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以前云南基本獨立于中原之外,雖然文化深受中原影響,但此地政權滇國、南詔國、大理國從沒有長時期或穩(wěn)固地隸屬過中原的漢族中央政府。漢武帝“漢習樓船”,盛唐“唐標鐵柱”,宋太祖“宋揮玉斧”,忽必烈“元跨革囊”,其實都說明本地人的桀驁不馴與跟中原的差異。在云南博物館新裝修的陳列室看過漢朝的“滇王之印”,但我們知道漢并沒有牢牢把握這個地方,與諸葛亮抗衡的孟獲其實也就是云南人,是與蜀國為敵的。 元朝以后,云南到是完全歸于中央政府的統一管理了,跟西藏的情形差不多,但是跟西藏不同的是迅速漢化。 關于云南的漢人,一般認為他們就是元、明兩代及清初接連不斷向云南、貴州地區(qū)派去大量軍人及家屬,有資料說元后四百年內,移入云貴地區(qū)的軍人及包括隨軍家屬人數達百萬之多。具體的事件是很多文章都提到的:明太祖朱元璋曾經命令大將傅友德、藍玉、沐英等大將從南京率大軍30萬出征云南。平定云南后,朱元璋很賞識沐英,又念其功勞無比,便派沐英留在云南鎮(zhèn)守疆土。為了鞏固疆域,促進云南的發(fā)展,洪武十五年前后,沐英親自回到了南京,在南京廣招工匠,隨著自己遠赴云南屯田墾荒,興修水利。有家眷,有與當地人通婚的,云南的漢族人就形成了。 今天的云南話屬于西南官話,受四川話強力影響。原因是清代中期,在四川人口逐漸增加以后,大批移民在政府鼓勵下遷到云貴地區(qū),云貴地區(qū)的漢語方言納入西南官話的體系中,但與四川湖北方言又不盡一致,某些地方帶有江淮官話的特征。 前幾天跟一朋友說一句云南話,是說:“紅配綠,丑嘟嘟”,大概如此。朋友是江淮人,說當地也有類似說法,是“紅配綠,丑得多”,我覺得這才是云南話的源頭,因為我從來對“丑嘟嘟”這個不清楚的說法很懷疑,現在是解了一個疑惑。 |
|