹, 遺址猶存” 平地之上突起兩峰, 一峰形如筆立, 高約五百米, 絕壁曉崖, 勢極險峻。山下村寨羅列, 居民有侗、苗、漢族, 一九五八年, 合組為‘ 飛山人民公社“ 。光緒《黎平府志》所載的“ 五開洞,即今貴州黎平(侗族最多的縣分), 元代于此設“ 長官司” , 明代設“ 衛(wèi)” , 均以“ 五開”命名“ 五開” , 是由侗語“ 我快” 譯義、譯音②而來的名稱, 至今侗族人民仍稱黎平為“ 我快” , 《府志》確定它屬于“ 十洞“ 是有由來的。 “ 十洞” 可能是唐末(也許還要早一些)以潘、楊兩大族姓為主體組織的部落聯(lián)盟, 是否為十個單位, 無考但從“ 飛山洞” 和“ 五開洞” 的地理位置看, 它的范圍包括今湖南靖縣、通道和貴州黎平縣東南、西南一帶地區(qū)。 唐末, 中原漢族農(nóng)民大起義, 李唐王朝已不能控制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幾, “ 蠻酋分據(jù)其地,自署為刺史” ⑧ 其時, 敘州潭陽郡為潘全盛、楊承磊、楊再思等分別割據(jù)全盛、承磊據(jù)今靖縣、通道、黎平一帶, 號“ 十洞” 楊再思據(jù)今芷江、黔陽、會同一帶, 稱“ 誠州”后梁初年, 潘全盛、楊承磊為馬殷“ 剿滅” , 楊再思以地附楚。自是, 史籍已不再見潘氏族姓的活動事跡了。楊再思附楚后, 馬殷把原限平壤、交通便利的芷江、黔陽、會同一帶派員直接管理④ 地居深險的靖縣、通道、黎平一帶仍給楊再思管轄, 報請后梁王朝任命他為誠州刺史⑤ 從此, 楊氏族姓以楊再思為首, 獨據(jù)“ 十洞” 地區(qū), 子孫相繼。 公元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后周), 馬氏復亡長沙為周行逢占據(jù), 楊再思的后代楊政巖(即楊正崖, 楊再思之子)復稱“ 十洞首領(lǐng), 以其族姓散貴州洞” , “ 自署為徽誠二州刺史” 光緒《黎平府志》稱“ 徽州, 今綏陽(綏寧之誤)縣地誠州, 今黎(平)、靖(州)地” 。據(jù)此, 則五代末、北宋初的“ 十洞誠徽州” 是同一地區(qū), 其范圍東起今湖南綏寧縣, 西迄貴州黎平縣, 漁通包括靖縣、通道從爾后楊晨臺反宋的活動地區(qū)看, 還延伸到今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北部地區(qū)。 綜如上述, 唐末、五代初的“ 十洞” , “ 誠州” 以及五代末、北宋初的“ 十洞誠徽州” ,其地域、名稱之演變, 潘氏, 楊氏兩大族姓的消長, 楊再思的歷史, 等等, 已大致了然。
二、 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2)楊芳⑥自敘的《楊氏家譜》以下簡稱《家譜》關(guān)于楊再思的事跡, 類多出自心裁, 與《通鑒》、方志不相符合。 《家譜》稱“ 楊氏系出漢太尉伯起公震, 世居關(guān)西。再思公以唐鼓宗咸通十年己丑歲(869)生, 至昭宗朝(889~904)值世亂, 馬殷據(jù)長沙, 虎視滇、黔。公先由淮南垂遷辰州長史, 結(jié)營靖州飛山扼要拒之, 屢戰(zhàn)屢捷, 與李克用同受絹詔征兵, 道長梗阻, 眾奉為誠州刺史, 威名曰著, 稱令公焉?!?歷五代” , 天下多遭涂炭, 獨公奉唐正朔, 保障滇、黔, 民賴以安。卒于后周世宗顯德四年丁巳(957), 壽八十九。葬今黎平府長嶺岡, 亥山巳向, 民思其德為之立廟曰‘ 飛山宮’ 祀之“ 溯自伯起公至再思公二十四世。宋開寶八年(975), 繼世入貢, 追封‘英惠侯’ 。生子十二, 受土分鎮(zhèn)鎮(zhèn)、黔, 派衍日繁, 各就家焉《家譜》把楊再思的籍貫、經(jīng)歷、生年、段年、葬所? ?敘述的井井有條, 對閱者是有吸引力的但是, 所謂“ 結(jié)營靖州飛山” 拒馬殷, 以及唐亡后再思猶“ 奉唐正朔” 等等, 不僅史無可考, 并與當時實際情況不符。 考《新五代史》“ 馬殷世家” , 唐昭宗時, 馬殷任潭州(治所長沙)刺史, 并末叛唐, 昭宗何由要派遣楊再思去結(jié)營靖州飛山防堵其侵入云、貴如所周知, 唐王朝在極盛時期, 勢力雖巳伸入今湘、黔、桂、并設置了不少的“ 經(jīng)制” 或“ 輻糜” 州, 但是, 鞭長莫及, 多數(shù)都不能設“ 流官” 統(tǒng)治至于遠在南激的云、貴腹地只令其族姓“ 酋長” 奉正朔、納土貢以示“ 歸化” , 地域則遙領(lǐng)之而已昭宗朝, 李氏政權(quán)搖搖將墜, 在自顧不暇的時會, 即使馬殷此時已有西向擴地野心, 也沒有力量(也無必要)派兵去進行防堵即使《家譜》說的是 事實, 昭宗派遣區(qū)區(qū)一辰州長史前往, 所率兵卒有幾何, 以之敵雄據(jù)一州之地的馬殷, 不音以蟆臂擋車轅, 以雞卵擊堅石, 勝敗不待智者而后知而《家譜》競謂再思“ 屢戰(zhàn)屢捷” 豈非咄咄怪怪事。 哀帝天枯四年(907)唐亡, 馬殷受后梁封號稱“ 楚王”。歷傳馬希聲, 希范、希廣、希曹、希崇(均馬殷子), 垂五十余年, 為“五代十國” 中的一國, 馬氏稱楚王后, 即大舉西進, 席卷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屬的南寧、百色、柳州……, 深入貴州南部羅甸、患水一帶,馬氏力能遠征千余里, 而舍近在靖州飛山的楊再思于不問, 任其“ 奉唐正朔”, 稱誠州刺史, 又豈非咄咄怪事。 由此可知, 楊再思是以地附楚, 而非“ 結(jié)營靖州飛山” 拒楚?!都易V》云云, 都是虛構(gòu)的《家譜》刊行后, 識者非不知楊再思的事跡是虛構(gòu), 但由于作者楊芳官封“ 果勇侯” 、以“ 文武全才” 見重子清仁宗順瑛、宣宗昊寧加以早在乾隆六十年(1795)清高宗弘歷救賜“ 宣威助順” 匾額⑦懸于楊再思的廟宇----‘ 飛山廟” , 再思已被推崇為“ 護國神” 因此, 明知其偽者, 也只好隨聲附和如湖南新化人鄧顯鶴撰文為之捧楊, 文中有“ 據(jù)此《家譜可破《宋史》楊承磊族人以地附楚之謬” 的詞句。光緒五年(1879), 黎平胡辰新⑧為楊再思撰“ 墓表” 全文載光緒《黎平府志》, 首先敘述清高宗救賜匾額的由來, 次敘楊蘊、楊通寶附宋的年代對楊再思的事跡則照錄《家譜》原文, 僅贅數(shù)言說‘ 是雖私家譜碟, 然果勇侯當代大人, 談書博恰, 能文章, 其言當可信” , 名重當時的胡長新氏, 也只好屈從。由于文人學士的附和, 人們便懷疑《通鑒》、方志記載失真, 民間流傳也不可靠從而涉及楊再思的族別問題, 并引起爭論有按照楊芳忠的基調(diào), 認為他是關(guān)西的漢族有認為楊再思本人是漢族, 年淵代遠, 其子孫與當?shù)厣贁?shù)民族融和有依據(jù)《通鑒》認為他是今湘西南侗族地區(qū)的土著議論紛紛, 莫衷一是。 筆者認為, 楊芳確定楊再思為關(guān)西楊震的第二十四代裔孫, 是沿襲我國各姓氏修族譜的故套, 豈足為憑。至于民族融和論者, 在理論上雖然不可非議, ’但必須有文獻可考, 或令人信服的民間流傳, 否則徒托空言, 也是沒有說服力的。 考嘉慶《湖南通志》, 敘州潭陽郡, 唐代被稱為“ 蠻地” 或“ 南僚’ 地區(qū), 因此《通鑒》稱潘全盛為“ 敘州蠻酋” 楊承磊、楊再思與全盛同時分據(jù)敘州, 應無疑義, 他們也是“ 蠻、僚” 的首領(lǐng)“ 蠻、僚” , 都是當時漢族統(tǒng)治階級對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 蔑稱” , 其中包括侗族證以今黔湘、桂侗族中的楊姓多半自稱是楊再思的后代, 初步把楊再思定為侗族, 不能認為是主觀想像吧。 楊姓侗族自稱是楊再思裔孫, 不僅是口頭的流傳, 還有實際行動, 如黎平縣佳所各寨的楊姓侗族, 每年清明都集體到長嶺岡為楊再思掃墓, 胡長新在其所撰“ 楊再思墓表’ 中描述“ 其子孫在黎郡者, 歲清明祭拜, 香褚各林” 。筆者是黎平人, 家距長嶺岡僅十里解放前多次參加佳所大寨、上平壩、下平壩、占寨, 小佳所、皮困等寨楊家集體為楊再思掃墓, 情景比“ 墓表” 中擂述的還要盛大, 據(jù)大寨楊華祖老先生清末“寡貢生” , 侗族說“ 再思公是我們楊家入黎的鼻祖光緒五年立碑前, 還有人不知道他老人家的名諱, ‘ 只曉得這里葬的是‘楊令公’ 是楊家的老祖宗魄” 又說我們楊家清明節(jié)閣族來此地掃墓,據(jù)老輩說, 已有幾百年了” 我國習慣, 以清明為祭祖的盛大節(jié)日, 如果佳所各寨侗族楊姓與楊再思無血緣關(guān)系, 不可能如此虔誠恭敬而持之以恒。我們不能僅憑楊芳的片言支字, 就把侗族人民楊姓公認的祖先頹預地說成是漢族吧。
三 明郭子章所著的《黔記》“ 土司、土官世傳” 中說“ 黎平府” 屬“ 曹滴、古州、中林, 翔耳、龍里、歐陽、赤溪” 七個長宮司皆楊姓, 再思裔孫也朱梁時, 再思據(jù)有徽誠州稱解史‘ 孫通蘊即楊蘊、通寶、通楹當宋盛時相繼入款, 始授宮, 楊氏之盛自此始“《象譜》稱楊再恩“ 生子十二, , 附宋后均” 受土分鎮(zhèn)滇、黔、派衍日繁各就家馬, , 可能是基于《黔記》, 但是, 楊芳把區(qū)域擴大到云南, 一不知其據(jù)何經(jīng)典。 貴州黎平縣是‘ 十洞的領(lǐng)域, 也是“ 十洞誠州璐的領(lǐng)域, 從厲史規(guī)點著, 五代以前巳是潘、楊兩大族姓分布地區(qū), 必然早有楊民族姓居住但是, 一“ 十洞” 的中心是靖縣“ 飛山洞” , 楊再恩和他的嫡系子孫不可能在太平興國四年(979(附宋前即進入“ 五開洞” (黎平)定居《宋史》“ 西南溪洞諸蠻傳” 載, 楊再思的后代納土附宋后, 宋王朝仍以楊通寶、通楹先后任誠州刺史。誠州治所即靖縣, 可以說明這一問題。北宋經(jīng)營誠、徽州九十余帶擴散掌州洞的楊氏族姓首領(lǐng)猶時叛時服。直到神宗熙寧五年(1072)。往派遣章悼率重兵“ 經(jīng)制蠻事” 后, 始初步底定。徽宗崇寧二年(1103)改誠州為靖州, 徽州為漪竹孫, 直接派員統(tǒng)洽, 從而把楊再思的嫡系左遷黎平。上述推測, 雖無文獻可考, 但與實際情況可能不致于相徑庭 由于楊再恩在楊氏族姓中有崇高威望, 宋王朝為了羈糜楊氏, 安定人心, 曾于神宗元豐年(1075~1085)追封楊再思為“ 威遠侯” 南宋理宗淳熙年間(1241~1252)又封“ 英惠侯” ⑧‘ 光緒《靖州直隸州志》載, 今靖縣城西有“ 威遠侯廟” 光緒《黎平府志》載, 今黎平縣城北有“ 英惠侯祠” , 可能是建于追封楊再思之后。廟、祠均早已傾紀, 方志中僅存其名。 解放前見存的楊再思廟宇均名“ 飛山廟” 也有名“ 飛山宮” 的, 改名年代無考。據(jù)光緒《黎平府志》, 明神宗萬歷二十八年(1600)以前, 黎平府城和府屬的洪州司已有“ 飛山廟”⑩。他如綏寧、會同、通道? ?的“ 飛山廟” 創(chuàng)建年代方志失載, 也許比黎平還要早一些清代, 貴__________州自省會—貴陽以下一般都建有“ 飛山廟據(jù)目前出刊的《貴州文物》第一期記敘, 貴陽的“ 飛山廟” 建于乾隆六年(1741)以前。其他地區(qū)無論是侗族或其他兄弟民族分布的府、廳、州、縣城內(nèi)都建有“ 飛山廟” 或“ 飛山宮” , 特別是侗族聚居區(qū), 幾乎是寨寨都有楊再思的廟宇胡長新在其所撰“ 楊再思墓表” 中說“ 廟之在城市鄉(xiāng)村者, 水旱疾疫禱之輒應歲時生忌, 歌舞祀之。民有爭, 勝負未決者, 相率質(zhì)于神, 無情者輒這巡不放入” 此外, 人們還把楊再思的生辰定為六月初六日忌辰定為十月二十六日(注11), 屆期往“ 飛廟” 敬祭者絡繹不絕。這樣看來, 楊再思的名聲傳播的區(qū)域是比較廣泛的, 在侗、苗、漢族社會中影響也是比較大的。 《家譜》稱, 楊再思因拒楚(馬殷)“ 保障滇、黔, 民賴以安, 死后, “ 民思其德為之立廟” 與史實不符。但是, 楊再思生前可能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 從而博得人民的愛戴加以乾隆六十年清高宗弘歷的推崇, 聲名就更加昭著了。 楊再思的墓葬有二處一即《家譜” 中確定的長嶺岡, 光緒《黎平府志》表為“ 宋追封美惠侯唐末誠制史楊再思墓” 一在今湖南靖縣城西十五里的下鄉(xiāng), 光緒《靖州直隸州志表為“ 宋威遠侯墓” 光緒五年前, 兩墓均無碑光緒三年(1877), 黎平府知府袁開第親往長嶺岡渴墓, 光緒五年黎平府城鄉(xiāng)人士始為立神道碑于墓前約五十米的大道旁碑高約三米, 寬一米有奇, 砷文楷書直行, 陰刻全文為“ 宋追封英惠侯唐末誠州刺史楊公再思神道碑二長嶺岡, 一名“ 兩路口” , 在黎平縣東南三十里。由墓地南行里許即上、下平壩, 漁跡為大寨、占寨約七、八百家, 均侗族據(jù)楊華祖老先生說再思公病故靖州(靖州),先葬下鄉(xiāng), 后移膺長嶺岡下鄉(xiāng)是衣冠墓, 此地是真墓” 等語筆者懷疑兩處差葬可能都是假的。不然, 官封侯爵鼎鼎大名的楊再思, 何以葬后幾百年無人封墓立碑, 殊難理解。兩墓孰真孰賡, 抑或都是假的, 只有等待出土后落實了。 楊再思與侗族密切效關(guān), 筆者不揣固陋寫作此文, 以供研究侗族歷史參考由于史料不足, 筆者學術(shù)水平有限, 錯謬在所不免, 尚希讀者指正。 —————————————————————————————————— 注釋 ①考新舊《唐書》和新舊《五代史》, 均無楊再興其人《宋史》所載的楊再興是南宋人, 相距楊再思生活年代一百余年, 《通鑒》顯然是錯簡。 ② “我快”侗語稱五(數(shù)目字)為“我” , 漢語義譯為“五”, “ 快”與“開”, 同音, 音譯為“開”。 ③《宋史》“西南溪洞諸蠻傳”。 ④光緒《黎平府志》卷二上:“ 太祖乾德二年(964), 舒光霧逐敘州刺史鐘承志奔武陽, 遂據(jù)其地” 又稱“ 楊氏自五代以來, 雖相繼據(jù)地, 大致得其半耳, 故敘州至宋尚存”。 ⑤見湖南城步縣《楊氏族譜》私家譜碟, 不無虛構(gòu)但是, 楊再思附楚后, 馬殷報請后梁王朝封受他詞為誠州刺史, 是近情理的, 故采用。 ⑥楊芳, 貴州松桃縣人, 漢族清嘉慶年間以生俘張噶爾功封‘ 果勇侯” , 道光三年任湖南提督“胡長新所撰‘ 楊再思墓表“ 說‘ 高宗純皇帝乾隆六十年, 楚苗攻撲松桃廳城, 焚燒關(guān)廂惟飛山廟烈焰四起而完好如故軍民負神像入城。戰(zhàn)守兩月, 未傷一人當時大帥上其靈應, 救賜“宣威助順”匾于祠。 ⑧胡長新, 字子和, 黎平府城人, 漢族清末中“ 進土, , 以文名重一時, 著有《摘經(jīng)堂》詩文集, 曾師事遵義鄭珍, 與獨山莫友之為友。 ⑨(注11)據(jù)光緒《黎平府志》卷二下。 ⑩光緒《黎平府志》卷二下載明萬歷二十八年, 參將鄧子龍奉命鎮(zhèn)壓皮林(今從江、黎平交界的侗族大村寨)吳國佑等起義, 由洪州進黎平宿曹“ 飛山廟’ , 子龍假托夢寐謂楊再思前來助戰(zhàn), 因“捐金屬材官胡朝文興其廟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