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一臺戲,請君更看戲中戲; 俯仰皆身鑒,對影莫言身外身。 祖宗 華夏后人通常泛稱自己的先人為列祖列宗,簡稱“祖宗”。祖為男性先人,宗乃女性先人,二字皆由男根、女陰衍生而來(如《易經(jīng)》雷山小過卦九二爻辭“過其祖,遇其妣(宗)”;天火同人卦六二爻辭“同人于宗”)。祖宗兩字中皆含“示”,“示”乃古時之三角供桌,上面一橫(一點)乃祭祀之祭品,后人希望以此祭祀神靈、緬懷先人,得其開示并賜福庇佑。祖中之且,乃陽根受激蓄勢待發(fā)之動象(愉快、愉悅、歡愉中的愉,其本意亦來自于此,只不過字形變?yōu)椤坝帷焙蟾鼮樨S富和生動);宗中之寶蓋頭(寶蓋頭、禿寶蓋、穴字頭皆來源于穴),乃女陰含蓄虛位以待之靜象;陰陽和合即為“宜”,乾坤交泰,剛?cè)峄?,故能生生不息,綿延萬年。 民間有祖宗十八代之說,十八代乃自己上下九代的宗族成員,其中上序九代(以家族男性為例)為:生己者父母,父之父為祖,祖父之父為曾祖,曾祖之父為高祖,高祖之父為天祖,天祖之父為烈祖,烈祖之父為太祖,太祖之父為遠祖,遠祖之父為鼻祖(因人懷胎之時鼻先受形,故鼻祖亦泛指始祖)。下序九代為:父之子為子,子之子為孫,孫之子為曾孫,曾孫之子為玄孫,玄孫之子為來孫,來孫之子為晜(kun)孫,孫之子為仍孫,仍孫之子為云孫,云孫之子為耳孫(耳孫者,謂祖甚遠,僅耳目聞之也)。 天地君(國)親師;祖德流芳遠,宗功世澤長。一個家族,若子孝孫賢,必家族昌盛,幸福綿長。反之,一個人若不敬天地祖宗,數(shù)典忘祖,就是對生養(yǎng)自己的天地、開創(chuàng)家族的祖先最大的不孝,不孝即不肖,不肖即不像、不賢、不善,天地人鬼神共厭之,故稱之為“不肖子孫”。 孝道 民間有俗語曰“百善孝為先”、“雙親是兒女的菩薩”,又言“不重視祭祖的人,富不過三代”。在古人看來,忘記祖宗、不孝父母即離經(jīng)叛道,最終會眾叛親離,即使擁有榮華富貴,也難以長久。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教育文化認為,大而化之謂之圣,教化、教育是圣賢師者所為之事?!敖獭闭?,孝之文也,即教育必須以孝作為根本。孝字,上老下子,不僅強調(diào)了血源同根血脈承襲的重要性,同時也提示世人——人的能量來源次第是從上到下,由本及末,當一個人感覺自己正能量(陽氣)不夠、運氣不好時,就要深刻反思自己是否沒有對父母心懷感恩、盡到孝道(推而廣之,對家人、師長、領(lǐng)導、朋友、同事、曾給予你幫助的人、國家、大自然是否做到了盡人事、心無愧)。當你能積極回報父母先輩的養(yǎng)育之恩,主動溝通家族中的原始能量場,積極承擔起綿昌家族、報答眾恩、報效國家的使命與責任,自己的德行就會自然而然地厚實起來,厚德才能載物,德高才能鬼神敬世人夸,久而久之,命運就一定會得到改變,不在自己,也在兒孫?!兑住吩?,“積善之家,必有余慶”;《道德經(jīng)》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時光流轉(zhuǎn),因果不虛,所以人常言,“真孝子,定不會久居人下”。再進一步的孝道,就是孔子奉行的“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和孟子推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span> 與孝道對應的是父母之道,自古以來,為人父母者,都自然要為子孫著想,但自己究竟該如何為人之父輩母輩祖輩,到底該給子孫后代留下些什么?古賢告之曰:“積金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遺于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中,此萬世傳家之寶訓也?!?/span> 書法 中國古人讀書寫字吟詩作畫皆從右往左,從上往下,其實遵循的正是天地運行之道(天在上,地在下)。天道天道,即世人仰觀天體感悟天文得來的道。如果人從上往下俯瞰銀河系,就會發(fā)現(xiàn)其運行方向為順時針(銀河系就是一個旋轉(zhuǎn)的十字,佛家的萬字符就是其運動之象,乾坤中含十,世界中藏十,宇宙里有十,天干也有十);因人生活在地球上,對銀河系只能仰觀,所以會得出天道左旋之認識,即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地道則是右旋,即順時針方向旋轉(zhuǎn)。還有一種說法的參照系是日月:天道左旋;地道右轉(zhuǎn)。 天道為先天為體,地道為后天為用。中國人讀古書看古畫練書法,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所以無論書中對錯高下偏全與否,其身體姿態(tài)都像是在點頭說YES, 所有東西到了我面前都先給予包容承接,然后去偽存真,取精去粕、大而化之、漸而善之,最終脫胎換骨、為我所用。紙上文字尊卑高下長幼有序,先致廣大而后盡精微,先天氣后天象渾然一體,故而好作品總是氣象萬千、意境高遠、韻味無窮。比如漢字,既高度抽象,又無比形象;既涵括了歸納法,又具備了推演法;字體載大道,字中藏玄機,字上溢詩情,字外有畫意。從道醫(yī)上看,人體經(jīng)脈多上下走向,目為宗脈之所聚。《靈樞》言“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luò),其血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于目而為睛”。眼與臟腑之間靠經(jīng)絡(luò)的連接貫通保持著密切聯(lián)系,故眼球常上下移動利于體內(nèi)經(jīng)脈暢通和氣血運行,經(jīng)脈通氣血平則體康心安,外少貪求內(nèi)多清凈謂之仁,仁者壽,故有修為的書畫家通常都較常人更為高壽。此外,眼睛上下閱讀文字時,又與佛道修行中的“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心觀丹田(自在)”有了幾許形似與神似,這在禪門稱為返觀內(nèi)照,乃修心重要法門之一。由此不難看出,東方文化追求的是反求于內(nèi)、厚德載物、共生共存、和而不同。 讀洋文看洋書畫洋畫,身體語言則是搖頭說NO,西洋文化更講究技法與風格,邏輯關(guān)系和故事情節(jié),在平等性、普遍性的基礎(chǔ)上更突出個性化與特殊性,所以歐美文化更彰顯人的個性與能力,個人英雄主義往往在好萊塢電影和日常生活中更有市場空間。英文造句往往首先交代何人何事,然后才是地點、時間,空間由近及遠,格局從小漸大,所以更推崇索取于外、自我開拓、弱肉強食、同而不和。當下許多文化和教育不是教人怎么去關(guān)心別人,而是教你怎么去打敗別人,各種成功學管理學致富法馭人術(shù)粉墨登場,其倫理觀與口號就是一個“優(yōu)勝劣汰,適者生存”,這其實是動物界的倫理,而非人類世界的倫理,人文世界之倫理應是“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即人要心懷慈悲仁愛,保護弱小,關(guān)心他人。如果人喪失了仁愛之心,就和獸沒多大區(qū)別了;如果人類社會沒有關(guān)懷、互助、共生,只有競爭、算計、掠奪,必將道德淪喪、信仰缺失、環(huán)境惡化、和諧不在(人與人、人與自然、人的身體與內(nèi)心三者之間的和諧),即使物質(zhì)再豐富、科技再昌明,人又怎么能真正健康快樂、幸福平安呢?若只惦記著自身的功名利祿,譬如今日之美利堅,而不顧他人他國的利益訴求以及大自然的承載能力,則會加重我執(zhí),又增新業(yè),最后終會種因結(jié)果,失道寡助,招來禍患(其一戰(zhàn)二戰(zhàn)累積的德行再厚再大也架不住這么消耗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個人的財富能否賺到和守住,除了自身能力、主觀努力與客觀運氣外,必須要有與之相配的德行作為基礎(chǔ)和依托,否則即使發(fā)了橫財,也會來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了大錢快錢不勞而獲的錢反而更易遭遇禍患厄難,甚至會丟了卿卿性命。所以南懷瑾忠告世人,“人有三個基本錯誤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謀大;三是力小而任重?!?/span> 無為法 從世間法的角度看,中西方的兩種讀書作畫方法并非涇渭分明,多數(shù)時候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具特色,互為映照。但東方在格局、內(nèi)涵、境界上通常更勝西方一籌。作為華夏后人,要活出精彩人生,取得出色成就,最后的落腳點一定要回歸到自己的文化之根上,驗證之,傳承之,并光大之。 換一個角度來看,存在即合理,日光之下無新事,人類曾經(jīng)不僅有過共同的語言,還出于共同的“根”——一個更古老的上古文化,現(xiàn)代人類大多是伏羲、女媧、神農(nóng)、軒轅的后代。從這個意義上說,東西方文化本身并無誰好誰壞誰高誰低之說,只是更適合什么類型什么地方什么階段的人,在大成者眼中,皆是立己達人、成就事業(yè)、利益天下的方便利器。 曲妙人不能盡和,言是人不能皆信。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所有正法善法都是道之一體多用,是道在不同層次和階段的標準和要求。譬如儒釋道高人都奉行隨根說法、應機接應,無論當頭棒喝呵佛罵祖,還是春風化雨諄諄善誘,皆是真法。 大道至簡,繁者,人心也。無論是空,還是非空,皆塵心色境體現(xiàn),而非圓覺流淌。正法善法本無分別,喜歡搞分別的是人。為了適應人的分別喜好,各種教派法門術(shù)數(shù)應運而生。有道是,“紅蓮白藕青荷葉,三教原來是一家”、“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是故,菩提垂薩,覺者慈悲,圣人無分別,凡夫多成見。如何由術(shù)演法,進而由法入道?老子開示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span> 人道與天道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清風明月先生曾經(jīng)這樣解釋:試看滾滾紅塵中,幾多貪嗔癡愛客。在名利場上打滾,于恩怨堆里翻騰。人心堪比天大,永遠欲壑難填,什么東西才要填,那就是凹下去的谷,人加谷,故稱“俗”人,總要拿東西填進去心才能稍稍滿足一下,所以谷+欠為“欲”,有了100萬想1000萬,當了科長想處長,已為人夫婦還總想開個桃花來個艷遇,結(jié)果,一個更大的坑又悄然形成了,六氣侵于外,七情困于內(nèi),輾轉(zhuǎn)六道,流浪生死。俗人的另一解釋為地面食五谷雜糧之人,即帶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佛家有語,“情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深不墮輪回”,意即人類的情愛皆是欲望,情重愛深則六根不凈,故有妄想執(zhí)著,有妄想執(zhí)著就會煩惱苦樂不斷,業(yè)果輪回不斷,無明不斷,所以不能證菩提、入涅磐。與谷相對應的是凸上去的山,人加山為“仙”,人修心,仙修真,人上人可得道升仙,見得天外天,道家有詩云,“三十三層天外天,白云深處出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志不堅?!币讓W大家邵雍也在《觀易吟》中寫道,“天向一中分體用,人于心上起經(jīng)綸。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地之大德曰生,天生天殺,天殺天生。清風明月如是解讀:一切正教正法皆教人向善,行善積德、施舍助人是什么,就是損有余而補不足,就是以人道合天道,見天地之心,舍棄小我而成就大我,蠶變蛹,蛹破繭,化作蝶,瓜熟蒂落嬰兒出,霹靂一聲天外天。蠶字怎么寫?天+蟲,漢字泄露天機??!老子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立德立功立言只為天下蒼生,而非名利榮華,為而不有乃真有,不德而德是上德。老子書成西出函谷、范蠡功立泛舟江湖、張良漢建問道赤松,皆圣人慧者之所為,皆天人合于一道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