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曾被人稱為“詩余”,更有人稱它為詩的“末技”。還有人說詩是老生吟,詞是花旦唱。詞就是詩的一種別體,而且是層次更高,更具靈活性的一種詩歌體裁。作律詩難,填詞更難。沒有厚實的律詩知識底子和熟練的運用技巧,要想填詞,那更是難上加難。古人云:“作詞之難,難于上不似詩,下不類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薄盁o才固不可作詞,然逞才作詞,詞亦不佳。須斂才煉意,而以句調運之。詞中四字對句,最要凝煉”,這確實是經驗之談。 詞的起源 詞大約始于隋唐,流行于五代,輝煌鼎盛在宋朝。它最初被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專門為宮廷和達官貴人的酒席宴會配樂彈唱的。我們現在是先有歌詞,然后譜曲,那時是先有樂譜,然后配詞。從配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詩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也同樣來自民間文學。但是后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和詩一樣供人吟頌的詩歌。詞雖然多數是長短句,但它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 詞,在形式上和律詩的最大區(qū)別,就在于律詩為整齊的五、七言,即齊言。而詞則為長短句,即雜言。但長短句卻不是詞的唯一特點,因為詞并不都是長短句,而長短句也不都是詞,如《詩經》和《楚辭》里就有很多的長短句,但卻沒有人稱它們?yōu)椤霸~”。一般的說法是,《詩經》里的詩,是用來配雅樂的,樂府詩是用來配清樂的,而“詞”卻是用來配燕樂的。 所謂“燕樂”,據《隋書?音樂志》記載,是在北周以前從印度中亞細亞經新疆而傳入中原一帶的以琵琶為主要樂器的新興音樂。這種西域傳來的音樂,到了隋唐時代便風靡流行起來。“燕樂”傳入中原后,不可避免的受到中原民間音樂的影響,但其主體仍是自外流入的大量“胡樂”。由于胡樂的旋律十分復雜,原來整齊的五、七言詩,只能同一部分樂曲相配,對于那些大量的結構參差的樂曲,就很難相配,只能依照樂曲的節(jié)拍而填制長短句的“詞”?!霸~”就是這樣產生的,而且它一開始就是齊言和雜言同時發(fā)展的。 由此可見,那些以雜言為主要形式出現的詞,之所以要求不同的句數,每句又有不同的字數與平仄,以及用平韻還是用仄韻,在何處用韻等,并不是隨意而定的,而是“句之長短,各隨曲度”,即由樂譜規(guī)定的。 “詞”也和詩一樣,首先是從民間產生的。如隋代的《河傳》、《楊柳枝》,可能就是民間產生的詞調。由于“詞”是配樂的歌詞,它的原始作品,除采用民歌曲調之外,有一部分很有可能就是來自熟悉樂譜的樂工伶人之手。中唐以后的文人士大夫的“詞”,就是在民間“詞”的基礎上,汲取了它的營養(yǎng)以后而逐漸發(fā)展成熟起來的。 詞,正因為是與燕樂相配的歌詞,所以當時才叫“曲子詞”?!扒印笔侵敢魳凡糠?,“詞”是指文辭部分,在樂曲歌辭中,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清劉熙載說:“詞即曲之詞,曲即詞之曲”,所以說“曲子詞”這個名稱,清楚地說明了詞體的性質,表明了詞與曲的關系。此外,古時還有人把詞稱為樂府、詩余、長短句、樂章、琴趣、語業(yè)、歌曲、別調等等。 詞的種類 詞,根據字數的多少,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或者分為小令、中調和慢詞。有人把五十八字以內的稱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的稱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的稱為長調。除這種以字數多少來分類的之外,詞又因分段的關系,還有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的區(qū)別。 詞的一段叫做片或闋。片與片之間的關系,在音樂上是暫時休止而非全曲終了,正如現代歌曲疊唱一兩次而后合為一曲的情形一樣。不分段的詞即單調,分為上下片(或前后兩闋)的詞即雙調;分為三段的即為三疊,三疊詞若前兩疊短,句法又完全相同,好象第三疊的雙頭者,又叫“雙拽頭”;分為四段的即為四疊。雙調是詞中最常見的形式,一般都是上下兩片的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平仄也大致相同。凡上下片的字數、平仄不盡相同的詞,其下片的頭一句叫做“換頭”或“過片”。 詞調又因音樂節(jié)拍的不同而分為令、引、近、慢四類。令詞,一般字數比較少,近詞和引詞一般都長于小令而短于慢詞,慢詞大多是長調。當然,以字數論詞的種類,只是大體的劃分,并不是絕對的。 為了使詞調大大豐富起來,古代詞人除自制新腔外,還經常不斷的依舊曲而造新聲,于是詞又有了犯調、轉調、攤破、減字、偷聲、疊韻、添字、促拍、聯(lián)章等,不在此詳細論述。 從音樂上講,詞調就是腔調。每一個腔調都表現一定的感情,或喜或怒,或悲或哀,或憂或樂,不同腔調表現不同的感情,這就是聲情。一般地講,從詞、曲到今天曲藝中的某些調子,都是這樣。聲情激越,宜抒豪情壯志的詞調如《六州歌頭》、《滿江紅》、《念奴嬌》等;聲情低抑,宜抒兩面凄惋情調的如《聲聲慢》、《阮郎歸》、《一剪梅》、《雨霖鈴》等;輕歌曼語,宜抒歡快情緒的如《南浦》、《洞仙歌》等;淡雅悠閑,宜抒閑情逸致的如《霓裳中序第一》、《卜算子》等等。這些,都表現了詞調的不同聲情。當然,所謂詞調的聲情,也不能絕對化,早在宋代,有些詞人由于填詞并不是為了配曲歌唱,就大都不顧腔調聲情,早已出現“哀聲而歌樂詞,樂聲而歌怨詞”的現象了。 詞在開始的時候,基本上都是以寫男歡女愛,風花雪月為主,“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王國維《人間詞話》)到宋代,更是逐漸有了“豪放派”和“婉約派”之分?!昂婪排伞币蕴K軾、辛棄疾為代表,“婉約派”以柳永、晏殊為代表,極大的影響了后世。 后人有一種觀點認為,“婉約”才是詞,是花旦“吟”,“豪放”不是詞,是關東大漢“喊”;“婉約”是原裝,“豪放”則是“舊瓶裝新酒,完全變了味”。詞既然是吟唱的,就應該生旦凈末丑,樣樣都有;既然是一臺戲,就應該才子佳人、關東大漢、江南美女、塞上英豪滿臺走。一花獨放春天盡,百媚齊開遍地春。這個道理是最淺顯不過的了。說“這廂”就是詞,寫“這里”就是曲;淡雅入詞,俚俗稱曲。 中國是一個詩詞大國,自唐宋以來,好詩好詞大概是已經寫盡了,今人再如何翹首,也是難望其項背的。詩詞最講究“推敲”,可推敲來推敲去,也難推敲過古人?!扒俺鬃哟呵镒?,史記太公漢武言。賈島推敲千古事,今人姑妄嵌詞間?!薄耙骶浜雾毞Q李杜,填詞不必望翁軒”,如此心態(tài)也就行了?,F成的好詞好句,成語典故皆來自祖國民族語言的璀璨寶庫,拿來用就是了。只是用的時候,要動點腦子,要活用、化用才好,切忌整句整篇大段的抄襲。 詞牌與詞律基礎 主講人: 李學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